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8.68%(37/76),采取康复治疗;观察组占51.32%(39/76),采取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以Fugl-Meyer运动评分、Barthel指数、Ashworth痉挛分级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或大于对照组,Ashworth痉挛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与缓解关节痉挛密切相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强化康复对中风后遗症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探讨对于中风后遗症期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强化康复治疗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将60例中风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对照组31例(最终完成研究30例)。对照组给予家庭康复治疗,治疗组住院给予强化康复治疗,2组疗程均为40 d。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以及Barthel指数评定2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其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强化康复治疗可改善中风后遗症期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4月-2018年9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40例接受康复训练(对照组),另40例接受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然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Barthel指数。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5例,治疗总疗效为95.00%(38/4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13例,治疗总疗效为60%(24/40)。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突出,可有效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联用康复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用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Barthel指数评分和药物安全性等,总结临床治疗经验。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适症状。结论:针灸联用康复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确切,可解除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秦会超  刘丰艳 《新中医》2020,52(7):129-131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联合中药熏蒸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中风后偏瘫痉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熏蒸治疗,试验组给予针灸推拿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肌肉痉挛程度[应用Ashworth量表及临床痉挛指数(CSI)进行价]、肢体运动功能[应用简式Fugl-Meyer(FMA)评分进行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应用Barthel指数分级法评分进行评定)的变化,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试验组为88.2%,对照组为7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Ashworth、CS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FMA、Barthe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试验组各项评分改善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针灸推拿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中风偏瘫痉挛,能较好地改善患肢肌肉痉挛及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中药熏蒸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运动疗法对中风偏瘫后遗症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运动疗法,观察组给予推拿联合运动疗法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30 d后评价疗效,认知功能用MMSE法评估,改良波士顿汉语失语症测试,采用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析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改良波士顿汉语失语症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MMSE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P 0.05),各个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推拿联合运动疗法可提高中风偏瘫后遗症的认知能力,利于患者的语言康复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中药熏洗在中风痉挛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痉挛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结合中药熏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认知功能情况评分(NCSE)、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CSS评分均降低(P0.05),BI指数、Fugl-Meyer评分均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NIHSS评分、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I指数、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药熏洗在中风痉挛偏瘫患者康复中应用具有较好疗效,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醒脑开窍法联合靳三针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针刺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43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法联合靳三针治疗组23例和传统针刺组20例,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修订Barthel指数(MB I)对其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对照观察两组针刺法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醒脑开窍法联合靳三针治疗组和传统针刺组治疗前后FMA评分、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刺有助于中风后遗症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推拿联合康复训练)和对照组(仅康复治疗),共治疗28 d,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联合康复训练可减轻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疼痛,提高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改善上肢的运动功能,具有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8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在常规药物干预基础上实施临床康复训练和Bobath技术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温针灸治疗,均治疗4周。以神经缺损、上肢肌张力改善情况为依据判定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评价上、下肢运动功能,采用巴塞尔(Barthel)指数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P0.05)。两组治疗前上、下肢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SS-QO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上、下肢Fugl-Meye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SS-QO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次治疗观察组仅出现1例(2.50%)多次针刺引发下肢肌阵挛所致的明显疼痛,未见其它针刺不良反应。结论: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可减轻神经缺损和痉挛症状,显著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康复推拿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痉挛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住院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推拿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住院治疗。对两组患者在入组时、治疗1月后进行上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与改良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并对组间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1月后,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仅表现出较对照组增高的趋势,差异无显著性(P>0.05),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体上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推拿有助于促进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对提高下肢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气脉通片联合针灸、推拿、肢体康复功能训练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恢复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方法:140例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分为治疗组(n=7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在内科基础治疗上加用肢体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针灸、推拿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用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中风病-气虚血瘀型)、NIHSS卒中量表、运动功能评定、平衡功能评定、MMSE量表、改良的Ashworth量表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NIHSS卒中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MMSE量表、改良的Ashworth量表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明显改善(P0.05)。结论:补气脉通片联合针灸、推拿、肢体康复功能训练能降低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致残率、明显改善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强化康复治疗对中风后遗症期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期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强化康复治疗,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康复治疗对中风后遗症期患者运动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17,(6):1283-128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将89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ASA分级Ⅰ~Ⅱ级)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3例)加用针灸治疗,观察组(46例)加用推拿手法治疗。治疗1个月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比较两组临床效果。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MAS评分、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及SF-36量表各亚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S评分、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下肢M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上下肢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及SF-36量表各亚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6%,对照组为62.8%,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推拿用于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有助于缓解痉挛状态、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bobath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以来本院收治68例中风后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分别给予bobath单独治疗和针灸结合bobath治疗,临床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其在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为94.12%和70.59%,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显著下降(P0.05),Barthel评分明显提升(P0.05)。结论:针灸结合bobath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可显著提升患者临床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在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结果,值得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助针灸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并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36%,对照组为70.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Fugl-Meyer和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助早期针灸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结合现代康复治疗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中风恢复期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每天给予穴位按摩治疗与现代康复训练1次,对照组每天给予现代康复训练1次。治疗期间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2周后,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方面,穴位按摩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现代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结合针灸治疗对中风后遗症老年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中风后遗症老年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进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则在康复护理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Barthel指数及一般健康状态、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等SF-36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结合针灸治疗可有效提高中风后遗症老年患者的康复效率,帮助患者早日实现自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进行针灸推拿及康复治疗的效果,为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300例,按照患者的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150),两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另外采用针灸推拿手法辅助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患者的痉挛程度、自行活动能力、运动能力,并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A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05);研究组患者上下肢M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而自行活动能力、运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方面恢复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灸推拿相结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改善痉挛,提高自行活动能力、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中医康复综合干预手段,对中风后患者进行辨证综合治疗,初步阐明社区康复的效果,为社区提供一个"简、便、廉、效"的中医康复干预中风后的方法。方法:社区中风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调查社区中风后体质分布,建立个人中医健康档案,两组中医运动处方一致,并均进行健康宣教。治疗组加用针灸、推拿、中药干预方法。疗程三个月,并随访一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综合干预能显著改善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社区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