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3 毫秒
1.
射频识别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幸 《上海汽车》2005,(7):21-23
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90年代后期进入实用化阶段的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文章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工作原理,并将RFID与传统的条形码识别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着重对RFID在汽车工业上的运用,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并对RFID在上汽集团应用前景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车型与车牌自动识别技术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文章着重分析了车型识别技术与车牌自动识别技术,并指出模糊逻辑技术与神经网络技术的使用是解决车型识别和车牌识别这种复杂非线性问题的一个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向群  屈伟平 《上海汽车》2004,(12):38-40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交换数据以达到识别目的。和传统的磁卡、IC卡相比,射频卡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非接触,因此完成识别工作时无须人工干预,适合于实现系统的自动化且不易损坏,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射频卡,操作快捷方便。  相似文献   

4.
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为研究对象,概述该技术的基本定义、组成部件、基本工作原理,并详细阐述SICK品牌RFID在自动焊装生产线中的安装形式、参数设置方法、硬件网络组成原理、软件控制方法和信息解析方式。利用标签中刻制的车型信息实现了生产线上高低配车型的自动识别和混流生产工艺方案,具有安装形式简单、识别速度快、信息准确的特点。车型生产任务由上位机自动下发至线体,能够远程控制车型配比,具备了很高程度的数字化生产能力,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无线、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正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和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文中研究了高速公路雾区监控的必要性以及进行速度限制来预防交通事故的方法,介绍了RFID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应用此技术完成了交通信号的检测与雾区监控系统的概念设计.  相似文献   

6.
指纹图像识别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论述了指纹识别技术相对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优点,指出指纹识别技术是成熟的生物识别技术;并对指纹的特征以及指纹识别系统原理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指纹识别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针对隧道掌子面围岩等级识别主观性强、依赖技术人员经验,且同一隧道掌子面某一区域地质情况可能存在差异等问题,通过引入深度学习方法,结合掌子面图像滑窗识别技术,开展掌子面围岩等级自动识别研究。通过现场采集隧道掌子面图像共1 192张,建立隧道掌子面图像数据库,采用图像预处理技术对掌子面图像进行预处理以满足模型训练要求;构建AlexNet、ResNet34和ResNet50共3类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对比其性能优劣与适用性,获得识别准确率为85.2%的ResNet50最优模型;最后结合ResNet50模型建立掌子面图像滑窗识别技术,解决了非均质掌子面岩体分级效果差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识别准确率,实现隧道掌子面围岩等级自动识别。经过实际隧道工程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具有车牌车型自动识别功能的路桥收费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具有车牌车型自动识别功能的路桥收费系统是智能交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基于路桥收费系统的现状,利用现有成熟的车牌识别技术。构建具有自动车型识别功能的路桥收费系统。可解决国内收费站车型识别效率低、年票车车费流失严重和公安交管部门对违章、肇事逃逸等车辆捕获难等问题。从软件工程的角度,介绍了本系统的实现思想和体系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9.
鲜荣  刘天成  朱超  王伟 《公路》2023,(12):368-374
传统以人工为主的桥梁表观病害识别方式存在着效率低下、风险高等问题,已不能满足当今桥梁检测任务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结合目标检测与语义分割技术,提出了一套桥梁表观病害智能识别算法,完成了桥梁病害的智能识别与尺寸计算任务。研究中通过多种手段收集桥梁病害图像,构建桥梁表观病害目标检测数据集和语义分割数据集;训练了YOLOv5病害识别及定位网络和DeepLabv3+病害区域提取网络;对病害区域提取结果进行噪点去除、毛刺剔除、裂缝体分解等预处理后,采用邻域划分和正交骨架实现了病害长、宽尺寸的计算,并在桥梁实拍病害图像上进行了算法测试。本研究开发的病害识别技术实现了桥梁表观病害高效率、高精度的自动识别和尺寸计算,提升了桥梁检测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轻型客车车内噪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左言言  曾发林  郭建新  王昊 《汽车工程》2000,22(3):204-206,191
本文利用声场分析技术和谱分析技术对轻型客车的车内噪声进行了测试分析,识别出车内噪声的主要噪声源,在声源识别的指导下,采取了探索性的降噪措施,使车内噪声级有了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钟英华  陶然 《路基工程》2012,(3):130-132
结合新型轨下胶垫性能检测项目,对某种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轨下橡胶垫板静刚度的原理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试验,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轨下橡胶垫板静刚度准确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汽车尺寸测量的应用背景,根据双目视觉原理开发了一套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汽车整车尺寸测量系统。论述了该双目视觉测量原理及传感器模型,利用图像差值法实现车身目标检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Sobel算法、阈值化等技术实现特征点提取。结合特征匹配与区域匹配技术实现立体匹配,并完成自动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汽车整车尺寸的自动、快速、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摩托车工业的发展和公共环保意识的提高,国家对摩托车产品经济性和环保性能要求日渐严格,燃油消耗量检验已经纳入了国家对摩托车产品的技术管理内容,测量值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车辆能否达标。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研制了一种容积式台架电喷油耗仪,该装置能够科学准确地测量出车辆在台架上运行时的燃油消耗量,可以一边补给车辆运行所需的燃油,一边能在不影响发动机预运转的前提下实现测量,而且测量精度高、设计结构简单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同时测量过程中的数据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控制器绘出油耗曲线显示在显示屏上,极大简化了企业及相关检验机构对检测设备及测试手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迫切需要斜拉桥缆索检测自动化而设计的一种轻型缆索检测机器人,该款机器人已在广州番禺西丽大桥斜拉索检测现场试验成功,取得满意效果。主要介绍该款机器人的驱动系统、摄像系统以及扩展功能,对斜拉索检测机器人的应用、推广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结合当前道路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的实践经验和国内外相关技术进展,讨论了交通事件检测的类型、目的和各种检测技术,重点介绍了基于视频的道路交通事件自动检测所采用的图像处理算法和基于视频的道路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手机定位的高速公路事件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善自动事件检测方法的检测率(DR)、误报率(FAR)和平均检测时间(MTTD),对于提高事件管理效率至关重要。在分析现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手机定位的高速公路事件检测方法并给出一种检测算法。算法以在路车辆上每部手机的定位数据为基础,由此获取平均速度、速度标准差和速度变化系数作为特性参数,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判断道路交通运行状态,实现高速公路事件的自动检测。模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T460型汽车安全带紧急锁止性能试验台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汽车技术》1996,(4):22-28
为快速检验和评价汽车安全带的紧急锁止性能,研制了T460型汽车安全带紧急锁止性能试验台。介绍了该试验台的主要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该试验台采用了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气浮导轨机构以及气动和电动相结合的自动化技术,使得试验台具有自动测试,数据自动采集、存储、处理和曲线自动绘制及打印等多项功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振动压实系统的结构及性能进行对比,结合实际路面施工中的使用效果,分析了智能压实系统相对于普通振动压路机不同的工作原理,论证了智能型振动压路机具有集自动调整振动能量与自动检测路面压实效果于一身的显著优势,结果表明智能型压路机符合现代化施工中高效、节能以及适应性强的要求,有较好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汽车整车尺寸机器视觉测量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彩色图像的彩色分割技术,开发了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整车尺寸测量系统。论述了该系统组成、测量原理及方法,针对复杂背景的彩色图像,提出利用初始轮廓线逐渐逼近最佳图像边缘,让图像轮廓的整体信息参与分类过程,有效地克服了噪声影响,同时又不损失图像的边缘信息,提高了图像边缘的检测精度和分割的质量。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汽车整车尺寸的自动、快速、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汽车转向器齿杆硬度全自动测试分选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基于里氏硬度测试原理,综合采用微机测试技术、步进电机驱动技术及气动技术的复杂系统,解决了齿杆硬度在线自动测试分选的难题。文章详细介绍了该系统中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整体控制流程、齿杆的位置检测和运动控制、测试装置的动作控制,并探讨了影响测试精度的因素。控制系统在主机统一控制下工作,工作流程的变化及时间分配的变化均可通过修改软件实现,便于调试、维修及扩充测试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