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英柱  钟长文 《广东化工》2016,(13):43-44
制革工业飞速发展,制革污泥处置是行业内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含水率高,铬含量高,脱水性能差,成分复杂,是制革污泥无法直接进行处理。如何改进制革污泥的脱水性能,成为污泥处置与再利用的技术关键。本实验使用超声耦对制革污泥进行处理,研究经过处理后制革污泥脱水性能的变化。当使用频率为53 k Hz、声能密度为0.08 W/m L的超声波对制革污泥持续作用5 s,使制革污泥破解1.79%,制革污泥的脱水性能达到最优化,CST从46.6 s降为40.6 s。  相似文献   

2.
制革污泥处理及铬形态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焚烧法处理制革污泥某些工艺参数及处理后铬的形态转变。实验证明,在400℃下就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泥中的有机物,而且制革污泥中的铬经处理后形态会发生很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制革污泥的物质组成和Cr的浸出毒性及其赋存形态的研究,揭示了制革污泥危险废物识别与Cr生态风险及其赋存形态间的相关关系,同时考察了盐酸对制革污泥中Cr的浸提。结果表明制革污泥是一种富含有机质和无机盐的工业污泥,同时含多种金属元素,其中Ca、Fe、Cr和Al含量最多,但尤以Cr对环境的危害最大。制革污泥中Cr绝大部分以酸溶态和有机结合态形式存在,有效态Cr含量占全量比重较小,但酸性污泥中Cr的迁移能力使其处于高生态危害风险。制革污泥中Cr的浸出浓度低于0.25mg/L,尽管不具备浸出毒性特征,但Cr的环境行为使其仍属于危险废物。盐酸对制革污泥中Cr的浸出效率最高为81.7%,可以作为浸提剂用于制革污泥脱铬,剩余污泥可以达到综合利用标准。  相似文献   

4.
二苯碳酰二肼法测定铬泥中总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小丽  申哲民 《广州化工》2013,41(9):153-155
采用国标HJ/T 166-2004中规定的酸分解方法和过氧化钠碱熔法对污泥样品进行消解处理后,用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样品中总铬(Cr)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酸分解法和过氧化钠碱熔方法的测定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将高灵敏度的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与过氧化钠消解样品相结合,不仅操作简单,大大节约时间,且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均较高,是值得推广的总铬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广东化工》2021,48(11)
本研究对制革污泥基本理化性质进行评测同时,在液固比为4∶1,一定浓度下中速振荡2 h的条件下,研究了柠檬酸(CTA)、醋酸(HAC)、硝酸(HNO_3)、磷酸(H_3PO_4)、氨水(NH_3·H_2O)、氢氧化钠(Na OH)、吐温80(tween80)等7种不同淋洗剂对制革污泥中总铬和六价铬的去除效果,并提出了制革污泥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电镀、印染、制革等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因为固体废物中含有重金属铬,并且易转化为剧毒的六价铬,致使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受到了制约。本文对各行业含铬污泥的产生原因、物质组成等进行了简单叙述,并介绍了之前对含铬污泥的常规处理方法,但这些方法对环境有所影响,已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含铬污泥组成复杂,有潜在的利用价值,文中对一些含铬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方法进行了介绍,指出无论是常规处理方法或是资源化利用方法,如何避免含铬污泥中的重金属铬转化为剧毒的六价铬是其中的重点。因此介绍了行业内对三价铬转化为六价铬机理进行的探究,并找到了适合的处理方法,即将重金属铬固定封装不仅抑制了三价铬转化为六价铬,还能同时进行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7.
王亚楠  石碧 《化工进展》2019,38(1):639-648
消除铬排放是制革工业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采用现有制革技术,铬鞣及其之后的所有水相操作工序都会排放铬,还会产生含铬皮革固体废物,这使得完全消除制革过程的铬排放几乎不可能实现。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介绍了以消除铬排放为目标的逆转铬鞣工艺技术。较系统地综述了该技术中的无铬预鞣单元、染整单元、末端铬鞣单元及含铬废水处理等单元过程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尚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发方向。提出以“无铬预鞣单元-染整单元-末端铬鞣单元”为核心,通过对制革单元过程实施重组和耦合优化来构建逆转铬鞣工艺技术,可在保证成革品质的同时大幅削减了含铬污染物的产生,并使铬的完全回收和处理变得简单易行,为彻底解决制革工业的铬排放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周培  束影 《广东化工》2012,39(17):146+148
文章利用二苯碳酰二肼试剂在酸性条件下与六价铬反应,生成二苯碳酰二肼铬,化合物呈紫红色.在波长54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对制冷机中溴化锂溶液中的总铬进行测定,对总铬测定则采用先氧化,使铬全部转化为六价,然后再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实验测定铬范围为0.020~0.20 mg/L,精密度±5%。样品回收率98%~102%,对样品稍加处理便能测定,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9.
英柱 《广东化工》2013,40(12):128-129
制革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较差的脱水性能制约制革污泥的处理与处置。目前促进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改进制革污泥的脱水性能,副作用阻碍在实际中的运用。文章通过分析对超声和类Fenton进行分析,探究超声耦合类Fenton对制革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硝酸-高氯酸-氢氟酸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对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复混肥料中铬的含量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简便、快速,测定结果准确,加标回收率为99.7%~101.0%。  相似文献   

11.
电镀污泥中铬的回收及其资源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镀污泥含有多种重金属元素,性质复杂,如果不加处理排放,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本文对电镀污泥中铬的回收利用方法──酸浸–氧化法、氨络合转化–铁氧体法、高温碱性氧化法、溶剂萃取法、电解回收法、冶炼回收法和微生物法等进行了总结。综述了电镀污泥中重金属元素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有关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污水污泥急剧增多。城市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容易对环境造成危害。该论文利用混酸消解污泥样品,并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城市污泥中的铜、铁、锰、镍、铬的含量;然后分别采用管式炉法和萃取光度法测定了硫和磷的含量。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经分析研究,采用水泥固化法来固化污泥,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对污泥样品中有害重金属进行了有效固化,以期能够对城市污泥的分析研究和处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湿法冶金的核心技术-酸浸法,对电镀污泥中的重金属铬进行堆浸。实验证明,利用H2SO4作堆浸酸液,当固液比为1∶50,堆浸液pH=1,静态堆浸4 h或动态堆浸3 h,处理后堆浸液可用于回收有用金属,堆浸残渣中的铬的含量低于国家电镀污泥农用排放标准,可进行填埋等处理。  相似文献   

14.
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国内大多采用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特别是含铬电镀混合废水,但化学法所产生的大量电镀污泥以及外排含盐量很高的处理后废水有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本文分析了电镀污泥和外排废水有可能造成污染的原因及反应机理,同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模拟酸雨对污泥中重金属元素的淋洗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人工土柱淋溶试验方法,在不同pH值(2.9,5.0)的模拟酸雨作用下,对添加上海曲阳堆肥污泥的滩涂土壤进行了为期50天相当于3年降雨量的淋溶试验,研究了污泥中重金属Cd,Cr,Cu,Ni,Pb,Zn的溶出情况及其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污泥的混合土壤中重金属的溶出量随着污泥比例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当污泥添加用量控制在50%以内,淋溶渗滤液中6种重金属的含量均未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The multiple interactions of heavy metals with anaerobically digested sludges and with digested sludge that had been washed with EDTA have been examined by equilibrating the sludge solids with solutions containing mixtures of zinc acetate, lead acetate and chromic chloride. This equilibration has been studied at 20°C and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isotherms were used to describe the metal binding behaviour of the solids. The rates of adsorption were also measured. This showed that while the rate constants were independent of the added metal concentration for untreated sludge, the binding constant for washed sludge was related to the initial metal concentration. A comparison of the adsorption isotherms suggests that the binding of zinc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lead and chromium.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不锈钢酸洗废水体系中氟离子脱除和金属离子沉淀的规律,开发了钙钠协同沉淀新工艺,并对新工艺产生的污泥于1200℃下进行还原,细磨、磁选后得铁、铬、镍合金粉末和再生萤石矿。结果表明,该工艺实现了废水的达标排放,污泥产生量减少了14.79%,实现了铁铬镍的金属化还原,得到了再生萤石矿和金属品位93.62%的合金粉末,合金粉末中铁、铬、镍品位分别达69.31%, 7.60%和16.71%,回收率分别高达95.30%, 88.70%和97.53%。  相似文献   

18.
苏延辉  王秀平  刘敏  王永军  高波  高迎新 《应用化工》2014,(10):1928-1929,1934
针对海上S油田含聚油泥,研究超声波洗脱除油技术的可行性,开展超声功率、频率、作用时间、温度、辅助药剂等因素对含聚油泥脱油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300 W,频率25 kHz,温度45℃,0.5%投加量的十二烷基苯硫酸钠,作用时间60 min等优化条件下,超声洗脱除油率仅为20%左右,超声洗脱技术效率低,经济效益较低,该技术针对海上S油田含聚油泥处理适用性较差。  相似文献   

19.
实验以矾浆为原料,利用酸熔法从中提取氢氧化铝。考察了固液比、反应温度、硫酸浓度等因素对氢氧化铝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硫酸浓度为60%,固液比1∶3,反应温度为175℃,在此条件下氢氧化铝的提取率可达87.07%。  相似文献   

20.
制定了测定含铵盐的硫酸盐三价铬镀铬液中硼酸的方法。用柠檬酸钠掩蔽三价铬离子和镍杂质,用甘露醇与硼酸反应生成较强的配合酸。以变色pH范围为6.8~8.4的酚红作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配合酸,避免了硫酸铵对测定硼酸的影响。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为0.28%,回收率为99.34%~100.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