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NGN体系下多媒体会议系统的设计方案,具体包括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业务流程以及信令流程等,最后为基于NGN的多媒体会议实际应用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推广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 实时IP呼叫和多媒体通信(MoIP)是下一代网络(NGN)业务提供的重要方面。H.323是实现MoIP多媒体应用的成熟通信协议之一。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采用了H.323作为IP电话网关之间的协议。同时.大多数电信运营商也已经将H.323作为建立新一代视讯会议系统的首选,  相似文献   

3.
作为民航业内推进NGN建设的先驱者,华东空管局已为步入多媒体时代做好了准备。文章分析了虹桥机场NGN通信系统多媒体业务开展的现状及局限性,并研究在现网内采用独立模式构建多媒体会议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对今后基于NGN架构的多媒体会议系统的建设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H.248协议是下一代网中用于控制媒体网关的标准协议。首先简要介绍了H.248协议,然后提出了H.248协议栈的实现方法,最后通过多媒体会议系统阐明了H.248协议在NGN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会议业务的多点通信和会议控制大体有两种应用类型:一种适用于电路交换网,以多点控制单元(MCU)集中处理多点会议的控制和管理,基于H.320建议的64kbit/s──1920kbit/s多媒体会议就是利用MCU连接多个终端并实现多点控制的,ITU-T就此推出了H.243、H.231和T.120等一系列相关建议。另一种类型适用于基于分组交换机制的网络环境(H.323),H.323会议的多点控制和管理的工作可以采用类似于H.320系统的方式,所有终端通过点对点方式(逻辑连接)与MCU相连,MCU中的多点控制器(MC)通过H.245实现多点控制功能,M…  相似文献   

6.
徐菲  贺志军 《数据通信》1998,(3):9-10,15
编者按:本刊在今年第2期曾登载“T.120协议与一个多点、多媒体会议系统”,详细介绍了T.120协议内容和会议模型。这篇文章再介绍两个基于T.120协议的多媒体会议应用系统。为避免重复,本刊有删节。有关T.120协议内容和参考文献请参阅1998年第2期《数据通信)。T.120系列协议是专门为多点多媒体会议制定的,可在多种网络环境下应用,已经有较为成熟的标准,而且得到包括微软和Intel等公司在内的许多大厂商的支持。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一些符合T.120系列协议的多媒体会议产品。我们按照这个标准开发了多媒体会议应用系统,以便实现产品…  相似文献   

7.
因特网多媒体会议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特网(Internet)多媒体会议系统是一种典型实用的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CSCW)应用,最近几年发展很快,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对因特网多媒体会议系统的特征、体系结构和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11月3日-4日.World DMB(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在北京举行了第十四届成员会议。中国广播科学研究会(Academy of Broadcasting Science, ABS)也应邀出席会议。World DMB论坛是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组织,其宗旨为推动以数字音频广播(DAB).及建立在DAB基础上一系列多媒体应用在全球范围内的认识、采用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近日.北京昆仑凯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过硬的实力和专业的技术成功服务于英美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为其打造了高清多媒体会议系统。  相似文献   

10.
《电声技术》2010,(12):85-85
台电公司基于其拥有的专利技术"一种会议系统主机内的音频输出装置"成功研发出Congress Matrix^TM会议矩阵技术。综合多方丰富的高端会议系统应用和设计经验,基于台电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媒体会议(Media Congress^TM)操作平台的瑰宝系列多媒体数字会议系统,可实现交互式会议控制管理(发言、表决、同传),内部视频对话,多种视频服务,无纸化办公,会议支持和会议服务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易茂祥  毛剑波  张天畅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23):116-117,125
局域网(LAN)视频电话(会议)系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基于Java实现的应用系统,具有跨平台等诸多优点.本文介绍了实际开发局域网视频电话(会议)系统的基本构成和主要功能,重点描述了服务器客户管理、系统通信控制和客户多媒体处理方案.该系统采用Java多媒体框架(JMF)类库和纯Java编程,界面友好、功能强大.  相似文献   

12.
1、概述 中国市场有两个基本事实.一是市场商业潜力巨大;二是市场普遍缺乏透明度。惊人的增长速度和不平衡的发展已经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服务业形成了绝无仅有的时机和挑战,多媒体会议(RMC)也不例外。多媒体会议技术包括网络通信、专业化的音频与视频技术和企业内部组件的应用。以下着重阐述当今(中国市场的)用户和供应商所面临的一些矛盾。  相似文献   

13.
郦军 《中国新通信》2008,10(13):20-23
NGN在实践中早已在进行广泛建设,但在NGN上一直缺乏可规模化运营的多媒体应用。彩色固话实现了可规模化运营的目标,对NGN应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借鉴模式,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彩色固话的实际建设经验,主要从网络建设层面介绍了网络接入、现网融合和互联网应用等规模化多媒体应用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和所采取的解决方式,为NGN规模化应用的发展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14.
SIP、SAP、SDP是NGN与3Tnet中涉及的重要协议。本文在介绍与分析SIP、SAP、SDP协议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基于三种协议组合而实现的多媒体会议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电声技术》2009,33(5):97-97
OLSON 2.4G数字多媒体无线会议系列,采用2.4G数字无线音频传输技术.内置DSP啸叫模块,能有效保证系统内部信息、指令畅通有序地传递,从而最大程度消除干扰、失真、串音等现象.具有稳定、自然的CD音质。保证会议的多功能性,具有兼容性高、保真音质高、数据保密可靠等特点。系统操作可在计算机管理操作和普通管理操作2种状态下运行。4种会议工作模式分别为:(1)自由讨论模式(开机默认);(2)先入先出会议模式;(3)视频会议模式;(4)投票表决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下一代网络(NGN)是业界的热点话题,其中关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软交换(Softswitch)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达成共识。软交换和IMS都是属于NGN的业务网。软交换从设备的实现而言,应该可以平滑演进到IMS,但是从网络的演进而言,由于软交换将主要支持传统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PSTN/ISDN)业务,而它的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都是在本地实现,因此要实现向IMS的平滑演进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7.
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对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不但能听到对方而且能看到对方。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也对通信的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给通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以综述形式介绍了作为多媒体通信主要手段之一的多媒体会议系统;介绍了多媒体会议的四种形式,即:群组电视会议、桌面电视会议、文件会议和电话会议;分析比较了各自的特点;阐述了会议系统目前的  相似文献   

18.
多媒体视讯会议又称会议电视、视讯会议等,它可以实现在两点和多点问实时传送活动图像、语音及应用数据(电子白板、图形)等形式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随着NGN网络在全国的部署,SIP终端的出现,多媒体彩铃在NGN网络中的应用成为可能。本文根据国内彩铃系统现状,结合NGN网络的实施过程,对未来多媒体彩铃在NGN网络中的实现提出构想方案。着重论述了多媒体彩铃在NGN网络中的组网、呼叫流程及管理。  相似文献   

20.
多媒体会议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议电视的新领域-多媒体会议系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多媒体会议系统的有关技术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