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功能减低性心脏病1例莆田市医院林守学男性,49岁。因反复胸闷、心悸、气急咳嗽一年半于1993年10月8日就诊。入院后胸部X线片示心影扩大,呈三角烧瓶状。扇形X超声心动图示心包大量积液,心包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3次痰查结核菌均未检及,按结核性心包...  相似文献   

2.
来稿简报     
以心包炎首发的肺癌一例患者男,52岁。负重时突发心前区剧痛伴气喘住某县医院,有奇脉,心界扩大。胸透为渗出性心包炎,两肺正常,心包穿刺有血性液体,半月后转本院。X线胸片示心包及两侧胸腔积液。入院后反复出现心包填塞,曾5次心包  相似文献   

3.
心脏穿通伤是严重的致命性损伤,常引起心包积血,合并胸腔损伤,导致心功能障碍及出血性休克,是战伤中重要的死因之一。本文报告4例生前未能确定死因,经尸检证实为心脏穿通伤死亡,特此报道如下。 1 病例报告 例1,女,45岁。主因心慌气短、咳嗽、全身浮肿8个月,近10天加重,于1961年10月11日入院。2个月前曾因结核性心包炎住院治疗,此次加重,再次入院。查体:T36℃,P100次/分,R27次/分,BP18.7/16kPa。急性病容,端坐呼吸,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弱,未闻杂音,两肺(-),腹水征(+),肝在肋下4cm,两下肢浮肿。入院后进行X线检查,符合心包积液,第5天行心包穿刺,抽出浅红色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3岁。因呼吸困难、胸闷10天入院。查体:端坐位,口唇粘膜紫绀,颈静脉怒张,心浊音界扩大,心率104次,心音遥远,肝肋缘下增大,双下肢浮肿。胸片示心影向两侧扩大。诊断为:急性化脓性心包炎。住院后经心包穿刺抗生素及对症治疗效果不佳。于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及心电图特征:患者,男,57岁,因反复胸闷、心悸,活动后气促、双下肢水肿三个月,近几天加重入院。彩超显示左右心房稍增大,心包的脏壁分离,内有炎性液体暗区12~15mm,X线和CT显示两侧胸腔内有少量积液,心包积液,心包脏层略增厚与壁层,心电图示(见附图1),窦性心律偏快94次/分;QRS波电压偏低;TⅠⅡ avL、avF倒置,V1呈rsR捫停琒V5粗钝,QRS>0.12秒。患者入院后经利福平,异烟肼,利尿剂等治疗二个月后症状消失,X线胸片两肺结核吸收,超声心动示心包积液吸收,心电图示(见附图2)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消失,出院后继…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0岁,因发热、多汗3个月,咳喘、心悸半个月于1985年3月23日入院。查体:口唇微绀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底部有收缩期震颤,心率120次,律齐,主动脉瓣区有Ⅳ级SM(向颈部传导)及DM。二尖瓣区有Ⅲ级SM。肝大,脾未触及。有杵状指(趾)。胸片示肺纹增多,心影向左下扩大。心电图示电轴-46°,V_(1-3)呈QS 型,V_(5-6)呈RS 型。S-T 段:V_(1-3)抬高0.3mV,T_(v5)-6负正双相。二维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增大,左室流出道增宽,主动脉瓣增厚,反射增强。横轴观见关闭呈横条状。住院期间经强心,利尿、大量抗生素等治疗,病情仍进行性加重。4月17日10时排尿后突然面色苍白,抽搐,随即心跳呼吸停止(心电图示室颤)。抢救无效死亡。临床诊断: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病变;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死  相似文献   

7.
我们收治3例肿瘤性心包炎,现报告如下。例1、男性,21岁。以胸痛气急5天入院。起病前半个月被板车碰撞胸部,后左侧胸痛,X线胸透发现心脏增大而入院。查体:T39.5℃,P104次/分,BP110/80mmHg。呼吸急促,颈静脉怒张。心尖搏动消失,心界向左右扩大,心律齐,有奇脉,心音遥远。血沉34mm/h。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T波普遍低平。X线胸片见两肺野清晰,心脏呈普大型,X线透视见搏动微弱。心包穿刺抽出血性液体550ml,病理检查见间皮细胞增生活跃,拟诊癌性心包积液。后转某医院开胸探查,见心包广泛粘连,行部分剥脱术,病理诊断心包间皮瘤。术后9个月复发死亡。例2、男性,20岁。1983年1月7日以胸痛、咳嗽15天入院。查体:T36.7℃,P96次,分,BP120/80mmHg。颈静脉怒张,左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尖搏动不明显,心界向左右扩大,心音遥远,律齐。肝肋下0.5cm,肝颈静脉回流征(+)。  相似文献   

8.
上腔静脉平滑肌肉瘤致右心房壁破溃一例运城地区人民医院(044000)叶新龙,荆约恩患者,女,53岁,主因胸闷、气短、恶心腹胀,双下肢浮肿伴消瘦、乏力半年余;以“慢性结核性心包炎”两次在我院心肾科抗痨治疗,效果不佳。于1990年12月27日又以“结核性心包炎”收住我科,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差,呈恶液质表现,端坐呼吸,双侧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胸廓大致对称。心率108次/分,律齐,心音遥远,心浊音明显向两侧扩大,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鸣。腹部高度膨隆。呈蛙腹,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脾肿大平脐,肠鸣弱,腹部正位片:心影呈烧瓶样扩大,心胸比率0.95,右心缘有一3×2×2cm的不规则阴影。超声心动图报告:大量心包积液,心脏结构不清。心包穿刺可抽出暗红色凝固性血液。心电图报告:窦性心动过速,各导联普遍低电压,ST—T有心肌损害样改变。血常规:Hb:11.59%,WBC1200个/mm3,N:72%,L:28%。BT:20′.BC:2′,Pts:15万个/mm3,ESK:2m/h。术前诊断:①结核性心包炎,②慢性心包炎填塞。于1991年1月3日在局麻下,行剑突下,心包切开引流术,术中切开心包,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1岁,1987年4月13日入院。畏寒发热伴右季肋部及心前区疼痛2周,加重2天,以“肝脓疡,化脓性心包炎伴休克”由外院转来,近无腹泻。检查:心界向两侧显著增大,心音遥远。肝上界于右锁骨中线第四肋间,肋下平脐.有触痛;腹水征(+)。Hb11g,WBC18400,N85%。X 线示心影呈巨大烧瓶状,心胸比0.71,上纵隔影增宽;右胸腔中等理积液。入院前7天于外院B 超检查示肝脏增大,左叶内见有7.8×6.5cm 低回声区,部份液性暗区。入院后即行心包穿刺,抽出巧克力色脓液720ml,于入院后15小时行剑突下心包切开引流术,引出巧克力色脓液600余ml,置心包引流管行闭式引流。二次脓液培养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性 ,34岁。 1996年 7月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并开始服用华法林 5 .2 5mg·d-1。两个月后因出现心慌、气促、上腹胀而入院。查体见心界扩大 ,肝大。一周后病情明显加重。出现烦燥 ,大汗 ,端坐呼吸 ,尿少 ,血压低 ( 10 / 8kPa) ,凝血酶原时间 45s ,超声检查提示 :心包及双侧胸腔大量积液。立即停用华法林 ,以维生素K1拮抗治疗并输血。同时行心包及胸腔穿刺引流 ,心包腔引流血性液体 3 2 0 0ml,胸腔引流 70 0ml,引流液血色素均达 12 5 g·L-1,引流后症状缓解 ,血压恢复正常 ( 18/ 12kPa) ,出院时华法林剂量调整为 3mg…  相似文献   

11.
胆固醇性心包炎是一甚为少见的疾病,国内报告很少,我们遇到了一例,观察七年,报告如下。患者陈××,女,43岁,农民,因胸闷,气急,不能平卧伴有眼睑及双下肿浮肿3—4月,经当地治疗无效,于1978年6月29日入院。临床检查:贫血貌,眼睑及双下肢浮肿,心率80次/分,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未闻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余无特殊。静脉压测定首次155mmH_2O,末次128mmH_2O,妊娠4个月。化验室检查:红血球180万/mm~2,血色素40%,白血球5800/mm~3,中性77%,  相似文献   

12.
1例68岁胃恶性间质瘤女性患者术后口服伊马替尼400mg,1次/d。半年后超声心动图示心包少量积液,5年后出现双下肢轻度水肿、心房颤动,超声心动图示心包中等量积液。停用伊马替尼,2周后心包积液减少;3周后心包积液完全消失,且未再发作心房颤动,双下肢水肿明显减轻。再次按照原剂量服用伊马替尼,2周后再次出现少量心包积液,3及6个月时超声心动图均未见心包积液,且未再发作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13.
甲减引起大量心包积液,临床上往往容易误诊而延误治疗,现将近年我院所见误诊3例报告如下。例1,女性,63岁,颜面、双下肢浮肿伴胸闷2个月,在外院多次诊断为“肾炎”,治疗效果欠佳转来我院。胸片及B超均示“大量心包积液”而收住院。体检:Bp80/70,表情淡漠,动作迟缓,语言欠清晰,面部苍白微肿,皮肤干枯,颈静脉充盈,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远。60次/分,双下肢轻肿。T_3<0.5毫  相似文献   

14.
患者陈××,男性,43岁,因心慌,胸闷不能平卧半个月。体检发现颈静脉怒张,心尖搏动不明显,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遥远。心电图:Ⅱ_(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0.1毫伏。X线示心脏明显扩大,两心缘自然  相似文献   

15.
霍剑虹  喻卓 《云南医药》2006,27(5):513-513
临床资料患者,女,70岁,因“反复胸闷、气促、心悸、双下肢浮肿3年余,再发并加重1周”入院。既往无“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史。入院查体:T36.8℃,P75次/min,R20次/min,BP90/60mmHg,一般情况差,半卧位,神清合作,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少许细湿罗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90次/min,律不齐,频发早搏,6~7次/min,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肝于剑下4cm,右肋缘下2cm触及,肝-颈静脉回流征(+),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呈凹陷性水肿。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内径明显增大,右心室、右室流出道及右房增大,室间隔增厚,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室射血分数40%;  相似文献   

16.
例1:女,78岁,主因“咳嗽、气短半个月,加重伴夜间不能平卧3d”于2000年4月8目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3℃.心率11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10/70mmHg,慢性病容,神清,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底可闻及细湿啰音。叩诊心浊音界明显向左下扩大,心率11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牌未触及,腹水征(-),双下肢无浮肿。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张,室间隔、左室后壁运动减弱,入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功能Ⅳ级,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7岁,因反复胸闷、心悸,活动后气促、双下肢水肿3个月,加重入院。彩超显示左右心房稍增大,心包的脏壁层分离,内有炎性液体暗区12~15mm,x线和CT显示,两侧胸腔内有少量积液,心包积液,心包脏层较壁层略增厚,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偏快94次/分:②QRS波电压偏低:③TⅠ ⅡavL、avF倒置,V1呈rsR’型,SV5粗钝,QRS>0.12秒。患者入院后经利福平,异烟肼,利尿剂等治疗2个月后症状消失,x线胸片两肺结核吸收,超声心动示心包积液吸收,心电图示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消失,出院后继…  相似文献   

18.
王津胜  浦奎  李慧敏 《天津医药》2003,31(5):309-309
1病例报告患者男 ,42岁 ,主因活动后心悸、气短3年 ,加重1个月于2001年11月13日入院。患者于1998年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憋气、心前区不适 ,休息后可缓解。1999年在本院行心脏超声检查示 :左房、左室扩大。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坚持服用“地高辛、阿司匹林、双氢克尿噻等药物治疗。此次因症状加重而入院。查体 :脉搏90次/min ,血压18/8kPa ,心界向左下明显扩大 ,心尖搏动弥散 ,心率90次/min ,律齐 ,可闻及第3心音 ,心率增快时呈奔马律 ,心尖部可闻及II/6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示 :左房50mm …  相似文献   

19.
刘萍  陈荣杰 《河北医药》2000,22(12):949-949
患者 ,男 ,33岁。主因胸闷伴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7d加重 2d入院。查体 :T 36 .4℃ ,P 10 0次 min ,R 2 0次 min ,BP 14.6 11.3kPa。神志清 ,两肺呼吸音粗 ,可闻及少量湿性口罗音 ,心界扩大 ,心率 10 0次 min,律不整。二尖瓣及三尖瓣听诊区均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P2 >A2 。心电图示 :广泛低电压 ,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PtfV1( ) ,V2 、V3QRS波群呈QS型。心脏彩超示 :扩张心肌病样改变 ,二尖瓣、三尖瓣返流 ,少量心包积液。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当天 15 :15给予 5 %葡萄糖 5 0 0ml加硝酸甘油 5mg…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44岁,工人。主因间断性咳嗽、咯痰伴气喘4个月,胸闷、气短不能平卧1个月住院。曾多次在本地按“喘息性支气管炎”就诊治疗。检查:右侧半卧位,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湿罗音及哮鸣音,心界无明显扩大,心音低顿,无杂音,双下肢指凹性浮肿。肘静脉压224mmHO_2,心电图提示低电压,心肌缺血。x 线:双肺下部片絮状阴影,边界不清,右侧肋膈角钝,有弧形液面影,左上肺有两个小结节影,心影向两侧扩大。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