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福昌  薛建文  陈兵 《陕西中医》2010,31(10):1408-1409
本文报道了倒卵叶五加根、根茎及茎的水提醇沉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作用和适应原样作用。认为倒卵叶五加对小鼠自主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异戊巴比妥多钠合并使用,可以明显增强其催眠作用。倒卵叶五加具有镇痛、抗缺氧、抗高温作用,并能使小鼠在常压缺氧条件下耗氧量降低。  相似文献   

2.
赵鹏  张婷婷  张丽华  宋逍 《中成药》2014,(11):2418-2420
目的探讨倒卵叶五加多糖铁(Ⅲ)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及其初步的理化性质。方法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合成倒卵叶五加多糖铁(Ⅲ)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其理化性质。结果合成倒卵叶五加多糖铁(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5℃,配料比3.9,反应体系的pH=8。得到的倒卵叶五加多糖铁(Ⅲ)中含铁量为19.43%。结论本研究合成得到了倒卵叶五加多糖铁(Ⅲ),其有望被开发成为一种理想的补铁制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倒卵叶五加茎不同提取部位的抗血栓、抗脑缺血药理作用。方法: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小鼠断头喘息时间试验法、尾静脉注射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法、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法,观察倒卵叶五加不同提取部位纤溶活性、抗脑缺血、抗体内血栓、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强弱,以期找到药理作用较强的活性部位。结果:倒卵叶五加茎水提浸膏、水提醇沉浸膏、醇提浸膏、醇提柱层析浸膏均具有较强的溶栓、抗血栓、抗脑缺血、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理活性。结论:倒卵叶五加的提取物有显著的抗血栓、抗脑缺血作用,其中醇提柱层析浸膏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4.
段玺  巨红叶  焦莹  唐志书  宋逍 《河南中医》2019,39(1):137-141
目的:采用超声波对倒卵叶五加多糖进行提取,并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设计法,优化倒卵叶五加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影响倒卵叶五加多糖提取率的因素大小顺序为: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响应面法确定的最佳工艺:料液比1∶50 g·m L-1,超声时间为60 min,超声温度为60℃,多糖得率为1. 68%。结论:利用超声波提取倒卵叶五加多糖,提取率约为传统提取的4倍,表明该工艺对倒卵叶五加多糖的提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倒卵叶五加(Acanthopanax obovatus)是一种传统中药,有强壮作用,用于治疗慢性疾病。最近研究报道倒卵叶五加多糖(AOPS)具有免疫调节作用。AOPS不仅能增强腹膜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特异抗体的产生,而且还能拮抗对抗肿瘤剂的抑制作用。曾报道抗肿瘤多糖能激化人血清中补  相似文献   

6.
<正> 五加是五加科五加属多种植物,古代传统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本草对五加论述:“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久服轻身耐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把五加定为“本经上品,”论述:“延年老,功难尽述。”古人评论:“宁得一把五加,用不金玉满车”。我们对陕西省19种(含病变)五加属植物全面研究基础上,首先对蕴藏量最多的倒卵叶五加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倒卵叶五加根和茎的成分与刺五加药用成分相似,药理临床实验证明无毒,能调整机体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是具有人参的“适应原”样药物,扶正固本,益气健脾,补肾安神,助睡眠,增食欲,壮阳。对神经衰弱、冠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倒卵叶五加中紫丁香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用HPLC法测定提取液中紫丁香苷含量,对影响倒卵叶五加提取工艺因素水平进行研究。结果:最佳工艺为12倍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h,提取次数及乙醇浓度影响差异显著。结论:50%乙醇提取工艺用于倒卵叶五加的提取,该工艺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质量稳定,可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比浊法及电镜技术观察了倒卵叶五加总皂甙对家兔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倒卵叶五加总皂甙本身对血小板聚集和超微结构无明显影响,但可抑制AA、Collagen及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外形改变、伪足形成和颗粒的释放。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3,(9):1257-1258
目的:探讨倒卵叶五加及复方佳蓉片对亚急性衰老大鼠睾丸间质细胞Bcl-2、Bax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倒卵叶五加组、佳蓉片组和维生素E组,每组12只。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各组大鼠在腹腔注射D-半乳糖(正常组动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同时,正常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10mL/kg)、其他各组依次给予倒卵叶五加(1g/kg)、佳蓉片(6g/kg)、维生素E(20mg/kg),用药50d。放免法检测各组血清睾酮浓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①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血清睾酮浓度明显下降;倒卵叶五加、佳蓉片和维生素E各组大鼠血清睾酮浓度显著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模型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中Bcl-2蛋白阳性表达为棕黄色;倒卵叶五加、佳蓉片和维生素E各组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意义(P<0.05或P<0.01)。Bax结果显示倒卵叶五加、佳蓉片和维生素E各组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倒卵叶五加及其复方"佳蓉片"可以上调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睾丸间质细胞中的Bcl-2蛋白的表达和下调Bax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睾丸间质细胞的凋亡,对抗D-半乳糖引起组织细胞的衰老。  相似文献   

10.
张艺芳  朱爱华 《陕西中医》2013,34(7):922-923
目的:研究倒卵叶五加茎对小鼠神经系统、大鼠心血管系统和家兔呼吸系统的影响,探讨其作用的广泛性。方法:采用小鼠自发活动、对异戊巴比妥的协同试验,观察其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采用心电图测定法,考察其对大鼠心电图ECG的影响;采用直接测压法,考察其对大鼠血压的影响;采用家兔气管插管通过呼吸换能器与台式平衡记录仪相连接记录麻醉家兔呼吸频率,考察其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结果:倒卵叶五加对小鼠的自发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异戊巴比妥有协同作用,可提高入睡率,延长睡眠时间;对大鼠心率、血压及心电图各指标无影响;大剂量对家兔呼吸频率有加快作用。结论:倒卵叶五加茎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大剂量对呼吸系统有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倒卵叶五加Acanathopanax obovatus Hoo多糖功能饮料配方,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感官(色泽、气味、组织状态、口感)评分为评价指标,多糖、柠檬酸、蜂蜜加入量为影响因素,响应面试验优化配方,再采用DPPH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配方为倒卵叶五加多糖0.05%、蜂蜜6%、柠檬酸0.15%、苯甲酸钠0.1%,感官评分7.68。所得功能饮料色泽风味理想,组织状态均匀,透明度高,稳定性好,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达36.80%。结论倒卵叶五加多糖功能饮料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是值得开发的新型产品。  相似文献   

12.
43例患者按中医分为气虚、阳虛、阴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五型。以刺五加冲剂治疗22例,早晚各服冲剂2包(每包含浸膏0.68克),持续服用40天为一疗程,总有效率为68.18%,总显效率为50%;以倒卵叶五加冲剂治疗21例,早晚各服冲剂2包(每包  相似文献   

13.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与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无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Rupr.et Max-im)Seem.〕均为五加科植物。在长白山区,人们将高不盈尺的刺五加幼株称“人参幌子”,示其叶有误为人参叶之虞。苏联学者亦曾提出易混淆的可能性(《АлтечноеДело》,T·10(6);28,1961)。本世纪六十年代,用人参叶生产的“人参茶”已销售国内外;以刺五加叶为原料生产的“五加参茶”也已问世。无梗五加叶的利用  相似文献   

14.
盛力胶囊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会丽  肖会玲  孟婷 《陕西中医》2003,24(5):476-476
盛力胶囊是由淫羊藿、人参、倒卵叶五加等中药加工而成。其功效为扶正固本、养心安神、滋补脾、肝、肾。据基础药学研究 ,淫羊藿、倒卵叶五加中均含有黄酮类化合物 ,也为其中的有效成分 ,且淫羊藿、倒卵叶五加的制剂 ,极大多数以黄酮类成分作为质量控制的依据 ,另外 ,植物体内的生化代谢是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 ,控制了黄酮的含量 ,其他有效成分响应地也得到了控制 ,因此 ,选定总黄酮对盛力胶囊进行含量测定。本文以芦丁为标准品 ,用铝盐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 [1 - 2 ]得到较满意的结果。实验部分  1 试药与仪器 :95 %乙醇 ( A.R.天津化…  相似文献   

15.
无梗五加鉴别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梗五加 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Rupr.et Maxim.)Seem.是在研究刺五加A.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过程中发现的。在收购刺五加根(根茎)、茎、叶中,发现混入大量无梗五加的根、茎和叶。因为无梗五加的根、茎和叶的形态与刺五加的根(根茎)、茎和叶的形态,没有明显差异,收购部门无法区分。同时,两种五加的形态特征,也无显著差异,均具有五片小叶,都有刺,非专业人员,难以识别。但两种五加在植物分类上,差异确很明显,无梗五加小叶3—5枚,刺五加小叶5枚,无梗五加头状花序呈球形,由多数近无柄的花密集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倒卵叶五加、麦冬、五味子组成的复方制剂五加参冲剂的毒理学安全性,探讨其作为保健食品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传统致畸试验的方法,评价五加参冲剂的安全性。结果:五加参冲剂在4.0g/kg~16.0g/kg剂量范围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为阴性,对小鼠生殖细胞未见损害作用,大鼠致畸试验在2.75g/kg~11.0g/kg剂量范围内未发现致畸作用。结论:五加参冲剂符合食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刺五加叶与无梗五加叶的最佳采收期,比较二者金丝桃苷、紫丁香苷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从而区分两个相近种的差异,并讨论二者混用的弊端。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丝桃苷及紫丁香苷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含量,采用SPSS16.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刺五加叶中紫丁香苷与金丝桃苷含量明显高于无梗五加叶,且在6月21日和7月6日达到最高值,分别为0.311 1%与0.686 8%。无梗五加叶中微量元素含量高于刺五加叶,其中,铁在6月5日达到最高值,锰、锌、铜在6月 21日达到最高值。结论 刺五加叶的最佳采收期为6月21日至7月6日,无梗五加叶的最佳采收期为6月5日至6月21日。二者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刺五加叶适于药用,而无梗五加叶适于食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将刺五加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概况进行整理总结,为刺五加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三十年相关文献,对刺五加叶所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现代临床应用等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结果刺五加叶中主要含有皂苷类、黄酮类以及有机酸类等化合物,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系统、抗肿瘤、降血糖等药理作用。刺五加注射液、刺五加片(胶囊)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保健食品五加参茶能够明显改善神经衰弱、失眠等症。结论刺五加叶具有重要的临床和保健价值,其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均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在人类遨游太空的壮举中,有一种中药材曾随宇航员一起游历了太空,它就是太名鼎鼎的刺五加。刺五加又名刺拐棒,老虎獠子、五加参等,为五加科五加属灌木,株高1米左右,其小枝密生细刺毛,掌状复叶,3~5枚,在《本草纲目》中称,"以五叶交加者良,故名五加"。刺五加大多分布于我国北方辽宁、吉林、黑龙江及河北、山西等山坡丛林中,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刺五加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尤以根、皮富含挥发油、鞣质、棕桐酸、亚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测定倒卵叶五加冲剂中紫丁香苷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0∶9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65nm;柱温:35℃。结果:经检测,紫丁香苷的线性范围为0.0192~0.1536mg/mL,Y=9.846+2.824X×104 C(r=0.999 6),加样回收率为97.7%。结论:HPLC测定倒卵叶五加冲剂中紫丁香苷含量,方法稳定可靠,操作简便,可作为五加参冲剂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