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田开采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开发形式之一,近几年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们对油田开采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逐渐分析油田分布规律,促进我国油田经济进一步发展。在油田开发研究过程中聚合物驱后分析微观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对剩余油的预测、挖潜,提升采油效率等具有最大的意义。通过对大庆油田不同水洗程度样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分析了大庆油田微观剩余油的饱和度值,并以此确定微观剩余油的分布及降低程度。  相似文献   

2.
在注水开发的油田结束时,仍有一半以上的原油留在储层孔隙中成为剩余油,搞清油田开发中剩余油的形成规律和分布特征,为油田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各种方法,为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是老油田调整挖潜的重要课题。本文应用开发地质学对濮城油田沙二下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 ,在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 ,利用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测试资料、新钻调整井资料 ,分析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各种因素 ,归纳剩余油分布类型 ,指出调整潜力和挖潜方向  相似文献   

4.
双河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以来,研究厚油层层内夹层分布规律,并对强水淹厚油层层内剩余油进行挖潜成为一种新的开发方向。针对双河油田高含水后期的主要特点,从夹层的成因和形成机理入手,通过双河油田438块厚油层层内细分对比研究,总结出438块各单层夹层分布规律,分析厚层内剩余油分布的特点及规律,提出如何寻找剩余油,进而如何挖掘剩余油,达到提高油田开发效果的目的。成果对油田高含水后期强水淹厚油层层内剩余油挖潜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油藏精细地质研究及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技术,结合A油田目前开发井网特点和动态开发数据,开展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研究表明剩余油分布规律主要受沉积微相、开发井网、沉积构造等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形成的剩余油富集区开展了相应的剩余油挖潜对策研究,以此来提高油田驱油效率及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6.
双河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以来,研究厚油层层内夹层分布规律,并对强水淹厚油层层内剩余油进行挖潜成为一种新的开发方向.针对双河油田高含水后期的主要特点,从夹层的成因和形成机理入手,通过双河油田438块厚油层层内细分对比研究,总结出438块各单层夹层分布规律,分析厚层内剩余油分布的特点及规律,提出如何寻找剩余油,进而如何挖掘剩余油,达到提高油田开发效果的目的.成果对油田高含水后期强水淹厚油层层内剩余油挖潜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各主力油田均已到开发中后期,油田均已高含水,新区以低渗透、稠油为主,需要大型压裂或热采,投资高,风险大,为此加强剩余油分布以及高含水期开发规律研究,改善主力油田水驱油藏采收率对油田产量保持硬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系统分析了厚油层剩余油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在正韵律油层中,随着级差的增大、原油粘度的增加,开发效果逐渐变差;夹层对注入水的遮挡作用使夹层上部剩余油饱和度降低,夹层下部剩余油饱和度升高,油层厚度、采油速度等因素对剩余油分布也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为挖掘高含水期厚油层开发潜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含水油田开发进入后期,剩余油的开采难度系数增大,为了提高油田的开采程度,分析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是非常必要的。采取最佳的控制措施,保证剩余油的开采效率,达到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指标,更好地完成油田生产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是油田处于开发中后期必须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剩余油分布的定量描述技术为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了非常有利的,也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手段。它能够全面应用油藏的各项地质、开发资料,经过油藏静态和动态历史拟合后,能够得到油藏剩余油较精确的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10.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在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找剩余油形成与分布规律 ,提高采收率 ,是油田开发面临的十分紧要的课题。本文通过运用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来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针对萨尔图油田中区西部开展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研究,提出了剩余油挖潜措施。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区块的各项开发指标进行了预测并对剩余油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油藏主力层S2和P1油组为挖潜对象。在对萨尔图油田中区西部的油藏多方案开发指标进行预测后,对提出的4种开发方案进行了对比,最终给出了该油藏优化的开发方案,即油藏采用聚合物驱油的方法会达到较高的采出程度。  相似文献   

12.
新站油田裂缝发育且为三低油田,为了提高其储层动用程度,挖潜剩余油,改善开发效果,在油藏精细描述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实施了超短半径侧钻水平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今后其它低渗透裂缝型油田改善开发效果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剩余油分布的描述和预测是老油田调整挖潜的主要课题。本文应用开发地质学方法对濮城油田文 5 1断块区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 ,即在油藏精细描述基础上 ,利用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测试资料、新钻调整井资料 ,分析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各种因素 ,归纳剩余油分布类型 ,指出调整潜力和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14.
剩余油分布的描述和预测是老油田调整挖潜的主要课题。本文在油藏精细描述基础上,应用开发地质学方法,对濮城油田濮85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即利用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测试资料、新钻调整井资料,统计分析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各种因素,归纳剩余油分布类型,指出调整潜力和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宁夏老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开发,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同时由于注采井网不完善,套损严重,造成储量失控,剩余油分布更加零散。"认识剩余油,挖掘剩余油"已成为高含水期老油田开发、调整、提高采收率的核心内容。本文从老油田剩余油富集规律和分布特点进行探讨,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调整挖潜治理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落实热河台油田构造、沉积相、储层及油气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找出剩余油分布规律,为下步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西峰油田合水区长8油藏为典型的低孔、特低渗透储层,随着开发时间延长,采收率低的开发矛盾相对突出。结合合水区研究区块的实际生产数据,剖析了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归纳剩余油分布类型,为今后剩余油挖潜、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QL油田自1995年全面投入注水开发至今已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阶段,随着开采程度的不断加深,地下油水关系日趋复杂,给油田稳产和挖潜带来的难度越来越大,为了实现"稳油控水"的开发战略,深入开展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采用油藏工程综合分析法对QL油田剩余油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以油水分布图的形式在平面上展示出地下油水运动结果及剩余油分布范围,为油田二次开发、调整挖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南油田文184高压低渗油藏,注水开发后期,针对存在的剩余油分布零散、注采井网不适应等问题,通过开展沉积微相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及井网配置关系研究,为剩余油挖潜方案的制定、实施提供了有利依据,开发效果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油田平均含水己达80%以上,但仅采出可采储量的2/3左右,因此高含水期开发将是我国重要的油田开发阶段。首先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进行调研,其次以某稠油区块高含水期天然水驱油藏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机理模型。该油田为正韵律,设计井网为反九点法井网,其中提液方式取两个水平,其余因素各取三个水平。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最后,结合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提出了油田特高含水期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