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淋巴管瘤的CT诊断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淋巴管瘤的CT影像表现和CT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 4例淋巴管瘤的CT表现。结果:发生在颈部18例,肠系膜11例,腹膜后7例,后胸壁5例,纵隔2例,左侧腋窝并同时累及颈和纵隔1例。表现为囊性、边界清楚或不清的肿块影。增强CT扫描肿块囊内不强化,囊壁或囊肿内分隔有轻度强化。结论:淋巴管瘤的CT影像具有特征性,CT可以很好地显示肿瘤的密度、大小、形状和范围,是诊断淋巴管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儿童颈部淋巴管瘤的CT表现和CT诊断价值.方法 9例淋巴管瘤中6例为囊性淋巴管瘤,3例为海绵状淋巴管瘤.螺旋CT平扫9例,平扫同时增强扫描3例.结果 淋巴管瘤在CT表现为颈部边界清晰的囊性肿物,位于颈动脉间隙或颈外侧间隙,有明显占位效应,沿邻近疏松组织间隙蔓延生长.囊性淋巴管瘤表现为水样密度,密度均匀,有分隔,囊性区无强化,囊壁及分隔轻度强化.海绵状淋巴管瘤密度不均,可见低密度背景下等密度或略高密度的点片状和条状.结构,CT增强扫描特征为低密度区无强化,囊壁及分隔呈点状、条状、网格状强化.结论 CT检查可清晰显示淋巴管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和蔓延范围,依据其部位、内部结构和CT特点可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3.
漆明刚  伍丹 《西部医学》2011,23(10):1977-197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淋巴管瘤MS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三维重建,其中4例同时行增强扫描。结果 CT表现为沿颈部肌间隙生长的囊腔,囊腔内呈水样低密度或混杂密度。其中多房囊性4例,单房囊性1例,延伸至纵隔合并出血1例;3例多房囊性和1例单房囊性显示囊壁及分隔,动、静脉期均见轻-中度强化(静脉期强化明显)。结论 MSCT检查能清晰显示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部位、大小及延伸(累及)范围,对诊断和术前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淋巴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优势及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淋巴管瘤患者多层螺旋CT的检查资料,总结多层螺旋CT下淋巴管瘤的影像特征。结果25例淋巴管瘤中20例囊性淋巴管瘤,CT平扫14例表现为单一囊肿,6例表现为多房性囊肿,囊腔内见有分隔;增强扫描8例出现囊壁或(和)间隔的轻微强化。4例海绵状淋巴管瘤平扫均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增强检查实性部分有明显分期增强;1例毛细管型淋巴管瘤表现为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增厚,部分区域见有小蜂房样表现,增强扫描见有轻度不规则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为淋巴管瘤的诊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征象。结果颈部囊性淋巴管瘤可单房或多房,以后者多见,多为单侧分布,以颈后三角多见.少数双侧弥漫性分布,范围广泛.CT特征为边界清楚、薄壁,有较大囊腔的囊状肿块。囊内呈水样密度或负值(乳糜液)、多房者纤细有分隔,增强扫描囊内无强化,囊壁和分隔无或轻度强化,体积较大者包绕或推压血管、气管等正常结构。尤以弥漫性分布者为重,合并感染者囊内密度增高,可有积气,囊壁及分隔增厚.边界模糊,其用围组织分界不清、结论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征象具有特征性,CT扫描是重要的检查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6.
血管淋巴管瘤的CT及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淋巴管瘤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血管淋巴管瘤12例,其中CT扫描2例,MRI扫描11例。回顾性分析血管淋巴管瘤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12个病例中多房囊性或囊实性11例,均以囊性为主;单房囊性1例;沿组织间隙蔓延生长11例;MRI显示液-液平2例。CT或MR增强扫描囊壁及间隔轻度或中重度强化。结论血管淋巴管瘤多呈多房囊性或囊实性,以囊性为主,易沿疏松组织间隙蔓延,影像学表现具特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对颈部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11例颈部淋巴管瘤患儿均行CT检查.结果 11例患儿,肿块仅限于颈部9例,累及颌下间隙和(或)纵隔2例.CT平扫表现为颈部多房或单房性、薄壁水样密度肿块.结论 CT可清晰显示淋巴管瘤的大小、形态和延伸范围,从而指导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颈部淋巴管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3例儿童颈部淋巴管瘤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结果:儿童颈部淋巴管瘤的典型CT表现:肿瘤边缘光滑,呈密度均匀的囊性包块,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囊壁较薄,呈轻度强化,囊内不强化.肿瘤为多囊时,可见囊内有线状分隔,合并出血时,可见囊内有"液-液"平面.结论:儿童颈部淋巴管瘤在CT检查方面有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颈部淋巴管瘤的高频超声与CT特征。方法搜集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淋巴管瘤,均行超声和CT检查,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和CT特点。结果颈部淋巴管瘤主要超声和CT特征为从颈部至颌下和(或)纵隔间蔓延的单囊或多囊性肿块,沿周围疏松组织间隙呈浸润性生长,有占位效应。本组36例,肿块仅限于颈部26例,累计颌下间隙和(或)纵隔10例;单侧发病35例,双侧1例。结论高频超声和CT检查可清晰显示病变的大小、形态和延伸范围,多数能定性诊断,对颈部囊性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对颈部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1例颈部淋巴管瘤患儿均行CT检查。结果11例患儿,肿块仅限于颈部9例,累及颌下间隙和(或)纵隔2例。CT平扫表现为颈部多房或单房性、薄壁水样密度肿块。结论CT可清晰显示淋巴管瘤的大小、形态和延伸范围,从而指导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