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来法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5):642-642,680
在含山县种植转 Bt基因棉施尿素 45 0 kg/ hm2、磷肥 6 0 0 kg/ hm2的条件下 ,增施钾肥能显著提高棉花产量 ,5个施钾量处理 ,皮棉产量最高达 16 98.0 kg/ hm2 。从投入与产出比分析最佳施钾量应为 375 kg/ hm2 ,皮棉产量 16 90 .5 kg/ hm2 。  相似文献   

2.
氮肥施用量对豫东黄潮土区不同肥力土壤大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头薹兼用型品种宋城大蒜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豫东黄潮土区不同肥力土壤大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钾肥适宜水平下,高、中、低产田氮肥施用量与蒜头产量均呈二次曲线函数关系。高产田在施磷(P2O5)180.0 kg/hm2、钾(K2O)300.0 kg/hm2的条件下,最佳施氮量354.0 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22 209.0 kg/hm2;中产田在施磷(P2O5)135.0 kg/hm2、钾(K2O)240.0 kg/hm2的条件下,最佳施氮量288.0 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17 041.5 kg/hm2;低产田在施磷(P2O5)90.0 kg/hm2、钾(K2O)180.0 kg/hm2的条件下,最佳施氮量264.0 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12 511.5 kg/hm2。  相似文献   

3.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砂质潮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施钾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砂质潮土地冬小麦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以施钾量150kg/hm2(基肥:追肥=5:5)的经济效益最佳,增产822.7kg/hm2,每公顷增收724.1元,产投比为2.42;玉米生产也以施钾量150kg/hm2分次施用为最佳,增产1368.4kg/hm2,每公顷增收1281.7元,产投比为2.52。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施钾量为150kg/hm2时,两季连续分次施用钾肥经济效益最佳,施钾量为300kg/hm2时,小麦分次施用钾肥而玉米不施钾肥的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4.
在半干旱区坡耕地条件下,研究了施用钾肥对兰州百合成熟期鳞茎水溶性糖总量和粗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K2O)为0~150 kg/hm2时,水溶性糖总量和粗淀粉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N)225 kg/hm2、施磷(P2O<<5>)150 kg/hm2、施钾(K2O)150 kg/hm2时,水溶性糖总量和...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氮钾肥配施对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产量及植株钾素吸收积累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肥施用量相同(P2O5200 kg/hm2)的条件下,适宜的氮钾配施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氮、钾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效果表现为NK;植株钾素积累量随植株生长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氮钾配施处理植株钾素积累量均高于单施氮肥或钾肥处理,其中氮钾配施量为N 300 kg/hm2、K2O 200 kg/hm2时植株钾素积累量最大,为372.4 kg/hm2;适宜的氮钾配施可提高植株生长前期钾素吸收速率和阶段积累量,并使生育后期阶段积累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可获得较高的钾肥利用率、钾吸收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综合考虑产量和钾素吸收利用效率等因素,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在施P2O5200 kg/hm2条件下,施N 300 kg/hm2,配施K2O 200 kg/hm2,即可获得较高的钾吸收利用效率,也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可达12.04 t/hm2。  相似文献   

6.
贵州主要高产稻田区水稻施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3个主要水稻高产稻田区进行水稻超高产条件下施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水稻超高产稻田区,处理3效果最好,即施用氮(纯氮)量为255 kg/hm2、钾量300 kg/hm2、锌量21 kg/hm2条件下水稻经济性状良好,产量最高。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不增加或有减少。施钾量和施锌量在合理施氮条件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钾肥对香稻产量及光合生产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钾肥对香稻产量及光合生产特征的影响,以常规香稻品种桂香占和农香18为材料,研究0 kg/hm2(对照)、37.5 kg/hm2、112.5 kg/hm2和187.5 kg/hm24个钾肥水平下的香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干物质积累量等。结果显示,与不施钾肥对照相比,3个施钾处理均可显著提高2个香稻品种的产量。其中,在187.5 kg/hm2施钾水平下,桂香占的产量最高;在112.5 kg/hm2施钾水平下,农香18的产量最高。此外,112.5 kg/hm2和187.5 kg/hm2施钾水平下2个香稻品种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其他处理。表明钾肥能够提高香稻品种的光合生产能力,促进干物质的积累,增加香稻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较适宜的钾肥施用量为112.5~187.5 kg/hm2。  相似文献   

8.
钾肥对秋季复种绿萝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月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319-3319,3369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露地栽培条件下不同施钾水平对绿萝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入纯N 152.25、kg/hm2,P205138 kg/hm2的基础上,绿萝卜施钾后增产效果显著.在施K2045~180kg/hm2范围内.其产量较不施钾肥的对照提高1.69%~22.03%;其中以施K20 90kg/hm2增产幅度最高,增产达15135t/hm2,其纯收益最高,为2 860.30元/hm2,产投比高达13.64∶1.乐都地区秋季复种绿萝卜最佳施K20量为90~135 kg/hm2.  相似文献   

9.
在长岭县海青乡农业站的试验田里场进行了马铃薯"3414"加密试验,通过对试验个别处理施氮与产量的研究,列出了马铃薯施氮与产量的回归方程,在磷和钾稳定在2水平的条件下,确定了最佳的施氮水准。施氮量达到130.21kg/hm2时,马铃薯产量最高,为36 460.76kg/hm2;当施氮为129.04 kg/hm2时,马铃薯产量为36 458.87 kg/hm2,此时经济效益最高。亦即在施磷、钾稳定在2水平时,施氮129.04 kg/hm2为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土壤肥力(风沙土和黑土)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钾量对玉米产量、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丰水年,风沙土(低钾)的玉米产量高于黑土(中高钾);风沙土的玉米植株吸钾量明显高于黑土;施钾可导致收获后黑土速效钾含量明显升高,而对风沙土速效钾含量无明显影响;低中高肥力土壤的最佳施钾量分别为98.2 kg/hm2、39.5 kg/hm2和49.5 kg/hm2。  相似文献   

11.
张艳玲  杨本凤  孙万慧  尹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253-3254,3257
[目的]研究氮钾配施对桔梗品质的影响,为桔梗的栽培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结果]氮钾配施条件下,在施氮肥0~210 kg/hm2和施钾肥0~315 kg/hm2时,随氮肥和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桔梗中多糖和总皂苷含量增加。当施用氮肥210 kg/hm2、钾肥315 kg/hm2时,桔梗中多糖、总皂苷含量最高,分别为22.08%、8.73%。[结论]一定水平的氮钾合理配施有利于提高桔梗品质,该研究为桔梗的栽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氮磷肥同等施用条件下,探索不同施钾水平对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钾量中等水平的砂泥田水稻土,不同施钾水平对早稻生长均有影响,产量以中等水平施钾量(90 kg/hm2)最佳,高水平(135 kg/hm2)施钾量略有增产,但经济效益不佳。  相似文献   

13.
氮磷钾肥对鄂东南双季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施用量在早稻、晚稻之间的合理配比及对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增施钾肥、晚稻增施氮肥增产效应明显,早稻施K2O 112.5 kg/hm2和晚稻施纯N 247.5 kg/hm2时可分别获得最高产量,分别为5 974 kg/hm2和8 627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0.9%和29.3%。早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早稻施纯N 165.0 kg/hm2时的氮肥贡献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13.8%和4.9 kg/kg;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施P2O530.0 kg/hm2时的磷肥贡献率和磷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5.9%和11.5 kg/kg;在不同施钾水平下,施K2O 112.5 kg/hm2和37.5 kg/hm2时的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分别达到最高,为9.9%和7.9 kg/kg。晚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氮水平下,晚稻施纯N 247.5 kg/hm2时的氮肥贡献率最高,为22.7%,施纯N 165.0kg/hm2时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9.9 kg/kg;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施P2O560.0 kg/hm2时的磷肥贡献率最高,为7.1%,施P2O530.0 kg/hm2时的磷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11.7 kg/kg;在不同施钾水平下,施钾75.0 kg/hm2时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9.9%和11.0 kg/kg。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正交回归旋转试验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施氮、施钾对春玉米产量的作用及其影响。结果表明施钾>施氮>种值密度;在密度55200株/hm2和70700株/hm2、施氮218kg/hm2和165kg/hm2、施钾128kg/hm2和110kg/hm2的条件下,可分别获得大面积高于600gkg/hm2和6750kg/hm2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杂交棉的最佳施钾水平,以转基因杂交棉新品种邯6402为试验材料,棉花播种前底施过磷酸钙360 kg/hm2和尿素150 kg/hm2,试验设钾肥施用量120、180、240和300 kg/hm2计4个处理,播种前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50%,以不施钾肥为对照处理(CK),在留苗密度均为42 000株/hm2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施钾量对杂交棉红叶茎枯病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处理的杂交棉红叶茎枯病发病率显著约CK,单位面积总铃数、单铃重和产量均显著跃CK,其中施钾量为300 kg/hm2时效果最佳,施钾量为240 kg/hm2时次之,二者指标差异均不显著。从经济角度考虑,邯6402适宜施钾量为240 kg/hm2,该处理下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病程度低且产量高,避免了钾肥的浪费,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6.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密度与施钾量对转基因抗虫棉DPH37B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密度和施钾量的增加,DPH37B皮棉产量呈上升趋势;但当密度超过37 500株/hm2、施钾量超过450 kg/hm2时,皮棉产量反而下降。试验还发现,适当的密度和施钾量能增加单株果枝数和果节数;密度和施钾量对纤维长度、衣分的影响较小,无明显规律,但对单铃重有影响。密度和施钾肥有互作现象,在密度30 000~37 500株/hm2和施钾量450 kg/hm2的水平下,DPH37B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钾肥用量对甜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陆雪锦  张炎  胡国智  李青军  胡伟  冯炯鑫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2):2286-2291,2298
[目的]研究甜瓜在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对甜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田间小区试验,施钾量不同处理为:0、75、150、225 kg/hm2.[结果](1)随施钾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快增期(△t)延长,施钾处理比不施钾处理延长了1~6d;施钾增加了甜瓜在At时期内的干物质积累量,在快增期时施钾处理单株积累量比不施钾处理增加95.15~139.67 g;Ko、K1、K2、K3各处理总干物质积累速率依次在播种后63、66、65、64 d达到最大值.(2)合理施用钾肥,有利于甜瓜茎粗增长,成熟期K2处理比K0、K3处理的茎粗值分别高出3.49、3.17 mm.(3)施钾量在150 kg/hm2时,叶绿素含量、含糖量达到最大值.(4)施钾对甜瓜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施钾量在150 kg/hm2时,甜瓜产量达到最大值31 223 kg/hm2.[结论]在经一元二次方程模拟后得出钾肥最佳经济施用量为116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转基因棉在丰产栽培模式,应用农业系统原理和方法,采用四元二次旋转组合设计,以密度、施氮量、施钾量、缩节安为决策变量,转基因棉产量及构成因素为目标函数,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剖析了密度、施氮量、施钾量、缩节安四项综合农艺措施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与产量的关系。分析表明,栽培因子对F1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是:密度>缩节安>施氮量>施钾量。对F2产量影响大小顺序是:施钾量>施氮量>密度>缩节安。并寻求了定量生产水平下F1、F2的最佳农艺措施,即F1当密度为21500株/hm2、施氮量为450kg/hm2、施钾量为450kg/hm2、缩节安量为75g/hm2,可能取得最佳产量1556kg/hm2,F2密度为15000株/hm2、施氮量为750kg/hm2、施钾量为300kg/hm2、缩节安量为135g/hm2可获得最高的皮棉产量1219.35kg/hm2。  相似文献   

19.
海南露地辣椒钾肥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海南露地辣椒钾肥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露地辣椒适量施钾较不施钾显著增产和提高经济效益,总体上辣椒产量和经济效益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辣椒施钾较不施钾增产3.4%~18.9%,平均9.1%;施K2O 450 kg/hm2以内,辣椒施钾提高经济效益4.4%~16.5%,平均9.5%;施K2O 300 kg/hm2处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最高。增施钾肥可提高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呈增加的趋势;辣椒适量施钾能显著增加果长和果肉厚,平均果长增加5.1%,果肉厚增加13.7%;适量施钾可显著增加辣椒叶、茎和果实的钾吸收量,大小为果实>茎>叶;辣椒施K2O 300 kg/hm2处理的钾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31.7 kg/kg;本试验条件下,海南露地辣椒钾肥适宜用量为K2O 3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20.
通过设置在定西市李家堡镇的钾肥后效定位试验,对2007—2010年不同施钾水平基础上实施的马铃薯干物质和产量的后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钾水平对当季马铃薯干物质量有一定的后效应,钾肥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根、茎、叶干物质量开始下降,块茎干物质量则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不同施钾水平对当季马铃薯产量的影响非常明显,其中施钾105 kg/hm2时(K3)产量最高,施钾140 kg/hm2时(K4)产量最低,按产量大小依次为:施钾105 kg/hm2处理>施钾70 kg/hm2处理>施钾35 kg/hm2处理>不施钾处理>施钾140 kg/hm2处理(K3>K2>K1>K0>K4)。当施钾肥量为105 kg/hm2时产量最高,即为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