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的寿命是有限的,气化失调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是养生和治未病的关键环节,“过则不及”和“中病量勿太过”以及“物极必反”都揭示了养生保健的“后天”效应是延年益寿的不二法则。“风水”是一个生态人居环境的传统概念,“风流”是一个时尚的生活方式和人文理念,“风险”是人生和健康的危险信息,“流行者气,主宰者理。”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完美集合,构成了中医“形神一体”的最高医疗保健模式。气化调控和“碳氢氧”平衡的内在联系,提示了中医“水火”理论的深层次涵义。气化在风水及意识流层次,尤其是在“精气神”思维中,天气人气的气化辨证理念横贯“天人合一”和“形神一体”。医疗保健要重视营养,意识,生活方式三要素。从“治未病”层次,调控人体气血平衡,碳水平衡,以气化调控为中心靶点,多层次,多靶点,依据中医药“君臣佐使”和标本兼治原则辨证施治。意识决定人生观和生活方式,气化中的“质能转换”是“精气神”平衡的内在调控,“天人相应”中的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自身气化的自控和调谐,构成了以“气化”为特点“形神合一”的具有中医特色的医疗保健和养生模式。“治未病”重点在于营养和意识的自我保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倡科学的医疗观,是完善和发展医疗保健模式的必然趋势。人体气化和生活方式的无序和紊乱是亚健康的主要病因,“管理”是主宰人体气化和意识理念有序运行的利器及有效方法论,在健康的自我管理及临床医疗管理中,管理思维是克服亚健康及治未病的关键。吸进新鲜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空气的湿度和气温以及气压是影响人体肺呼吸和细胞呼吸的关键因素。中医所讲的气,是从营养到意识,从新陈代谢到基因变异和重组并从“精气神”层面的全方位和整体的自我调控过程。食疗和药疗以及非药物疗法,具有同样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寿命是有限的,气化失调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是养生和治未病的关键环节,“过则不及”和“中病量勿太过”以及“物极必反”都揭示了养生保健的“后天”效应是延年益寿的不二法则。“风水”是一个生态人居环境的传统概念,风流是一个时尚的生活方式和人文理念,“风险”是人生和健康的危险信息,“流行者气,主宰者理。”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完美集合,构成了中医“形神一体”的最高医疗保健模式。气化调控和“碳氢氧”平衡的内在联系,提示了中医“水火”理论的深层次涵意。气化在风水及意识流层次,尤其是在“精气神”思维中,天气人气的气化辨证理念横贯“天人合一”和“形神一体”。医疗保健要重视营养,意识,生活方式三要素。从“治未病”层次,调控人体气血平衡,碳水平衡,以气化调控为中心靶点,多层次,多靶点,依据中医药“君臣佐使”和标本兼治原则辨证施治。意识决定人生观和生活方式,气化中的“质能转换”是“精气神”平衡的内在调控,“天人相应”中的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自身气化的自控和调谐,构成了以“气化”为特点“形神合一”的具有中医特色的医疗保健和养生模式。“治未病”重点在于营养和意识的自我保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倡科学的医疗观,是完善和发展医疗保健模式的必然趋势。人体气化和生活方式的无序和紊乱是亚健康的主要病因,“管理”是主宰人体气化和意识理念有序运行的利器及有效方法论,在健康的自我管理及临床医疗管理中,管理思维是克服亚健康及治未病的关键。吸进新鲜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空气的湿度和气温以及气压是影响人体肺呼吸和细胞呼吸的关键因素,中医所讲的气,是从营养到意识,新陈代谢到基因变异和重组并从“精气神”层面的全方位和整体的自我调控过程。食疗和药疗以及非药物疗法,具有同样作用。  相似文献   

3.
道法自然,以气为本,“治未病”既是辨证施治的基础,也是出发点。精气神和数气理”,始终是“治未病”的核心技术和理论基础。以气为本的“气血湿炎虚”五证辨证施治是保证临床基本疗效的理论依据。物质和精神,物质只是人体发病的基础,更多环节在于精神层次,疾病发展变化的各个层次都离不开“精气神”的气化过程,“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病因多样性是辨证施治理论的客观基础。以气为本,本子阴阳,治病必求于本。  相似文献   

4.
道法自然,以气为本,“治未病”既是辨证施治的基础,也是出发点。精气神和数气理”,始终是“治未病”的核心技术和理论基础。以气为本的“气血湿炎虚”五证辨证施治是保证临床基本疗效的理论依据。物质和精神,物质只是人体发病的基础,更多环节在于精神层次,疾病发展变化的各个层次都离不开“精气神”的气化过程,“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病因多样性是辨证施治理论的客观基础。以气为本,本于阴阳,治病必求于本。  相似文献   

5.
道法自然,以气为本,“治未病”既是辨证施治的基础,也是出发点。精气神和数气理”,始终是“治未病”的核心技术和理论基础。以气为本的“气血湿炎虚”五证辨证施治是保证临床基本疗效的理论依据。物质和精神,物质只是人体发病的基础,更多环节在于精神层次,疾病发展变化的各个层次都离不开“精气神”的气化过程,“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病因多样性是辨证施治理论的客观基础。以气为本,本于阴阳,治病必求于本。  相似文献   

6.
道法自然,以气为本,“治未病”既是辨证施治的基础,也是出发点。精气神和数气理”,始终是“治未病”的核心技术和理论基础。以气为本的“气血湿炎虚”五证辨证施治是保证临床基本疗效的理论依据。物质和精神,物质只是人体发病的基础,更多环节在于精神层次,疾病发展变化的各个层次都离不开“精气神”的气化过程,“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病因多样性是辨证施治理论的客观基础。以气为本,本于阴阳,治病必求于本。  相似文献   

7.
民以食为天,人之初性本善,后天营养过剩,“氧化应激”不但导致代谢综合征,并使人体阴阳平衡失调,精气神气化失衡。从氧化应激到氧化应激窗口有一个可长可短的“时间段”,在此阶段的“气血湿炎虚”辨证施治,就是中医“治未病”的过程,性命双修和形神合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对人类和个体的主导性,全息基因理论的遗传性,基因并不是简单的元素组合和重组,也不是简单的细胞克隆,与此相应的基因信息的遗传功能,在人体潜意识的拓展中和辨证施治中是非常重要的。对待者数,流行者气,主宰者理。经验可以遗传,痴呆可以遗传,聪明才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遗传;虽然这种遗传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框架性和拓展及远景。个体的差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后天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机械思维范式”不能适合这种理念,“辨证思维”范式才是医疗保健事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道法自然,以气为本,"治未病"既是辨证施治的基础,也是出发点。精气神和数气理",始终是"治未病"的核心技术和理论基础。以气为本的"气血湿炎虚"五证辨证施治是保证临床基本疗效的理论依据。物质和精神,物质只是人体发病的基础,更多环节在于精神层次,疾病发展变化的各个层次都离不开"精气神"的气化过程,"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病因多样性是辨证施治理论的客观基础。以气为本,本于阴阳,治病必求于本。"本"是神明之府,"本"是生命的宰,辨本施治是"治未病"辨证前  相似文献   

9.
“高碳”既是高热量又是人体酸性体质的主要病因,低氧和氧化应激增加是其并发症,葡萄糖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人体气血平衡失调及湿证和“气血湿炎虚”五证形成的关键。碳平衡失调直接引发了气化和人体新陈代谢平衡紊乱的链锁反应。气血水火平衡失调既是阴阳平衡失调,也是人体气化失调。“碳氢氧”既是构成“基因”即DNA的化学元素,又是人体气化和新陈代谢的辨证要点。营养,理念,生活方式以及生物,心理,社会的内因和外因是影响人体健康及中医治未病的不二法则。以人为本就是以气为本,是从“精气神”层次及“形神合一”层次的整体医疗保健理念。人体气化和新陈代谢同气候变暖及温室效应一样,尤其是代谢性综合征,“天人合一”理念贯穿疾病的发生和康复及辨证施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生命在于运动,神经系统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生命调节系统,随意运动和言行一致以及中医形神合一的整体医疗观,重视精神因素对形体的作用和影响。治未病和医疗保护原则及健康教育是减轻负面效应的关键,负面作用不但可使病人精神和信心崩溃并影响到疾病的恶化和康复。基因全息理论注重信息的形体结构和精神意识,重视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在人体基因的全部遗传信息中,开发和拓展精神、语言运动间的整体运动,将有助于辨证施治和疾病康复。基于“形神合一”的新医疗观将推动和促进新医疗保健模式的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整体一元论,始终困扰着对辨证施治的正确认知,其实“天人合一,阴阳一体,五行一体、五脏一体、阴阳五行一体以及气一元论”,包括辨证施治都是整体一元论。“气一元论”认为,气本为一,分为阴阳,气是阴阳二气的矛盾统一体。中医用“气一元论”和“九九归一”来强调辨证施治的整体性,分而辨证,合而整体。“九九”指多系统,多层次,分级辨证,“九九归一”指整体辨证和按需合理用药。“形神一体”和“精气神一体”以及“四诊八纲一体”,是对“整体一元论”的高层次认识。中医强调整体辨证,整体和阴阳一体是纲,辨证施治一体是目,深刻理解整体一元论的内在辨证关系是提高辨证医学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数百年来,“机械思维范式”将质量和能量以及物质和精神,看作对立的两个领域,并形成了西方主流社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但在社会科学领域,而且影响到医学领域,对人类医疗保健事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E=mc^2,指出了质能的转换和质能相等的科学论述,虽然在现代科学亚原子粒子层次中才得到验证,但在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中医学理论中,天人合一,气基因合一的整体理论,成为中医数千年来的医疗保健基本原则。气化理论贯穿“精气神”的全部。同“质能转换”理论同出一辙,气化是基因变异和基因生理的基础,“以人为本”,是以气化为本,贯彻中医“阳主阴从”法则,从改善人体内环境到细胞内环境,从而为“基因”的正常构建和健康的生理功能创造条件。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的不同生理功能,形成不同的基因性疾病,基因疗法的出现,虽然为临床提供了一些有效的选择,但逆转基因变异的根本原则,还是要从“基因变异”发生的基础中去寻找即用进化论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和辨证施治。八纲辨证和气血湿炎虚五证辨证,既要把握辨证的一般规律,“变”是气化的特点,物极必反和危机意识以及对“急证”的辨证危机对策,是辨证施治的另一重点,必须从临床实际出发,理解“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对辨证施治的指导意义,中西医并重,开创临床医疗保健新局面。中药自制剂,中药“丸散膏丹”自制剂,是中药创新的基础,没有中药创新的支撑,中医创新将是一句空话。进化论、相对论、辨证论以及中医辨证施治将为创建具有中西医并重的新医疗模式做出贡献。如果将“莫比乌斯”带和“贝赛尔”曲线同中医“阴阳五行”同场相应搏弈辨证,会形成一个新型思维切入点。中医辨证施治中的非对称性平衡,“变”与“不变”则更易于理解,更具形象化和实用化,生命的矛盾运动及和谐运动,是构成气化“非对称性平衡”自洽机制的主要内涵。平衡是相对的,非对称性平衡是绝对的,生命在于运动,这一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机体的新陈代谢永远处于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13.
阴阳五行,四诊八纲,五运六气,七情六欲,四气五味,都属于中医“气”的范畴。肺主气,以气为本,精属阴,气属阳。精和气在肺部合流。精气合一,“精气神”一体,精气和神气,构成“精神”的主要内核。气基因合一,形神一体。“阳主阴从”,同样强调了气和神在辨证施治中的重要性。“神”是精气合一的最高形式,换句话说,阴阳平衡是“神”的最佳生命存在和表达。“神者,水谷之精气”,“血气者,人之神”,形健则神旺,可见“形神合一”,是人体生理和生命力的最佳存在形式和表达形式。形与神皆根源于气,“气者,精神之根蒂也。”道法自然,天地之道,阴阳而已。本,气也,阴阳也。治病必求于本。中医所讲的神,是建立在人体各项生理指标正常值的基础上,是对人体的宏观和整体评价,尤其是在“四诊八纲”层次的辨证施治。精属阴,气属阳。阴平阳秘是人体阴阳和谐的最佳平衡状态。现代医学对气的研究,对阴阳的研究,对神的研究,尤其是对“神”的认知,始终同临床脱节。气,神,神志,神明,是中医对“神”各阶段的不同称谓,是形神一体,精气神合一,精气和精神最佳生理外在表达和抽象评价。人体理化和功能及生命力的集中表现就是中医所讲的“神”。在“精气神”和“精神”层面,“神”只是气的高层和高端抽象评价;在治疗层面,理气调神互为因果。精气合一,气行血行,扶阳理论和甘温除大热理论,对健康的保持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精气血神”既是精神的生理过程,又是由低级向高级的“神”的抽象和表达,主宰者理,气也,神也。看病难、看病贵,要从国情出发。以最小的代价,争取最大的临床疗效。大医情诚,首先是公益性,其次是责任和服务。几千年来,人道主义和人文精神,始终是中医的立身之本。  相似文献   

14.
无“气”不成病,无“气”不成医。气行则血行,气血湿炎虚五证及阴阳五行之气,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气象和天气预报,以人为本和以气为本,“天时,地利,人和”全面的概括了“天人合一”的丰富内涵。中医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厚积薄发之中,具有人文素质和科学内涵以及医疗保健的专业理论。整体观和辨证施治是其特点,阴阳五行,气血湿炎虚五证以及四诊八纲和“治未病”理论构成中医的理论框架。精神和物质,中医更重视“气化”在生命中的作用,“以气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基础和内涵,“天人合一”是以气为本的外延和整体观。“天人合一”,“以气为本”,“心脑合一”,“精气神一体”构成中医理论的核心技术。在中医特色的传承问题上,是经验的传承和创新,经典中医理论信息化,临床诊疗技术现代化是中医进步和创新的必由之路,舍此无第二条道路。在创新问题上,一是古典理论的现代表述,二是“四诊八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大医精诚是中医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中医服务的公益性质和理念;经济上坚持“简便验廉”,学术研究中坚持高科技含量和中医特色;大医精诚,“诚”,一方面是强调服务性,更重要的是非商业化理念和奉献精神,“诚”具有“大慈大悲”和“普渡众生”的佛教理念。量力而行和用少的经济投入换取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健康回报,是“新医改”及临床医疗追求的价值观,这同样是中医特色。中医特色除体现其固有医疗保健的专业特色外,中华人文理念的传承是其本色。这应该被认为是医学的专业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功能。劳心者治人,中医历来强调意识形态,对生命的积极作用和负面致病因素,“气”的负面作用和多样性及致病性,成为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内涵和临床病因。人文医学,管理医学和生物医学构成中医现代理论的主体,既体现中医特色又体现医疗模式新概念。整体观/天人合一/宏观、辨证观/辨证施治/循证医学、现代观臌观/中西医并重。三观并重是发展和拓展中医特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数百年来,“机械思维范式”将质量和能量以及物质和精神,看作对立的两个领域,并形成了西方主流社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但在社会科学领域,而且影响到医学领域,对人类医疗保健事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E=mc2,指出了质能的转换和质能相等的科学论述,虽然在现代科学亚原子粒子层次中才得到验证,但在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中医学理论中,天人合一,气基因合一的整体理论,成为中医数千年来的医疗保健基本原则。气化理论贯穿“精气神”的全部。同“质能转换”理论同出一辙,气化是基因变异和基因生理的基础,“以人为本”,是以气化为本,贯彻中医“阳主阴从”法则,从改善人体内环境到细胞内环境,从而为“基因”的正常构建和健康的生理功能创造条件。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的不同生理功能,形成不同的基因性疾病,基因疗法的出现,虽然为临床提供了一些有效的选择,但逆转基因变异的根本原则,还是要从“基因变异”发生的基础中去寻找即用进化论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和辨证施治。八纲辨证和气血湿炎虚五证辨证,既要把握辨证的一般规律,“变”是气化的特点,物极必反和危机意识以及对“急证”的辨证危机对策,是辨证施治的另一重点,必须从tI盘床实际出发,理解“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对辨证施治的指导意义,中西医并重,开创临床医疗保健新局面。中药自制剂,中药“丸散膏丹”自制剂,是中药创新的基础,没有中药创新的支撑,中医创新将是一句空话。进化论、相对论、辨证论以及中医辨证施治将为创建具有中西医并重的新医疗模式做出贡献。如果将“莫比乌斯”带和“贝赛尔”曲线同中医“阴阳五行”同场相应搏弈辨证,会形成一个新型思维切入点。中医辨证施治中的非对称性平衡,“变”与“不变”则更易于理解,更具形象化和实用化,生命的矛盾运动及和谐运动,是构成气化“非对称性平衡”自洽机制的主要内涵。平衡是相对的,非对称性平衡是绝对的,生命在于运动,这一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机体的新陈代谢永远处于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16.
天人合一,气基因相应,精气神一体,人是第一生命力。基因是生命数据库的硬件和软件及部分信息,大量的信息数据流要靠“后天”因素扩充和完善。精气神和基因的因果关系,决定基因的重组和完善,水气热三者间的转化和质变,气基因相应的生命法则,进化论和相对论,整体论和辨证论,中医始终代表着医疗保健治未病及医学管理的先进理论和临床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7.
天人合一,气基因相应,精气神一体,人是第一生命力。基因是生命数据库的硬件和软件及部分信息,大量的信息数据流要靠“后天”因素扩充和完善。精气神和基因的因果关系,决定基因的重组和完善,水气热三者间的转化和质变,气基因相应的生命法则,进化论和相对论,整体论和辨证论,中医始终代表着医疗保健治未病及医学管理的先进理论和临床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五千年,中医对人体科学的研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都有其独特的理论。现代医学更重视对人体的“物质性”即解剖和新陈代谢的研究,忽视了人体“精神性”即思想理论化和人生观同疾病及“基因”的内在联系,人文精神的生理和病理以及新陈代谢基础的针对性论文及文化产品匮乏,精神文明远远落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速度。医学领域表现的更为突出。气是第一生命力,物质和精神是气的两个状态,精气神三宝,是物质到精神的三步曲,也是气的最高表现形式。精神因素是“气”的重要内涵;是生命的支柱和健康标志,精神和基因的互动,因果关系的必然性,昭示着“气基因相应”和“气基因合一”的不二法则。生命基因是先天的,但生活方式取决于后天的选择。从而影响人的后半生。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及“精气神”人体三宝,以及饮食有节和陕乐精神是“气基因合一”和气化代谢的基础。神是生命的主宰,气是第一生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选择美好的生活方式,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人类长寿健康的保证。本文着重探讨了,“气基因合一”,物质是生命的基础,精神是生命的上层建筑和主宰,正确和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人体生命长寿和健康的保证。人生的价值并不仅仅是身体健康,中医所讲的“神明之府”,是光明美好的精神世界和积极向上以及健康的快乐人生。理性和智慧不但激励生命,同时也影响着生命中“气基因合一”及基因代谢和基因功能。补精益气壮神,中医讲补益精气,主要是平衡理论,阴阳平衡,水火平衡、酸碱平衡;补是平衡,辨证施治也是平衡。气一阴阳一五行之气、精气神、八纲、五证、十二型均可为本,辨本施治,治病必求于本。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五千年,中医对人体科学的研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都有其独特的理论。现代医学更重视对人体的“物质性”即解剖和新陈代谢的研究,忽视了人体“精神性”即思想理论化和人生观同疾病及“基因”的内在联系,人文精神的生理和病理以及新陈代谢基础的针对性论文及文化产品匮乏,精神文明远远落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速度。医学领域表现的更为突出。气是第一生命力,物质和精神是气的两个状态,精气神三宝,是物质到精神的三步曲,也是气的最高表现形式。精神因素是“气”的重要内涵;是生命的支柱和健康标志,精神和基因的互动,因果关系的必然性,昭示着“气基因相应”和“气基因合一”的不二法则。生命基因是先天的,但生活方式取决于后天的选择。从而影响人的后半生。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及“精气神”人体三宝,以及饮食有节和快乐精神是“气基因合一”和气化代谢的基础。神是生命的主宰,气是第一生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选择美好的生活方式,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人类长寿健康的保证。本文着重探讨了,“气基因合一”,物质是生命的基础,精神是生命的上层建筑和主宰,正确和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人体生命长寿和健康的保证。人生的价值并不仅仅是身体健康,中医所讲的“神明之府”,是光明美好的精神世界和积极向上以及健康的快乐人生。理性和智慧不但激励生命,同时也影响着生命中“气基因合一”及基因代谢和基因功能。补精益气壮神,中医讲补益精气,主要是平衡理论,阴阳平衡,水火平衡、酸碱平衡;补是平衡,辨证施治也是平衡。气一阴阳一五行之气、精气神、八纲、五证、十二型均可为本,辨本施治,治病必求于本。  相似文献   

20.
无极,气也;从无到有,太极也。感悟水火,无处不在。水火纵横生命及八纲全过程,故,不知水火,不足以言八纲;不知八纲,不足以言中医。营养过剩,水火平衡失调,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超限增加。CO2具有二重属性,作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属阳,最终形成酸性体质,二氧化碳又属阴。一方面,阳明火盛和壮火妄行;一方面火情频发,暗潮汹涌。代谢亢进,氧化应激造成微血管损伤。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促进并加重了代谢综合征,肥胖已成为肿瘤的首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都和氧化应激有关。重视对氧化应激的防治和对微血管的保护是辨证施膳治未病的关键。饮食有节和散步运动是防治代谢综合征和保护微血管的主要措施。养生保健,生命在于运动,君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气血湿炎虚五证合一,是强化整体辨证的重中之重,辨证施膳和辨证施治是治未病的有效选择。缺氧和二氧化碳增加及酸性体质,是健康和疾病发生的主要病因。滴水穿石和星火燎原同样揭示了“水火理论”在辨证施膳及辨证施治和治未病中的关键作用,以及量变到质变的病情发展观。“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从疾病的分类、病位、属性、体质多方面、多层次、多靶点论证了辨证施治和治未病的重要性,八纲既是整体观,也是辨证观即科学发展观。用发展的、运动变化的、动态的整体观念去思考问题和解决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多重矛盾和病变,就显得非常必要。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共存,是指垃圾食品热量过剩,而必需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微量元素及非必需微量元素的缺乏。事实上,人体内的矛盾运动规律和矛盾平衡以及对立统一规律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并存在于人的一生中。“矛盾平衡”法则在人生和辨证施治中是一个普遍规律。矛盾运动,矛盾统一,矛盾平衡和对立统一法则,是中医辨证的核心重点。辨证施治充分体现了“矛盾论”和“实践论”思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更年期综合征,是指人的生理功能衰退,是老年疾病的必然趋势,就“虚实”而言,“虚”是绝对的,“实”是相对的。而养生保健和治未病就是一个扶正祛邪的自洽过程。饮食、生活、运动和基因的关系,基因和“精气神”的关系,在这个整体网络中,各种因素互为因果,既自相矛盾又相辅相成,局部病变只是整体因素的外在表达和症状。辨证施膳就是治未病,合理膳食休闲运动就是养生保健。医疗保健中的任一合理措施,都有利于辨证施膳以及辨证施治,有利于“治未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