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实验室检验人员微生物检测能力和水平,增强实验室竞争力。方法实验室参加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测试评价中心组织的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2项检验能力验证。按照盲样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后,依据GB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和GB 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进行定性检测。结果样品17-P842鉴定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样品18-E886鉴定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本次能力验证结果满意,为今后实验室检测实际样品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国家标准中的定性检测法与快速检测法中的普通PCR法在检测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上的区别与优劣,为今后针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方法的改进依据及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时快速检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GB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与SN/T1869-2007《食品中多种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 PCR法》对经阳性菌株污染的市售墨鱼干样品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并对2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2种方法在针对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的检验上的比对结果均为检出。在实验耗时方面,国家标准法确认检出阳性需耗时4 d,快速检测法仅需耗时26 h。结论国家标准中的定性检测法与快速检测方法均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国标法在应对日常检验上标准且能够广泛应用,快速检测方法在快速、准确地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参加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组织的副溶血性弧菌检验能力验证活动,提高实验室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准确率。方法对能力验证标号为CODE1~CODE3的3组鱼蛋白粉样品,使用恒温荧光核酸技术与国标GB 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结果使用恒温荧光核酸检出CODE2为阳性结果,与GB4789.7-2013国家标准方法检出的阳性结果一致,证明CODE2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通过此次能力验证,使得实验室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为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比较食品副溶血性弧菌检验国家标准GB/T4789.7-2003和修订法的检测效果。采用两种方法对3类食品(牛肉馅、冻鳕鱼和牡蛎肉)检测3个染菌水平,染菌试样共213份。结果显示,国标法和修订法对染菌试样的检测阳性数分别为47和83。对于3类食品的3个染菌水平,统计学检验结果提示,修订法的检测效果等同或优于国标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云南省淡水鱼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和耐药情况。方法采集昆明、曲靖、大理、红河的淡水鱼110件,参照GB 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分离副溶血性弧菌的疑似菌株,通过生化试验和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鉴定;采用革兰阴性需氧菌药敏检测板对分离鉴定到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10件淡水鱼中有15件样品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总检出率为13.6%,说明云南淡水鱼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所有的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具有耐药性,对头孢唑林(cefazolin,CFZ)的耐药率最高为100.0%,存在多重耐药菌株。结论本研究可为淡水鱼类养殖和消费提供科学依据,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水产养殖业抗生素使用及流通过程的监督管理,适度增加淡水鱼的安全性检测。  相似文献   

6.
正从2001年的"毒瓜子"、瘦肉精,到2008年的三聚氰胺奶粉、甲醛银鱼,再到2014年的假羊肉、毒淀粉。面对瞬息万变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一直在加紧步伐,不断对国家标准进行更新。从《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GB 2763-2012)到《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GB 2763-2014),从《食品微生物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4789.7-2013)到《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频繁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标准检测方法与杜邦BAX System Q7快速检测方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和创伤弧菌。方法采用GB 4789.7—2013《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SN/T 1022—2010《进出口食品中弧菌霍乱弧菌检验方法》、DBS 13/004—2016《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创伤弧菌检验》标准和杜邦BAX System Q7系统操作方法对1份同时污染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和创伤弧菌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BAX System Q7操作方法与标准操作方法检测结果一致,其中BAX System Q7可同时检测3种弧菌,用时20 h,而标准操作方法至少需要6 d。结论BAX System Q7检测方法与标准方法均具备高准确性,但相较于标准检测方法,BAX System Q7检测方法鉴定更快速、操作更简便,且3种弧菌可以同时鉴定。  相似文献   

8.
<正>从2001年的"毒瓜子"、瘦肉精,到2008年的三聚氰胺奶粉、甲醛银鱼,再到2014年的假羊肉、毒淀粉。面对瞬息万变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一直在加紧步伐,不断对国家标准进行更新。从《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GB 2763-2012)到《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GB 2763-2014),从《食品微生物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 4789.7-2013)到《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不只代表了问题和麻烦,更是反思与突破,倒逼国家标准完善、细化,促使食品工作规范、科学。破除旧方法,再创新思路,让食品工作在新常态下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绍兴市生食鱼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毒力基因携带情况、耐药性及分子分型情况。方法 采集绍兴地区354份生食鱼样品,参照GB 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进行菌株的分离与鉴定;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分离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对分离株分别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和分子分型。结果 354份生食鱼中有13份样品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总检出率为3.7%。13株菌全部检出tlh基因,tdh和trh基因均未检出。13株菌对头孢唑林均耐药,部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对其他抗生素均敏感。PFGE条带分散,遗传特征多样。结论 绍兴市生食鱼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低,对头孢唑林普遍耐药,遗传特征多样。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海口市市售贝类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情况、菌株血清学分型情况以及不同来源菌株的耐药情况,分析海口市市售贝类海产品受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特点。方法 2014—2016年,按照GB 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和《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五类海产品(白贝、排海、毛蚶、蛏子、芒果螺)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和血清学分型,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毒力基因检测,采用K-B法对分离菌株进行相关耐药分析。结果五类海产品样品共157份,其中65份样品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白贝的检出率最高,为63.6%(21/33)。所分离的65株副溶血性弧菌主要血清群为O3和O5,完全分型26株,总体分型率为40.0%,其中以O1∶K25为主要血清型。65株菌对氨苄西林普遍耐药(95.4%,62/65),对头孢噻肟的中介率较高(33.8%,22/65),对8种抗生素产生了5种耐药谱。65株分离菌株神奈川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且均未检出与致病性相关的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及耐热相关溶血素(TRH)。结论海口市市售贝类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较重,应加强养殖区域海水水质的监测力度,预防副溶血性弧菌感染。  相似文献   

11.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大多使用经配制、灭菌后的脱水培养基,这些培养基贮存后是否满足《中国药典》2015年版、《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GB4789.28-2013)的要求,有待验证。本实验通过随机抽取食品微生物检验常用5种脱水培养基,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培养基适用性检查中规定的方法,对每种培养基分别进行2次独立试验。使用贮存21天内的灭菌培养基接种5种菌,每种菌生化特性表现良好。脱水培养基按规定方法配制、灭菌后贮存有效期内适用性检查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GB4789.28-2013)要求。  相似文献   

12.
卫生部、国家标委会2003年9月2日发布序号国家标准号国家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批准日期实施日期1GB/T4789.1-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T4789.1-19942003-08-112004-01-012GB/T4789.2-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4789.2-19942003-08-112004-01-013GB/T4789.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T4789.3-19942003-08-112004-01-014GB/T4789.4-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4789.4-19942003-08-112004-01-015GB/T4789.5-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T4789.5-19942003-08-112004-…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上海市夏秋季节市售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水平和特征.方法 2008-2010年5-10月,采用GB/T 4789.7-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孤菌检验》方法,对上海市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卖场超市和餐饮单位等污染物监测点的市售海产品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 共监测市售海产品941件,副溶血性弧菌总体检出率为13.2%,不同种类、不同监测月份和不同采样地点的海产品,其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和样品几何平均浓度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海产虾类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25.0%)和样品几何平均浓度(5.0 MPN/g)显著高于其他类海产品(P<0.05);8月份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27.4%)和样品几何平均浓度(3.3 MPN/g)显著高于其他监测月份(P<0.05);集贸市场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28.5%)和批发市场样品几何平均浓度(3.9 MPN/g)显著高于其他采样地点(P<0.05).结论 上海市市售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孤菌的污聚率较高,应进一步开展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风险监测和评估,并针对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高风险环节开展监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不同来源O3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携带状况,分析毒力基因与传统神奈川现象的相关性,为深入研究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扩增tdh、trh毒力基因。按GB 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方法进行神奈川试验。用χ~2检验方法确定tdh、trh基因与神奈川现象的相关性。结果 183株O3∶K6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中,有182株检出tdh基因,1株检出trh基因,检出率分别为99.45%(182/183)和0.55%(1/183),神奈川试验阳性率为100.00%(183/183)。57株O3非K6群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tdh基因检出率为3.51%(2/57),未检出trh基因。神奈川试验结果阳性率为10.53%(6/57)。经χ~2检验tdh基因与神奈川现象有相关性(χ~2=1.78,P0.05),trh基因与神奈川现象无相关性(χ~2=186.01,P0.05)。结论 O3∶K6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tdh基因携带率极高,且与神奈川现象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神奈川现象可作为副溶血性弧菌tdh基因和致病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形态学观察、16S rRNA序列分析、MALDI-TOF质谱分析、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API试剂条方法,对GB 4789.28-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中指定使用的培养基质控菌株CMCC(B) 40001进行多相复核鉴定,确定其分类学地位。结果表明:CMCC(B) 40001为支气管炎鲍特氏菌,与GB 4789.28-2013收录的名称粪产碱杆菌不一致。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对比两种餐(饮)具大肠菌群两种检验检测方法结果的符合性和适用性,减少因检测方法造成误差,同时对检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GB14934-2016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4789.3-2016规定方法,对消毒复用餐(饮)具进行大肠菌群检验。结果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GB14934-2016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4789.3-2016规定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生食三文鱼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上海市生食水产品的安全状况,为食品安全分析和监管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上海市生食三文鱼为代表的生食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情况,对上海市3 个批发市场进行监测分析,在2013年基于GB/T 4789.7-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方法共检测了90 个样品,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0.00%,其中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tdh+)的检出率为1.10%,使用MEGA软件根据16S rDNA序列开展了菌株多样性分析;根据调查的副溶血性弧菌在生食三文鱼中的污染情况,使用@Risk 5.5 软件分析了生食三文鱼可能引发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风险,经Beta-Poisson剂量反应模型、蒙特卡洛模拟等分析后表明,生食三文鱼患病的概率为2.02×10-6,即每百万人有2 人发病;根据上海市三文鱼的平均消费总量,上海市居民每年生食三文鱼因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可能的患病人数为111 人。上海市居民生食三文鱼由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引起疾病的风险较小,控制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量和每次三文鱼的消费量是减少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掌握江苏省淡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水平和趋势,为风险评估提供基础定量数据。方法 2010—2018年在江苏省13个市的流通和餐饮环节的不同场所,采集8类淡水产品1 170份,按照GB 4789.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的定性和定量检验,使用@RISK软件对数据进行模拟分析,拟合定量污染数据。结果 1 170份淡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28.0%,污染水平为(-1.01±1.58) lg MPN/g,毒力基因携带率3.7%。内陆地区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和污染水平高于沿海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种类、不同月份和季度检出率和污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采样场所检出率和污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水平分别为(-0.89±1.59) lg MPN/g和(-1.56±1.54) lg MPN/g;第二季度污染水平最高为(-0.56±1.72) lg MPN/g;饭店/酒店污染水平最高为(-0.68±1.55) lg MPN/g;淡水虾类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水平最高为(-0.44±1.68) lg MPN/g。结论 江苏省淡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严重,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由海产品向淡水产品转移,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扩散,且有高于沿海地区的趋势。淡水产品可能是引起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淡水虾类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严重,需对淡水产品开展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部分市售双壳贝类中副溶血性弧菌及诺如病毒的污染情况,为相关感染性腹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7~10月采集顺义区市场的双壳贝类,取适量样品分离其消化腺,进行样品前处理,提取病毒RNA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诺如病毒。剩余样品按照GB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鉴定。对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tlh,tdh,trh)检测、耐药性分析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 50份双壳贝类样品中有18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8株),检出率为36.0%;有8份样品携带诺如病毒。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17株为tlh+tdh-trh-型,1株为tlh-tdh-trh-型;所有副溶血性弧菌均对氨苄西林耐药,对其他抗生素均敏感;PFGE图谱聚类后呈现多态性,存在多个克隆群。诺如病毒只在10月份检出,分布于牡蛎、蛏子和扇贝中,均为GⅡ型核酸阳性。结论顺义区市售双壳贝类中存在副溶血性弧菌和GⅡ型诺如病毒,需警惕感染风险。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呈现多态性,但毒力基因携带率较低,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国家标准,自2014年7月1日正式实施。据悉,这是我国制定的首部食品中致病菌限量通用标准。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a)是指能够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病原菌,包括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目前,由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全球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