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辐射角系数的求解是研究人体与各辐射壁面换热量的关键.由于人体形状复杂,计算人体与辐射面的角系数较困难.并且在对辐射空调房间进行热舒适评价时,家具、屏风等遮挡的影响不可忽略.本文将人体简化为立方体,提出遮挡条件下,人体对壁面角系数的简化算法.将计算结果与CFD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误差小于10%.绘制出无遮挡时人体与壁面角系...  相似文献   

2.
混水换热站水力工况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混水换热各种连接方式的分析,给出了在不同条件下的混水供热连接的压力分布,并根据压力分布特点,指出了不同高程条件下的混水连接模式.同时,通过对混水换热和间接连接换热的比较,列出了混水换热的各种优势.  相似文献   

3.
在常压方程式的基础上,推导了低气压环境下人体与环境对流换热与皮肤表面蒸发换热的方程式,并分析讨论了低气压条件下人体呼吸换热和能量代谢率的变化规律,对低气压条件下人体热舒适性的研究及舒适性空调系统的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邱林 《区域供热》2004,(4):13-16
本文针对地板辐射采暖与散热器对流供热方式各自的特点,计算分析了两种采暖房间的热力过程,得出这两种供暖房间在室内综合换热系数、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以及室内诸温度等方面的热力特征有许多差别。并在相同舒适度条件下,对国内常见几种围护结构两种供暖方式房间的能耗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地板采暖中辐射供热的份额(相对于对流式采暖)越大,两种供热之间的差异就越大。  相似文献   

5.
陈晓  林汉柱  李明 《暖通空调》2012,42(2):76-80,104
建立了地表水换热盘管的换热模型.对换热盘管在不同换热工况下的换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管内外流速、管径及放热或吸热工况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换热盘管换热量与盘管长度的关系,给出了不同接近温差时吸热量与盘管长度的关系曲线图.  相似文献   

6.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低压环境下人体皮肤温度随空气压力的变化及其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环境参数一定的条件下,人体平均皮肤温度和人体热感觉均随压力降低而降低,且二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经过统计学分析可知,二者在低压环境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在低压环境下皮肤温度可作为表征人体热感觉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杜阳 《建筑机械》2021,(2):38-41
文章通过对散热影响因素的分析,总结出影响对流换热过程的主要因素有:换热面积F、流体与壁面之间的温差和换热系数α;影响热传导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散热器材质的导热系数l.结合理论分析实际应用中影响散热功率的参数及控制手段,结合实际测试对不同风速、不同流量条件下的散热器功率进行研究,证明在同等进油流量条件下,提高进风速度,散热器...  相似文献   

8.
为了精确评价非均匀热环境下人体热舒适性以营造低碳健康建筑环境,需要了解各方向气流下人体局部对流换热系数。本文基于实测实验及CFD模拟,对水平及竖直方向气流对人体局部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人体各部位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各方向气流对人体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水平气流工况下的人体整体对流换热系数大于竖直气流工况;位于肢体末端的手部、小臂、脚部的对流换热系数较大;处于人体中心部位的腰腹部和背部的对流换热系数较小,且受不同方向气流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速冷杯,通过内置圆柱形的可拆卸换热棒实现热水的快速冷却.设计制作了速冷杯样品,并实验研究了不同导热系数和相变温度的相变材料,热水体积和换热棒转速条件下速冷杯的冷却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燃气压力(表压)保持在2 kPa、燃气-空气比例控制器开至最大的设定条件下,对额定输出热功率分别为18.0、28.1 kW的燃气壁挂炉在拉萨、上海气候条件下的燃气流量、过剩空气系数、实际输出热功率、烟气中污染物(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体积分数进行测试比较.额定输出热功率为18.0、28.1 kW的燃气壁挂炉,在拉萨气候条件下的平均实际输出热功率分别比上海气候条件下降低24.4%、26.6%,拉萨气候条件对燃气壁挂炉的换热性能影响不明显,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低于上海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1.
低气压条件下电加热器自然对流换热性能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松涛  朱春  王东  张长兴 《暖通空调》2006,36(3):22-24,21
从理论上分析了表面传热系数与气压的关系,实验测试了电加热器在低压与常压下的换热性能,得出以下结论:低压与常压下表面传热系数的比值与气压比值的0.2次幂成正比;电加热器在低压与常压下散热功率基本相等;表面温度随气压的降低而升高。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低气压环境对蒸发器空气侧换热系数的影响。低气压环境下较小的空气密度会降低蒸发器空气侧换热系数,较小的空气绝对含湿量造成潜热换热量的减小。低气压环境同时会影响制冷剂侧的沸腾换热,并造成制冷量的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3.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onvective and radiativ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of the human body, while focusing on th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area of the human body. Thermal sensors directly measuring the total heat flux and radiative heat flux were employed. The mannequin was placed in seven postures as follows: standing (exposed to the atmosphere, floor contact); chair sitting (exposed to the atmosphere, contact with seat, chair back, and floor); cross-legged sitting (floor contact); legs-out sitting (floor contact); and supine (floor contact). The radiativ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was determined for each posture, and empirical formulas were proposed for th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the entire human body under natural convection, driven b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ir temperature and mean skin temperature corrected using th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area.  相似文献   

14.
赵天怡  张吉礼 《暖通空调》2007,37(5):68-72,104
介绍了高温热泵系统形式及换热器初步设计,编制了系统仿真程序,得到了8种换热器型号下系统COP、换热器传热系数、水侧压降等关键参数随换热面积的变化关系。针对该热泵系统,给出了一定换热面积范围内较优的换热器型号。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依据热线法研究了干燥和潮湿两种状态下的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这两种道面材料的导热系数。测量出了不同环境温度下道面材料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经过计算确定了干燥和潮湿状态下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道面材料的导热系数,并用数值回归的方法得出了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公式。  相似文献   

16.
在四种不同形式的套管式换热管中对二氧化碳的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质量流量不变的条件下,不同的压力和入口温度下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单直管内的局部换热系数随着温度的降低先升高后降低;对于不同的管型,相同的压力和进水温度条件下二氧化碳在三直管和双螺旋内管的换热量基本相同,两者出水温度的变化也相同;单螺旋内套管在出水温度、换热量、换热系数等各项换热性能指标都比单直管好,双螺旋管内的换热系数高于三直管,从而得出螺旋套管的换热性能优于直套管换热管。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燃烧烟气的冷凝传热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了天然气燃烧烟气的冷凝传热过程,综述了烟气冷凝传热的准则。综述了烟气流过管束、高流速、不同空气系数及不同的SO2体积分数等工况下的冷凝传热特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不同倾斜角度的翅片管换热器,本文研究其在自由进风及受限进风条件下的换热及压降特性。针对各种倾斜角度,本文分别在自由及受限进风情况下,通过每组5个不同中心水温的实验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换热系数受进风条件以及换热器倾斜角度的影响较大。正的倾斜角度的换热效果优于负的倾斜角度。在正倾斜角度下,自由进风的换热效果又优于受限进风,负倾斜角度结果恰恰相反,但是同一倾斜角度下的换热器换热系数受进风角度的影响很小。换热器空气侧的压降只与换热器的倾斜角度有关,基本不受风管存在与否的影响,并且进风角度的不同对其也无影响;换热器的倾斜角度越大,压降越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大流动截面、低流动速度工况下,阵列射流对于多个三维加热模块的换热特性进行物理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验证了在此工况下其强化换热的有效性,通过不同位置模块平均Nu数的大小推得表面平均速度,证明了多孔结构的均流作用对于换热的强化起着重要作用.实验与数值模拟都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本文对多孔结构的几何参数与阻力、换热特性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基于层换热理论的竖直地埋管换热器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勇  刘方  付祥钊 《暖通空调》2007,37(9):35-39
建立了地源热泵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三维传热温度场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了不同季节不同工况下地埋管换热器内的水温分布。提出了层换热理论,竖直地埋管换热器及其周围岩土可以分为三个换热层——饱和换热层、换热层、未换热层。通过实测验证了该层换热理论。介绍了地埋管换热器埋深的确定、出水管的保温及流量的确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