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选育适宜苏中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选用淮稻14号为母本、徐23121为父本杂交配组,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迟熟中粳稻新品种"淮稻18号"。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综合抗性强等特点,其全生育期155.1d,株高98.7cm,每穗实粒数121.9粒,结实率92.4%,千粒重28.0g。2012-2014年参加江苏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淮稻18号每667m2平均产量分别达到709.7、660.1和658.0kg,较对照淮稻9号分别增产8.64%、7.19%和13.47%。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南京、镇江、扬州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育成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轻简化栽培的优质两系杂交中籼稻,以优质籼稻两系不育系盐169S为母本、五山丝苗为父本,通过杂交配组育成两系杂交籼稻新品种盐两优丝苗1号。该品种熟期早、产量高、米质优、矮秆多穗,全生育期128.8 d、株高114.7 cm、有效穗数273.8万/hm2、每穗总粒数187.4粒、结实率85.9%、千粒质量23.5 g。2019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联合体试验,2年区试平均产量9.77 t/hm2,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3.64%;稻米品质达《食用稻品种品质》3级优质米标准;2年稻瘟病综合指数分别为3.8、4.7。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10247),适宜在长江中下游湖北省(武陵山区除外)、湖南省(武陵山区除外)、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以及浙江省中稻区、福建省北部稻区、河南省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3.
盐稻19号原代号为盐稻8810,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以盐稻8号为母本、盐稻10号为父本配置的杂交组合,盐稻19号是2015年育成的高产、多抗、优质早熟晚粳(糯)稻新品种.经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产量潜力高,稻米品质优,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强等特点,适宜种植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202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20050.  相似文献   

4.
南粳0212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江苏焦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超级稻"武粳15"与"扬辐粳8号"杂交,经多代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高产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53 d。株高99 cm,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抗倒性强,叶色淡绿,后期转色好,灌浆速度快。一般产量9 000 kg/hm2以上,有效穗320万/hm2左右,每穗总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90%以上,千粒质量28 g左右。2012—2013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年平均单产10 174.5 kg/hm2,比对照镇稻14增产4.42%,2年增产均达显著水平;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 838.5 kg/hm2,比对照淮稻9号增产13.1%。中感白叶枯病,抗纹枯病,中感条纹叶枯病,感穗颈瘟,2014年穗颈瘟鉴定结果为穗颈瘟损失率5级、穗颈瘟综合抗性指数5.25。稻米品质优,达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和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中科盐4号是由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耐盐粳稻新品种,通过2年耐盐性鉴定发现:2017年,中科盐4号芽期至苗期耐盐级别3级,分蘖期至成熟期耐盐级别2级,均高于徐稻3号(CON),与盐稻12号(CK)相当,综合评价其耐盐性3级,耐盐性较强;2018年,中科盐4号发芽期至苗期和分蘖期至成熟期耐盐级别均2级,高于2个对照品种,综合评价其耐盐级别2级,耐盐性强。中科盐4号2017—2018年参加国家耐盐(碱)联合体-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产量均居首位,分别比盐稻12号(CK)增产13.9%和8.7%。2018年同步参加国家耐盐(碱)联合体-黄淮粳稻组生产试验,中科盐4号平均产量499.9 kg/667 m2,比盐稻12号(CK)增产9.4%。中科盐4号2年米质分别达到国标优质3级、1级,米质优;2年稻瘟病抗性均为5级。中科盐4号于2021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10450),适宜在江苏省、山东沿黄稻瘟病轻发的麦茬地区和沿海地区土壤含盐量0.5%以下的盐碱地淡水灌溉种植。  相似文献   

6.
水稻新品种扬育粳2号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育粳2号是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盐稻7号为母本、徐稻3号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配组,采用系谱法经多代和异地连续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约155 d,株高约98 cm,密穗型,大穗,每穗实粒数110~120粒,结实率约90%,千粒重28 g;植株生长清秀,熟色好;品质较优,米饭晶莹,口感柔软,富有弹性,冷而不硬;抗条纹叶枯病,中感白叶枯病和纹枯病,感穗颈瘟;适宜在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稻麦两熟种植.  相似文献   

7.
里下河稻区优质机插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水平,建湖县于2013、2014年对里下河稻区优质水稻品种进行了机插种植比较试验,对这些品种(系)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南粳9108经历了2013年极端高温和2014年低温阴雨寡照天气的考验,分蘖性好,成穗率高,穗型大,田间综合表现较好,品质、产量优势明显,具有推广价值。中熟中粳品种对极端高温天气较敏感,相比较连粳7号、宁粳4号和武运粳27号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抗性强,易种好管,适宜在里下河稻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宜如皋市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比较了17个水稻品种的田间种植表现。结果表明:17个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在154~164d,以南粳3908、宁粳8号、常农粳10号、镇糯20号、南粳5055较长;株高在89~115cm,以常农粳10号、淮稻20和宁粳8号较高;有效穗数在307.95~406.8万/hm2,以华粳8号、南粳5055和淮粳1309较多;穗总粒数在101.5~148.1粒,以淮稻20、丰粳3227和镇糯20号较多;结实率在90.1%~97.2%,以盐粳13号、宁粳8号和淮稻18号较高;千粒重在24.6~29.5g,以宁粳8号、扬粳805和南粳3908较重;产量在9 320~11 280kg/hm2,以镇糯20号、宁粳7号和宁粳8号较高。综合比较表明,南粳5055、南粳3908、宁粳8号、宁粳7号和镇糯20号田间表现较好、产量高、品质优,适宜在如皋市及相应生态条件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迟熟中粳稻苏稻5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稻5号是由南京东宁农作物研究所以盐选2号//108S/9516,于2006年育成的迟熟中粳稻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56.1 d,株高99.7 cm,有效穗363万/hm2,每穗实粒数107.0粒,结实率91.4%,千粒质量25.2 g;稻米品质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苏种 《当代农业》2014,(3):22-23
一、盐稻12号审定编号:苏审稻201305。来源与类型:原名“盐稻815”,由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盐稻8号/盐稻9号杂交,于2007年育成,属迟熟中粳稻品种。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湘丰优9号(赣审稻2006048、桂审稻2006011、湘审稻2007053)全生育期112天左右。株高100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剑叶较长且直立,落色好。每667平方米有效穗数16.2万穗,平均每穗总粒数165.5粒,结实率79.7%,千粒重27.4克。抗低温能力较强,米质优,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在6月20~25日播种,每667平方米秧田播种10公斤、大田  相似文献   

12.
浙粳70系晚粳密穗型水稻品种,具有产量高、抗性好、品质优、栽培容易等特点。亲本ZH0997来源于疣粒野生稻,组合为Y73/宁67/宁67///嘉花1号////嘉花1号,其中Y73是通过疣粒野生稻与栽培稻体细胞杂交选育而成,含高抗白叶枯病基因;另一亲本为秀水134。浙粳70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品种推广种植,栽培要点为因地制宜适期播种,降低大田用种量,增施磷、钾肥,控制高节位分蘖,适当延迟收获。  相似文献   

13.
科糯2号是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联合选育的甜加糯鲜食玉米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成穗率高、果穗商品性好等特点。生育期中熟,植株健壮,株型半紧凑,株高穗位适中;果穗商品性佳,籽粒白色,排列整齐,甜糯籽粒比例1:3,穗行数13.3行,行粒数41.3粒,单穗重261.9 g,蒸煮品质优;感小斑病,中抗大斑病和玉米螟;去苞叶每667 m2产量达836.75 kg;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市场推广应用前景大,适宜浙江省及周边省份作鲜食玉米种植。栽培技术为适期播种,隔离种植,每667 m2栽植3 000~3 200株,做好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适时采收上市。  相似文献   

14.
镇稻17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熟晚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63 d左右,株高102 cm左右,有效穗为285万~300万/hm2,每穗总粒数140~145粒,结实率92%以上,千粒重26 g左右.植株生长青秀,灌浆速度快,熟相好.稻米品质达国标二级优质稻米标准,食味品质佳.综合抗性较好,适宜江苏省太湖稻区东南部种植.  相似文献   

15.
盛祝梅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6):32-32,41
于2011年在凤台县进行了高产、优质中粳稻新品种展示试验,以期推动凤台县粳稻生产迈向新台阶。结果表明,667m2穗数较多、穗粒数适中、产量构成因素协调,产量较高的泗稻11号、盐稻10号、扬粳9538等品种,在凤台县可示范推广;宁粳4号、皖稻90的667m2穗数较多、穗粒数较多、产量也较高,可继续示范种植;泗稻11号、盐稻10号、扬粳9538等品种667m2穗数较多、穗粒数适中、产量构成因素较协调,产量较高,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南粳49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聚合育种技术,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手段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在江苏省中间试验中全生育期153 d,株高100 cm左右,叶片淡绿色,分蘖力较强,株型紧凑,群体整齐度好,成熟期秆青籽黄,抗倒性强;一般有效穗数300 万/hm2,每穗粒数约130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6 g,米饭微香有光泽.南粳49适宜苏中及宁镇扬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2年多点区试表明,郑麦004丰产稳产、适应性较广,平均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2.96%;具有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穗粒数较多、产量三要素协调、品质优、综合抗逆力强等特点,是一个适合黄淮南片麦区及河南省大面积生产水平早、中茬种植的半冬性、丰产稳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有较广阔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嘉浦1号(原名嘉05-5)系嘉兴市农业科学院联合有关单位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稻品种。表现高产多抗、熟期适中、穗大粒多、结实率高、老相好,单双季兼用,品质优、食味好。2008年4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嘉浦1号适宜在上海市及生态相似区推广种植。总结了嘉浦1号的选育经过及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泗稻12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泗稻12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选育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等优点.该品种于2008年5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适宜在我国黄淮粳稻区种植.在江苏中部地区可以采用直播和机插等方式种植.本研究归纳了泗稻12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总结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南粳575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台0206为母本,武育236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育成的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区试平均结果显示,全生育期148.7 d,比对照武运粳27号短1.0 d,株高96.3 cm,分蘖性好,有效穗数达342.8万穗/hm2,穗型中等偏大,总粒数132.8粒/穗,结实率92.7%,千粒质量26.7 g。中感白叶枯病、稻瘟病和条纹叶枯病,感纹枯病。稻米品质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一级,口感较软。202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210063),适宜在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