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绒毛膜癌(简称绒癌)多发于子宫,继发于流产、足月产及葡萄胎者多见,而发生于异位妊娠后绒癌十分罕见,临床容易误诊,近期收治输卵管妊娠绒癌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胃“一点癌”是微小胃癌,由于早期发现预后良好,已受到病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报道日渐增多。胃一点癌以腺癌为最多见,其次为黏液癌和绒毛腺瘤恶变,尚未见有胃类癌的报道,本文报告1例胃类癌的一点癌。  相似文献   

3.
足月产后30年胃绒癌一例报告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王美莲关键词胃绒癌;足月产患者,女,63岁。因上腹部疼1个月,外院诊断“上腹部肿瘤”,于1994年4月29日在本院普外科剖腹探查。术中见,胃体部肿瘤约25×16×13(cm3),行胃大部切除。病理报告:胃...  相似文献   

4.
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是一组来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疾病,一般分为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简称绒癌)及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绒癌是一种继发于正常妊娠或异常妊娠之后的滋养细胞肿瘤,其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临床肝转移少见,绒癌肝转移合并粒细胞减少症作者尚未见报道,本文报告1例并做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69年11月至1977年5月,收治绒毛膜上皮癌(绒癌)33例。除2例以前患恶性葡萄胎(恶葡)子宫已切除、1例未发现子宫有绒癌病灶,有临床材料足以确诊外,30例均有病理切片证实。为了严格病理诊断标准,按首都医院1973年所报告,即以有无绒毛结构存在作为鉴别绒癌与恶葡的诊断标准,即使有一个绒毛残影者,均诊断为恶葡。本文已将此类病例除外。发生率:绒癌的发生率,我国尚无普查材料报道,仅就我院妇产科住院患者的绒癌发生率为0.66%(33/4964),较1957年国内各城市所报道的发生率为高。  相似文献   

6.
性腺外原发性绒癌(extragonadal primary choriocarcinoma EPC)属罕见恶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胃腺癌合并原发性绒  相似文献   

7.
老年肺癌并胃转移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道癌转移至肺较为常见,但肺癌转移至胃尚未见报道。最近我科收治经病理诊断为肺癌并胃转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绒癌胃转移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较为罕见,笔见到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抗癌化学疗法的进步,使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预后有很大改善,但目前国内外报告绒癌死亡率仍在30%左右(1)。本文报告我科1964年1月至1983年12月绒癌死亡72例,其中入院时子宫已切除者8例,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宫内无病灶者20例),其余15例根据临床表现、HCG、胸片等诊断。本文对死因及有关因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正> 国内植物性胃石迭有报道,如胃内植物球,胃柿石等,到1983年已报道植物性胃石57例,1985年其后又报告一组黑枣团症30例。胃柿石及黑枣团占植物性胃石的首位,其它有食用椰子、豆类、海带等引起者。本文报告山楂形成胃石2例,尚未见文献报道,现将山楂形成胃石体外实验观  相似文献   

11.
绒癌最常见于子宫,除少数病例可发生淋巴结转移外,大多顺血道转移,且转移很广,依次为肺、阴道、脑、肝、肾、脾、肠、阔韧带、卵巢、淋巴结、盆腔组织、宫颈、胰腺、骨骼等.小肠转移性癌比较少见,转移性绒癌更少见,我们遇见2例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女性,30岁,已婚.因突发性大量便血1天以失血性休克于1987年9月4日急症入院.剖腹探查:术中见肝、胆、脾、胃、肾均正常,于回肠末端见一2×1.5×1.5cm大小的血管瘤样肿物,中间有一活动性出血点,临床诊断为小肠血管瘤.病理  相似文献   

12.
胃“一点癌”是微小胃癌,由于早期发现预后良好,已受到病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报道日渐增多。胃一点癌以腺癌为最多见,其次为黏液癌和绒毛腺瘤恶变[1],尚未见有胃类癌的报道,本文报告1例胃类癌的一点癌。1临床病例患者,女,44岁,以反复上腹疼痛2周为主诉入院,于入院前2周无明显诱因出现突发上腹闷痛3小时,呈阵发性,间歇性加剧,无伴发热、畏冷、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黑便、血便等。曾就诊于当地一家医院,予制酸、止痛等处理无明显缓解。查胃镜示:胃体见一大小约2mm息肉样隆起,表面光滑,质软,取活检一块送检。病理检查示:灰白色组织1小…  相似文献   

13.
绒毛膜癌简称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分为妊娠性绒癌和非妊娠性绒癌.2007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绒癌患者12例,主要采用化疗,手术辅助的治疗方法,经过准确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基本满意.现将体会总结如下.诊断 产后、流产后,尤其是葡萄胎后,阴道持续不规则出血. 子宫复旧不良,较大且软. 血或尿hCG测定持续阳性,B超检查见恶性滋养细胞图像.如果发生转移,X线胸片上见片状阴影,或CT发现脑部占位性病变.在送检的子宫肌层或子宫外转移灶的组织切片中仅见成片滋养细胞及坏死出血,未见绒毛结构者方可诊断为绒癌.  相似文献   

14.
在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类癌仅占0.87%。近年我院曾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例1:男,60岁。因进行性下咽困难、消瘦3个月,于1979年2月7日入院。体检无特殊发现。胃钡透示胃底粘膜不规则,并见软组织块影及充盈缺损。初诊为责门胃底癌。经胸行贲门胃底癌根治木。术中见贲门胃底部不规则巨大溃疡型癌灶约9×8cm,中心区坏死,边缘隆起,胃壁增厚僵硬,癌灶向肝浸润,周围淋巴结肿大。病理报告:贲门胃底嗜银细胞瘤(癌),伴胃体粘膜肠上皮化生,癌灶周淋巴结转移。术后因并发脓胸死亡。例2:男,38岁。因左下腹隐痛、包块伴粘液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输卵管绒癌是异位绒癌的一种,极其罕见。绒癌多发生于子宫体,输卵管绒癌发生于输卵管,与输卵管妊娠难以鉴别,本例为输卵管妊娠术后病理确诊输卵管绒癌一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胃类癌在临床少见,本院近期诊治4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男,37岁。患巨幼细胞性贫血6年,上消化道造影无明性发现;胃镜下发现胃体与胃痛交界处有0.2~0.3cm大小的隆起,取组织送病理检查,诊断为胃类癌。术中见原病变处有一直径为O.scm肿块,局部粘膜无溃疡。行局部切除手术。术后病理报告:胃类癌、胃粘膜重度慢性炎症。随访两年无复发。t例ZI男,sl岁。发现胃多发息肉IO年,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后报告为胃多发息肉;胃镜检查报告为胃多发息肉,取组织送病理检查,诊断为胃类癌。术中见胃息肉多发直径为O.5~Icm的结节。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1例难治性绒癌经多种治疗现已存活8年。患者陈×,住院号32533,农民,其各次住院、治疗及结果见表1,并对有关治疗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18.
非妊娠绒癌是一种极为少见的肿瘤,在男女两性中均可发生,以男性多见。原发灶可以在生殖器,也可以在生殖器外。我在北京肿瘤医院进修期间收治1例男性绒癌,并发肝、肺转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恶性葡萄胎(简称恶葡)为界于良性葡萄、胎与绒癌之间的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如何早期诊断、正确处理,避免发展为绒癌,并对无子女者保留生育机能,是患者与医生共同关注的问题。现将我院收治的9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1975~1982年间收治的残胃再发癌10例。再切除者5例,探查术后行化疗并放疗者2例,改道术1例,拒绝手术者2例。对残胃再发癌的早期表现与胃切除后胃肠道症状提出鉴别要点。对早期残胃再发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