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趵突泉泉域岩溶水典型污染组分变化特征及污染途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孙斌  邢立亭  李常锁 《中国岩溶》2018,37(6):810-818
济南趵突泉水闻名天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岩溶地下水水质发生较大变化。利用收集与实测的近60年的水化学数据,选取矿化度、NO3-、SO42-、Cl-典型水化学指标,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及人类活动影响,对山前三个典型富水地段岩溶地下水化学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揭示泉域西部、中部、东部三个富水地段岩溶水水质污染途径。结果表明,1986年以前,三富水地段水质变化特征相似,均呈小幅增长趋势,而1986年以后差异显著。其中,西部富水地段除90年代以外,岩溶水中典型污染组分含量总体涨幅较小,地下水主要污染途径为点源—表流阶段入渗型;中部富水地段岩溶水中典型污染组分呈稳步增长趋势,地下水主要污染途径为面源—降雨间歇入渗型;东部富水地段岩溶水中常规离子组分涨幅最大,地下水主要污染途径为点源—开采越流入渗型。研究结果对泉域三个富水地段岩溶地下水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7,(5)
兰州新区新区在建设和发展中出现有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黄土湿陷、盐渍土、地下水污染和小型砂土矿等各种环境地质问题,五道岘幅作为新区的主要发展区域,上述环境地质问题的存在对新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该区域环境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对产生的具体原因及分布规律重点研究,结果发现:其中滑坡主要发育在区内东西两侧的黄土丘陵地带;崩塌、不稳定斜坡、黄土湿陷在东西两侧的黄土丘陵区和沟谷、盆地区的粉土中广泛分布;盐渍土在区内有较大面积的分布,对农作物的生长有较大影响;区内私自打钻取水的现象十分严重,对地下水资源构成较大威胁;小型砂土矿分布广、数量多、影响面积大,对新区景观和土地利用有很大影响。该分析结果对新区建设和未来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运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珍 《地下水》2004,26(3):185-186,199
通过对运城市平原区地下水超量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以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的分析,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加强沿黄地下水水源地的建设开发,加大节水灌溉设施建设,调整开采层位,对地下水资源合理定价,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等一系列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雄安新区地下水资源概况、特征及可开采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资源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地表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北方地区。掌握一个地区地下水资源状况、动态变化特征及可开采潜力,对该地区的供水安全保障至关重要。本文选择雄安新区,在近年来开展的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监测及综合研究等成果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对雄安新区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等进行分析总结;以恢复地下水降落漏斗为地下水可持续开采利用方案的目标,从白洋淀流域平原区尺度,设置现状开采条件、河流补水、工农业节水及地下水禁(限)采等不同情景方案,采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综合分析不同情景30年后的预测结果,提出白洋淀流域平原区地下水可持续开采利用方案;在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利用方案基础上,分析雄安新区地下水可开采的最大资源量,进而评价雄安新区地下水可开采潜力。结果显示,雄安新区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浅层富水性中等,深层富水性较强;地下水位为多年下降状态,近年来,浅、深层地下水整体呈企稳或回升状态,局部地区仍有所下降;地下水质量总体良好,且较为稳定。根据评价结果,雄安新区地下水可开采潜力约为1.80×10~8m~3/a,其中,浅层地下水可开采潜力约为1.50×10~8m~3/a,深层地下水可开采潜力约为0.30×10~8m~3/a。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20,(4)
在充分收集和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地面调查、测绘、实际取样及及室内测试分析等工作手段得到的数据,对宝鸡市渭河河谷区地下水开采及河流拦水工程引发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和水化学变化等环境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相关人类活动所引发的地下水环境问题,并总结出相应的结论和治理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潜水基本上仍处于疏干状态,在靠近北部黄土塬的局部地段仍有潜水存在。区内承压水在2000年以后在人工减少开采和禁采的干预下,快速回升,至2014已经恢复至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现阶段水位仍在缓慢恢复中;同时由于研究区属于渭河漫滩区,其地层颗粒相对较粗,地表的污染物相对于其它地区,更容易进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因此应加强对宝鸡市现有城市活动运行对与地下岩土体的污染关系研究,掌握详细污染机理,结合区内地下水交替较快的特点,开展污染治理,减少城市建设活动对地下水体的污染。为更有效的实施水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河下游河段断流对沿黄地区生态环境影响严重。以1999年为基准年,利用黄河下游侧渗补给影响带地下水系统模拟模型研究了黄河断流对黄河侧渗量及地下水循环的影响。花园口-河口断流300d,黄河侧渗量减少53.8%。夹河滩-河口全年断流,黄河侧渗量减少75.2%;断流300d,黄河侧渗量减少46.3%。泺口-河口全年断流,黄河侧渗量减少25.1%;断流300d,黄河侧渗量减少19.8%。利津-河口全年断流,黄河侧渗量减少4.7%。断流对黄河侧渗补给影响带地下水流场的形态影响较小,浅层地下水系统边界的水力性质没有改变。断流对黄河下游傍河水源地开采动态水位影响较大,但宏观上对侧渗补给影响带地下水资源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煤的开采与加工对地下水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煤在开采和加工过程中可改变地下水pH值、使地下水遭到重金属、有机污染等。煤开采时要积极采取各种防范地下水污染的技术,推广煤燃烧前、燃烧过程、燃烧后的各种洁净技术。此外,要积极减少采矿时的废水排放量、开展井下污水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是一个矿业大省、经济大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黄金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水质型缺水省份之一。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每年都有大量的井下矿坑水向外部环境排放,不但造成了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污染,而且还引发了岩溶塌陷、海水入侵等次生地质灾害。本文重点对山东省煤矿、铁矿、金矿等主要的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地下水系统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主要开采矿山导致产生地下水疏干漏斗、引起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降低了地下水的调蓄能力,改变含水层的地球化学环境,地下水水质进一步恶化,致使地下水可利用资源量逐渐减少,该研究为有关政府部门督促矿山企业对矿坑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水资源保护、减少矿山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寅堂 《地下水》1991,13(4):199-200
从整体来看,地下水是由大气降水落到地面,然后再经垂直入渗补给形成的。但在局部地段,如水源地或集中开采的城市周围,地下水则是由垂直入渗和上游地下水的水平侧渗共同补给形成的。也就是说,在某地段所开采的地下水量中,既包括了垂直入渗量,又包含了从上游水平方向侧渗来的水量。若能从总的抽水量中,分离出这两个分量,并了解其结构比,这无凝将为目前由于  相似文献   

10.
卞学洛 《地下水》2008,30(1):15-20
第四系第Ⅱ含水组地下水经长期开采,早已完成主固结过程;开采Ⅱ组地下水可使上覆咸水淡化越流,最终加快各类地表水的入渗,多年来在适宜地段大幅恢复Ⅱ组地下水的开采。经调查大部分水井水质恶化非含水层水质变化,绝大多数地区咸水底界没有下移趋势。笔者认为在滨海平原区能使咸、淡水保持数10万年高浓度差的粘土层,具有半透膜特性。由于部分观点与前人研究结果相左,澄清"井水咸化"与地下水咸化污染的区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将多年地下水水质调查资料进行分类,推进咸化污染机理研究推进。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17,(4)
山南新区位于安徽省淮南市,该市地下水依据赋存条件和含水介质特征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岩裂隙水三种类型,依据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划为两大类评价区。分区计算了山南新区不同年型的地下水各项补给量和排泄量,得出地下水储存量为1 260.60万m3,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 187.31万m3,地下水年开采量为534.29万m3。地下水质量总体良好,Ⅱ~Ⅲ类水占74.2%,分布于大部分地段;Ⅳ~Ⅴ类水占25.8%。局部地区有污染现象,应予以重视,通过评价,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7,(3)
河南省西部三门峡—洛阳(主要为陕县、渑池、新安三县)之间,面积约3 000 km2,是河南省最重要的铝土矿资源产地。通过对区域地质构造、矿产分布概况论述,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区域水文地质分区、区域地下水系统、区域构造水文地质特征、区域含水层、区域地下水补径排条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豫西区域地下水主要为寒武-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水,受地形、构造等因素作用影响,富水性不均,一般富水性中等偏弱,局部强富水,是区域铝土矿开采最主要充水因素,也是豫西地区主要生活用水,若铝土矿开采过多,不仅会造成区域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还会严重污染区域地下水的水质,特别是铝土矿底板奥灰水,其在大部分地区具有承压性,铝土矿开采直接破坏了其隔水顶板,因此其对地下水的破坏是不可逆的,也是无法补救的;因此,在未来铝土矿的开采过程中,特别是下部奥灰水承压地段,一定要评估其开采对地下水造成的危害程度,权衡利弊,做到科学合理开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查明长春新区水文地质条件,掌握地下水动态规律,选取饮马河流域长春新区开展研究.利用2016~2018年地下水观测数据,通过地下水动态分析、衬度系数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认为长春新区地下水动态特征主要为入渗-蒸发型及入渗-开采型,地下水主要接受降水补给,水位埋深受降雨和人为开采的双重影响;地下水水位埋深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地下水埋深与降水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地下水埋深与降水量的相关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下游傍河开采地下水研究--以郑州-开封间黄河段为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近年来,由于黄河水量不断减少,断流频频发生和河水污染加剧等原因,使沿岸城市的供水形势日趋严峻。为了满足该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已越来越重视傍河地下水的开发与利用。从黄河下游河段的地质结构、岩性组成、河水补给地下水条件等各个方面论证了黄河下游河南省地段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潜力及兴建大型傍河地下水水源地的可行性。对傍河开采地下水时可能诱发的水环境和地盾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预测,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对大理州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及实际开采量,按流域、水资源分区及县市进行细化,对掌握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地下水合理开采利用提供依据;对地下水局部地区开采导致的河流断流、水质污染等问题,分析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大理州地下水保护规划的措施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常州市是我省闻名的新兴的工业城市。建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建设工业生产迅猛发展,用水量与日俱增。由于过量的开采和不合理的利用地下水,以及工业“三废”的污染影响,导致了地下水水位大幅度的下降、水量减少、地面沉降、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以及工业布局也不甚合理等问题,影响了常州市城市建设的规划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为此,省地矿局应常州市的要求,责成  相似文献   

17.
王桢  高雪  高伯贤 《地下水》2014,(6):114-116
通过野外调查、原位试验、测试分析和综合分析等手段,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分析,预测和分析井田开采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由此引发的地质灾害,提出根据井田的实际情况,从控制可能产生污染的全过程、地下水监测和地下水污染应急措施等方面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17,(1)
沧州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当地淡水资源匮乏,工农业用水以开采地下水为主。工业废水的无序排放,农业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对地下水资源污染严重。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了地下水漏斗,引发地面沉降及海水入侵等地质灾害。为应对这些灾害,采取必要的防治对策,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保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已严重干扰了区域地下水均衡,引发了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在呼和浩特市自然地理及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GIS并结合地下水均衡计算的方法,探究城区扩张下以呼和浩特市为中心的研究区潜水补给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从1986—2014年,研究区城镇面积扩大了约358倍。在城市化引起的地下水开采量增大、土地利用方式改变、景观河改造等因素影响下,研究区潜水疏干面积从119 1 km2扩大到10476 km2,年侧向补给量减少9 06115×104 m3;降水入渗补给量减少84385×104 m3;农灌水回渗补给量减少27944×104m3;河道渗漏补给量减少8638×104m3;城市供水管网漏失入渗量增加1 752×104m3。对比1986年和2014年,研究区潜水补给量从13 22501×104 m3减少至4 70703×104 m3,减少了644%,其中减少比例最大的是侧向补给量和降水入渗补给量。城市化使呼和浩特市潜水补给量大大缩减,迫切需要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和地下水资源开采。  相似文献   

20.
关中城市群地下水自集中开采以来区域地下水位呈整体下降趋势,主要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水位降幅30~50 m,最大超过120 m。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了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水质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近年随着城市群限制开采量,地下水水位下降及其相关环境地质问题在局部地段有所缓和。本文以50年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针对关中城市群地下水动态特征及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对预防和缓解环境地质问题、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