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某钢结构门厅上部梁发生较大沉降,不利于结构安全且影响装修外观。依据沉降原因分析,选取千斤顶钢管顶升,顶升后对结构进行加固方案,并对提出顶升过程中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工程采用增大截面尺寸、改变计算跨度和浇筑牛脚柱的加固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某工程中3m直径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在顶进施工过程中发生高程偏差后,采用灌浆顶升技术对沉降的管段进行纠偏与加固。  相似文献   

3.
结合房屋的结构特点、基础型式、地基土分布等因素,分析某住宅楼沉降、墙体开裂的原因,并提出了采用人工挖孔桩托换原基础的方案。通过对托换梁、桩承台、人工挖孔桩等构件的设计和施工,采用动态化监测系统对顶升纠倾全过程进行监测,完成了对该住宅楼的顶升纠倾加固。纠倾后的房屋倾斜率满足了规范要求,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天津某35 kV变电站开关室,地基不均匀沉降严重影响到开关室内电器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经采用静力压桩托换原有地基加固补强控制地基稳定后,进行开关柜两侧的顶升纠偏设计和施工,开关柜倾斜变形恢复至稳定状况,达到了预期的加固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城镇建设和整治中采用注浆技术,可以改良地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在地层中造成团结体;可加固、顶升、纠偏因基础沉降而倾斜的建筑物;还可充填有大型裂隙和洞穴的地层或地下工程壁后空隙.以实例介绍了注浆技术及其在工程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某楼房因不均匀沉降严重、墙体结构开裂,曾属病危建筑物。对该楼房各结构节点受力状况进行模拟分析计算后,决定在对上部结构进行适当修补的同时,对局部区段的地基基础采用钢管桩、注浆进行加固,以恢复其结构的力学性能及正常的使用功能。该楼房的加固已取得成功,效果良好。介绍了其独特的加固方法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7.
对于特大型立井,防止井架基础不均匀沉降对施工安全至关重要。以典型工程实例为背景,对位于矸石回填土、注浆加固地基和整体联合加固3种方案下井架基础产生的不均匀沉降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研究表明:井架直接位于回填土上时,产生的最大沉降量为4.5cm,不均匀沉降现象明显;对回填土进行注浆加固后,井架基础的最大沉降量为2.59cm,相比直接位于回填土上,最大沉降量减少了43%;采用整体联合加固后,井架基础的最大沉降量减小到1.8cm,减少了60%,可以有效的控制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整体联合加固方案在实际工程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该文针对杭州市地铁1号线盾构隧道近接立交桥桩基础工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盾构近接桩基础的加固方案进行加固效果分析,重点研究在盾构施工完成后桥整体沉降、土体沉降及桩基础的变形。分析结果表明:深孔注浆加固后桩基础、桥梁结构与土层的变形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且深孔注浆加固方案对于桩基础水平位移与土层沉降的控制有显著效果。该方法可为今后类似的近接桥桩基础盾构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双线盾构隧道先后开挖对结构稳定性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影响,本文以厦门市翔安行政中心站——浦边站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立模型,分析双线隧道先后开挖对盾构管片、箱涵结构以及地表沉降的影响,对比隧道加固前后箱涵结构的关键点沉降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双线隧道开挖完成后,左右线隧道正上方处箱涵结构沉降最大,分别为6.74、6.14 mm,箱涵结构正下方处的隧道管片变形最小;2)箱涵结构限制了土体的竖向位移,使土体产生横向变形,导致开挖后沉降槽宽度增大至30 m,最终地表沉降呈现“U”形;3)在隧道下穿箱涵范围内对隧道进行环向注浆加固,可保证箱涵结构的稳定。本文成果可为今后双线盾构隧道施工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0.
某3层砖混结构楼房,因地基下沉且不稳定导致向南东倾斜成为危房,经采用静压桩托换地基加固补强控制地基稳定后,进行双向顶升纠偏设计、施工与试验,通过成果分析治理是成功的。介绍了纠偏设计与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