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文科学报都陆续复刊或创刊,发展极为迅速,成为了我国学术理论战线上一支重要的方面军.据对1990年全国展出的4000余种期刊的统计,在自然科学方面,以中国科学院的220多种学术期刊和670种大学理工科学报为主体,在社会科学方面,以中国社科院70多种期刊和600余种大学文科学报为主体,二者已形成了学科齐全、阵容强大的我国学术阵地.文科学报的迅速发展,与我国的高教事业发展密切相关,它作为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为促进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报特性与编辑知识素养许周鹣高校学报是反映南等学校教育和科研的定期期刊,高校学报的创办和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则标志着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日趋提高.因而高校学报质量的优劣也就代表了高校的教学科研的水平。重视学报的质量已成为各高校所关注的要事。欲...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报的主要职责是连续、集中、全面地反映高校的教学科研成果、展示高校的学术水平、塑造学校形象、培养学术人才,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报依托高校,他除了一般期刊的社会教育功能外,还对本校的教学科研起着独有作用。学报应融入到学校发展的主流,进一步促进教学科研的发展。学报应该注重提高质量、推出精品,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  相似文献   

4.
关于高校学报非核心期刊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属于学术期刊,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高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在学术期刊实行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评价机制后,高校学报中的非核心期刊面临着严峻的生存与发展危机。面对困境,学报中的非核心期刊应该在不断提高编辑人员自身素养的前提下,认清发展方向,准确定位,办出特色,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摘要]本文通过对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1-2009年间的高校学报及社科综合性期刊数据的整理,对近年来我国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的发展变化趋势从整体上做了分析描述,并通过将高校学报与综合性社科期刊和专业性学术期刊对比,客观、真实、全面地对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进行了解析。通过上述考察发现,随着国家教育部对学术研究的高度重视,我国高校学报学术水平得到了突破性进展。但与高水平的期刊相比,差距依然明显。  相似文献   

6.
简论高校学报编辑的理论修养张莉莉改革开放16年来,我国高校学报发展十分迅猛,仅社会科学类高校学报就已发展到600多家,几乎是一校一报或一校几报。一大批青年教师从教学岗位上或从其他岗位加入到高校学报的编辑队伍中来。纵观全国高校学报的学术水平,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高校学报在新世纪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目前高校学报的现状存在综多问题,在面临高校学报走向国际市场之际,应认真解决好办刊理念的更新,解决好办刊模式的改革,从而加快高校学报国际化进程,促进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促成高校学报在国际期刊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报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高校学报在新世纪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目前高校学报的现状存在综多问题,在面临高校学报走向国际市场之际,应认真解决好办刊理念的更新,解决好办刊模式的改革,从而加快高校学报国际化进程,促进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促成高校学报在国际期刊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学报对高校教育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高校科研平台和展示实力的窗口,已经成为衡量高校品牌的标杆。因此,提高高校学报质量,增强编辑素质就成为高校学报的重中之重。本文对现阶段高校学报编辑应具备的素质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阐述,并对高校学报编辑素质的优化途径进行讨论,为打造优秀期刊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现阶段的6种核心期刊表进行了概述,并对河南省高校学报入选6种核心期刊表的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河南省高校学报共有20种入选各类核心期刊表,占河南省高校学报总数的25%。河南省高校学报的整体学术质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学术质量还待于进一步提高;河南省高校学报的发展应走专业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1.
也谈社科学报的现状与改革切入点——答尹玉吉先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玉吉先生在其题为《论中国大学学报现状与改革切入点》的文章中,试图以对高校学报整体"业绩辉煌"的证明来笼统地否定改革的必要,以对"特色论"的批判来有针对性地否定学报专业化转型的必要,从而对17家教育部名刊工程综合性学报联合创办的"高校系列专业期刊"予以彻底否定。但由于尹先生并不懂得评价机构的基本规则,其所谓"系列权威数据"恰恰只能证明其论点不能成立;而他所做的"大学学报功能考察"、"学报特色反思"以及"中西方学术期刊比较",根本无视我国高等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显露出了胶柱鼓瑟般的偏执和片面;他所提出的"我国大学学报的出路应该从攸关其质量的审稿入手",不过是刻意规避高校期刊体制改革的虚晃一枪。笔者以为,改革的目标应该设定在科学合理的高校社科期刊体系的建立,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至于什么样的手段最合适,则应该放在这个目标下来考量,而"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创办正是学报同仁为合理的高校社科期刊体系的建立进行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高校可持续发展亟需学报回归传统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国内学报期刊管理机构和学报期刊界部分人员迷失了对中国高校学报的传统定位,主张改变学报对主办学校的依赖,改变学报的办刊传统,以开放办刊、办专业性期刊寻求高校学报的发展,此论不利于中国高等教育和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中国高校学报可为中国高校可持续发展塑造良好形象、培养优秀人才、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构筑学科建设基地、净化学术环境,所以,中国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亟须高校学报回归传统定位。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报从综合性向专业性的发展过程既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关系原理.也要遵循由量变到质变这一发展规律.高校学报应该逐渐拉大学科之间的发文量差距,形成以某一学科或某二学科为主的特色期刊,再由具有一定影响的特色期刊发展到有较大影响的专业化刊物.高校学报工作者是刊物的具体经办者,也是解决高校学报本身存在矛盾的执行者,在高校学报从综合性向专业性的发展过程中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浅析高校期刊群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90年代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以来,高校期刊的发展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相对滞后。文章通过对高校期刊发展情况的考察,结合调查问卷结果,认为高校期刊群体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从期刊管理体制、高校重视程度、编辑综合素质及高校的科研实力等几方面分析了阻碍我国高校期刊发展的若干因素,并初步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以后,我国高校学报面临同行业的竞争和挑战,高校学报与国外期刊相比,差距还很大,因此形势十分严峻.如何推动高校学报的发展,是值得高校学报编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关于评选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核心学报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主持核心期刊文献计量学课题研究 ,并出版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文章分析了《要览》对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与对学报的影响 ,提出由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组织评选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核心学报的建议 ,并对其必要性、可行性、积极意义进行了论述 ,以利于更好地发挥高校学报对促进教学、科研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提高学报质量应先提高编辑的素质杜利民高校学报是由学校主办、基本刊发本校教师来稿的综合性刊物。它是以学校科研为基础、反映本校科研总体水平的特殊性期刊。正因为它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它有别于其他类刊物,即:来稿的单一性和狭窄性,稿件质量取决于本校的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报,是高校学术、科研成果的一块重要因地,教师们的学术科研成果正是在这里传向社会,在获得社会认可的同时,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甚而改变社会.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发展,随着高校建设的不断前进及高校科研队伍的日益壮大,高校学报办日益表现出它的重要作用.任何忽视高校学报的认识及行为均是错误的,是不符合社会的发展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高校学报毕竟同其它类别的期刊有相当大的差别,受它的办刊宗旨所决定,它的文化、信息属性要大大地高于政治.商品属性,它既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要坚持…  相似文献   

19.
我国许多期刊,特别是科技期刊或多或少地面临稿源日渐减少的局面。作为科技期刊的一种——高校学报,尤其是非核心科技类学报,稿源问题始终困扰着学报的生存与发展。这种"无米之炊"的境遇在高校科技类期刊存在已久。稿源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学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我校学报为例,针对稿源不足,探讨学报如何吸引优质稿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的期刊体制改革、学术失范问题以及学术评价过度现象使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报面临着不少挑战,但地方高校自身的优势也给学报发展提供了机遇。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报应依托自身地域与学科优势,在栏目建设上下功夫,为高校教学、科研及地方社会服务。学报编辑人员也应加强业务技能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积极寻求数字化、专业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