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王伟华  刘伟 《山东医药》2009,49(9):89-90
目的建立快速诊断结核杆菌利福平(RFP)耐药的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设计5条覆盖rpoB基因热点突变区域的MGB探针,结合实时PCR方法检测结核杆菌rpoB基因的点突变。结果50株临床分离结核杆菌菌株中,12株RFP耐药株,38株敏感株。双探针实时PCR方法检测结核杆菌13株检出rpoB基因突变,突变率占26%。531位点单突变11株,526位点单突变1株,531、526双位点联合突变1株。12株耐药株均检出rpoB基因突变。结论双探针实时PCR技术能快速、准确地检测结核杆菌rpoB基因位点的突变,可用于临床对结核杆菌RFP耐药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2.
聚合酶链反应对肠结核和克隆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肠结核的诊断及其与克隆病的鉴别诊断颇为困难。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了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这两方面的价值。36例肠结核、26例克隆病标本被纳入本研究。引物来自结核杆菌特异重复插入序列IS6110。其产物特导性通过Sa1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地高辛标记的探针经Southern杂交证实。结果显示:在36例肠结核中,27例PCR阳性126例克隆病中无1例阳性。从而证实了PCR对肠结核是一种快速、敏感和特异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并对肠结核与克隆病的鉴别诊断具有极高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对癫痫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23例癫痫患者进行24hAEEG及常规脑电图(EEG)检测,比较AEEG与EEG对癫痫的诊断价值。结果癫痫患者中AEEG与EEG的异常率及痫样放电异常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AEEG对于癫痫诊断与发作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结核杆菌DNA检测在肠结核与克罗恩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肠结核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鉴别诊断价值。并对其内镜活检组织的病理改变进行比较,方法:C地38例肠结核和30例CD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抗酸染色镜检和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DNA。结果:(1)淋巴细胞聚集在CD远较肠结核多见(P<0.05);而肉芽肿,尤其是干酪样肉芽肿和肉芽肿的融合在肠结核却更多见(P<0.05)。两者其他病理特点的差异在活检组织中不明显或难以发现;(2)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DNA总阳性率为63.2%(24/38例);在与CD肉芽肿形态相同的肠结核组中阳性率为71.4%(10/14例);在无肉芽肿瘤变的肠结核组中阳性率为64.7(11/17例)。而该技术在CD组无1例阳性。抗酸染色镜检总阳性率为21.1%(8/38例)。结论:内镜活检病理对肠结核与CD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局限。PCR技术是鉴别肠结核和CD极有价值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肺结核、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9年5月~2010年8月收治的45例肺结核患者、4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对3组患者的血清ADA和CRP检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结核组、肺癌组血清ADA和CRP高于对照组(P均〈0.05),肺结核组血清ADA和CRP高于肺癌组(P均〈0.05),血清ADA和CRP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肺结核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结论血清ADA和CRP联合检测在肺结核、肺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r干扰素(IFN-r)水平在结核脑膜脑炎及Ⅲ型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Elispot技术分别对383例结核病人(包括7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10例Ⅲ型肺结核患者)、97例健康人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r干扰素(IFN-r)水平进行定量检测。结果Elispot技术在结核病中诊断敏感性为81.46%,特异性为85.57%;结核脑膜脑炎组Elispot阳性率为61.64%;Ⅲ型肺结核患者组Elispot阳性率为86.13%;健康对照组Elispot阳性率为10。31%;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pot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在Ⅲ型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优于结核性脑膜脑炎。  相似文献   

7.
肛门和尿道括约肌肌电图对多系统萎缩(MSA)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本文综述了两种检查方法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基础、方法学、正常和异常表现以及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目前,两种检查方法对多系统萎缩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仍存在争议,对MSA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二者差异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以及是否可以互相弥补尚未见报道。肛门和尿道括约肌肌电图在MSA时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的改变,在怀疑MSA时该项检查可作为常规的电生理检测手段,对于鉴别诊断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尚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老年结核性与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应用抗阿拉伯糖甘露糖脂G抗体(LAM IgG)、结核杆菌DNA (TB DNA)、腺苷脱氨酶(ADA)、癌胚抗原( CEA)和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CEA mRNA)指标鉴别诊断老年结核性与恶性腹水的价值.方法 对象包括结核性腹水(结核组) 37例和恶性腹水(恶性组)37例,采集腹水为检测标本,应用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法检测LAM IgG、酶学反应终点法检测ADA、磁酶免法检测CEA、PCR法检测TB DNA和CEA mRNA.结果 结核组与恶性组检测L AM IgG、TB DNA、ADA、CEA和CEA mRNA结果的差别均具有显著性(P<0.01),各指标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①诊断结核性腹水:LAM IgG 91.9%、59 . 5%、88.0%和69.4%,TB DNA 97.3%、70.3%、96.3%和76.6%,ADA(>33 U/L)86. 5%、81.1%、8 5.7%和82.0%;②诊断恶性腹水:CEA94.6%、56.8%、91.3%和68.6%,CEA mRNA91.9% 、81.1% 、90.9%和82.9%,ADA(<33 U/L)81.1%、86.5%、82.1%和85.7%.结论 LA M IgG、TB DNA和CEA、CEA mRNA指标分别在诊断结核性腹水和恶性腹水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ADA对两种腹水的特异性较低但敏感性较高,共同应用这5个指标对鉴别诊断结核性与恶性腹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细菌性肺炎及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45例细菌性肺炎患者和50例肺结核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等指标.结果 肺炎组PCT、CRP、WBC、中性粒细胞(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肺炎组PCT诊断阳性率(77.8%)明显高于肺结核组(16.0%)(P〈0.05).结论 血清PCT检测对肺结核和细菌性肺炎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甲胎蛋白(AFP)异常对肝癌(HCC)的诊断和鉴别价值。方法收集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慢性肝病、非肝肿瘤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血TGF—β1和AFP水平,分析两者在HCC早期诊断和鉴别方面的临床价值。结果HCC患者血TGF—β1呈异常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肝硬化、慢性肝炎和非肝肿瘤组。如以血TGF—β1浓度〉1.2μg/L、AFP浓度〉50μg/L为界,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8.4%和63.7%,特异性分别为89.2%和75.7%。TGF—β1与血AFP浓度、肿块大小均无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HCC诊断阳性率。结论血TGF—β1和AFP分析有助于肝癌的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11.
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危险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危险程度及相关因素。方法 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河北省20个县确诊的涂阳肺结核患者确认的1岁及1岁以上的7884例密切接触者在线索患者确诊后1个月内进行PPD试验,3个月后对第1次试验阴性者再次进行PPD试验。结果 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中<15岁的儿童感染率为39.03%(153/392),15岁及以上年龄组感染率为60.65%(4014/6618)。PPD试验强阳性率<15岁的无卡痕儿童高达28.06%(110/392),是有卡痕儿童(16.82%,147/874)的1.67倍,15岁及以上年龄组13.55%(897/6618)最低。随着线索患者痰中结核分枝杆菌菌量的增多,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增高,痰中结核分枝杆菌菌量不同的线索患者的接触者感染率及PPD试验强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42,P<0.01;χ2=235.11,P<0.01)。与线索患者为夫妻、父母、同学和同事关系的接触者感染率较高,为祖孙和兄弟姐妹关系的接触者感染率较低,不同关系接触者的感染率和PPD试验强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7.14,P<0.05;χ2=18.97,P<0.05)。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年感染危险率为3.53%(ARI=10÷1133÷3×12×100%)。结论 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危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接触者结核感染的危险与线索患者痰中结核分枝杆菌菌量、接触者与线索患者关系以及接触者的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2.
郑惠聪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590-1591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误诊为肺结核的原因,提高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对7例经胸部CT扫描或支气管造影术证实为支气管扩张而误诊为肺结核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患者最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发热、胸痛,X线表现形态多样,查痰结核菌均阴性,正规抗结核治疗病情虽缓解,但易复发。结论结核菌阴性而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与肺结核相似,经抗痨治疗后仍易反复发作病人,应考虑支气管扩张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韦格纳肉芽肿(WG)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3例WG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结果 23例患者中首次就诊即合并肺部感染5例,占21.7%;确诊WG6个月内发生肺部感染12例,占52.2%;确诊WG6个月以上发生肺部感染6例,占26.1%。全身型73.9%,局限型26.1%;红细胞沉降率(63.6%)、C反应蛋白(65%)升高,免疫球蛋白(30%)减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率82.6%,C-ANCA阳性率69.6%。肺部感染表现为咳嗽、咳痰(86.9%),发热、乏力(52.2%),咯血(52.2%),胸闷、胸痛(34.8%)。主要为细菌感染(56.5%),结核分支杆菌感染(43.5%),真菌感染(39.1%)。15例(65.2%)合并低蛋白血症,8例(34.8%)合并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22例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其中5例接受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3例(13.4%)死亡。结论 WG合并肺部感染6个月内发生率高,多为全身型,其临床上表现为咳嗽、咳痰,病原学检查细菌、结核分支杆菌、真菌感染多见,绝大部分患者使用过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  相似文献   

14.
结核菌L型感染诱导小鼠生精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结核菌L型感染能否引起生精细胞凋亡,从而推测结核菌L型感染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 用牛型结核分支杆菌L型反复直接注入成年雄鼠睾丸内,40天后取睾丸组织分别作HE染色及凋亡细胞的原位末端标记显示(ISEL)。结果 实验组20列雄性小鼠有15例曲细精管的生殖细胞有凋亡;对照组20例无一例有生精细胞凋亡;两者生精细胞凋亡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结核菌L型感染可引起小鼠生精细胞凋亡;结核菌L型感染与男性不育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49例下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断程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合理的诊断程序。方法对49例下叶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结果下叶肺结核多见于青壮年,60岁以下占77.6%;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为主,占69.4%;痰液抗酸杆菌阳性率(34.7%);X线表现多种多样,片状影10例(20.4%);其中斑片影35例(71.4%),斑片影伴斑点、结节影16例(32.7%),伴空洞影4例,伴条索影2例。通过查痰AFB确诊17例(34.7%);胸部CT检查诊断14例(28.6%);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刷检、灌洗诊断11例(22.4%);PPD皮试及诊断性抗痨确诊7例(14.3%)。结论认识下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按痰中找结核菌、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性抗痨的诊断程序,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采用结核杆菌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诊断的价值影响。方法通过抽签选出于2017年10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60名非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一号组,同时选取同时期在该院确诊的60例患有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二号组。对两组患者统一实施结核杆菌T细胞斑点实验检测、痰抗酸杆菌涂片检测以及结核菌素试验,对检测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结核杆菌T细胞斑点实验检测灵敏度为97%,痰抗酸杆菌涂片检测灵敏度为38%,结核菌素试验检测灵敏度为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结核杆菌T细胞斑点实验法进行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在临床诊断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导管介入治疗配合全身化疗对耐多药肺结核(MDR—PTB)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采用3DVThAE/15DVThE全身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强化期每二周经纤支镜注药1次,共6次,然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时,在痰菌阴转率、病灶显效率(显著吸收+吸收)、空洞闭合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给药配合全身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全身化疗,其有促使痰菌阴转、空洞闭合的作用,并且安全无创、无明显不良反应、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诱导试验观察结核菌产生耐利福平药物的全过程,初步分析结核菌耐该药的机理。方法采用诱导试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序列分析,对经不同药物浓度传代培养后的结核菌强毒株(H37Rv)和36株临床耐药分离株进行分析。结果在诱导到第7代时,H37Rv的PCR-SSCP电泳出现异常,经测序证实在513位点发生基因突变。36株临床耐药分离株中有23株发生突变,为63.9% (23/36);其中有5株与诱导株基因突变位点相同。结论用药物不间断的刺激结核菌,是产生结核菌耐利福平药物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PCR-ELISA微孔板杂交技术检测结核杆菌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PCR ELISA微孔板杂交技术检测结核杆菌DNA。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结核杆菌DNA,并将扩增产物加入预先包被结核杆菌探针的微孔板,再加入结核杆菌显色探针,同时进行微孔板核酸夹心杂交ELISA显色。共检测肺部疾病患者痰标本 510例。结果 该法的灵敏度为 59.3%,特异性为 95.0%;阳性预测值为 96.3%,阴性预测值为 51.4%。结论 PCR ELISA微孔板杂交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检测结核杆菌DNA,是结核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可靠实验室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对结核活动性判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肺结核MSCT基本征像及MSCT对结核活动性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组统计继发性肺结核初治、好转期及非活动性肺结核MSCT基本征像特点,归纳出对结核活动性判断有价值征像。结果70例3组患者中,继发性肺结核初治患者MSCT主要征像有小叶中心结节及腺结节征(21/25)、小叶内网线结构(18/25)、树芽征(22/25)、磨玻影(15/25)、液体支气管征(8/25)和斑片影(24/25),前5种征像与B组好转期及C组非活动性肺结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斑片影三组出现率均较高,无显著性差异,索条影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继发性肺结核各期MSCT征像有一定特征性,MSCT对结核活动性判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