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郑时龄 《上海住宅》2004,(11):20-21
请合适的建筑师做适合的项目,做适合城市环境和建筑师特长的建筑,这是保证建筑成功的关键。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境外建筑师发挥了十分活跃而又积极的作用,设计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另一方面,国际建筑师的参与也田早期的建筑单体设计.扩大到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甚至产品设计。范围也由早期的酒店设计,延伸到大型公共建筑、住宅设计、压史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前行,面对城市中不断出现的各种各样甚至千奇百怪的建筑,有建筑师不禁在问,建筑师该做什么样的建筑?建筑师该如何尊重自己的职业,为城市设计适用、经济、荚观的建筑呢?  相似文献   

3.
魏凤娇  刘锦标 《建筑创作》2005,(11):14-14,16
10月24日.由丹麦建筑师Knud Larsen及挪威建筑师Around Sinding-Larsen共同创作的记录拉萨传统藏式建筑和城市景观的大型画册《拉萨历史城市地图集——传统西藏建筑与城市景观》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和捐赠仪式.  相似文献   

4.
展望建筑创作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展望建筑创作的发展,谈了五点:1.建筑技术──促进建筑发展;2.建筑环境──持续建筑发展;3.建筑文化──提高建筑价值;4.建筑网络──构成城市整体;5.综合效益──建筑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中州建设》2004,(1):22-24
关于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关系。事实上.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建筑师或者建筑师团体.都是以改造城市.重新设计城市为己任的。  相似文献   

6.
彭礼孝:大型国营建筑设计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单位,庞大的社会资源和众多的优秀设计师汇聚于这个意义深刻的城市建设群体中,在这把“大伞”庇护下的绝大多数建筑师早已习惯于大院的优越环境。然而,随着许多国内外优秀的独立建筑师团队的成立.他们掌握了中国大型建筑项目的主要设计权,这些独立机构的国际化设计方法和理念给大院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如何让大院的齿轮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高品质、高效率地运转?如何在大院的优越平台上激发建筑师们.尤其是年轻建筑师们的创作激情?这些问题是当下大型国营建筑设计院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7.
张松 《城市建筑》2013,(19):2-3
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师.喜欢阅读《城市建筑》杂志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杂志的名称.也就是“城市建筑”四个字,这也许是受到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AldoRossi)的名著《城市建筑学》影响的缘故。  相似文献   

8.
MVRDV被誉为是”大师建筑师与实验建筑师”的分水岭,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乌托邦式的城市理想、建筑哲学、研究方法而闻名于世。针对荷兰人多地少的国情.MVRDV提出了紧缩城市建筑设计理念,内容包括:楼板容积率最大化,三维城市模型KM3.数据景观。其核J心思想就是提倡在勘察调研的基础上,把城市的地形地貌、基地面积。居住人口、功能分区等要素,建立一个科学严谨的数据库,经过周密的计算.最大化楼板容积率,极限压缩城市空间,以便单位面积居住人口最多。密度被他们看做城市设计的第三维度。MVRDV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保护绿地.改善生态.持续发展。MVRDV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完全值得中国建筑师学习与发扬。  相似文献   

9.
着陆的ILAUD     
徐好好 《建筑师》2011,(4):50-55
ILAUD是由Team10的核心成员、意大利建筑师·卡洛创立的国际建筑和城市设计实验室。本文展示了ILAUD的发展历程和思想主张中对Team10的延续和深入——它将Team10对建筑和当代城市问题的关注,从思想性的讨论转入实践性的研究.从职业建筑师范围扩展到教育院校的师生。通过对ILAUD实验工作坊理念的研究.展现了这一——在Team10成员他们的同事,城市建设各个领域的执业人员、以及年轻的建筑规划学生之间探讨方法、检验实践和思考未来的——平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晓春 《时代建筑》2007,(2):143-143
继1999年中英文双语的《中国建筑实践》.2001年的文集《思考建筑》、2006年英文的《建造革命(Building a Revolution:Chinese Architecture since 1980)》等书之后.薛求理先生的又一本探讨中国当代建筑实践的著作《全球化冲击——海外建筑设计在中国》于2006年底出版。与前几本书不同.薛求理先生将目光集中在近30年来国内建筑发展的一个特殊现象,即海外建筑师涌入国内建筑市场,完成和正在从事大量重要项目的建筑设计。薛先生把这些在国内建造的、由海外建筑师设计.经和国内的设计力量合作而完成的建筑作品视为一种“新移植建筑”。客观而言.海外建筑师及其建筑设计.不仅参与改变了中国城市建筑的风貌.带来了新的建筑设计和管理方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境内外建筑师的竞争和国内建筑的发展。然而.海外建筑师大量进入中国.究竟如何、并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建筑的发展和城市生活?是否百利无害?而隐藏在这些问题后面的.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由海外建筑师引起的关于“传统/现代”、“中国/西方”、“全球化/民族性”等命题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1.
2005年7月3日~7日,来自世界各地的7000多位建筑师聚集在土耳其第一大城伊斯坦布尔.参加国际建协(UIA)第22届世界建筑师大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城市:多种建筑的大集市”.探讨“如何使我们的城市更安全.更漂亮、更适宜于生活”。  相似文献   

12.
对于城市而言.什么样的建筑形式具有积极意义?只有当形式认知到城市的整体性与丰富性时.答案才会出现。中国城市建设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彷徨和迷惘后.建筑师开始进入理性的反思。大规模的现代建设已经将原有的均质城市肌理割裂成碎片,造型及符号的滥用导致了卡通画式的城市景观。我们逐渐意识到,只有摒弃形式化的造型与符号.回归建筑明确的几何形体量,  相似文献   

13.
《百年建筑》2005,(12):46-51
生活空间的建造是为了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空间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筑师们在对建筑进行解读时.离不开的字眼。除去理性的一面,也有细腻的感触和生活的热情,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才是好建筑,作为建筑师应该多关心平常建筑怎样去改善人们的生活。当我们在旅行于欧洲城市时,也会为那些不知名的寻常住宅所感动,只因它们的每个细节处都体现了对生活的关爱。欧洲的城市非常注重人性化,重视人的活动空间,尊重环境。相反,在中国,却看到大量昂贵却与人们生活毫无关系的建筑在城市中建起,这不得不引起建筑师们的反省。  相似文献   

14.
URBANUS都市实践是由刘晓都、孟岩和王辉主持的建筑创作团体.创建于1999年.目前有深圳公司和北京公司。URBANUS源于拉丁文的“城市”.它表述了事务所的设计主旨在于从广阔的城市视角和特定的城市体验中解读建筑的内涵。URBANUS都市实践努力继承现代主义先驱的理想,认为建筑是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主动力。因此.建筑师应超越其传统的角色,站在社会进步的前列.力图为新世纪建筑和城市所面临的新问题提供新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金磊  李沉  王志民 《建筑创作》2005,(11):24-26
1.诞生了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第四届理事会 在丹桂飘香的金秋十月.来自全国各地建筑设计行业的专家、学者共计百余人汇聚南昌.参加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城市发展与节约型建筑”学术年会。  相似文献   

16.
日本新生代建筑师在日本建筑文化的全球化输出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已经不需要贴着日本的标签,对于他们来说关注当下、顺应社会动向、设计出好的作品才是重要的.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作为日本新生代建筑师的代表,在解决建筑与城市问题时提出了建筑"原始的未来",城市建筑与森林树木产生了一定的类似性,在建筑类型学的角度,这与新理性主义建筑师阿尔多·罗西提出的"类似性城市"具有同质性.不同的文化语境催生了建筑师不同的内在建筑思想,国内正面临经济转型,城市与建筑产生的社会问题亟需建筑设计师解决.文章将从类型学的角度着重讨论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实现设计思想的手段及所营造的空间意境,试图为国内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创作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马涛  李颖 《城市建筑》2008,(3):60-62
城市中大量的功能性建筑应采取什么设计策略始终是建筑师思考的问题。城市环境、业主与领导趣味、工期、造价、材料、施工等具体问题都使这类建筑与城市标志性建筑处在不同的状态.而设计态度将决定着建筑的方向。由于在数量上占有绝对比例.这类建筑最终还将影响城市的整体品质。  相似文献   

18.
束伟农 《建筑创作》2009,(8):132-133
建筑与结构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建筑作为凝固的艺术.它一直处于不断创新和发展之中.始终与城市发展的脉搏相呼应。建筑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各项技术运用的产物。要让建筑作品成为艺术,需要建筑师与工程师共同来进行创造.倾注热情和智慧。  相似文献   

19.
玄峰 《华中建筑》2006,24(2):i0004-i0004
1 国际建协“城市庆典-2”概念设计竞赛竞赛主题:吸引人的城市和受欢迎城市主办单位:国际建筑师协会、意大利建筑师学会、国际建协各会员国学会竞赛分组:竞赛分为建筑师(P)和建筑学生(S)两组参赛资格建筑师组:只有中国建筑学会的会员可以参加建筑师组竞赛。学生组:所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建筑院校在校学生可以参加学生组竞赛。竞赛日程注册日期 2006年3月6-16日评奖日期 2006年4-5日至5-31日公布结果 2006年6月7日联系:WWW.CELEBCITIES2.ORG  相似文献   

20.
实验先行     
经过从1995年以来的积淀和酝酿.这一年迎来了中国当代建筑设计思想的爆发。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在当年六月份举行的”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作品展”。由王明贤主持.参展者包括张永和、赵冰、汤桦.王澍,刘家琨,朱文一、徐卫国、董豫赣。这是中国第一次实验建筑展.曾因种种原因从中国美术馆撤展.后在北京国际建筑师大会国际会议中心展出。尽管所有参展作品还处于方案阶段但表达出对当代建筑和城市的新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