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超限高层的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广西某超限高层进行了抗震性能的计算分析,讨论了超限高层抗震设计计算分析中需注意的方面,并对结构进行了补充弹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显示,该结构在竖向虽然有大开洞,但无明显薄弱层,结构抗震性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
运用不同力学程序对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进行了整体抗震性能分析,在各项指标满足规范的同时,采用弹性时程分析和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了结构动力响应特性,评估了结构在大震下抗震安全性能,结果表明:该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能满足多道抗震防线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工程写字楼为酒店建筑,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由于建筑平面布局及设备布置复杂,形成三层高位转换、竖向框支柱上下不贯通,同时框支梁中预留较大设备洞等特点,最终形成超限结构。在结构的超限设计中,采取相应加强措施,并采用多个分析软件进行多遇地震反应谱分析,同时对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化设计、弹性时程分析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时程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取相应措施后,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且满足设定抗震性能目标要求,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成都美年广场二期某超高层办公楼的结构设计和抗震性能分析。塔楼地下3层,地上44层,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重点介绍了塔楼的结构布置,抗震计算分析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目标及实现。整体结构通过弹性分析进行设计,并通过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进行复核设计。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抗震性能满足规范及性能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成都美年广场某超高层办公楼的结构设计和抗震性能分析。塔楼地下3层,地上46层,采用框架一核心筒结构。重点介绍了塔楼的结构布置、抗震计算分析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目标及实现。整体结构通过弹性分析进行设计,并通过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进行复核设计。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抗震性能满足规范及性能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孟庆富 《四川建材》2012,38(6):61-63
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是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趋势。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使结构抗震设计从宏观定性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多重目标,从而提高设计的可靠性。首先建立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水准、性能目标及性能设计指标。通过多种软件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和设防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响应,并进行结构弹性时程分析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响应分析,然后利用各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判定结构的性能水准,从而确定结构是否达到预期的性能目标。计算结果表明:重庆某179.6米超限高层能够满足我国现行抗震规范提出的各项抗震设防要求和各项既定的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7.
《工业建筑》2017,(9):175-180
深圳大厦设计高度超过200 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为高度超限、扭转不规则超限高层建筑。通过采用STAWE、ETABS软件对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和风荷载作用下的计算以及弹性时程分析,对结构的关键部位及楼板应力进行计算分析,另外采用PERFROM 3D软件对结构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各项指标都满足设计技术标准要求,满足"大震不倒"抗震设防基本要求,罕遇地震作用下各项设计控制指标均满足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8.
青岛富都国际广场的两栋塔楼属于超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为剪力墙结构体系.采用PKPM和MIDAS Building两种软件进行了弹性计算,结构的周期比、位移角等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保证了主要构件在中震和大震作用下的性能要求.采用MIDAS Building软件进行了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保证了结构大震不倒,并找到薄弱部位进行加强.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完全能满足预定性能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根据结构抗震规范,采用结构分析软件SATWE、TAT及PMSAP分别对某研究院科研中心及会议中心两部分结构进行了结构抗震的静力分析及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其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结构内力及位移等各项反应值均满足结构安全性能要求。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模型简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低温建筑技术》2020,(5):65-68
文中以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某B级高度超高层为例,研究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在超限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结构在2~6层及13~17层设置了斜柱,且结构具有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等其他不规则。文中建立了结构在不同地震水准下的性能水平和性能目标,对斜柱层关键构件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利用SAUSAGE软件对结构整体进行了大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斜柱关键构件能满足既定的抗震性能目标要求,结构整体具有良好的延性,能以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且变形能满足规范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史春芳  徐赵东 《建筑技术》2009,40(8):722-725
对8度区的西安石油宾馆采用粘弹性消能支撑进行减震设计与研究。首先利用时程分析计算原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针对原结构不满足抗震要求,采用粘弹性支撑对原结构进行抗震加固;随后阐述了粘弹性阻尼器及消能支撑的设计,简述了阻尼器位置的优化。通过对该宾馆加与不加粘弹性支撑的时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粘弹性阻尼器可有效降低结构的振动反应,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消能减震装置。  相似文献   

12.
对位于中山市的1栋226 m超B级超限高层建筑进行了抗震性能设计。采用盈建科软件进行小震下的弹性设计,采用ETABS软件进行小震下模型对比分析;采用盈建科软件进行中震下等效弹性分析;采用SAUSAGE软件进行大震下弹塑性时程分析。性能设计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各项指标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满足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对关键构件作了适当的加强,以保证在大震下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3.
林勇 《城市住宅》2021,28(6):179-181
华安县"五馆一中心"项目属于超限结构建筑,针对工程特点,通过2种分析软件(PMSAP、YJK)对超限结构进行弹性反应谱分析、弹性时程分析、静力弹塑性分析及钢结构专项分析等,提出超限抗震措施,对结构薄弱部位适当加强.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性能化设计,并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能显著提高结构抗震性能,可较好满足现行规范对各项计算指标的要求,保证预期抗震性能设防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为对比分析不同支撑结构形式下型钢混凝土阀厅的抗震性能,建立了整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首先对两种不同形式支撑下结构的模态进行了计算,得出其前三阶模态为横向、纵向及扭转,结构的布置满足设计要求,自振频率也符合初步分析结果,说明模型满足抗震动力分析需求.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支撑的结构模型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将求出的基底剪力与采用反...  相似文献   

15.
温州凯迪中心超限高层办公楼建筑高度278m,经分析比较后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存在高度超高、刚度突变、楼板不连续、扭转不规则、穿层柱、斜柱等超限项,属于超限高层建筑,按抗震性能目标C进行性能化设计。采用YJK和MIDAS两个计算软件对该结构体系进行整体及局部的计算和分析,包括多遇地震抗震分析及弹性时程分析、中震抗震分析、罕遇地震等效弹性分析等,采用PKPM-SAUSAGE进行罕遇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各项计算结果表明,结构能够满足规范的相应要求,设计能够达到预设的抗震设计性能目标,说明结构体系可行,结构构件选用合理。  相似文献   

16.
本工程为高层住宅楼,结构高度为48.60m,剪力墙结构,是具有平面凹凸不规则、扭转不规则、侧向刚度不规则、局部不规则和塔楼偏置等不规则项的超限高层建筑。设计分析时采用YJK软件进行小震弹性分析、弹性时程分析和楼板应力分析计算,采用Midas Gen软件进行了小震下计算复核,采用PUSH程序进行大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取相应加强措施后结构设计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能达到预定的抗震性能目标,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7.
长富金茂大厦结构主体高度295m,为组合框架-核心筒-伸臂结构。用ETABS和SATWE软件进行结构弹性分析,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此外还进行了结构的弹性时程分析,将其结果和反应谱结果中的较大值用于结构设计。风洞试验表明主楼顶层加速度峰值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同时验算了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安全性。采用ABAQUS对结构进行大震弹塑性时程反应分析及抗震性能评价,最后介绍了采取的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实际工程为例,通过分析工程的基本设计条件,对超限高层建筑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法及抗震加强措施,以满足建筑抗震性能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多项超限高层结构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图书馆新馆为特别不规则的多项超限复杂高层建筑。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了抗震性能目标,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对该结构进行了抗震设计。通过采用SATWE和MIDAS软件,分别进行小震作用下静力和弹性时程分析、中震作用下特别重要构件的弹性设计及其它构件不屈服判别分析、大震作用下静力弹塑性推覆(Pushover)分析,找到了结构抗震薄弱部位,采取了对应的抗震加强设计。最后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工程的结构抗震设计及采取的抗震加强措施能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其抗震设计理念对类似建筑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广州盛德大厦改建设计后的结构进行抗震性能研究。要求改建设计后的结构满足现行结构规范,故对原已建部分承载力复核并采取相应的加强改造措施,以确保其有足够的抗震能力。改建后的结构设计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包括小震弹性计算、中震弹性以及中震不屈服构件验算,以及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分析。利用ETABS和PERFORM-3D分析软件进行了整体结构弹性及弹塑性时程分析和推覆分析,并运用多种分析手段验证不同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震性能,最后校核了桩基础在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