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8):2731-2732
目的:为了在2010年更好地完成本溪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对2005~2008年本溪市的婚前医学检查率、孕产妇死亡率、出生缺陷发生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因素,为行政部门制定管理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5~2008年本溪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婚前医学检查率处于低谷,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25.75/10万,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10.73‰,两者均高于《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指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8.21‰,其中婴儿死亡率为6.84‰,1~4岁儿童死亡率为1.37‰,4年来死亡率基本持平。讨论:要想更好地完成《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指标,需要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医疗保健机构的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2.
王新卫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6):2407-2409
目的:研究执行《洛阳市妇女、儿童发展计划(2001~2010年)》中的婚前医学检查率、出生缺陷发生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孕产妇死亡率、儿童保健覆盖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完成情况,找出差距,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9年洛阳市9县6区妇幼保健年报及监测资料。结果: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完成了预期目标;婚前医学检查率下降幅度较大,与预期目标背离;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与预期目标还有差距;儿童保健指标中城市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在67.66%~83.31%范围内波动,且呈下降趋势,与预期目标差距较大。结论:开展婚前、孕前、孕早期保健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关键,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安全分娩、儿童系统管理是降低两个死亡率的关键,完成妇幼保健预期目标,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还需要医疗保健机构的积极努力和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相似文献   

3.
吴敏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8):2731-2733
目的:了解乐山市妇幼卫生年报与监测相关指标变化趋势。方法:按照卫生部《全国妇幼卫生调查制度》统一制定的妇幼卫生年报6张报表和《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要求,由县妇幼保健院收集汇总上报。结果:婴儿死亡率从19.15‰下降至7.3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5.18‰下降至10.01‰;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由1.87%下降至0.77%;孕产妇死亡率由79.08/10万下降至15.70/10万;婚前医学检查率由0.33%上升至57.51%;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由21.02%上升至86.49%。结论:2001~2010年乐山市儿童死亡率与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保健与出生人口素质指标得到改善,妇女病检查是"两癌"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武定县"两纲"中主要妇幼卫生指标分析,提出今后工作建议。方法将武定县10年来《两纲》主要妇幼工作指标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武定县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稳中有降,孕产妇及儿童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逐年上升,婚前医学检查率大幅滑坡,出生缺陷率有上升趋势。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婚检率,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强基层妇幼卫生队伍建设及设备投入,提高孕产妇及儿童保健服务质量;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抢抓机遇,创造性开展工作,为提高我县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和促进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咸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7):967-968
目的:掌握沈阳市皇姑区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趋势。方法:对皇姑区2005年"两纲"中期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监测和评估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00年为12.52‰,2005年为9.12‰,达到"两纲"目标要求。2000年、2005年皇姑区孕产妇死亡率均为0,达到"两纲"目标要求。2005年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3.07%,达到国家"两纲"控制在5%以下要求。2001~2005年皇姑区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88.31/万、89.26万、91.41/万、91.41/万、114.36/万,呈逐年上升趋势,未达到"两纲"要求。2005年皇姑区婚检率为5.25%,未达到沈阳市2005年阶段目标要求(城市95.00%)。除出生缺陷发生率、婚前医学检查率未达标外,其余各项指标均达到了"两纲"中期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象山县当前妇幼保健工作实际状况。方法:对2003~2007年各种监测报表的有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象山县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稳中有降,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率保持在良好水平,而婚前医学检查(婚检)率有明显滑坡,出生缺陷率有上升趋势。结论:针对薄弱工作环节,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提高妇幼保健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1993~1998年无锡市妇幼卫生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准确掌握妇幼卫生信息,我们对无锡市1993~1998年妇幼卫生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率,26.6/10万,围产儿死亡率为12.02‰,婴儿死亡率为12.57‰,5岁以下儿童率为18.00-,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70‰,围产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提出加强围产期保健监测,提高产科质量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加强高危孕立妇监护,提高新生儿复苏能力是降低围  相似文献   

8.
金华市2004~2008年妇幼卫生保健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笑春  苏爱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4956-4958
目的:了解金华市妇幼保健实际状况,为卫生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分析日常国统报表中的各项妇女儿童保健指标。结果:金华市近5年的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孕产妇系统管理、儿童保健管理率保持在良好水平,随着婚检率下降出生缺陷率有上升趋势。结论:金华市5年的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成绩显著,应积极有效遏制出生缺陷上升势头,促进妇幼保健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昌吉市10年妇幼卫生相关数据分析,为进一步做好妇幼保健工作、落实《昌吉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最终实现"两纲"妇幼卫生目标,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对昌吉市2000~2009年妇幼卫生主要监测指标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上下波动状态;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率逐年上升;出生缺陷和妇女病患病率有所升高,婚前医学检查率明显下降。结论: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全面实现"两纲"妇幼卫生指标,为昌吉市各族妇女、儿童提供高质量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扬中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并探讨干预措施。 【方法】 对2001-2010年扬中市5岁以下儿童进行流行病学回顾性分析,了解其死亡率、死因构成及相关因素。 【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18‰,婴儿死亡率6.78‰,新生儿死亡率4.85‰,1~4岁儿童死亡率2.4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01年为14.16‰; 2010年死亡率为2.04‰,下降了85.6%。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意外、先天异常、新生儿窒息、肺炎等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结论】 应重视婚前医学检查,继续提高围生期保健水平,大力宣传妇幼保健知识,预防出生缺陷和减少新生儿死亡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01-2010年广西妇幼卫生保健的实际状况,评估2010年“两纲”指标完成情况,为制定卫生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西省2001-2010年妇幼卫生年报主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广西常住人口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79.51%,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78.2%;婴儿死亡率为6.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28‰;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4.61%,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2.8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0.41%,住院分娩率为98.99%;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9.77%;孕产妇死亡率为18.88/10万;婚前医学检查率为68.49%.结论 广西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工作成绩显著,除婚前医学检查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之外全面完成2010年广西“两个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天津市武清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特点,探究儿童死亡的变化趋势与规律,为制定降低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的卫生政策提供依据,并寻求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监测2010-2012年辖区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结果天津市武清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10年的8.47‰下降至2012年的5.63‰。5岁以下儿童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第一位死因为先天性心脏病,第二位死因2010和2012年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2011年为意外窒息。第三位死因在这3年均不相同,分别为出生窒息和肺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其他消化系病。结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切实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落实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工作,加强产前筛查和孕产妇管理,预防早产、控制出生缺陷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成都市龙泉驿区2001-2010年妇幼卫生指标完成情况,为指导今后妇幼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0年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驿区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龙泉驿区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两纲")主要妇幼卫生指标。结果 2010年新生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27‰、9.32‰,且均呈下降趋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逐年增高,2010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3.9/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新生儿肺炎总体发生率较低且持续下降,2007-2010年连续4年无腹泻死亡发生;孕产妇死亡率波动不稳定,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0.27/10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不断上升,在2010达到近年来最高的95.01%;婚检率先后受消强制婚检和政府实施免费婚检影响,先低后高,在2010年上升到96.60%。结论龙泉驿区实施妇幼"两纲"工作成绩显著,除孕产妇死亡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外均已达到了"两纲"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亚市5岁以下儿童死因和趋势,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三亚市2001~2009年720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死因结构及有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亚市近10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因主要为早产低体重(占17.78%)、出生窒息(占16.94%)、先天性异常(占12.22%)、小儿肺炎(占11.67%)。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在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应加强孕期和儿童保健工作,积极推广产、儿科适宜技术,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婚前医学检查覆盖率和产前诊断技术水平,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改善农村地区儿童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推广连云港市降低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连云港市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结果:连云港市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及婴儿死亡率从2006年的13.06/10万、8.45‰、7.33‰分别降至2010年的1.49/10万、2.67‰、2.28‰,呈逐年下降趋势,且趋势明显(P<0.01)。结论:连云港市针对降低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成效显著,从源头上控制了两个死亡率升高的趋势,经验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分布特征,为出生缺陷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龙岗区2002~2007年出生缺陷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年间共发现出生缺陷儿1 528例,平均出生缺陷率为12.67‰;流动人口平均出生缺陷率为13.52‰,高于常住人口平均出生缺陷率9.53‰(χ2=25.40,P<0.001);74.41%出生缺陷儿的母亲为初中及小学文化。2002~2007年龙岗区人口出生缺陷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趋2=29.86,P<0.001)。前5位出生缺陷为:多指(趾)和/或并指(趾)、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和足外翻、胎儿水肿综合征、唇腭裂,其发生率分别为2.16‰、1.73‰、1.08‰、0.95‰和0.85‰。结论深圳市龙岗区2002~2007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应加强卫生知识宣教和婚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以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丽水市实施"母婴健康工程"项目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9年丽水市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结果:2001~2009年间,丽水市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和婴儿死亡率从2001年的45.43/10万、21.26‰、17.31%,降至2009年的13.80/10万、9.29‰、6.58‰,出生窒息和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从2001年的3.82‰、2.77‰降至2009年的0.69‰、1.47‰,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产科直接原因死亡的孕产妇24例,其中产科出血13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8例,羊水栓塞3例。9年来产科直接原因死亡无明显下降趋势。结论:实施"母婴健康工程"项目对控制丽水市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江苏省仪征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和死亡原因,探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6-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68‰,婴儿死亡率4.06‰和新生儿死亡率2.56‰,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比例为71.43%,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比率为63.08%。5岁以下儿童死因排在前5位是:溺水、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新生儿肺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与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221(P〈0.01)。结论加强对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危急重症患儿救治等适宜技术培训,大力宣传与指导孕期保健知识,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掌握宝安区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通过监测分析为制订妇幼保健重点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实施方案》对全区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情况进行监测。结果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133.26/10万下降到2004年的54.93/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00年的14.71%。下降到2004年的9.00‰,出生缺陷发生率从2000年的9.45%。上升到2004年的15.65‰。结论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而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上升,提示及早筛查诊断遗传疾病、终止妊娠、减少出生缺陷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董月莲  于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708-4710
目的:分析克拉玛依市妇幼保健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统一制定的妇幼卫生年报表要求,采用"3+1"模式汇总全市妇幼卫生年报数据,统计分析2009~2013年该市孕产妇保健及儿童保健服务指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孕产妇死亡率等生命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2009~2013年儿童保健服务及孕产妇保健服务指标逐年提高;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及贫血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上升;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结论:应进一步提高产前检查及儿童保健质量,加强产科、儿科服务质量,降低剖宫产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