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98.15K下,应用等温微量热法研究了抗肿瘤药物秋水仙碱(COL)与小牛胸腺DNA(ctDNA)结合作用,测定了药物与DNA分子的结合比、结合常数、结合焓变(△H°)、熵变(△S°)及吉布斯自由能变(△G°)等热力学参数.结合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研究了秋水仙碱与小牛胸腺DNA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探讨了药物对DNA分子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CaCl2、NaCl、KNO3、KH2PO4等几种盐溶液浸种处理对红小豆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盐溶液浸种处理均可明显提高红小豆种子的活力,尤其以CaCl2 NaCl混合溶液浸种处理的作用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卤化盐对CRTAB-AS-H2O复配体系相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磺酸钠(AS)复配体系在稀溶液区的相行为.考察了氟化钠、氯化钠、溴化钠和氯化钾对其相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318.15 K下,CTAB-AS复配体系在水溶液或0.10mol·kg-1盐水溶液中,均可形成两个双水相区.每个双水相区均位于一个各向同性溶液单相区和一个液晶单相区之间,在两个液晶单相区之间为非均相区.无机盐的加入使非均相区和双水相区面积增大,双水相区向邻近的各向同性溶液单相区的方向迁移.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碳毡的抗氧化性能,采用化学转化法在碳毡表面制备BN涂层.首先将碳毡浸渍在硼酸和尿素的混合溶液中,干燥后在N2气氛和不同温度下(800℃、900℃和1 000℃)热处理2h.利用红外光谱仪(IR)和扫描电镜(SEM)对BN涂层的成分和形貌进行分析,研究热处理温度对BN涂层结构的影响,得到制备BN涂层的最佳热处理温度.结果表明:浸涂了硼酸和尿素溶液的碳毡在N2气氛下于800℃热处理2h,可制得较为均匀的BN涂层.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制高岭土/木质素磺酸钠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高吸水树脂(KLPAAM),研究了不同KLPAAM树脂用量、不同肥料溶液(单一与混合溶液)对不同土壤质地保水率、含水率的影响.自然蒸发条件下,K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施用量为0.5%时,各种肥料溶液中泥土、泥土/河砂=1/1和河砂三种质地土壤保水率下降明显减慢,土壤保水性能提高,10%尿素、10%尿素/0.1%磷酸二氢钠混合溶液下降最慢,即保水效果最好,而0.5%氯化钾、0.1%磷酸二氢钠/0.5%氯化钾混合溶液下降最快,即保水效果最差.K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更适合于含非电解质肥料溶液的砂质土壤中施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恒温下测定了稀土元素Ce(Ⅲ)和Pr(Ⅲ)络合物混合溶液的磁化率,得出两种络合物在溶液中的磁矩,讨论了磁化率与溶液中两种离子摩尔比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异丙醇-环己烷完全互溶双液系的标准曲线,在常温常压下为稍弯曲的曲线而非直线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是由于溶液中2物质混合后的偏摩尔体积与纯物质的摩尔体积不同所致,并且组成的表示方式不同,拟合结果的线性相关系数不同.提出在使用标准曲线法时,应选择合适的组成表示方式使线性相关系数接近于1,以提高测未知液组成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在声致发光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声致发光的发光强度与超声频率之间的定量关系.设计了一种声致发光分析的实验装置,研究了施加的超声波频率从100 Hz到2 MHz变化时声致发光强度的变化关系,并通过往发光溶液中通入空气、氩气、氪气、氙气等不同气体,发现同等条件下通入氙气后声致发光的强度最强,并得到通入氙气的气体压力大小变化与声致发光强度的变化关系.该文重点以定量分析水溶液中氯化钾为例,找出了声致发光分析法的最佳实验条件,通过实验,发现发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符合赛伯(Schiebe G) 罗马金(Lomakin)公式.  相似文献   

9.
采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计时库仑法并结合紫外光谱法研究了一种电中性多吡啶铜配合物[Cu(phen)(PC)(H2O)](phen=1,10-邻菲罗啉,PC=2,6-吡啶二羧酸)与DNA的相互作用.紫外吸收光谱显示,配合物溶液加入DNA后,配合物的特征吸收峰减小,产生明显的减色效应,表明二者发生了相互作用.循环伏安结果表明配合物在玻碳电极呈现一对准可逆氧化还原峰.加入DNA后,配合物的峰电流明显减小,式电位发生正移,表明二者可能通过嵌插方式发生作用.微分脉冲伏安法考察了不同浓度的DNA对配合物的影响,表明以[Cu(phen)(PC)(H2O)]作为电化学探针,能在3.3×10–6 mol/L~4.0×10–5 mol/L浓度范围内对DNA进行定量检测.计时库仑法进一步显示,配合物与DNA形成复合物后扩散系数明显降低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常温溶液法合成了一例双核锰(Ⅱ)的配合物,[Mn2(μ1,1-N3)2(N3)2(bpbp)]-2H2O(1,bpbp=3,3′-bis-Dimethylamino-1,1′-pyridine-2,6-diyl-bispropenone),同时对此配合物进行了单晶结构表征及变温磁化率的测定.测试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单胞参数为a=10.526(2)A,b=10.965(2)A,c=10.965(2)A,a=94.42(3)°,β=105.96(3)°,γ=96.80(3)°,V=2003.0(7)A3,Z=2;双棱二价锰之间则通过叠氮根联接并呈现弱的铁磁相互作用;利用双白旋Handlton模型拟合得到耦合常数为J=2.72cm1-,正耦合数值同样揭示双核Mn(Ⅱ)闻铁磁作用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水溶液中对羟基苯甲酸与氯化苄的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水为溶剂,在相转移催化剂和碱存在下,对羟基苯甲酸和氯化苄同时发生酯化反应和醚化反应,生成对苄氧基苯甲酸苄酯.当对羟基苯甲酸与氯化苄、碳酸钠、四丁基溴化铵的物质的量比为1:3:5:0.15时,在水中回流4h,产率可迭94.2%.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微波加热技术,高效地合成了对苄氧基苯甲酸苄酯,反应20min,产物的最高收率达95.2%.  相似文献   

12.
在离子液体四氟硼酸1-丁基-3-甲基咪唑([Bmim]BF4)和NaH2PO4形成的双水相体系中,研究茜素红S(AR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生成复合物光谱行为和溶液酸度,盐浓度,离子液体用量,共存物质等对体系复合物测定影响.离子液体用量1.5mL,磷酸二氢钠2.0g,ARS1.0mL,蛋白质溶液1.0mL,pH6时ARS与BSA复合物吸光度较大.离子液相中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31nm,比单纯ARS红移109nm;摩尔吸光系数(ε)为2.32×10^4L·mol^-1cm^-1.用加入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方法,初步探讨了ARS与BSA之间的作用机理.使用后的离子液体经过简单处理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3.
给出变系数递归方程a(n)Sn-b(n)Sn-1=f(n)解的形式(其中:a(n),b(n),f(n)是n的函数),以及一些特殊的变系数递归方程解的形式.  相似文献   

14.
以对甲基苯硫酚(MP)与草酰氯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作用下合成了5-甲基-2-巯基苯甲酸(MSD),并考察了各操作参数对MSD收率的影响和MSD钠盐处理镍废水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MP、草酰氯和无水三氯化铝的物质的量比为1.0∶1.1∶2.2,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2 h时MSD的收率最高;在pH=9,MSD钠盐实际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2倍时,处理镍含量为625 mg/L的镍废水,镍离子质量浓度下降至0.87 mg/L,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同时镍螯合沉淀物经10 mol/L的盐酸解螯合,解螯合率达到98.8%.  相似文献   

15.
解一次不定方程的初等变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线性代数中的初等变换方法解一次不定方程,主要结论为:设A=(a1 …an -b In O)为n+1阶整数矩阵,若A的n列子块经若干列初等变换以及cn+1+aci(1≤i≤n)型初等变换化为矩阵 D=(d 0…0 0 C b1…bn)(d≠0,C=(cij)∈znxn),则不定方程a1x1+…+anxn=b有解且...  相似文献   

16.
用苄基三苯基氯化磷作相转移催化剂,在常压下由苯胺和溴乙烷合成N,N—二乙基苯胺,研究了多种反应因素对目的产物产率的影响,提出了常压催化合成目的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苯胺和溴乙烷的摩尔比为1∶2.50,催化剂用量0.60g,在35mL 30×10-2(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中,反应温度55℃,常压反应5h,产品收率40.4%.  相似文献   

17.
研究当n≥4一类弱阻尼非线性四阶波动方程的初边值问题utt+Δ2u+αut=f(u),α0,x∈Ω,t0,u(x,0)=u0(x),ut(x,0)=u1(x),u|Ω=0,Δu|Ω=0,其中Ω∈Rn为有界域.利用Galerkin方法证明了如果f′(s)≤C0且存在常数A、B使得|f′(s)|≤A|s|p+B,其中0p≤n 4-4,n4;0p∞,n=4,u0∈H02(Ω)∩H01(Ω),u1∈L2(Ω),则问题存在整体弱解u(x,t)∈L∞(0,T;H02(Ω)∩H10(Ω)).并且讨论了问题整体弱解的唯一性及渐进性,拓宽了文献[1,2,5]所研究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非线性二阶差分系统周期解的多重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变分方法是研究非线性差分方程周期解存在性的一种新的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运用乘积空间上的环绕定理[1]证明二阶非线性差分系统{-Δ2un-1=μ1uαn1+f1(n,un)+λh1(n,un,vn),n∈M-Δ2vn-1=μ2vαn2+f2(n,vn)+λh2(n,un,vn),n∈M其中αi∈(0,1),i=1,2,至少存在3个非平凡的周期解.  相似文献   

19.
鲁伟阳等人利用递归数列,同余式、平方剩余以及 Pell方程的解的性质证明了不定方程x^3+1=301y^2仅有整数解(x ,y )=(1,0)。该文给出方程x^3+1=301y^2的解。  相似文献   

20.
以天然盐生植物碱地肤为材料,利用人工生态模拟方法对其施加0~400mmol·L^-1的盐胁迫(摩尔比1:1的NaCl和Na2SO4)和碱胁迫(摩尔比1:1的NaHCO3和Na2CO3).通过测定其相对生长率(RGR)等生理响应指标分析其抗盐、抗碱能力及特点,以期明确其生态定位的生理基础.结果表明:碱地肤不仅具有强抗盐性也具有强抗碱性,在高达400mmol·L^-1的盐胁迫或400mmol·L^-1的碱胁迫下仍能存活并维持一定的生长.低浓度的盐胁迫(80mmol·L^-1)对其生长非但不抑制反而具有刺激作用.从RGR等胁变指标来看,在相同盐浓度下,碱胁迫对碱地肤的胁迫强度大于盐胁迫,碱地肤对碱胁迫所做出的胁变反应均大于对盐胁迫的反应.以此可推断,碱胁迫甚于盐胁迫,碱地肤的抗盐性大于抗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