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药螃蟹甲化学成分研究(I)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斌  董小萍  余娅芳  李娜 《中药材》2008,31(8):1170-1172
目的:对藏药唇形科糙苏属植物螃蟹甲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多种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果: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出12个化合物,目前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栀苷甲酯(Ⅰ)、大黄素(Ⅱ)、大黄酸(Ⅲ)、木犀草素(Ⅳ)、小檗碱(Ⅴ).结论:化合物Ⅱ~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竹黄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 :研究竹黄的化学成分。方法 :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 ,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7个化合物 ,竹红菌甲素 (Ⅰ) ,竹红菌乙素 (Ⅱ) ,竹红菌丙素 (Ⅲ) ,hypomycinA(Ⅳ) ,麦角甾醇(Ⅴ) ,过氧化麦角甾醇 (Ⅵ)和 1,8 二羟基蒽醌 (Ⅶ )。结论 :化合物 (Ⅳ)~ (Ⅶ)为首次从竹黄中分得。  相似文献   

3.
Wang XJ  Zhao YX  Jia XH  Ding XB 《中药材》2011,34(2):230-231
目的:对猪毛菜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通过各种柱层析进行成分分离,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猪毛菜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二十四烷酸(Ⅰ)、正三十二烷酸(Ⅱ)、β-谷甾醇(Ⅲ)5、,2'-二羟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Ⅳ)、香草酸(Ⅴ)(、-)丁香树脂醇-4,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Ⅵ)、水杨酸(Ⅶ)。结论:化合物Ⅰ、Ⅱ、Ⅳ、Ⅴ、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醋蒸五味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hen PD  Wu Y  Yin FZ 《中药材》2011,34(11):1728-1729
目的:研究醋蒸五味子的化学成分。方法:柱色谱法分离其成分,利用核磁共振等波谱数据确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南五味子乙素(Ⅰ)、β-谷甾醇(Ⅱ)、五味子醇甲(Ⅲ)、狼毒甲素(Ⅳ)、(NH)2-羟基喹啉-4-羟酸(Ⅴ)。结论: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杜仲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孙燕荣  董俊兴  吴曙光 《中药材》2004,27(5):341-343
目的:研究杜仲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鉴定了表儿茶素(Ⅰ)、儿茶素(Ⅱ)、正二十八烷酸(Ⅲ)、二十四烷酸甘油酯(Ⅳ)、芦丁(Ⅴ)、绿原酸(Ⅵ)、咖啡酸(Ⅶ).结论:化合物Ⅱ、Ⅲ、Ⅳ、Ⅴ为首次从杜仲皮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藏药螃蟹甲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螃蟹甲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乙醇提取,氯仿、正丁醇依次萃取,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乙酰山栀苷甲酯(8-ace-tylshanzhiside methyl ester)(1)、山栀苷甲酯(shanzhiside methyl ester)(2)、糙苏素(phlomiol)(3)、果糖丁苷(4)、sesamoside(5)、pulchelloside-Ⅰ(6)、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uteolin-7-O-β-D-glucopyranoside)(7)、胡萝卜苷(daucosterol)(8)。结论: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螃蟹甲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关键词螃蟹甲;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0,(4)
目的:研究茄属植物龙葵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及反相HPLC等色谱技术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龙葵氯仿部位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脂素(Ⅰ)、(+)-丁香脂素(Ⅱ)、(+)-麦迪奥脂素(Ⅲ)、东莨菪内酯(Ⅳ)、二十四烷酸(Ⅴ)和β-谷甾醇(Ⅵ)。结论: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和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维药芹菜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维药芹菜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药材粉碎后用含水乙醇提取,经硅胶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填料分离到单体化合物;再利用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出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佛手苷内酯(Ⅰ),豆甾醇(Ⅱ),棕榈酸豆甾醇酯(Ⅲ),棕榈酸乙二醇单酯(Ⅳ),棕榈酸(Ⅴ)。结论:化合物Ⅲ、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五味子果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五味子果柄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和凝胶色谱以及重结晶等方法,从辽宁产五味子果柄的8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五味子丙素(Ⅰ)、甘五酸(Ⅱ)、β-谷甾醇(Ⅲ)、五味子醇乙(Ⅳ)、五味子醇甲(Ⅴ)、胡萝卜苷(Ⅵ)、五味子甲素(Ⅶ)和五味子乙素(Ⅷ).结论: 化合物Ⅰ~Ⅷ均为首次从五味子果柄中分得.  相似文献   

10.
深绿山龙眼种子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桂艳  马双成  郑健  张继  林瑞超 《中草药》2005,36(6):814-817
目的对深绿山龙眼Helicianilagirica种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乙醇提取,石油醚、二氯甲烷、正丁醇萃取,硅胶柱色谱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石油醚部分分离鉴定4个化合物:正十六烷酸(Ⅰ)、β-谷甾醇(Ⅱ)、β-谷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6′-乙酸酯(Ⅲ)、胡萝卜苷(Ⅳ)。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Ⅲ、Ⅳ为首次从山龙眼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Ⅲ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1.
竹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竹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方法 分离化学成分,波谱数据及理化常数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木栓酮(I)、正二十四烷酸(Ⅱ)、豆甾醉(Ⅲ)、正十六烷酸(Ⅳ)、胡萝卜苷(Ⅴ)、β-谷甾醇(Ⅵ).结论 化合物Ⅰ、Ⅱ、Ⅲ、Ⅳ为首次从竹亚科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薄荷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颖  张援虎  石任兵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4):1086-1088
目的:对薄荷非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波谱技术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薄荷中分离鉴定9个化合物,分别为大黄素(Ⅰ)、大黄酚(Ⅱ)、大黄紊甲醚(Ⅲ)、苯甲酸(Ⅳ)、反式桂皮酸(Ⅴ)、β-谷甾醇(Ⅵ)、芦荟大黄素(Ⅶ)、熊果酸(Ⅷ)和胡萝卜苷(Ⅸ)。结论:化合物Ⅰ,Ⅱ,Ⅲ,Ⅴ,Ⅶ为首次从薄荷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3.
华山松松塔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华山松松塔的化学成分。方法:溶剂法和色谱法分离化合物,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sandaracopimaricacid(Ⅰ),isodextropimaricacid(Ⅱ),12-hydroxyabieticacid(Ⅲ),dehydroabieticacid(Ⅳ),15-hydroxydehydroabieticacid(Ⅴ),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Ⅵ)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Ⅶ)。结论:化合物Ⅰ~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荔枝核多酚类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荔枝核的多酚类物质成分.方法:采用65%乙醇提取荔枝核,经系统溶剂萃取后,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以及制备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荔枝核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4个多酚类化合物,分别为原儿茶醛(Ⅰ)、原儿茶酸(Ⅱ)、胡萝卜苷(Ⅲ)和(-)-表儿茶素(Ⅳ).结论:其中化合物Ⅰ、Ⅲ、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2010,(10)
目的:研究金线吊乌龟茎叶中的生物碱类成分。方法:金线吊乌龟干燥茎叶粉末用95%乙醇溶液渗漉提取,减压回收乙醇,依次用石油醚和氯仿萃取,所得氯仿层浸膏利用微孔吸附树脂、正相、反相硅胶、葡聚糖凝胶、聚酰胺等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金线吊乌龟茎叶中分离得到5个生物碱类成分,分别鉴定为:Stephasunoline(Ⅰ)、Aknadinine(Ⅱ)、离木明(Ⅲ)、尖防己碱(Ⅳ)和青藤碱(Ⅴ)。结论:化合物Ⅰ、Ⅲ、Ⅳ为首次从金线吊乌龟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Ⅳ为首次从千金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2010,(10)
目的:对瑶药四方藤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重结晶等化学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四方藤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Ⅰ)、岩白菜素(Ⅱ)、11-O-没食子酰岩白菜素(Ⅲ)、11-O-(4-hydroxy benzoyl)bergenin(Ⅳ)、没食子酸(Ⅴ)、胡萝卜苷(Ⅵ)。结论:化合物Ⅲ、Ⅳ是首次从该属植物里分离得到,除化合物Ⅱ外,其余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野马追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对野马追的醋酸乙酯提取部位进行黄酮类成分研究。方法 :溶剂提取和硅胶色谱法进行分离 ,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野马追中分离得到 6种黄酮类化合物 ,鉴定为 :棕矢车菊素 (jaceosidin)(Ⅰ )、山柰酚 (kaempferol) (Ⅱ )、槲皮素 (quceritin) (Ⅲ )、黄芪苷 (astragalin) (Ⅳ )、三叶豆苷 (trifolin) (Ⅴ )、金丝桃苷 (hy persoide) (Ⅵ )。结论 :化合物Ⅰ ,Ⅱ ,Ⅲ ,Ⅳ ,Ⅴ均为首次从野马追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2010,(9)
目的:对万寿菊茎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万寿菊茎叶经乙醇超声提取,先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经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和反复重结晶等手段得到单体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分析、波谱解析、对照品比较及与文献对照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万寿菊茎叶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鉴定其结构分别为4′-甲氧基-泽兰素-3-O-葡萄糖苷(Ⅰ)、山奈苷(Ⅱ)、芦丁(Ⅲ)、β-谷甾醇(Ⅳ)、胡萝卜苷(Ⅴ)和没食子酸(Ⅵ)。结论:化合物Ⅰ、Ⅱ、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Ⅴ、Ⅵ为首次从该植物的茎叶部分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2016,(12)
目的:对细毡毛忍冬花蕾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色谱和反相C_(18)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方法对其进行分离和纯化,运用核磁共振谱、质谱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细毡毛忍冬花蕾提取物中分离和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medioresinol(Ⅰ)、pinoresinol(Ⅱ)、丁基松柏苷(Ⅲ)、5-(hydroxymethyl)furfural(Ⅳ)、绿原酸丁酯(Ⅴ)、绿原酸甲酯(Ⅵ)、槲皮素(Ⅶ)、绿原酸(Ⅷ)。结论:其中,化合物Ⅰ~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Ⅲ、Ⅳ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2015,(9)
目的:研究沙田柚幼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沙田柚幼果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柚皮素(Ⅰ)、马尔敏(Ⅱ)、柚皮苷(Ⅲ)、β-谷甾醇(Ⅳ)、5,7-二羟基香豆素(Ⅴ)、1,3,5-三羟基苯(Ⅵ)、花椒毒酚(Ⅶ)。结论:除化合物Ⅲ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沙田柚幼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