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针对导线电晕产生的无线电干扰直接影响线路导线的选取、排列方式、导线对地高度和塔型的确定,计算分析了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无线电干扰,在“F”塔型的基础上采用镜象延拓建立双回线路模型,研究了±500kV同塔双回直流线路4种极导线布置方案下的无线电干扰及对地平均高度、导线分裂数、子导线截面、分裂间距对无线电干扰的影响,提出了满足无线电干扰限值要求的导线布置及线路参数。  相似文献   

2.
±500 kV直流同杆并架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导线电晕产生的无线电干扰直接影响线路导线的选取、排列方式、导线对地高度和塔型的确定,计算分析了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无线电干扰,在"F"塔型的基础上采用镜象延拓建立双回线路模型,研究了±500 kV同塔双回直流线路4种极导线布置方案下的无线电干扰及对地平均高度、导线分裂教、子导线截面、分裂间距对无线电干扰的影响,提出了满足无线电干扰限值要求的导线布置及线路参数.  相似文献   

3.
利用EMTP以实际工程中同塔双回路220 kV线路在不同段分别与特高压1 000 kV和超高压500 kV线路同塔混压四回线路为模型,对不同工况下输电线路的电流不平衡度进行了研究,以便得到同塔四回线路合适的相序排列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当系统中同时存在1 000 kV/220 kV和500 kV/220 kV同塔四回路布置时,在1 000 kV线路和500 kV线路不同运行工况下220 kV线路的电流不平衡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且500 kV输电线路的电流不平衡度也会受到不同运行方式下1 000 kV输电线路的感应影响。根据对220 kV导线不同相序布置方式下线路电流不平衡度的计算,推荐同塔双回路220 kV线路采用逆相序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4.
依据现行国家标准、规程、规范、IEC标准,依托"西北电网75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关键技术研究报告"第一批项目课题的研究成果和结论,结合"西北电网750 kV输变电工程关键技术研究"结论,根据兰州东-平凉-乾县75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送工程的具体特点,参考国内第一条750 kV示范输电线路工程--官亭-兰州的成功设计经验,以及国外在750 kV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成熟的设计运行经验,并结合国内330 kV和50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设计和运行经验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针对本工程绝缘子选型及绝缘配合的推荐数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土地走廊的限制,同塔并架线路越来越普遍,髙压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对近地面的人类活动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利用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交流输电线路的二维空间模型,包括500kV双回直线塔、500kV双回耐张塔、500kV/220kV同塔混压四回直线塔、500kV/220kV同塔混压四回耐张塔,针对四种典型类型杆塔的输电线路离地高度、相序、分裂间距、导线型号、相间距等因素对下方区域近地面1.5m高度内电场强度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并提出降低输电线路下方区域近地面电场强度的措施,达到有效降低交流输电线路下方电场强度的效果,也可为超高压线路设计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500 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对地距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现行±500 kV直流技术导则中导线对地距离要求,计算分析了其合成场强的大小。通过计算±500 kV同塔双回直流的合成场强,在与±500 kV直流技术导则要求的电磁环境一致的前提下,给出了推荐极性布置及导线下对地距离的推荐值:居民区14.0 m,非居民区11.0 m。  相似文献   

7.
依据现行国家标准、规程、规范,依托1 000 kV锡盟—南京特高压交流工程,参考国内750 kV、50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研究成果及运行经验,通过分析计算线路电气不平衡度,确定1 000 kV锡盟—南京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采用1个整循环的换位方式。文中还研究了线路长度、换位点、导线对地距离、线间距离、输送功率运行电压对线路不平衡的影响,并与750 kV、500 kV线路的不平衡度进行了比较,给出不同电压等级线路在达到限值要求时的线路长度。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8.
同塔双回线路共有六种相序布置方式,为选取最优相序,以皖电东送淮南—上海1000 kV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为例,利用CDEGS软件包、MATLAB、EMTP程序,仿真计算了同塔双回线路各种导线排列方式下电场、磁场、无线电干扰、可闻噪声、自然功率、线路不平衡度和反击跳闸率。结果表明,相序布置对同塔双回线路的电磁环境、自然功率、线路不平衡度及耐雷性能等电气特性有一定的影响;线路的工频电场、自然功率和线路不平衡度是决定线路最优相序布置的关键因素。综合各种电气特性因素,得出了线路的最优相序布置——ABC/CBA;最后在最优相序布置下推算了1000 kV同塔双回线路跨域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其计算方法与结果可供实际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编制的电磁环境计算软件,对750 kV同塔双回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导线对地高度、相序布置、分裂数、子导线直径、分裂间距等因素对电磁环境的影响,依据相关的限值要求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0kV连南线导线舞动原因分析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110 kV连南线同塔双回垂直排列线段现状和舞动模型调查,分析了导线的舞动原因,研究了导线发生舞动机理,提出了无覆冰的邓哈托舞动模式.并比较分析了集中安装重锤和相间间隔棒两种方案.结果表明,选择相间间隔棒方案可治理导线舞动,提高了输电线路的供电可靠性和健康运行水平,为输电线路因特殊风向诱发的邓哈托舞动模式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极间距离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最大合成电场强度、最大离子流密度、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等电磁环境参数随线路极间距离的变化规律,得出目前的±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22 m极间距离具备优化空间,然后基于电磁环境、空气间隙、V串夹角、塔头布置等多方面因素的优化,将极间距离由传统22 m优化至19 m,并论述了极间距离优化的巨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提出“广义单回输电线路”的思路,将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同名相视为一相。以此为基础分析计算了相序排列方式、导线分裂间距、导线分裂数及导线截面等对特高压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自然功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导线分裂间距的优化建议。该方法也可扩展到任意多回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采用同塔多回架空线路方式是解决输电走廊紧张矛盾的根本措施之一.针对220 kV同塔四回线路的电磁环境问题,采用CDEGS软件包进行了仿真研究,计算了输电线路在不同导线排列方式下地面上方1.5 m处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值,并根据工频电场的限值划定了线路走廊的宽度;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出了导线的最优排列方式,并提出了减小线路周围工频电场的措施;仿真结果表明,影响220 kV同塔线路电磁环境的主要因素是工频电场.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海拔地区220 kV同塔双回线路绝缘子串较长、间隙大的特点,通过分析与比较,提出了一种采用同塔双回耐张内绕跳换位新技术,其特点是安装方便、便于运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并且适用于导线垂直排列的同塔双回线路工程,这一技术成功解决了新都桥一甘孜等高海拔同塔双回长线路的耐张换位问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依据《埃及EETC 500kV输电线路工程总承包合同》,国家电网公司所属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以工程总承包方式承建埃及EETC 500kV输电线路项目。EETC 500kV输电线路项目位于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及以南地区,工程范围包括新建1 210km 500kV同塔双回交流线路,项目总工期18个月,项目投资额约51亿元人民币,是目前埃及规模最大  相似文献   

16.
±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参数的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涉及到一系列诸如导线及铁塔选型、直流极间距与对地高度的优化等技术问题.提出如何准确计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参数。为设计和运行提供借鉴参考。研究围绕合成电场、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等电磁环境参数,通过对不同杆塔和导线型式进行计算,得出了满足相应标准的导线型式和对地高度。  相似文献   

17.
国内首个750 kV同塔双回输电工程系统调试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叙述了750kV兰州东-平凉-乾县工程系统调试方案研究以及现场调试测试的主要结果,结合75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特点,对系统调试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为工程运行维护及后续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不同电压等级下同塔双回线路在分另别采用基于单、双回电容电流补偿方案后,线路差动电流与线路长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对于110 kV同塔双回线路,分布电容电流不超过100 A,可以不采取补偿措施;对于220 kV线路,当线路长度小于300 km时,单、双回补偿效果差异不大;当线路长度大于300 km时,双回补偿效果较单回补偿明显;对于500 kV和750 kV线路,由于线路电压较高且实际工程中线路长度一般较长,分布电容电流对差动保护的影响较大,采取基于双回线的电容电流补偿效果明显优于单回补偿.最后根据仿真结果,给出了针对不同电压等级的同塔双回线路的电容电流补偿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9.
摘要: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用大地构成输电回路,接地极系统运行方式复杂。建立了±500 kV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接地极线路故障时的运行特性,并针对接地极线路单线短路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贝杰龙模型的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新方法。利用故障后首端电压和两出线电流推算沿线电压分布,根据故障点或极址点为全线电压最小值的特点构造故障测距函数,计算出故障距离。PSCAD/EMTDC仿真计算结果和工程实例表明,该算法可在接地极全线范围内实现故障定位,且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20.
由于同塔双回导线排列方式不同,其电磁环境影响相对于单回路情况既有改善的可能,也有增加的风险。为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和环境影响水平,通过对前期科研成果和国内外电磁环境情况的调查,结合我国对750kV单回线路电磁环境参数控制值的研究,确定了750kV同塔双回线路电磁骚扰水平,使其不突破现有单回路水平。同时结合对330kV线路的测试,依据高海拔对线路电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同塔双回线路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的海拔修正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