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后改革时代"与"后西方时代",我们面临着"当中国统治世界"之"他者"话语的文化想象和理智担忧。当许多学者在并未从根本上明其就里的情况下,缺乏应有立场地盲目跟随西方学者探讨所谓"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  相似文献   

2.
清洁发展机制的局限性和系统风险提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为约束发达国家履行2012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而安排的三种基于市场手段的灵活机制之一。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CDM开发国。而在这一背景之下,CDM市场的隐患已经浮现出来,中国处于CDM产业链的最低端,核心的话语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中国提供了产品,但产品的标准和评估都是发达国家制定的,中国没有自己的交易系统,没有定价权,也没有碳金融机构和人才,这里面包含着重大的系统风险和隐患。由于CDM机制高昂的运作成本和独特的特征,决定了它作为全球性的减排机制,不具备大规模发展的前景,而小型化、高质量、低风险才是CDM未来发展的方向,中国应当更多地参与方法学的制定工作,这是CDM市场基本的规则竞争之一。总之,尽管CDM在碳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这一机制目前更加符合发达国家的利益,不能成为中国未来低碳经济转型的依靠,对CDM这块蛋糕中国必须保持足够的节制和理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外交环境在冷战后面临着来自国际政治、社会制度、经济和时代主题等四个方面的变化和挑战.江泽民同志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外交理论,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以求"同"、求"和"的原则精神处理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关系,形成了全方位外交的新局面,使中国外交展示出从未有过的成熟和自信.  相似文献   

4.
随着"后危机时代"、"后牙买加时代"、"后美国时代"、"后改革开放时代"等诸多时代特征相互叠加、同时开启,世界进入新变革时代。本文回顾深圳特区在顺应社会变革中的取得诸多历史成就,分析深圳特区在新变革时代面临着国际利益矛盾迅速转变,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特区发展新困难等诸多新挑战,提出深圳应加快政府职能和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开放策略转变,同时促进产业转型和加快科技创新实现由"深圳速度"向以"深圳质量"为新标杆的特区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5.
甲午战争结束至新中国成立这个时期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粗分为两个阶段:前者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主要强调体育应满足"强国保种"需要,时代内涵是国家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后者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主要强调体育应满足"儿童"需要,时代内涵是国家亡国灭种的威胁基本解除,亲美效美情绪萌生并茁壮成长。新中国成立至今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界,粗分为两个阶段。前者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主要强调体育应满足"建设祖国,保卫祖国"需要,时代内涵是国家一穷二白且时时面临外来威胁;后者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渐趋多元,这是改革开放背景下整个社会价值多元现象在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问题上的投射。  相似文献   

6.
进入后危机时代和后改革时代,煤炭产业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当前中国煤炭产业面临的四大形势是:产能过剩势头显现,煤炭需求依然旺盛,国家整合力度加大和民企呈现联合趋势。中国煤炭产业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必须需要处理好五个关系:在煤炭产业内部,处理好煤炭开采、销售与深加工、精加工的关系;在煤炭产业外部,处理好煤炭产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在产业规模方面,处理好"大与小"、"民与国"的关系;在利益分配方面,处理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投资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关系;在发展目的方面,处理好煤炭产业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性问题集中爆发、传统治理机制"失灵"的背景下,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并以增进整个人类社会的福祉为根本目的,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主要目标,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主要方式,为新时代推动全球治理提出了"中国方案".本文在综合分析当今时代全球治理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渊源和新时代内涵,并为全球化环境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碳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刚刚起步。中国作为《京都议定书》"附件二"国家之一,在第一承诺期内暂无减排义务,目前主要借助清洁发展机制(CDM)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活动。选取2006年到2010年我国十个省份基于CDM碳交易的预计碳减排量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碳金融对各省份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各地区单位GDP的碳减排量对其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是显著的,即发展碳金融有利于促进各省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面临的重大课题。通过分析当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阐明新媒体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配额时代结束看中国纺织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朝晖  肖树青 《东岳论丛》2006,27(5):199-200
2005年1月1日,中国纺织业迎来了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后配额时代,但是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多变、竞争对手的日益强大以及与主要进口国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向中国纺织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理性地分析看待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业所面临的世界贸易形势,以及采取相应地应对措施,是我国纺织业需要共同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京都议定书》是第一部规定温室气体量化减排义务的国际条约,它提出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是发达国家为实现其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在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合作共赢机制。发展CDM项目既可促进生态发展战略的实施、又可推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同时可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我国具有开展CDM项目的优势,相关企业应该抓住CDM项目机遇。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适时提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顺应了时代潮流,反映了时代要求,回应了时代挑战,解决了时代提出的问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破解了世界疫情围困中国,反击了贸易保护主义,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路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对马克思资本理论的正确运用,有助于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于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相似文献   

13.
北宋东京城在中原古代城市,甚至在中国古代城市中,无疑是独具魅力的一个。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等文人笔记中,记述了一个商业街市发达、民俗生活繁阜的文字中的东京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具体的图像东京。对画中虹桥"桥市"及其周边的沿汴"河市"与历史典籍记述之关联性、北宋东京清明坊与张择端画作之关联性进行探讨,能够补充前人在北宋东京城市史、民俗史研究中的不足,进而丰富中原历史遗产的内涵,并在文化支持方面为中原崛起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4.
小康社会,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从生活层面提出的现代化理想,是一个历史和时间的概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未来十年中国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经过这一时期努力,中国将结束以小康为导向的发展时代,进入现代化发展新阶段.为此,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既立足现实,又兼顾未来,在发展中坚持"一条道路"、一个"总体布局"和一个"基本原则",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实现与"后小康"时代的发展对接.  相似文献   

15.
从清末到抗战之前,是在中日两国关系史上最为糟糕的时代,两国戏剧交流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短短30年间,中日戏剧交流先后出现了三次高峰:第一次高峰是1906—1910年前后,李叔同、曾孝谷等人在东京成立的春柳社,在日本戏剧界协助之下,中国剧团展开的演出活动直接促成了中国话剧的诞生;第二次高峰是1930年前后,日本留学归来的夏衍、郑伯奇等人在上海成立了上海艺术剧社,主要搬演了从日本戏剧改编的剧目,这被视为中国左翼戏剧运动的开端;而第三次高峰则是1935—1937年,杜宣、吴天等人在东京演出的《雷雨》《日出》等剧目,后来成为中国话剧史上不朽的经典。日本戏剧促进了中国话剧的诞生、成长和成熟。  相似文献   

16.
发展是我们时代的主题。中国的发展包含了多种矛盾,既有以往发达国家所遭遇过的许多矛盾,也有中国在参与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特有的矛盾。当代中国发展的经验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理念提供了沃土。如果说,中国理论是对当代中国发展和中国道路的理论总结的话,那么,"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则是解答中国发展问题的智慧结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的宽松货币政策操作略有差异,效果也各不相同,但最终都会引起货币供应的变化并极可能导致通货膨胀预期失控的风险。在分析中国应对危机的宽松货币政策引起货币供应增长不均衡及货币政策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面临货币政策制度变迁的观点,认为双层货币制度安排是实现后危机时代通货膨胀控制目标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8.
动态能力是资源基础观的最新发展,是在动态环境中克服"核心能力刚性"、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高阶能力.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面临诸多挑战,加强中小企业动态能力构建具有必要性.通过解析动态能力的构成,提出中小企业动态能力构建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构建措施建议有助于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力,推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姜晓秋 《理论界》2014,(12):57-67
资本时代已经过去,"重启"时代已经来临。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创新更换发展引擎,不仅是辽宁工业大省转型升级的需要,更是辽宁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在互联网时代,辽宁文化产业正面临着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产业结构升级缓慢,"融合力"较低,产业链条残缺,文化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人才缺乏和理论研究落后,制约了辽宁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试图站在互联网视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创新驱动理论,借鉴文化产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理论,参照国内外有益经验,探索辽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提出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国际气候立法的发展对各国的能源法制产生了深远影响."巴厘岛路线图"的制定以及<哥本哈根协议>的出现,标志着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的"后京都时代"即将来临.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其能源法制在"后京都时代"面临着严峻挑战,急需从能源法制理念、能源管理体制、能源立法体系、能源法制具体制度、能源国际合作法制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调整和变革,以期为实现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法制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