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450mm连铸圆坯横断面上沿直径方向碳元素分布情况,结合连铸圆坯的工艺特点和设备条件分析讨论了生产过程中连铸工艺参数对碳元素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热度、二冷比水量及电磁搅拌强度等是影响铸坯横断面碳偏析的主要因素。过热度越高越促进于偏析的形成。比水量较低不利于偏析控制,而较高的比水量对偏析影响不明显。电磁搅拌的位置和强度均对偏析有影响。采用合适的过热度、二冷比水量及电磁搅拌方式是控制铸坯碳偏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莱钢在转炉优钢的生产实践中,表面裂纹、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是转炉优钢铸坯的主要缺陷,占废品总量的60.15%,造成较多的轧制废品,影响了莱钢的质量声誉。为此,对转炉优钢连铸坯中产生上述缺陷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产生铸坯缺陷的主要原因有:钢中碳元素的影响、杂质元素的影响、钢水浇铸温度的影响、钢水过热度的影响、拉速的影响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方圆坯连铸钢水可浇性差,圆坯表面纵裂趋向严重以及因压缩比较小、铸坯内部缺陷难以在轧制工序消除等问题,结合攀钢钒公司新建六机六流方圆坯连铸机的装备特点,从改善连铸钢水可浇性、提高铸坯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三个方面,系统研究了方圆坯连铸工艺及相关技术,形成了一系列涵盖连铸工艺与设备的提高钢水质量和铸坯质量的综合控制技术.工业生产应用表明,单中包连浇炉数由原来的平均4~5炉提高到8~10炉;方坯和圆坯表面无缺陷率分别达到98.91%和97.81%;方坯、圆坯中心疏松、中心偏析、中心裂纹等内部缺陷均小于1.0级的综合比例分别达到98.9%和98.5%,铸坯碳偏析指数为0.93 ~1.09.研究结果为方圆坯连铸机顺利投产、稳定生产以及提高铸坯质量和扩大连铸品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石中雪  牛重军  杨俊锋 《河南冶金》2009,17(4):17-19,48
采用金属原位分析的方法对扇形段在不同压下参数方案下铸坯中心的元素偏析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连铸过程中,在钢水成分、过热度和浇铸速度相近条件下,使用方案2时低倍样品中心偏析程度低于使用方案1时的偏析.说明合适的扇形段压下参数控制能有效的降低铸坯中心偏析程度,对提高铸坯内部质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针对40Cr铸坯锭型偏析缺陷,利用碳硫分析法对不同连铸工艺条件下该钢种铸坯截面各处碳元素偏析值及偏析极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连铸拉速控制在0.7-0.75 m/min、过热度控制在15-25℃、比水量控制在0.25 L/kg、结晶器电磁搅拌参数控制在180 A、3 Hz(单向旋转)、末端电磁搅拌参数控制在400 A、8 Hz条件下,铸坯碳元素偏析极差可控制在0.05%以内。  相似文献   

6.
在弧形连铸机上用变更浇铸条件的方法研究了二次冷却、电磁搅拌制度和拉辊压力对250毫米厚的碳钢板坯中轴向偏析的影响。为了测定铸坯液芯凹面形貌,曾在浇铸时加入铅。确认,W型凹面将导致铸坯中钢水的密度和碳含量的变化。当二次冷却强度增大并在低于结晶器中钢水弯月面2.5米处使用电磁感应器时,轴向偏析将显著地减少。通过测量凹面底部区域铸坯厚度的变化,研究拉辊压力对预防板坯凸肚的影响。由于采用了连铸机,目前已有可能实现浇铸操作机械化和改善劳动条件。连铸工艺的不断完善为大量地扩大连铸钢的品种提供了可能。目前,日本铜管株式会社拥有四台弧型板坯连铸机(共7流),月生产能力为30-32万吨,浇铸21-23%不同牌号的钢水,其中有深拉延用的铝镇静冷轧板和高强度管钢。但是直到目前为止还存在连铸坯中心偏析问题。虽然中心偏析对连铸坯轧成的厚板机械性能不呈现“致命的”的影响,但是由此而产生的显微偏析,会引起钢质不均性,因而必须予以完全排除。本文阐述二次冷却制度和机械因素对连铸坯轴向偏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连铸坯的中心偏析,采用低倍检验、金相分析、原位分析等方法对铸坯宽度方向的不同位置进行了检验、分析.结合钢水的过热度、成分、二冷状况、设备精度对连铸坯偏析状况的影响,从设备和工艺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比分析了在不同末端电磁搅拌、过热度参数下高碳钢82B碳偏析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电磁搅拌强度与碳偏析非简单正相关,而是随着不同的浇铸温度区间发生变化。同时,在同样末端电磁搅拌参数下,钢水过热度的高低对高碳钢铸坯碳偏析的影响较大,在充分考虑钢水可浇性的前提下,低过热度可以得到良好的铸态组织并减轻碳元素偏析。  相似文献   

9.
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提钒炼钢厂采用“铁水预处理→120 t顶底复吹转炉→LF→RH→方坯、圆坯连铸”工艺生产GCr 15轴承钢,存在钢水钛含量过高、钢水氧活度过高、浇铸变流的现象.通过加强对转炉终点、LF、RH过程关键点控制以及采取连铸保护浇铸措施,能够稳定生产出符合GB/T 18254-2002要求的GCr15轴承钢.  相似文献   

10.
分析钢水过热度、拉速、二冷强度等连铸工艺参数对高碳钢连铸坯中心偏析的影响,认为采取提高钢水洁净度、低过热度浇注、电磁搅拌、轻压下和优化二冷技术等措施是减轻高碳钢连铸方坯中心偏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