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社区矫正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需要社会力量的共同支持和参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自2005年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社区矫正人员开展教育转化,建立起以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和专职社工为主体、志愿者队伍为重要补充、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矫正工作格局。其中,志愿者队伍始终活跃在社区矫正工作的最前沿,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力地推动着洪山区社区矫正工  相似文献   

2.
谭豪慧 《法制与社会》2011,(13):218-219
社区矫正志愿者是社区矫正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力量。社区矫正目前正在试点阶段,民众对社区矫正的认知程度还不高,社会志愿者的参与程度还十分有限。本文将从社区矫正志愿者的概念特征及优势、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意见这三方面发表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3.
徐赛帅 《法制与社会》2011,(22):212-213
随着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整合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已经成为我国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要求。而高校志愿者作为众多的社会力量之一,其自身所蕴含的文化素养高、承受能力好、沟通表达强、社会责任感强等优势条件,使得其在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时效用十分显著。因而,发挥好高校志愿者在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效用并完善相关管理工作,对于促进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长效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是伴随着湖北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启动发展,从一般志愿者中凸显出的一支负有特殊使命的队伍。其工作对象是社区矫正对象,工作舞台在基层社区和村(居)委会,工作任务和目标是协助社区矫正工作机构,教育帮助这些罪犯顺利回归社会。唯有这支队伍的存在,社区矫正才能发挥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刘瑾 《人民调解》2011,(10):28-29
社区矫正志愿者是社区矫正专业力量的必要补充,是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社会化的重要角色。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司法局在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队伍建设中,实施"两抓",从而使志愿者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一、抓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的壮大优化结构搭平台  相似文献   

6.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时代背景下,作为非监禁刑的社区矫正工作,必须重视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特别是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在社区矫正中的独特作用。社区矫正工作能否顺利实施及实施成效如何,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力量的参与程度。本文对参与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者、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等几类主要社会力量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加强和改善社区矫正社会队伍建设的可行性建议,具有较强的理论创新性和决策参考价值,值得广大社区矫正工作者一读。  相似文献   

7.
张育 《法制与社会》2013,(3):197-199,207
成功的社区矫正离不开一支优秀的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尤其是在社区矫正机构不健全、专业社区矫正人员匮乏的情况下,为了完善社区矫正工作,建立一支有相关专业知识、热爱社区矫正工作,并且乐意从社区矫正实务中学习、为社区矫正工作而奉献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是相当重要的。在社区矫正的各项工作中,"心理矫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而由于自身实践经验的短缺,随着心理矫治工作的开展,也会受到矫正对象一定的影响。为使志愿者作用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有必要研究并加强社区心理矫治志愿者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司法部2004年颁布的《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下文简称《办法》)中规定,社区矫正工作者由司法所工作人员、相关社会团体和社会志愿者组成。 另外,《办法》对社区矫正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社区矫正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整合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已经成为我国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趋势。对法学学生以志愿者身份融入社区矫正工作的参与模式、法学学生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积极效用、法学应用性培养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衔接机制进行探索,既有利于促进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长效发展,又有利于法学教育专业优势、人才优势的发挥,真正实现学用结合。  相似文献   

10.
社区矫正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对人民法院裁决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开展矫正工作的法律手段。一、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1.社区矫正规定可操作性不强。矫正规定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在实践过程中,对罪犯执行社区矫正时,司法行政机关仅起  相似文献   

11.
目前,无论是仅在我国还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没有能够形成一套完备的、专门为大学生志愿者构建的社区矫正参与模式,而且现有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的案例中,在矫正服务的方式方法,甚至是矫正队伍本身的建设方面,都存在着诸多显而易见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资料综述及比较探究和策划、组织以及实际参与大学生志愿者社区矫正志愿服务,明确大学生志愿者的定位,合理地运用大学生志愿者的力量,适当地改进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形式,充分地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为大学生志愿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提供理论及事实依据,促进具体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规范机制的可行性方案的提出,促进社区矫正志愿工作逐步走向操作规范化和技术成熟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社区矫正工作不断向深入推进的同时,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数量逐年增加,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3年1月底,全国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达10.2万人,社会志愿者达57.3万人。但是,我们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司法局聚焦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帮扶重点难点,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孵化培育社会公益组织——"曙光帮教志愿者协会",搭建"牵手回归"平台,采取项目化运作、社会化服务、专业化帮扶的方式,先后帮助辖区565名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刘明洁 《法制与社会》2011,(12):272-272
近几年,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组织层面单一,尚未形成全面完善的矫正网络等原因,使得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定位不清,参与程度不高。本文拟通过对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角色的定位、运行模式的探讨等,为社区矫正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社区矫正的运行制度的完善,实际效果的提高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正刑罚文明与否是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从肉刑到监禁刑再到以社区矫正为代表的非监禁刑,刑罚制度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次飞跃。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者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①。其主要包含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社区矫正工作的对象、社  相似文献   

16.
2013年6月28日上午,北京市房山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1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拉开序幕。社区矫正工作是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被矫正的对象分别为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员,并且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实施社区矫正。社区矫正主要是由司法局及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在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刑事判决、裁  相似文献   

17.
鲁富文 《人民调解》2009,(10):22-22
自2007年8月天津市北辰区西堤头镇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聘用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在镇、村社区矫正工作组织和该村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肯的共同努力下,西堤头村先后接收的12名社区服刑人员无一人重新犯罪,为全镇的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上海市的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工作中,社会帮教志愿者一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开展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建设之后,社会帮教志愿者成为社工开展专业化帮教的重要辅助力量,为社工提供  相似文献   

19.
邱立军 《人民调解》2006,(5):F0003-F0003
今年3月2日至3日,江苏省政协委员视察镇江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图为政协委员们在丹徒区听取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汇报。胡庆海/摄影今年3月9日,云南省楚雄市司法局组织鹿城镇、东瓜镇近30名社区矫正对象及9名大学生社区矫正志愿者到永安镇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董娅/摄影去年12月,山东省滕州市滨湖镇的社区矫正对象为感谢该镇司法所对他们的帮教,特送锦旗以示谢意。张立平/摄影去年6月,江苏省泰兴市姚王镇50多位“五老”人员被该镇聘为社区矫正志愿者。图为社区矫正志愿者接收到聘书。邱立军/摄影社区矫正工作动态~~…  相似文献   

20.
数据库     
《中国司法》2014,(2):83-83
正2013年,各地落实社区矫正经费保障,推进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社区矫正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国28个省(区、市)、72%的地(市、州)和62%的县(市、区)将社区矫正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2013年,全国社区矫正经费预算预计达到8.43亿元。目前,全国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工作者7.1万人,社会志愿者60.1万人。全国31个省(区、市)司法厅(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