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侧唇裂术后复裂的原因,以利于提高双侧唇裂的整复效果.方法:选择采用格洛弗式法经治的412例双侧唇裂术后复裂的患儿38例,对其复裂前的临床表现、复裂的时间特点及全身和局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完全性、混合性等严重复裂,复裂前的全身及局部症状较轻,复裂的高峰期在手术后第5、6天.结论:完全性复裂主要原因是松弛减张不彻底;而部分复裂与患儿的全身及局部情况、操作技巧及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马敬斋  张景霞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9):959-960,963
目的:了解唇裂、腭裂一期手术后继发畸形的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有效的解决方法。方法:采用普查法对河南省部分地区人群进行随访,对唇腭裂患者进行术区照相,根据照片记录手术类型、术后继发畸形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随访唇腭裂术后患者2046例。单侧唇裂患者1514例,术后继发畸形1268例,,双侧唇裂患者488例,术后继发畸形466例,腭裂患者446例,术后继发硬腭穿孔及软腭复裂26例。结论:适当选择唇腭裂手术类型,对唇腭裂术后患者进行定期随诊及普查,及时发现、治疗术后继发畸形,对提高唇腭裂手术的治疗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个体化双侧唇裂修复术式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能使双侧唇裂修复术后唇及唇弓形态对称的个体化裂修复术式。方法;以双侧唇裂术前鼻小柱基部两侧至前唇唇峰点,以及两侧鼻翼基部至侧唇唇峰的距离是否对称作标准。将术前双侧唇裂的畸形特点分为5种类型,并针对每一种类型的畸形特点设计手术术式。结果;共设计出5种双侧唇裂修复术式,每一种术式仅适用一种双侧唇裂术前畸形的手术修复。  相似文献   

4.
作者提出了评价面部对称性,尤其是上下唇和鼻协调性的标准。并利用此标准对169例双侧唇裂术后结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标准可用于双侧唇裂手术设计、术后结果评价和继发畸形的分类等。  相似文献   

5.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6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的单侧唇裂术后患者150例,拍摄患者正位、侧位和仰位照片,根据鼻尖、鼻翼、鼻小柱、鼻中隔、鼻背和骨组织畸形程度,对150例患者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组,筛选性别、患侧、年龄、原有唇裂畸形严重程度、唇裂整复术术式、一期鼻整形术、牙槽突裂和上颌骨发育等因素,应用SPSS13.0软件包分析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形成中的影响因素。结果:鼻畸形严重程度分组符合评价一致率50%以上患者143例,轻度鼻畸形33例,中度鼻畸形65例,重度鼻畸形45例。性别和患侧对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无显著影响(P〉0.05),对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有影响的因素为年龄(P=0.019)、唇裂严重程度(P=0.000)、唇裂整复术式(P=0.000)、一期鼻整形术(P=0.000)、上颌骨发育(P=0.000)和牙槽突裂(P=0.000)。结论:年龄、原有唇裂畸形的严重程度、唇裂术式选择、一期鼻整形术、上颌骨的发育程度及牙槽突裂是唇裂术后鼻畸形的影响因素。二期鼻整形术前,必须去除上述因素的影响,才能获得理想的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双侧唇裂修复术后效果,分析唇裂术后畸形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3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具有完整资料的双侧唇裂患者138例进行术后效果评价,按照术后畸形修复的难易程度对患者术后随访照片进行评分及分类。观察患者术后畸形出现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结果:138例患者中术后评分最低为0分,最高为8分。按评分将术后效果分为4个等级,其中47例患者术后修复效果佳(0~2分),58例修复效果良好(2.5~4分),31例修复效果一般(4.5~6),2例修复效果差(6.5~8)。其中出现较多的术后畸形分别为突出性瘢痕、鼻小柱过短、侧唇组织量过少、鼻翼外侧缘外上移位或低移位等。双侧唇裂术后畸形的发生率与原发畸形的严重程度有关,而两种手术方式(原长法和加长法)对术后畸形的发生率影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为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治疗中需把握好每例患者的畸形特点,术前认真设计,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手术中精准有效的对畸形部位进行可靠的解剖重建,通过不断提高整复技术与更新理论知识,提升双侧唇裂修复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双侧唇裂/唇腭裂术后继发畸形的临床分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双侧唇裂/唇腭裂术后继发畸形进行临床分类研究。方法: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双侧唇裂/唇腭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鼻部、唇部、He/颌骨畸形等19项内容,它们分别是:鼻尖低平、鼻翼塌陷、双侧鼻孔不对称、鼻堤缺失、鼻小柱短小;上唇过紧、上唇过松、人中及唇峰不显、唇珠缺如、口哨畸形、红唇不显;前牙反He、313移位或缺失、牙槽嵴裂、牙弓小、牙列不齐、前牙槽嵴缺失和上颌后缩。结果:50例双侧唇裂/唇腭裂术后畸形患者均有鼻尖低平、鼻翼塌陷、双侧鼻孔不对称、鼻堤缺失、鼻小柱短小、人中不显、唇峰不显、唇珠缺如。50例患者中,42例有牙槽嵴裂和牙列不齐;33例行加长法Ⅱ期修复双侧唇裂者均有前牙反He、牙列不齐和上颌后缩;28例有口哨畸形存在。结论:双侧唇裂/唇腭裂I期修复后仍有鼻、唇及He或颌畸形存在,对这些畸形必须讲行Ⅱ期整复治疗.  相似文献   

8.
唇裂修复术对上颌骨生长发育影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了解唇裂修复手术对唇裂伴牙槽突裂和唇腭裂患者上颌骨生长发育影响方面的差异及其机制,方法:将84例唇裂修复术后患者分为唇裂伴牙槽突裂、唇腭裂唇裂修复组和唇腭裂均修复组,并设健康对照组,摄定位头颅线片并测量分析。结果:唇裂修复术对唇腭裂组上凳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明显大于唇裂伴牙槽突裂组,结论:唇腭裂的裂与组织缺损是导致唇裂修复影响上颌骨生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修复双侧唇裂术后严重鼻唇畸形。方法 将前唇星状瓣与下唇改良Abbe氏瓣联合应用修复双侧唇裂术后严重鼻唇畸形。结果 本组病例共23例,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此法对双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小柱短小、鼻尖扁平、鼻唇角不显、唇珠缺失、上唇过紧和过薄畸形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下唇及下颌骨正中裂的同期修复一例朱声荣程鹏蔡卫王燕秋下唇正中裂合并下颌骨正中裂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4岁余。患先天性下唇正中裂及下颌骨正中裂。于全麻下行唇裂及颌裂同期修复。下颌骨正中裂修复术步骤:(1)沿双侧Ⅲ|Ⅲ远中牙龈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双侧唇裂患儿术中设计的前唇宽度以及鼻部生长在术后2年间的变化。方法:选择86例3~18个月双侧唇裂患儿,术中设计前唇上部宽3mm;前唇下部宽4mm的手术切口,术后进行2年的宽度改变临床观察测量,并在术中术后测量鼻底宽度;上唇高度;鼻翼唇峰距,将各组不同时间段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所有双侧唇裂患儿术后6、12、24个月时前唇宽度进行性增加,按上3mm,下4mm设计前唇手术切口,术后外形较接近正常的人中形态。同时,鼻底宽度;上唇高度及鼻翼唇峰距均有所改变。结论:在行双侧唇裂修复术时,在不影响血供的情况下,前唇宽度设计应足够狭窄,同时前唇长度设计不可过长并尽量维持术前鼻唇角的角度,以期达到术后良好的外形效果。  相似文献   

12.
唇腭裂为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国内发生率约为1.625‰左右[1],双侧唇裂或唇腭裂约占唇裂发生率的9%~15%左右[2]。对单侧唇裂或唇腭裂的整复治疗、研究比较集中,其整复方法及其原则已趋于成熟、统一[3]。但对双侧唇裂或唇腭裂的解剖特点、整复术式、术后远期效果评价等,与单侧唇裂研究相比还远远滞后。双侧唇裂,尤其是双侧唇裂伴腭裂的患者行一期唇裂修复后仍伴发许多继发畸形,这些畸形及修复效果的优劣最终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4]。造成这种畸形的因素除解剖结构上的原因,还有手术方法的选择、手术技巧等因素的存在。经过对二期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一种纠正唇裂术后鼻畸形的新术式。方法 在回顾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整复术中各种软骨悬吊、移植等方法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外鼻畸形的硬三角软骨支架的植入整复方法。结果 经15例临床病例的验证,该法可以较好地一次整复唇裂术后患侧鼻翼塌陷、鼻堤缺乏、鼻小柱偏斜等。结论 硬三角软骨支架植入能矫正单侧唇裂术后鼻翼塌陷畸形,术后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吴滨 《口腔医学研究》2008,24(2):180-181
目的:评价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整复唇裂的临床效果,提出唇裂显微外科整复术的微创概念.方法:在2.0~3.0X的便携式手术显微镜下,采用现代显微外科技术对165例3个月至6岁唇裂患儿进行唇裂显微外科整复手术,术后1年观察随访,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例数151例,随访率91.5%;2例因患儿术后唇部瘢痕较明显、2例红唇出现复裂,其余患者整复效果理想或整复效果明显改善.结论:唇裂整复手术中的微创理念非常重要,显微外科技术整复唇裂能达到更为精细的手术整复和理想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唇裂修复术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唇裂修复术13例报告广东佛山城区口腔医院(528000)翟炜东我院自1991年以来先后进行了13例新生儿唇例修复术,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畸形情况及手术时间13例均为足月顺产,发育成熟的新生儿。其中Ⅲ°唇裂8例,Ⅱ°唇裂3例,双侧Ⅲ°2例;男...  相似文献   

16.
王宏 《口腔医学》2001,21(1):52-53
唇裂为最常见的颌面部先天性发育畸形。Millard’s唇裂整复术为临床上最常用术式之一 ,该术式经过Millard氏不断改进后适用于各型单侧唇裂。作者自 1991年起将该术式用于临床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整复效果。现将该术式之要点介绍如下 :1 手术方法 :1 1 定点、划线 (见图 1、2 ) : “1”~健侧唇峰点 ;“2”~人中切迹点 ;“3”~患侧唇峰点 (位于裂唇缘健侧 ) ;“4”~患侧唇峰点 (位于裂唇缘患侧 ) ;“5”~鼻小柱健侧根部点 (在三度唇裂以及深Ⅱ°唇裂术中须在“5”点下方增加“5′”点 ,该点以不超过健侧人中嵴为限 (如…  相似文献   

17.
双侧唇裂或唇腭裂患者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Ⅱ期整复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介绍双侧唇裂/唇腭裂患者术后鼻唇畸形的Ⅱ期整复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按鼻畸形、唇畸形的不同,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术式治疗。对上唇组织较多者,采用鼻底叉形瓣延长鼻小柱,上唇创缘直接缝合法;对鼻及上唇畸形较轻者,采用Noordhoff整复法治疗;对鼻唇畸形严重并有上唇过紧者,采用前唇组织瓣延长鼻小柱,下唇Abbe瓣旋转修复上唇正中缺损。结果:50例患者中,30例Ⅱ期修复后鼻形态正常,鼻孔大小对称,有良好的鼻堤,鼻小柱长度适中;恢复了上唇的高度和宽度,有明显的人中嵴、唇峰及唇珠,上下唇和谐。11例患者一般。结论:本文介绍的三种术式适用于不同类型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设计和方法 ,对49例单侧唇裂患几行唇裂修复术并同时行前鼻孔成形术.术后7d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49例患儿除2例近鼻底处皮瓣部分坏死外,余47例患儿的切口均为一期愈合.49例患儿术后均取得了满意的动态和静态效果,鼻畸形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 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设计简单,手术效果良好,是一种可靠的单侧唇裂修复术式.  相似文献   

19.
单侧唇裂治疗效果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对113例单侧唇裂的术后效果进行了主观、客观和综合评价间的研究,发现综合评价较能反映唇裂术后的真实效果,并发现 Millard 法对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单侧唇裂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本文还对其中追踪两年以上的12例患者进行再次评价,发现代表鼻唇对称性的9项指标中在术后两年竟无一项有显著性变化,证明 Millard 法整复后的患者,其患侧不会出现异常生长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的矫正:(附8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侧唇腭裂术后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鼻畸形,Wray报道约30%单侧唇裂患者须作鼻畸形二期矫正术,国内戚可名等报道84%唇裂患者术后伴有鼻畸形。我科自1985年由作者经治了80例鼻畸形患者,根据其鼻畸形的轻重情况而选用不同的术式,现将其临床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