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科2005年至2011年收住3例全内脏反位患者,分别合并阑尾炎、支气管扩张、肺癌,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例1 男,19岁.因“转移性左下腹疼痛1d”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除位置外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左下腹有压痛,反跳痛(+).血常规示WBC 18.7×109/L,N 0.93,尿常规正常.腹部彩超示肝胆脾反位,左下腹有渗出.X线胸片示右位心.其他各项生化检查均正常.临床诊断:(1)内脏反位;(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并于当天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证实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顺利,手术时间约50 min,术后5d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50岁,因反复右下腹隐痛不适半年余加重3 d入院,诊断为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发现回盲部包裹呈团块状,阑尾充血水肿伴脓性渗出,术后予以抗感染、补液治疗后顺利出院。病理提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于出院后1周出现右下腹疼痛,B超示:右下腹异常回声。拟阑尾术后腹腔残余感染再次入院,经抗感染、补液治疗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 例1,男,52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伴发热、恶心2d,于2007年4月15日入院。查体:T38.9℃,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血常规:WBC18×10^9/L,N0.89;大便潜血(+)。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位于盲肠前位,充血肿胀,表面露有脓苔。术中过程顺利,病理报告: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 例1,女,10岁.以“右下腹痛伴发热3h”于2009年10月28日为主诉入院.查体:T 38.6℃,BP 90/50mmHg,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阳性,伴有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次/min.血常规:WBC 17.6×109/L,N 80%,入院初步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入院后全身麻醉下拟行剖腹探查,术中探查:“阑尾未见明显异常”,右侧附件上可见有一大小约9mm×7mm×5mm,暗红色的囊性包块,请妇科会诊,诊断为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扭转720°.行右侧卵巢囊肿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术后7d患者拆线出院.  相似文献   

5.
1病例介绍患者,男,20岁,以“右下腹疼痛2d”入院。患者缘于入院前2d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隐痛,伴低热,无恶心、呕吐,在基层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予静脉输液、抗炎等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遂急诊来我院。查血常规示:WBC19.5×109/L,N93.0%,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行高敏感性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为(29.3±5.2)min、(60.3±6.2)ml,同对照组的(29.9±6.5)min和(62.4±7.5)ml差异并不显著(P0.05);而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为(3.2±0.1)d和3.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1.3)d和25%,(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进行高敏感性抗生素治疗疗效较好,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7.
阑尾炎为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典型者多可在术前明确诊断.但由于阑尾在少见情况下可出现解剖位置的变异,可导致术前诊断不明或同其他疾病相混淆.1病历资料1.1病例1女性,48岁,住院号239473.主因上腹痛5d和发热3d人院.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进行性加重;近3d来,疼痛弥漫至全腹伴发热(39.3℃),以“腹痛待查”收入院.查体:T 38.5℃,P 92次/min,BP 93/62 mmHg,全腹压痛,以右下腹为重.术前诊断为“腹痛待查:急性阑尾炎?”.术中探查:右下腹脓性渗液;沿结肠带寻至回盲部,未见阑尾;切开升结肠侧腹膜,显露升结肠后,可见阑尾根部位于升结肠后方近肝曲,化脓水肿,其根部穿孔,证实为错位阑尾.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0岁,因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入院。14周前曾在某省级医院行试管婴儿术。人院后经保守治疗3d急性阑尾炎治愈。第4天傍晚于卫生间突然晕倒,腹痛加重,以下腹部压痛明显,伴有中下腹肌紧张。  相似文献   

9.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疾病,但伴有血性腹腔积液者较少见,现就3例急性阑尾炎伴血性腹腔积液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 例1,男,18岁。因腹痛2d于1993年2月20日入院,入院后经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血性腹腔  相似文献   

10.
杨斌  李森  武胜  孙震 《中国厂矿医学》2005,18(4):384-384
患者女,60岁。以“腹痛3d”之主诉住院。3d前,下楼梯时突感下腹部疼痛,疼痛逐渐加重,呈持续性。2d前,感全腹疼痛,出现发热(T38℃),伴恶心、呕吐、腹胀。当地医院按“急性阑尾炎”治疗,腹痛无缓解。既往史:30年前曾因“子宫脱垂”行“腹壁子宫悬吊术”。近2年来反复发作右下腹疼痛,当地医院诊断“慢性阑尾炎”,给抗感染治疗后好转。近期无乏力、消瘦,胃纳可,大小便正常。  相似文献   

11.
例1:男,32岁,某院眼科医生,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在本院行急诊手术,术中见阑尾化脓坏疽,腹腔内有少量脓液,遂切除阑尾,残端荷包缝合,用纱布蘸净脓液后关腹,术后常规抗生索应用,恢复顺利,3天后好转出院。4天后患者又以“右侧腹壁脓肿、高热”急诊入院,与夜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收集我院2000~2009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术后切口感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化脓性阑尾炎和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单纯性阑尾炎(χ2=13.90,P<0.01);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高于化脓性阑尾炎(χ2=14.19,P<0.01)。结论:术中减少切口的污染、术后积极抗感染及定时换药可减少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的感染。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6岁,体重60 kg,168 cm,因右无名指指头切开引流术后20 d,伴发热7 d入院.入院前20 d,无明显诱因右无名指出现发红、肿胀和刺痛,当地医院诊断为化脓性指头炎,行切开引流,切开后未见脓性分泌物,刺痛无明显减轻,术后7 d出现发热伴寒颤,体温40℃,发热出现在18时至02时,可自行消退,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4.
许正金 《基层医学论坛》2013,(23):3006-300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的外科诊治体会。方法 50例老年阑尾炎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1例(2.00%)采用抗炎等保守治疗;其余49例(98%)患者行手术治疗,经麦氏切口分别采取阑尾切除手术及腹腔引流,术后均常规应用抗生素。结果 49例手术时间平均(64.33±7.78)min;49例手术患者单纯性阑尾炎20例,化脓性阑尾炎20例,坏疽性阑尾炎7例,穿孔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治愈49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住院时间为10 d~22 d,平均(18.33±6.04)d。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临床及病理有其特点,预后较差,应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病情预测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急性阑尾炎患儿72例按病情分为单纯性急性阑尾炎组(n=37)、化脓性阑尾炎组(n=21)、坏疽性阑尾炎组(n=14)。术前及术后3 d检测各组患儿外周静脉血的WBC、CRP及PCT水平,分析其在小儿急性阑尾炎病情及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 术后3组WBC、CRP及PCT的水平与术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术前,与单纯性急性阑尾炎组比较,化脓性阑尾炎组和坏疽性阑尾炎组的WBC、CRP、PCT水平均升高(P<0.01或0.05),坏疽性阑尾炎组的CRP、PCT水平高于化脓性阑尾炎组(P<0.01);术后,与单纯性急性阑尾炎组比较,化脓性阑尾炎组CRP与坏疽性阑尾炎组WBC、CRP、PCT水平升高(P<0.01或0.05),坏疽性阑尾炎组CRP、PCT的水平高于化脓性阑尾炎组(P<0.01)。术后3 d有并发症患儿的WBC、CRP、PCT水平均高于无并发症患儿(P<0.01或0.05)。ROC曲线结...  相似文献   

16.
阑尾粘液腺癌因无其固有症状、体征,又与急慢性阑尾炎症状极其相似,临床鉴别诊断难,误诊率高。多数患者都是在术中或术后发现。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4岁,右下腹间歇性痛15天,入院前1天右下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有发热,当地医生给予抗炎,对症治疗,未见好转,次日来我院就诊,以“化脓性阑尾炎”收入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RP、WBC计数和Neu%的联合检测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84例3种类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CRP、WBC计数和Neu%的检测结果。结果:84例患者中WBC计数升高的有76例,Neu%升高的有80例,CRP升高的有79例,3者同时升高的有75例。其中以坏疽型阑尾炎的CRP、WBC计数和Neu%升高最显著。单纯性阑尾炎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3组间比较,术前、术后2d的CRP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单纯性阑尾炎与化脓性阑尾炎CRP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坏疽性阑尾炎与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比较CRP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在评估阑尾炎的病情方面优于WBC计数和Neu%,3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急性阑尾炎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阑尾变异并不少见,但双阑尾罕见.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报道如下. 患者,女,73岁,因右下腹痛12 h入院.6个月前在本院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入院查体:体温38.7 ℃,急性病容,痛苦貌,全身皮肤无黄染,全腹均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下腹为明显,未触及包块.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3.0×109 L-1,中性粒细胞0.90.左下腹穿刺:脓细胞满视野.拟诊为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盲肠后方布满脓苔,在盲肠后方近回肠处有一小穿孔,约0.5 cm,局部因炎症充血水肿,稍硬,行回盲部切除术.术后抗炎治疗10 d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对比组间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及VAS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9.7±7.9)min、(81.5±13.17)mL、(4.9±2.1)d,数值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为(3.1±0.7)分,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0.
王庆新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5):401-401,404
患者,女,31岁,以上腹疼痛反复发作3年加重3d伴发冷发热为主诉入院。患者于20年前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于外院行胃大部切除术(Roux—Y吻合),术后恢复顺利,近3年来反复出现上腹疼痛,伴发冷、发热,于外院诊断为胰腺炎,经抗炎治疗好转,3d前突发上腹疼痛,伴发冷、发热,急来我院,急诊以感染性休克、急性胰腺炎收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