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羟基红花黄色素A注射液调节血脂作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调节血脂的作用,并探讨其初步机理.方法 将50只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正常动物组(A组)、高脂血症模型组(B组)、羟基红花黄色素A注射液低、中、高三种剂量组(C、D、E组).C、D、E组每天分别注射10、40、70 mg/kg羟基红花黄色素;A、B组每天分别注射生理盐水0.4 ml.连续注射3d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运动性疲劳小鼠血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探讨其对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游泳运动建立疲劳模型,随机分为安静组(A)、运动即刻组(B)、运动后24 h组(C)、参附注射液安静组(D)、参附注射液运动即刻组(E)、参附注射液运动后24 h组(F),A、D组休息状态,B、C、E、F组游泳训练.用ELASE检测小鼠外周血内TGF-β1的含量.结果 A、C、D、F组小鼠外周血液有微弱的TGF-β1阳性表达.与A、C、D、F组相比,B、E组的TGF-β1 表达显著增多(P<0.01).另外,与B组相比,E组TGF-β1阳性表达明显减轻.结论 TGF-β1是产生运动性外周疲劳的主要机制之一,参附注射液可能通过调节血液中的TGF-β1的表达,来延缓或消除运动性疲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疗法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采用改进的Feeney法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设假手术组大鼠6只(A组),造模成功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穴位注药组(B组)、穴位注水组(C组)、腹腔给药组(D组)和腹腔注水组(E组)各6只。造模后1 h,B、C、D、E组分别单次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或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胞二磷胆碱或生理盐水处理。造模后24 h检测各组大鼠血清NSE和S100-β含量。结果 B、C、D、E各造模组与A组比较,S-100β和NES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在造模各组中,B组S-100β和NES含量明显低于C、D、E组(P均0.05)。结论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疗法可减少创伤性脑损伤大鼠S-100β和NES的产生,对创伤性脑损伤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朝晖  马海福 《新中医》2017,49(12):135-138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加足三里穴位注射促进围手术期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纳入观察的292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73例,A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A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C组在A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D组在A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记录4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术前、术后24 h、术后48 h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结果:B组与C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与A组、B组、C组相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4 h、48 h胃动素、胃泌素分别与术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术后24 h、48 h胃动素、胃泌素分别与术前相比较均有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C组术后24 h、48 h胃动素、胃泌素分别与同期A组相比较均有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24 h、48 h胃动素、胃泌素分别与同期A、B、C组相比较均有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可改善胃肠激素分泌,且优于单纯使用中药灌肠或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联合治疗利于术后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部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2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69例。A组予右美托咪定联合全凭静脉麻醉,B组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联合全凭静脉麻醉,C组在B组的基础上予术前足三里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D组在A组基础上予术前足三里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观察四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尿量、输液量相比较、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芬太尼用量、术前24h、术后24h、72h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S100β水平。结果:四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尿量、输液量等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均低于B组和C组(P0.05),D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低于A组、B组和C组(P0.05)。术后24h时B组和C组MMSE水平低于A组和D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MMSE水平低于D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72h时MMSE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时B组和C组S100β个于A组和D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S100β高于D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72h时S100β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右美托咪定可减少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麻醉药物用量,减轻脑损伤,提高术后认知功能,有利于减少POCD。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鼠严重烫伤早期血清前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动态变化及丹参注射液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建立30%Ⅲ度烫伤模型,8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8只)、平衡液复苏组(B组,40只)和丹参治疗组(C组,40只)。B、C两组烫伤后立即按Parkland公式腹腔注射平衡液120mL/kg,C组在同样治疗的基础上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3mL/kg,B、C两组分别于伤后3、6、12、24、48h检测血清IL-6和IL-10的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组血清IL-6的含量在伤后3h即明显高于A组,伤后12h达高峰;B组血清IL-10的含量在伤后6h即明显高于A组,伤后24h达高峰;C组在各相应时相点与对应的B组比较,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严重烫伤早期血清IL-6、IL-10即明显升高;丹参注射液可通过降低血清IL-6提高血清IL-10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胰岛素结合PVP缓释剂穴位注射对SD大鼠不同时间血糖值、血清胰岛素含量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将14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组(单纯胰岛素穴注组)、B组(胰岛素穴注缓释组)和C组(对照组)。各组以40%葡萄糖(剂量为2.2 g/kg)灌胃1 h后,A组和B组进行足三里穴位注射,C组不予处理。3组分别于穴位注射后0.5 h、3 h、6 h、8 h、10 h和24 h 6个时间点测定大鼠血糖值及血清胰岛素含量(C组按相应时点取血测定);同时在穴位注射后3 h、10 h、24 h3个时间点采用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足三里穴区组织刺激反应。结果 A组和B组降糖率均在穴位注射后3 h到达高峰后逐渐下降。A组在穴位注射后6 h降糖作用趋于稳定,B组在穴位注射后10 h趋于稳定,且B组在穴位注射后6 h与8 h的降糖作用明显优于A组(P0.01)。A组血清胰岛素在穴位注射后3 h到达高峰(P0.05),至6 h趋于稳定。B组在穴位注射后0.5 h、3 h、6 h、8 h 4个时间点血清胰岛素含量均显著低于A组(P0.05)。大鼠血清胰岛素含量与降糖率相关性分析显示,A组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B组存在低度正相关(P0.05)。穴位注射后3h、8 h、24 h 3个时间点A组和B组大鼠足三里穴区周围肌纤维组织横纹清晰、结构完整,无明显变性、坏死和炎性反应,与C组比较无明显病理变化。结论 PVP缓释剂可减缓胰岛素在大鼠足三里穴区的吸收速率,同时延长了胰岛素降糖效应持续时间,而且显示血清胰岛素含量与降糖效应的相关性降低,提示穴位注射缓释技术可以延长药物穴位注射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3对H22荷瘤小鼠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60只雌、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5mL/kg)、华蟾素组(B组,5mL/kg)、低剂量人参皂苷Rg三组(C组,0.2mg/kg)、中剂量人参皂苷Rg3组(D组,1.0mg/kg)、高剂量人参皂苷Rg3组(E组,2.0mg/kg),每组12只,H22荷瘤模型建立后24h开始灌胃给药治疗,1次/d,连续8d,观察小鼠初始重量、处死重量、瘤体重量、CD3+、CD4+、CD8+、CD4+/CD8+等指标变化。[结果]各组荷瘤小鼠初始重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死重量、瘤体重量、B组、C组、D组、E组与A组比较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瘤率、CD3+、CD4+、CD4+/CD8+、存活小鼠生存时间,B组、C组、D组、E组均高于A组,生存时间以D组最长。[结论]不同剂量人参皂甙Rg3改善了H22荷瘤小鼠肿瘤所致的免疫抑制,其中以人参皂甙Rg3 1.0mg/kg剂量抑瘤效果最佳,小鼠生存时间最长,为临床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穴位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免疫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4组:A组(脉络宁+参附注射液组)、B组(脉络宁注射液组)、C组(参附注射液组)、D组(生理盐水组).进行穴位注射治疗,每4天1次,8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治疗前后VAS评分、IgG、IgM、IgA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A组降低血清内IgG、IgM水平与B、C、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AS比较: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P<0.01).IgA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脉络宁+参附注射液舍用穴位注射能减轻突出的椎间盘周围组织的免疫反应,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求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方法。方法选取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癌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A组用地塞米松2.5 mg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B组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 mg,C组口服地榆升白片,D组双侧足三里穴位针刺。分别观察4种方法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有效率为93.3%,B组为13.3%,C组为30.0%,D组为10.0%。A组的疗效明显优于B、C、D组(P<0.01)。结论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结合胃镜治疗腹部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结合胃镜下抽气、充氧气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治疗3 d后的临床疗效,包括腹痛、呕吐、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及复常时间、肛门排气、排大便时间。[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在消除腹痛、呕吐、腹胀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消除肠麻痹指征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结合胃镜治疗腹部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疗效肯定、疗程短。  相似文献   

12.
宋文竞  陈波  牛力  刘旻 《天津中医药》2023,40(3):334-344
[目的] 对临床常用的针灸疗法(毫针刺法、耳穴疗法、电针、艾灸、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网状Meta分析,为探讨针药联合治疗方案提供科学的循证依据。[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及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1年6月。由2名评价者分别进行独立筛选后,采用Stata14.0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该项研究涉及63项随机对照试验,样本量共计5 129例癌痛患者。数据结果表明,在临床有效率方面,所有针药联合疗法的有效性均优于单纯的三阶梯止痛法(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除“穴位埋线+三阶梯”组未纳入相关研究,其余针药联合疗法的安全性均优于单纯的三阶梯止痛法(P<0.05),穴位注射联合三阶梯止痛法的安全性明显优于电针联合三阶梯法(P<0.05)。SUCRA数值排序结果提示,穴位注射联合三阶梯止痛法的临床有效率最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结论] 所有针药联合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单纯的三阶梯止痛法。在针药联合疗法中,穴位注射联合三阶梯止痛法的疗效最佳且安全性最高,可推荐作为治疗癌痛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Na-K-Cl协同转运蛋白1(NKCC1)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模型组(Ischemia)和缺血后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组(SFI)。利用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3 h及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再灌注24 h后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蓝(TTC)法比较脑梗死面积,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印迹法检测NKCC1的表达。[结果]参附注射液治疗组的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和对照组相比,SFI组的NKCC1表达明显低于Ischemia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NKCC1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足三里穴位“益气活血汤”超声药物透入治疗气虚血瘀型阿片类止痛药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126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超声药透组(42例)、穴位贴敷组(43例)、乳果糖治疗组(41例)。超声药透组采用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作用于双侧足三里。穴位贴敷组采用艾灸贴敷“益气活血汤”作用于双侧足三里。乳果糖组口服乳果糖口服液。治疗14d后,观察3组患者的便秘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癌痛改善情况以及安全性。[结果] 共122例患者完成全部试验。超声药透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其余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便秘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超声药透组PAC-QOL评分的改善程度大于穴位贴敷组和乳果糖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药透组、穴位贴敷组治疗后疼痛数字模拟评分法(N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果糖组治疗前后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RS评分比较,超声药透组疼痛缓解率优于穴位贴敷组及乳果糖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超声药透组及穴位贴敷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乳果糖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益气活血汤”经超声药物透入作用于足三里治疗气虚血瘀型阿片药物所致便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且可以同时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和触发点局部组织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的影响,探讨针刀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刀组和注射组,每组6只。采用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法建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8周。注射组、针刀组进行相应方法干预。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触发点局部肌肉组织5-HT、NE的含量,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和局部组织5-HT、NE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大鼠血清和组织中5-HT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注射组大鼠血清5-HT、NE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局部肌肉组织5-HT含量与之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NE含量显著下降(P0.05);针刀组大鼠血清和局部肌肉组织5-HT、NE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和局部组织5-HT、NE含量比正常大鼠显著升高,针刀干预可以降低血清和局部组织5-HT、NE含量,注射利多卡因可以降低血清NE、5-HT及局部组织NE含量;针刀及利多卡因注射对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清及局部组织5-HT、NE含量有关;且针刀对于局部组织5-HT的调节作用优于药物注射。  相似文献   

16.
针刺治疗难治性高血压1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申鹏飞  王舒 《天津中医药》2012,29(3):241-242
[目的]观察针刺人迎穴为主的选穴处方对难治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35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口服药物不变,再行人迎穴为主的处方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评价其24 h动态血压变化、24 h平均脉压及心率、昼夜节律逆转率的变化。[结果]经治疗90 d后,135例患者的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下降(P<0.05),其中显效36例,有效77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83.71%。[结论]针刺人迎穴为主的处方对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癌症恶病质小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立搜  王真 《天津中医药》2012,29(3):281-283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癌症恶病质小鼠恶病质状态的影响,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癌症恶病质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C57小鼠癌症恶病质模型,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恶病质小鼠的一般状况,如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的影响;观察血清中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OL)的水平变化。[结果]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明显增加癌症恶病质小鼠摄食量及饮水量,抑制体质量下降(P<0.05);可显著抑制血清中TG和CHOL的异常升高。[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小鼠的癌症恶病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脂肪分解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针灸干预治疗(丹参注射液于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明确其在临床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生化指标、胰岛素和C-肽分泌水平的变化,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程度,并进行治疗经济学评价。[结果]治疗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PG)、游离脂肪酸(FFA)、C反应蛋白水平(CR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显示治疗组各时点血糖水平下降显著(P<0.05),血清胰岛素的第一时相分泌缺陷能较好修正(P<0.05),HOMA-IR(C-P)、HOMA-islet(C-P)改善明显(P<0.05)。两组所需胰岛素用量(日用量和总用量)、住院治疗总费用及日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不能获得直接的短期经济效益,然而能更加有效纠正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状况,改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及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郑颖  黄芪  张运 《天津中医药》2014,31(7):412-415
[目的]评价参麦注射液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药规范治疗,治疗组在西药规范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静脉滴注,疗程10 d。[结果]治疗组在中医证候方面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心功能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钠肽(BNP)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规范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确切,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齐秋俊  秦华 《天津中医药》2009,26(4):291-292
[目的]探讨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清开灵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重症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重症肺心病50例;对照组采用纯西药综合治疗48例,进行疗效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46例,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有效32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5);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的改善,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清开灵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重症肺心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其对血气的改善可能与其改善心、肺、血流、血管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