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出版社在不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出版社进军数字出版已成为一种大势所趋.于是,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传统出版社开始自主研发APP.这些APP借助AR新兴技术,构建全新的阅读体验,打造"大数据出版",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实现出版的服务转型和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移动阅读已成为消费者首选的阅读方式.把握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阅读特点,实现融合转型成为传统出版企业摆脱现实困境的关键.本文基于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阅读特点,引出一种关注用户移动阅读特点、立足传统出版企业自身优势的多维运营体系,以期探索传统出版企业利用自身内容资源优势,实现满足广大读者移动阅读需求的内容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以数字技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传统出版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又将获得难得的发展机遇。机遇之一:新媒体时代带来全新的阅读市场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不是简单的更替和置换,而是一个全新的市场。特别是主要面向年轻人的手机阅读,与传统出版基本不在一个市场平面上。事实证明,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是两个边缘交叉的圆圈,重合的部位比我们想像的要小。数字出版启动了全民阅读新浪潮,极大地扩大了国民阅  相似文献   

4.
高西广 《今传媒》2012,(6):114-115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类开始进入"快速点击阅读"时代。正是依靠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互动性强等特性,网络已成为新时代的"主流"媒体。传统纸质媒体的地位受到了猛烈冲击,甚至有人预言"报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消亡"。那么,在咄咄逼人的网络挑战下,传统纸媒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传统媒体拥抱互联网成为大势所趋,但是真正能运用好"互联网+"模式成功转型和创新发展的传统期刊凤毛麟角.进入新时代,科技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科技是万万不能的.从本质上讲,"互联网思维"是观念、思路、方式和手段的系统思维.对于互联网,传统期刊长期的成长基因使其并不能完全理解互联网、不能真正懂得分享与链接、实现平台整合.只有当传统期刊清醒地审视自己,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式,读懂互联网思维,实现自身基因的裂变,拥抱大变革时代,变成互联网基因支撑下顺应时代潮流的企业,才是传统期刊凤凰涅槃重获新生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手机,原本只是一种人们在移动中进行人际传播的通讯工具,但随着与互联网的结合,手机已经成为继报纸、期刊、图书、互联网出版之后一个重要的新兴出版媒体。手机出版正在成为一种全新的出版业态。可以说,当前的阅读格局已经是天下三分:即传统阅读、延伸到电子网络上的WWW阅读和延伸到无线终端(以手机为主)上的WAP阅读。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入推进,数字阅读正以其快捷、便利等优势冲击着传统纸媒的阅读体验,全民阅读开始迈进微读时代.文章基于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分析1999-2014年以来我国国民阅读变迁,围绕"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争议,从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融合互补、纸本阅读情结培育、完善经典阅读制度推广和创新阅读形式着眼,提出促进国民阅读的举措,以期推动全民大阅读、深阅读的到来.  相似文献   

8.
以数字技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传统出版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又将获得难得的发展机遇. 机遇之一:新媒体时代带来全新的阅读市场 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不是简单的更替和置换,而是一个全新的市场.特别是主要面向年轻人的手机阅读,与传统出版基本不在一个市场平面上.事实证明,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是两个边缘交叉的圆圈,重合的部位比我们想像的要小.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阅读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传统的阅读方式主要以纸质媒体为主,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新兴媒体使得人们的阅读得到较大变革,其阅读方式也逐渐向手机阅读、在线阅读、下载阅读等方式转变。在此背景下,数字出版平台以其特有的优势为大学出版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然而,结合大学出版社的实际运营情况来看,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运营依然存在投入机制不完善、品牌管理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创新转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叶新  贾佳 《出版参考》2012,(33):18-19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3G业务的迅猛发展,加之功能不断强大的手机终端,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放弃传统图书,转而通过手机阅读。在手机阅读的新环境下,阅读对象变得扩大化、阅读终端开始多元化、阅读模式更加多样化,阅读的内容也不断变化、扩大。手机阅读以其随时随地、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不可比拟的优势为阅读产业打开一片巨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阅读融合了传统纸媒体的书写和互联网的交互等内容,成为阅读的一种新方式.图书馆的移动阅读服务也日渐成为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图书馆发展移动阅读服务的优点、缺点、机遇与威胁,以及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张新华  苗璐 《出版广角》2013,(16):30-34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应用,改变了信息传播渠道,改变了内容传播形态,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移动互联网高于桌面互联网的用户群体,意味着数字移动出版业将比传统出版业拥有更为广泛的受众。数字出版的移动化转型成为环境驱使之下的必然选择。北美地区的互联网和数字出版产业长期以来都是全球最发达的。为了深度了解和挖掘北美地区尤其是以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为代表的传统出版向数字移动出版的转型过程,掌握北美地区数字移动出版转型趋势及特点,探究未来数字移动出版产业发展模式,媒体认证联盟从2009年起开始对北美地区的  相似文献   

13.
《出版参考》2007,(10X):8-9
有人说“传统出版是草,互联网是羊,手机、移动是狼。”手机阅读的兴盛不仅深刻地影响了阅读习惯,而且更改变了出版市场。手机因其普及率高,而且使用方便,可以说正在成为迅速崛起的新媒体。据了解,国内部分潮流作者已经开始通过手机平台发布其最新著作。面对“手机出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手机、iPad、电子阅读器等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利用手机阅读,与当下的碎片化阅读习惯相当契合,已成为一种主流的阅读方式.互联网企业、传统出版商等瞄准这一巨大的数字阅读市场,强势进入,作为拥有庞大手机用户基础的电信运营商更不会错失抢占数字阅读市场份额的机会.笔者以中国移动的咪咕阅读为例,浅谈电信运营商的数字阅读战略.  相似文献   

15.
一、网络挑战传统传媒从因特网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到现在,短短的几年中,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逐步成为我们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业内人士在真正认识了网络之后,把互联网称为继广播、电视、报纸之后的第四媒体,并惊呼它已经开始向传统传媒挑战,也就是说,互联网已经成为电视传媒不得不面对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首先,就是互联网络争夺电视观众成为其访问者。以美国为例,自从出现了国际互联网,其电视收视率减少了30%;在中国.尽管互联网用户数量和电视的受众面尚相差悬殊,但互联网的扩张规模和用户数量…  相似文献   

16.
《出版参考》2013,(15):7
《人民日报》报道:如果将"微阅读"视作洪水猛兽,那确实为过。事实上,"微阅读"与传统阅读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针锋相对的关系,相反,在信息化时代,"微阅读"作为获取信息和日常社交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已经成为传统阅读的有益补充。第十次国民阅读调查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8—70岁国民人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无线互联网的高速发展、3G应用及手机的日益普及,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的手机已不再是单纯的通讯工具,它开始承担收看电视、阅读报纸、浏览小说、欣赏音乐等越来越多的功能,并正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一种主要阅读终端.手机阅读的风行,使得开卷有益逐渐演变成了"开机有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3G业务的迅猛发展,加之功能不断强大的手机终端,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放弃传统图书,转而通过手机阅读.在手机阅读的新环境下,阅读对象变得扩大化、阅读终端开始多元化、阅读模式更加多样化,阅读的内容也不断变化、扩大.手机阅读以其随时随地、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不可比拟的优势为阅读产业打开一片巨大的蓝海.我们正朝着一个全新的阅读时代迈进.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使用者获得和输出信息的主要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读写方式,同时也逐渐在改变着人的认知习惯、思维模式。本世纪初已有学者指出:“文化变得越来越不以印刷物为导向了。”由互联网发展引发的数字化技术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渗透出版业,不到20年的时间,随着网络普及和客户终端技术的发展,传统出版业的书、报、刊的阅读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在发明了纸和印刷术并由此诞生纸质图书的中国,这种延续了千百年的出版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型技术的冲击。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传统出版是草,互联网是羊,手机、移动是狼."手机阅读的兴盛不仅深刻地影响了阅读习惯,而且更改变了出版市场.手机因其普及率高,而且使用方便,可以说正在成为迅速崛起的新媒体.据了解,国内部分潮流作者已经开始通过手机平台发布其最新著作.面对"手机出版",出版社在高喊"狼来了"的同时,又有几家社在真正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