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4-3-3ζ抑制肺癌细胞转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4-3-3ζ与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以人肺巨细胞癌高低转移细胞株为模型,Western印迹验证14-3-3ζ在高低转移株中的差异表达;随后采用细胞转染技术将1433ζ基因导入人肺巨细胞癌高低转移株,通过研究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黏附能力以及迁移能力的变化,探讨14-3-3ζ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结果: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14-3-3ζ在低转移株PLA801C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转移株PLA801D,在此基础上,构建成功正反义表达载体并转染细胞,转染正义载体后细胞的增殖减慢,黏附能力提高,体外迁移能力下降;而转染反义载体后细胞的增殖加快,体外迁移能力提高。结论:1433ζ可能抑制肺癌细胞的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4-3-3ζ对肺癌细胞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人肺巨细胞癌低转移细胞株为模型,利用RNAi技术研究14-3-3ζ被干涉后肿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变化,探讨14-3-3ζ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发现14-3-3ζ被干涉后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明显提高,黏附能力明显降低,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明显提高.结论:14-3-3ζ可能抑制肺癌细胞的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4-3-3ξ与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以人肺巨细胞癌高低转移细胞株为模型,Western印迹验证14-3-3ξ在高低转移株中的差异表达;随后采用细胞转染技术将14-3-3ξ基因导入人肺巨细胞癌高低转移株,通过研究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黏附能力以及迁移能力的变化,探讨14-3-3ξ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结果: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14-3-3ξ在低转移株PLA-801C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转移株PLA-801D,在此基础上,构建成功正反义表达栽体并转染细胞,转染正义栽体后细胞的增殖减慢,黏附能力提高,体外迁移能力下降;而转染反义栽体后细胞的增殖加快,体外迁移能力提高。结论:14-3-3ξ可能抑制肺癌细胞的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15例肺癌手术切除标本及59例淋巴结转移灶和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XCR4表达。结果CXCR4在52.2%(60/115)肺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仅2例表达(10.0%)。59例肺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CXCR4高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4.7%(50/59)和83.1%(49/59),两部位CXCR4表达具有较高的同源性。CXCR4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而与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结论CXCR4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XCR4在肺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具有较高的同源性。CXCR4的表达对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非手术治疗选择靶点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与肺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肺癌患者166例,病理分类为腺癌81例,鳞癌44例,小细胞癌l4例,腺鳞癌l2例,复合性小细胞癌11例,其他4例;无转移109例,有转移57例。以同期医院体检健康者36例作为正常对照者。用γ放射免疫测定肺癌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CEA、CA15-3、NSE和CYFRA21-1含量,同时比较各期肺癌之间、有无转移之间这些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和阳性率,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Ⅰ期者占10.24%(17/166),Ⅱ期者占7.23%(12/166),Ⅲ期者占36.75%(61/166),Ⅳ期者占45.78%(76/166)。随肺癌分期增加,各肿瘤标志物血清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肺癌分期越晚,肿瘤标志物阳性率越高(P<0.05)。57例(27.67%)肺癌确诊发生转移,转移后肿瘤标志物(CEA、CA15-3和CYFRA21-1)含量明显高于无转移患者(P<0.01)。以对照组和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联合检测CEA、CA15-3、NSE和CYFRA21-1含量优于单一检测,其灵敏度(71.93%)提高和假阴性(28.07%)降低,但特异度(97.25%)、假阳性(2.75%)无明显变化。结论检测CEA、CA15-3、NSE和CYFRA21-1含量对肺癌分期和转移有一定临床意义,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和CD44在肺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33和CD44在42例肺癌患者的肿瘤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情况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结果 42例肺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占64.3%(27/42)。原发灶CD133阳性率73.8%(31/42);CD44阳性率59.5%(25/42)。转移淋巴结CD133阳性率92.6%(25/27),CD44阳性率81.5%(22/27)。CD133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4.2%(23/31),较阴性组的27.3%(3/11)高。CD44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6.0%(20/25),较阴性组的41.2%(7/17)高。原发灶CD133和CD44表达与转移淋巴结CD133和CD44表达呈正相关。肺癌组织中CD133与CD44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性。CD133阳性组患者3 a生存率明显低于CD133阴性组(P〈0.05)。CD44阳性组患者3 a生存率明显低于CD44阴性组(P〈0.05)。结论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CD44在肺癌的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状态与肿瘤生物学特征密切相关,并影响患者的预后,对分析和预测肺癌临床表现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田戬  张靖  张素娟 《临床军医杂志》2014,(11):1125-1127
目的检测胃腺癌术后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和空泡膜蛋白-1(VMP-1)的表达,探讨两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本实验以140例胃腺癌标本作为观察组,以7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两组标本中MMP-14和VMP-1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中MMP-14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VMP-1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MMP-14和VMP-1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周围炎细胞的浸润、浸润深度、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MMP-14和VMP-1两者在观察组标本中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MMP-14和VMP-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促进胃癌的发生,MMP-14和VMP-1均参与肿瘤的进展。联合检测标本中的MMP-14和VMP-1表达对胃腺癌患者的预后评估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Ⅳ型胶原(Co-Ⅳ)、层黏连蛋白(LN)及67 k Da层黏蛋白受体(67LR)在肺癌中表达及相关性,旨在发现潜在反映肺癌恶性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SP),分别检测Co-Ⅳ、LN、67LR 3种抗原成分在不同组织类型、不同分化程度的84例肺癌原发灶及52例转移灶中的表达分布,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 Co-Ⅳ、LN的表达在鳞癌和腺癌的高、低分化原发灶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癌高表达,低分化癌低表达;在各病理类型原发灶与转移灶阳性表达上,除鳞癌组外,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灶表达高于转移灶。67LR在鳞癌和腺癌高、低分化组间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癌中低表达,低分化癌中高表达。Co-Ⅳ、LN、67LR在鳞癌和腺癌高、低分化组间表达具有相关性(P<0.01)。Co-Ⅳ与67LR、LN在病理组织类型上各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有无淋巴转移组间和不同生存期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Ⅳ、LN在有淋巴转移组和生存期≥4年组高表达,而67LR低表达。结论对Co-Ⅳ、LN、67LR表达的综合检测能为判断肺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提供更多的信息,可望成为揭示肺癌转移潜能和评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的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特征,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PET-CT中心检查发现并最终确诊的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31例,共35个肾上腺转移灶,分析其CT和PET图像特征,将同期转移患者原发灶和转移灶的最大SUV(SUVmax)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用t检验比较同期转移和异期转移病灶的SUVmax的差异。结果肺癌肾上腺转移瘤在CT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结节灶,35个病灶中密度均匀者23个,不均匀者12个,直径为0.8~10cm,平均为2.56±1.68cm;PET图像上最大SUV为1.9~22.1,平均为7.02±4.28。肺癌原发灶SUVmax为2.3~18.9,平均为8.07±4.59;肾上腺转移灶的SUVmax与原发灶的SUVmax无相关性(P=0.009,P=0.972)。初诊转移与随诊转移的肾上腺转移瘤的SUVma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4,P=0.373)。显示3例病灶肾上腺转移瘤的变化随原发灶的好转而同步改善。结论 PET/CT检查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肾上腺转移癌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21ras>和CD4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6例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及其20例转移性淋巴结标本P<'21ras>和CD 44的表达.结果 P<'21ras>和CD 44在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0%和85%.有淋巴结转移组P<'21ras>和CD 44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相关性检验提示P<'21ras>阳性组和CD44阳性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P<'21ras>和CD 4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P<'21ras>和CD 44阳性表达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淋巴结转移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非小细胞肺癌MAGE—3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以MAGE 3基因编码的肿瘤抗原作为靶点对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进行免疫治疗的可能性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3种人肺癌细胞系和 5 6例NSCLC标本及相邻正常肺组织标本MAGE 3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 ,3种人肺癌细胞系均表达MAGE 3mRNA ;5 6例NSCLC标本中 ,30例表达MAGE 3mRNA ,其中鳞状细胞癌的表达率明显高于腺癌的表达率 (P <0 .0 1) ,而相邻正常肺组织均不表达MAGE 3mRNA。MAGE 3mRNA在NSCLC中呈高比例表达 ,提示该基因编码的肿瘤抗原可以作为对NSCLC患者进行免疫治疗的攻击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结直肠癌原发灶及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7例(男25例,女12例)术后出现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原发灶及转移灶EGFR的表达情况,其中结肠癌16例(43.2%),直肠癌21例(56.8%),肝转移32例(86.5%),腹股沟淋巴结转移5例(13.5%)。EGFR阳性细胞≥5%即判定为阳性。结果37例中有25例(67.6%)原发灶EGFR阳性,其中7例(28.0%)对应的转移灶EGFR阴性。12例原发灶EGFR阴性者中,有3例(25.0%)对应的转移灶EGFR阳性。统计分析表明,原发灶与转移灶EGFR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23)。结论转移性结直肠癌原发灶与转移灶的EGFR表达状态无显著性差异,其中大部分病例表达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组织因子在大肠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因子单抗对手术切除的大肠癌及转移淋巴结的石蜡切片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对比阳性和阴性组间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肿瘤分期等的差异,以及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的组织因子表达的差异.结果 原发灶肿瘤细胞的TF阳性表达率为62.5%(20/32),Duke分期越高,阳性表达率越高,阳性组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率明显高于阴性组.转移淋巴结组织因子的阳性表达率为84.2%(16/19),与原发灶的表达没有关系.结论 组织因子在大肠癌的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对肿瘤的淋巴转移及淋巴结中肿瘤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组织因子阳性表达的肿瘤细胞可能具有淋巴转移的潜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iRNA-143-3p与Ki-67在人脑胶质瘤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神经外科切除后经病理证实的人脑胶质瘤标本120例为研究组,另收集同期因脑外伤获取的正常脑组织标本40例为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iRNA-143-3p、Ki-67在人脑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miRNA-143-3p、Ki-67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脑组织中miRNA-143-3p与Ki-67均为阴性表达。高级别胶质瘤中miRNA-143-3p与Ki-67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143-3p与Ki-67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呈正相关(r=0.964,P<0.05)。结论 miRNA-143-3p可有效反映胶质瘤的病变程度,并且miRNA-143-3p与Ki-67联合检测可反映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可能成为胶质瘤生物标记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转移相关蛋白2(MTA2)在胃腺癌中的表达,探讨MMP-14和MTA2在胃腺癌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择87例胃腺癌术后的新鲜标本作为观察组,60例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二组中MMP-14和MTA2的表达,比较MMP-14和MTA2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别,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MMP-14和MTA2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MMP-14和MTA2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密切相关;观察组中MMP-14和MTA2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在胃腺癌中MMP-14和MTA2呈现高表达,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对病变的进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im和Caspase-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9例NSCLC组织中Bim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并进行肿瘤临床特征分析。结果在NSCLC组织中,Bim蛋白表达率为65.2%(58/89),其表达与NSCLC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χ2=7.949~22.698,P<0.01);Caspase-3蛋白表达率为67.4%(60/89),其表达与NSCLC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χ2=5.098~5.408,P<0.05);在NSCLC组织中,Bim蛋白表达与Caspase-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649,P=0.000)。结论Bim蛋白表达与NSCLC转移及患者临床分期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CT增强扫描在评价NSCLC血管生成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水平与CT增强程度的关系 ,从影像学角度评价肿瘤血管生成在肺癌诊断、治疗及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30例NSCLC病人进行动态螺旋CT扫描 (SCT) ,测量病灶增强幅度 ,并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对病灶增强值、VEGF阳性表达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例肺癌病人CT增强值均数为 (36 .2 8± 6 .41 )HU ,VEGF阳性表达 2 1例 ,阴性表达 9例。VEGF在中晚期的阳性表达高于早期病人 (Ρ<0 .0 5) ,淋巴结转移组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 (Ρ <0 .0 5) ;癌灶增强值与VEGF阳性表达、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亦呈正相关。结论 NSCLC的CT增强程度能够反映肿瘤的血管生成 ,并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有助于肺癌的诊断、TNM分期 ,而且可以从肿瘤分子生物学行为方面补充目前肺癌分期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Foxp^3+淋巴细胞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并对其可能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0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Foxp^3+淋巴细胞百分率,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统计分析肿瘤组织中Foxp^3+淋巴细胞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互关系;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中TGF-β和IL-10表达情况,并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统计分析其与Foxp^3+淋巴细胞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肿瘤组织中Foxp^3+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同时肿瘤组织中Foxp^3+淋巴细胞百分率与临床分期、有无脉管瘤栓、腋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有关(P〈0.05)。肿瘤组织浸润淋巴细胞的IL-10表达与肿瘤组织中Foxp^3+淋巴细胞百分率正相关(P〈0.05)。结论Foxp3+淋巴细胞与乳腺癌侵袭转移有关,其机制与其分泌IL-10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有关。Foxp^3+淋巴细胞可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也有望成为乳腺癌临床治疗的新标靶。  相似文献   

19.
江吕泉  高坤祥  郑建  陈建  吴昊 《武警医学》2011,22(9):744-746,749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和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断层扫描( PET - CT)对肺癌术后随访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97例肺癌术后患者做全身PET - CT检查,并在l周内检测血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 21 -1,CYFRA 21 -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同时与最终诊断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检查之间差异和相互关系.结果 97例中,89例诊断肺癌复发或转移.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敏感性为68.5%,特异性75.0%,准确性为69.1%;PET - CT诊断肺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敏感性为92.1%,特异性75.0%,准确性为90.7%.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2.0%,准确性为95.6%.结论 PET - CT诊断肺癌术后的复发或转移敏感性和准确性较肿瘤标志物检测高,肿瘤标志物对PET - CT诊断具有补充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对于肺癌术后的随访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α 连接蛋白 (α catenin ,α cat)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其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 8例正常大肠粘膜上皮组织、10 5例原发性大肠癌组织标本α cat的表达情况。结果 α cat在正常大肠粘膜上皮组织均表达保留 ;而在大肠癌标本中的表达保留率只有 40 0 % (4 2 / 10 5 ) ,表达减弱率达 6 0 0 % (6 3/ 10 5 ) ,且与患者年龄、病理组织学分化程度、临床Dukes分期等有显著的相关性 ;但与肿瘤组织的大小无关。结论 α cat的表达减弱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关系较密切 ,可作为了解肿瘤转移的一个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