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议汗法     
汗法主要包括解表发汗、解肌发汗、解表透热、解肌透疹、解表舒筋、解表通窍、解表明目、解表治疮、解表散水、解表益气。结合临床实际应用,汗法并不局限于表证,若能合理用之则能辨治诸多疑难杂病,如解表发汗可治疗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解肌发汗可治疗免疫能力低下、脾胃不和等,发汗散热可治疗风疹、疖痈、疮疡等,解肌透疹可治疗荨麻疹、毛囊炎等,解表舒筋可治疗软组织损伤、腱鞘炎等,解表通窍可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等,解表明目可治疗结膜炎、急性结膜炎、青光眼等,解表治疮可治疗淋巴结核、乳腺增生等,解表散水可治疗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等,解表益气可治疗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心脏病等。  相似文献   

2.
翟春杰  莫蕙 《光明中医》2009,24(11):2222-2223
目前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西医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但药物治疗长期应用毒副作用大;手术治疗,创伤大,痛苦多,且对内分泌也有一定的影响;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可发生腹痛、发热、恶心等一过性不良反应,还可发生化脓性子宫内膜炎、肌瘤梗死、子宫不可逆坏死等并发症。因此子宫肌瘤的中医药保守治疗方法一直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本文对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概述有辨证治疗,分期治疗,经典方药治疗,针灸治疗,中药外治等。  相似文献   

3.
朱重炫  周丹  王富春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134-1137
近年来针灸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研究增加,多采用毫针、电针、艾灸、穴位注射等对治疗方法对胃溃疡治疗,也有采用针药结合、针刺结合离子导入、拔罐合中药等疗法进行治疗,并发现针灸治疗胃溃疡常用的穴位有中脘、足三里、脾俞等腧穴。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临床中比较常见,致病原因为血管微循环改变,血-视网膜屏障受损,眼部营养及视功能遭到破坏,主要表现为黄斑水肿、渗出、视力障碍等症状。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光凝治疗、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等。西医治疗该病的方法主要为应用维生素、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但疗效不佳。芪明颗粒是一种中药制剂,适用于微血管病、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治疗[1]。笔者对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  相似文献   

5.
从中医、西医的病因病机及目前国内常规治疗方案等方面综述近年来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概况。目前西医通过控制感染、调节母胎免疫及内分泌等达到治疗目的,中医多予辨证施治配合西医常规治疗达到保胎目的。本病中医辨证分型多为脾肾亏虚、血虚、血热、血瘀等,予外敷、针灸及专方内服等治疗。  相似文献   

6.
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中药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等。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副作用小、延缓病情、延长生存期等特点,本文回顾了中医的肺癌观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切入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7.
小儿腹泻病的发病原因复杂,治疗周期较长,易导致小儿营养不良、发育不良等并发症,甚至会造成患儿死亡。临床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抗生素、肠粘膜保护剂、补液治疗、止泻、中药治疗等。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3,34(3):263-264
目的:研究化瘀止痛、理气活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医治疗组(采用甲硝唑、头孢曲松钠等)西医治疗,中医治疗组(生黄芪、川断、延胡索、广木香、赤芍、丹参、败酱草、红藤等药物),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采用甲硝唑、头孢曲松钠等西医治疗联合生黄芪、川断等中医治疗方法,另用针刺穴位进行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2.86%;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7.14%;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57%,3组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法治疗本病有补肾益气、活血化瘀、清利湿热之效,可促进慢性炎性反应的消散吸收,改善盆腔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9.
康忠禹  何龙玉 《陕西中医》2013,34(4):404-405
目的:观察滋肾健脾活血配合西药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将102例Ⅱ型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缺血病例,随即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适量运动等一般治疗及西药降糖、扩冠等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治疗,1剂/d,治疗2月,观察中医证侯、心电图、血脂等指标变化。结果:中医症状、心电图、血脂等指标变化显著,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肾健脾活血汤配合西药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66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常规、血糖、肾功能及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尿常规、血脂、肾功能等指标和降低血糖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确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1.
罗定新 《中医临床研究》2010,2(9):119-120,122
1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 早期治疗与综合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原则,这点早已达成共识。综合治疗是指采用一切有利于恶性肿瘤康复的治疗方法同时或先后运用,以求取最大的治疗效益。目前临床常用的综合治疗疗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包括免疫刺激、分子靶向、基因修复)、中医治疗,这些疗法已成为抗肿瘤领域的基石;此外,尚有各种能量聚焦疗法如超声聚焦、射频消融、微波热疗、激光烧灼、粒子刀、冷冻(氩氦刀)等,以及放射免疫疗法、光化学疗法等。以上是直接针对肿瘤的疗法,但肿瘤的综合治疗决非止于此,对症治疗、并发症治疗、支持治疗(营养支持、骨髓支持)、心理治疗、运动康复等都应作为综合治疗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是临床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瘿病"等范畴,其病因病机极其复杂,古代医家认为多与情志、体质、地域等因素有关。现代医学对甲亢病因病机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本病的病因主要与情志刺激、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等几个方面有关。临床治疗主要采用中药治疗(包括辨证分型治疗、依病程分期治疗和专方治疗)、针灸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心理教育等。中医药治疗甲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提高了临床疗效,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13.
徐杰  赵可宁 《中医药信息》2012,29(2):119-120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主要由肾虚、肝郁、痰湿等所致,临床治疗较为棘手。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疗效较好,故从中药人工周期治疗、辨证治疗、验方单方治疗、针药并用治疗等方面阐述了近年来中医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概况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病机、中医药治疗两个方面,综述心脏x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痰阻,治疗多采用理气活血化痰等法,包括中药辨证治疗、经方治疗及中成药治疗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金匮肾气汤加用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常规、血糖、肾功能及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尿常规、血脂、肾功能等指标和降低血糖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确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何建龙 《陕西中医》2012,(10):1295-1296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症的治疗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均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等糖尿病的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仅采用西药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药用生地、枸杞子、女贞子、钩藤、石决明、代赭石等治疗;气阴两虚,瘀阻血络型,用生黄芪、玄参、西洋参、丹参、桃仁、红花等治疗;痰湿中阻,浊阴不降型,用法半夏、泽泻、茯苓、车前子等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治疗组总有效率90%。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降压西药卡托普利片的基础上,再配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则具备疗效显著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回顾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相关文献,主要从病因病机、中药内治、针灸治疗等角度介绍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方面的进展。笔者分析认为干燥综合征病因病机错综复杂,阴虚贯穿始终,同时可兼夹燥、热、痰、瘀、毒、虚等证,临床中药治疗以滋阴润燥为主,疗效较好。针灸治疗干燥综合征在提高临床疗效等方面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8.
对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西医多采用免疫预防治疗、支持治疗和药物治疗三种。支持治疗主要有:氧疗、吸痰、物理治疗、补液及高渗盐水雾化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了支气管扩张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病毒及抗生素等;免疫预防治疗包括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与帕利珠单抗等;中医多采用辨证论治、中成药口服、中药静脉制剂、中药雾化吸入、穴位贴敷及中药灌肠等疗法,但缺少单独的中医治法临床研究,临床方面多以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医药治法控制病情,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尽管对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多种治疗方案的应用也提高了治愈率,但仍缺少一套完整的中西医结合预防与治疗标准。  相似文献   

19.
魏天谊  姜惟 《吉林中医药》2014,(2):130-131,156
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辨证论治,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瘀阻脑络证,药用红花、川芎、桃仁等;化痰通腑法治疗痰热腑实证,常用大黄、胆南星等;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证,选黄芪、党参等;针对痰瘀互结,毒损脑络证予清热解毒法,配伍夏枯草、野菊花等;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证,常用制何首乌、淫羊藿等。  相似文献   

20.
覃晓霞  刘广霞 《河南中医》2013,(12):2166-2168
功能失调性无排卵型子宫出血病因病机多由肾虚、脾虚、血热、血瘀引起。中医治疗本病有中药治疗、针灸治疗、中药针灸合用治疗等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包括中药西药的结合,西药与中医辨证护理的结合等,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