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舟岱跨海大桥主通航孔桥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径的三塔钢箱梁海上斜拉桥。根据在舟岱跨海大桥主塔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分析海上高塔液压爬模施工中的主要安全风险。分别从爬模安装、爬模爬升、爬模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重点阐述海上液压爬模施工安全管理要点和风险防控措施。有关经验可供类似项目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子阳 《中外公路》2015,(1):194-197
液压自爬模施工技术已在高墩柱施工中广泛应用,但目前大部分的液压爬模均为轨道和架体分离式爬模(即爬模自爬升过程中架体和轨道分离开来,互为支撑相互爬升),而架轨一体式爬模将爬升过程中的支撑系统转换在预埋锚座上,使一体式爬模整体爬升,有效地简化了轨道和架体互爬的施工工艺,使爬模施工功效得以提高。通过马来西亚槟城二桥主桥主塔施工中采用的该型爬模为应用实例,对一体式爬模的结构组成、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施工控制要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结合青岛海湾大桥大沽河航道桥索塔主塔的施工,介绍了液压爬模施工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详细叙述了液压爬模的施工过程。该工艺在工程中的成功应用说明了对于超高桥墩而言,液压爬模是一种优质、安全、高效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4.
灌河大桥主塔中下塔柱呈内倾斜状的构造,在施工塔柱起步段(第一、二节)无法利用液压爬模的爬架系统时,对塔柱斜率及防模板倾覆控制就十分重要;为达到既满足塔柱斜率、模板抗倾覆的要求,又提高功效、方便施工,本文结合灌河大桥主桥主塔的起步段的施工,系统地介绍了塔柱起步段模板加固系统、施工工艺。总结了采用液压爬模系统的外模施工起步段的塔柱取得的良好效益,以积累斜拉桥主塔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5.
周建虹 《桥梁建设》2005,(Z1):72-75
济南纬六路斜拉桥主塔为A形塔,斜度大.充分考虑施工荷载、加工制造、施工运行等,采用自行设计的爬模爬架施工,介绍该主塔爬模爬架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6.
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江顺大桥爬模系统的设计进行了介绍,然后从液压爬模布置,液压爬模转换成中、上塔柱液压爬模施工,爬升施工等几个方面的施工技术,通过对桥塔液压爬模轨迹进行合理的布置,在施工过程中只需要在中、下塔转角的位置对桥塔液压爬模进行一次转换,有效规避了多次转换的施工风险,实现了预期的施工目标,保证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7.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桥桥塔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桥桥塔施工工期紧、大体积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及高空作业难度大、施工风险高等问题,该桥塔柱采用爬模施工,横梁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上塔柱采取塔梁同步施工技术.塔柱采用改进的液压自爬模系统和大节段模板、分竖向6 m大节段施工;为控制裂缝,下塔柱第1节与塔座混凝土同时灌注,横梁分2层施工,中塔柱合龙段施工时增设水平联结系以锁定两肢中塔柱;采用接力泵、振捣坐标化管理及有针对性的养护措施确保高空混凝土施工及质量;塔梁同步施工阶段,根据塔形变形曲线精确定位索道管,并设置高空防护平台、封闭液压自爬模系统等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8.
液压自爬模是现浇竖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项先进施工工艺.文中介绍铁了液压自爬模施工原理及罗坪特大桥采用国内最先进的QPM-100型液压自爬模的施工工艺,重点总结了塔柱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广州鹤洞大桥主塔采用爬模系统施工概况,并详细介绍了爬模系统的构造及操作方法.通过鹤洞大桥的实践,总结了爬模系统施工的优缺点,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桥塔为H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190.5m,采用液压爬模法施工。为满足液压爬模在高塔施工过程中快速化施工的需求并确保施工安全,针对桥塔结构特点,选用将5m节段液压爬模改进成6m的节段液压爬模进行桥塔施工,并对液压爬模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包括整体制作大装饰槽和大倒角模板并固定在液压爬模上,在大装饰槽处附墙装置下增加牛腿,将塔柱内、外侧面液压爬模上支架后移平台加长50cm。通过合理布置桥塔液压爬模轨迹,桥塔液压爬模只在中下塔柱转角处进行1次转换,避免了液压爬模在高空中多次转换的风险;液压爬模采用分组整体转换,加快了桥塔施工速度。实践证明,该桥采用液压爬模施工技术,实现了高效快速化施工目标,且施工过程安全。  相似文献   

11.
陈爱军  邵旭东 《公路》2006,(8):62-67
无背索斜拉桥是一种全新概念的造型优美独特的桥梁结构形式。它的最大特点是利用塔柱倾斜来平衡桥面恒载和活载,不设背索,改善了桥梁结构和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打破了传统的直塔斜拉桥的设计理念。本文以长沙市洪山大桥——单索面竖琴式斜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主要从设计的角度介绍了无背索斜塔斜拉桥的受力特点,混凝土斜塔柱主要结构参数的选取、斜拉索的索力确定及其在塔内的锚固位置和形式等。并且通过与常规的直塔斜拉桥的对比分析,对混凝土斜塔的合理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不对称孔跨转体斜拉桥,同常规斜塔桥相比其施工控制过程较复杂、技术难度较大,需关注其结构支撑体系、下塔墩截面设计、穿塔段构造、转体系统等问题。文中以跨庐山站立交工程主桥99 m+244 m+110 m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例,通过对结构体系、下塔墩截面形式、转体系统的对比分析和塔墩梁固接构造处的受力分析,选择塔墩梁固结体系、双薄壁下塔墩设计、钢绞线拽拉式转体系统,以及合适的塔墩梁固结段构造,主桥采用BIM正向设计。  相似文献   

13.
无背索竖琴式斜拉桥混凝土斜塔柱合理结构型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背索斜塔斜拉桥不同于传统的直塔斜拉桥,它是斜拉桥的一种特例,独特之处在于它不设背索,依靠塔柱的自重来平衡桥面恒载和活载,打破了传统直塔斜拉桥的设计理念,改善了桥梁结构和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达到了斜拉桥造型优美独特的效果。以长沙市洪山大桥——单索面竖琴式斜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参照A lam illo桥和其他同类桥型的相关资料,借助平面及空间有限元分析方法这一手段,从设计的角度通过改变一些重要的设计参数对无背索竖琴式斜塔斜拉桥之混凝土斜塔的合理结构型式进行了探讨,为同类型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斜拉桥主塔施工过程风致抖振时域分析及安全性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杭州湾大桥南通航孔斜拉桥进行桥塔施工架设期间的抗风分析。根据桥塔施工进度确立中塔柱合拢前及桥塔自立状态为抗风控制状态,针对2种施工控制状态建立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了抖振时域分析及施工阶段全过程静力分析,并对桥塔在施工过程中结构和施工人员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施工阶段设计风荷载作用下,2种抗风控制状态桥塔控制截面拉应力都不大,结构不会出现损伤;但塔柱顶部抖振振幅及狄克曼指标都较大。  相似文献   

15.
罗东伟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183-186,M0019
为安全、高效地对杨浦大桥进行主塔检测,针对该桥主塔的结构特点和技术、性能要求,提出一种适用于钻石形斜拉桥主塔的新型检查车方案。该方案通过将塔柱检修分区,针对不同的检修区域,设置不同的悬挂吊点,进行不同的吊篮组合,避开斜拉索的影响,实现主塔上、中塔柱的全覆盖检修。  相似文献   

16.
索塔是缆索承重桥梁中的一重要受力构件,型式多样、荷载条件复杂,其最终的应力状态同桥梁施工过程密切相关,且空间受力特性明显。以一实际斜拉桥索塔为背景,采用实体退化系列单元模拟了整个施工过程,对索塔结构的空间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索塔根部截面竖向正应力随施工过程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索塔结构的竖向应力空间特性明显,施工过程中应力变化复杂。空间分析弥补了平面分析的不足,其结果对保证索塔安全、完善索塔设计具有实际意义,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南太湖大桥为预应力混凝土H形独塔双索面斜拉桥,桥面全宽40.5m,主梁采用5R.主肋形式。介绍该桥主梁采用的二次挂篮悬浇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8.
南京长江三桥钢索塔施工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京长江三桥为我国首座采用钢索塔结构的特大型斜拉桥。针对机加工车间的钢索塔节段预拼装工艺流程和桥位现场的钢索塔拼装施工流程,研究了预拼装过程中的微型控制网建立、测量点选择、钢索塔节段温度测量、钢索塔轴线偏差等方面的测量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根据钢索塔的施工流程,提出了钢索塔拼装控制网布设、拼装定位等测量与数据处理方案;通过预拼装测量获取钢索塔已预拼装节段的状态,指导了钢索塔后继节段加工与调整,为桥位施工现场钢索塔拼装提供数据和保证了钢索塔拼装的顺利进行。南京三桥钢索塔的各项竣工数据指标均优于钢索塔验收标准,说明所采用的钢索塔施工测量方法完全满足特大型桥梁钢索塔设计、施工的需要,可以为同类型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桥塔索道管精密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保证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斜拉桥)施工时索塔的几何形状及空间位置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通过布设精密测量施工控制网、构建三维坐标数学模型完成塔柱索道管定位。步骤如下:在岸上布设3个强制观测墩,和全桥控制网组成高精度加密控制网;在岸上的劲性骨架上安装索道管定位架、焊接索道管调整装置后,整体吊装并调整劲性骨架的位置,完成岸上初定位;在塔柱劲性骨架上设置控制点,建立独立坐标系进行索道管高精度定位测量。精度分析表明,该方法对索道管定位的测量精度完全满足±5mm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门式内倾桥塔施工的安全和倾斜度满足要求,对某特大跨度悬索桥桥塔施工临时支撑及上横梁支架方案进行分析比选,提出受力安全、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对其进行相关受力分析。研究表明:上横梁与塔柱采用异步施工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简化模板系统;对于未形成门式结构的倾斜塔柱,需通过临时支撑并施加主动水平力保证塔柱受力和线形;上横梁模架系统采用分离式三角托架方案,方便施工、经济适用、安全可靠,为类似倾斜高塔施工提供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