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介绍了衡钢φ89分厂钢管锯切工艺要求,重点描述了管排锯切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思路以及基于SIMODRIVE 611U位置控制系统在管排锯切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炜  唐伟  孟令涛 《包钢科技》2015,41(1):10-13
文章通过对Φ460 mm作业区管排锯减震系统、锯片冷却装置及锯齿清洁系统的分析与优化,解决了管排锯在锯切过程中出现锯片迅速升温、变形、剧烈抖动的情况,此类现象的产生,导致了锯片抖动将下部减震板液压缸切坏的事故,同时锯切工作平米数远远达不到原始设计要求,从而阻碍了生产顺利进行,增加了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的飞锯控制系统是一种数字直流伺服系统。其数字调节器是按满足锯切工作条件的算式进行运算,并构成位置闭环控制;模拟调节器采用与通常不同的单环结构;低惯量的直流传动电动机由快速可控硅装置供电。对模拟调节系统的分析计算表明,它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定尺锯切及高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据美刊《现代金属》(Modern Metals)1991年第2期报道,美国洛马(Loma)机器制造公司最近设计与制造了一种锯切铝及铝合金锭的巨型圆锯,用于锯切扁锭,锭的最大尺寸为:厚710mm,宽2000mm。锯的  相似文献   

5.
对管坯锯切现场出现的夹锯、打齿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介绍了管坯锯切的各类工况条件及出现的事故现象,分析出导致锯片夹锯及打齿的主要原因为管坯存在不同程度的弯曲、管坯锯切位置的高度偏低.通过增加片体与管坯的间隙、增加锯切点高度、增加管坯压紧、调整片体技术指标等措施,成功解决了该问题,同时提高了锯片锯切寿命及锯切效率.  相似文献   

6.
厚壁无缝钢管在机械、石油、化工等行业应用广泛,传统的切割工艺存在加工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近年开发的钢管数控仿形锯切技术使用专用锯切设备和锯片,不仅能够快速、精确的锯切大直径ERW焊管,而且在大型厚壁无缝钢管的生产和加工中得到了应用。由于采用了数控仿形锯切的原理,可以使用较小直径的硬质合金齿涂层锯片锯切最大φ720mm×60mm的钢管,适用钢级达到N80以上。经过生产使用证明,厚壁无缝钢管的仿形锯切生产效率高、锯切质量好,工作噪音低,安全性能好。  相似文献   

7.
刘培锷 《冶金设备》1995,(6):11-15,18
对1600圆盘式高速金属冷锯机进行了锯切功率的实验研究。对某厂四种有代表性的产品,用不同的进锯速度,实测每种条件下的锯切功率变化,和最大瞬时锯切功率与平均锯切功率之比。并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得出每种产品以进锯速度为自变量的平均锯切功率回归公式。这些工作,不仅可以为这种冷锯机锯切功率的理论研究提供依据,还可直接为使用和设计这种冷锯机给出具体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锯切装置的改进,提高了锯切性能,降低了锯条成本,保证了锯切质量,使设备更加高效、安全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谢韦  朱劲 《钢铁研究》2006,34(4):45-47
运用整数线性规划方法, 结合焊管生产线的实际, 提出了焊管配尺优化锯切的方法, 并编制了相应的软件.仿真结果证明了优化锯切相比于传统锯切方式的优越性.它可大大减少焊管剩余段长度,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棒材生产线中多锯组合锯切出现的跟踪定位困难、锯切效率不高等问题,利用西门子step7软件开发了棒材传送功能块和物料跟踪功能块,通过这两个功能块的配合实现了控制辊道间的速度及信息传递。在石钢轧钢锯切生产线实际应用后,系统很好地实现了棒材的跟踪定位控制,提高了锯切效率。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focused review of the physiologic mechanisms of colloid and crystalloid fluid resuscitations for acute critical illness is presented. This review suggests that postresuscitation plasma volume, cardiac output, left ventricular mechanical performance, and global and microcirculatory O2 supplies are more favorable with colloid therapy. Conversely, crystalloid may adversely affect microcirculatory blood flow and resultant O2 supply and use by ischemic tissues in shock. Poor relief of global and regional hypoxia may persist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fter resuscitation with crystallo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