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目的:纵向观察猴在自然状态下(Ⅲ度根分叉病变建立前),根分叉病变建立后牙周手术治疗前,以及手术治疗后6个月时,根分叉部位龈下菌斑中5种牙周可疑致病菌检出率的变化。方法:在猴下颌双侧第二前双尖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制备慢性Ⅲ度根分叉病损后,行牙周手术治疗,3只猴共18个牙位。分别在自然状态下(Ⅲ度根分叉病变建立前),根分叉病变建立后牙周手术治疗前,以及手术治疗后6个月时,取根分叉部位(颊、舌侧)的龈下菌斑。每只猴每时间点有12个样本,3只猴36个菌斑样本,用16SrRNA为基础的PCR技术检测样本中5种牙周可疑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ensis,Tf)、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inticola,Td)、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和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结果:根分叉病变模型建立后,局部炎症明显,牙周手术后6个月根分叉区牙周组织有一定程度的修复,但局部炎症依然存在,Pg、Tf、Td和Fn的检出率均逐渐显著增加,分别从58.3%、69.4%至88.9%(P<0.01),从47.2%、69.4%至83.3%(P<0.01),从13.9%、36.1%至61.1%(P<0.01),从69.4%、91.7%至91.7%(P<0.05)。Aa的检出率3次取样变化不大(从25.9%、13.9%至33.3%)。同时检出3种以上微生物的检出率从38.9%、61.1%至83.3%(P<0.01),以及红色复合体(Pg+Tf+Td)的同时检出(从8.3%、27.8%至44.4%,P<0.01)也逐渐明显增加。根据术后6个月组织学有无炎症细胞浸润,分成8个感染牙位和10个未感染牙位,术后6个月感染位点与其根分叉病变建立后牙周手术治疗前的红色复合体检出率(87.5%,62.5%)明显高于根分叉病变建立前(0.0%,P<0.01)。虽然均高于非感染部位(60.0%,4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红色复合体(Pg、Tf和Td)在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Fn则可能是龈下菌斑中的常驻菌,而Aa可能不是慢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微生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与慢性牙周炎患者(chronic periodontitis,cP)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的分布.方法 收集50例CP患者及50例CP合并CHD患者的龈下菌斑,提取细菌DNA以巢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 PCR)法检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福赛斯坦纳菌(tannerella forsythensis,Tf)、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ficola,Td),并比较6种微生物在CP及CP合并CHD患者物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结果 CP组细菌检出率为:Pg 98%,Pi 92%,Fn 88%,Aa6%,Tf92%和Td98%;CP合并CHD组细菌检测出率为:Pg 100%,Pi 94%,Fn 80%,Aa 14%,Tf96%和Td98%,2组间6种牙周可疑致病菌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组及cP合并CHD组的龈下菌斑中6种牙周可疑致病菌的分布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
徐娟 《中外医疗》2016,(10):25-27
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唾液和龈沟液中牙周致病菌的作用.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4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作为该研究的对象,全部患者均予以牙周基础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唾液与龈沟液内牙周致病菌治疗前后的检出情况.结果 64例患者唾液中的Aa、Pg、Tf、Td、Pi以及Fn在治疗前后的检出率分别是43.7%、100%、87.5%、81.3%、56.3%、100%和18.7%、56.3%、25%、31.2%、25%、43.7%;龈沟液中的Aa、Pg、Tf、Td、Pi以及Fn在治疗前后的检出率分别是17.2%、95.3%、75%、84.3%、40.6%、56.2%和7.8%、75%、14.1%、21.4%、15.6%、23.4%;治疗后唾液与龈沟液内Aa、Pg、Tf、Td、Pi以及Fn牙周致病菌的检出率均要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侵袭性牙周炎应用牙周基础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唾液与龈沟液中牙周致病菌维持在低水平.  相似文献   

4.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7):654-656
目的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机械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的牙周致病菌检出率。方法选择南阳市口腔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均给予牙周机械治疗;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2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对象治疗前后致病菌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及出血指数(B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4个月患者的PD、BI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PL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患者的PLI、PD、BI与治疗后4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龈沟液中致病菌Aa、Fn、Tf、Pg、Pi、Pn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龈沟液中致病菌伴放线杆菌(Aa)、具核梭杆菌(Fn)、硒赛类标菌(Tf)、牙龈卟林单胞菌(Pg)、中间普菌(Pi)、变黑普菌(Pn)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个月龈沟液中致病菌Tf、Pg、Pi、Pn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Aa、Fn检出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个月龈沟液中致病菌Aa、Tf、Pg、Pi、Pn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Fn检出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机械治疗能够有效降低龈沟液中的致病菌Aa、Tf、Pg、Pi、Pn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纵向观察分析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 CP)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内龈沟液中6种牙周致病菌检出率的变化,并分析检出率的变化与牙周临床指标间的关系,试为评价牙周炎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提供一个微生物学手段。方法:应用16S rRNA为基础的PCR技术检测13名CP患者基线、牙周机械治疗后2周、2个月、4个月时以及11名健康对照者龈沟液中的6种牙周致病菌: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福赛类杆菌(Bacteroides forsythus, Bf,现已更名为Tannerella forsythensis,Tf)、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Fn)、变黑普氏菌(Prevotella nigrescens,Pn)。结果: CP组在牙周机械治疗后2个月和4个月的菌斑指数(plague index, PL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但治疗后4个月比2个月有少量升高。CP组基线的6种牙周致病菌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CP组在治疗后2周、2个月、4个月3个时间点的Tf(42.1%、73.7%、70.2%)、Pg(47.4%、68.4%、77.2%)、Aa(15.8%、22.8%、7.0%)、Pn(38.6%、57.9%、64.9%)、Pi(15.8%、38.6%、42.1%)检出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f 96.5%、Pg 93.0%、Aa 36.8%、Pn 86.0%、Pi 84.2%),而Fn的检出率则仅在治疗后2周减少明显(84.2% vs 98.2%),在治疗后2个月(93.0%)和4个月(96.5%)略有回升,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被检致病菌在治疗后2个月检出率比2周时回升。结论:Tf、Pg、Aa、Pn、Pi等牙周致病菌的共同感染可能在CP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CP组在牙周机械治疗后牙周致病菌的变化早于临床指标的变化,治疗后2个月内即应开始定期复查复治。  相似文献   

6.
王多艺 《吉林医学》2024,(4):820-822
目的:探究妊娠糖尿病(GDM)孕妇龈下菌群的分布情况、牙周健康指数与牙周病的关系。方法:选取甘州区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GDM患者作为试验组,并且选取同一时期的健康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龈下菌群分布、牙周健康指数的差异,同时评价GDM孕妇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附着丧失水平、牙周袋探诊深度、牙周炎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中间普氏菌(Pi)、牙龈卟啉单胞菌(Pg)、福塞斯坦纳菌(Tf)、齿垢密螺旋体(Td)、伴放线聚集杆菌(Aa)、具核梭杆菌(Fn)等龈下菌群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7.5%、91.25%、87.5%、83.75%、81.25%、7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i、 Pg、Tf、Td、Aa、Fn等龈下菌群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75%、17.5%、21.25%、23.75%、33.75%、3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牙龈指数(GI)(1.52±0.21)、龈沟出血指数(SBI)(1.91±0.15)、附着丧失水平(AL)(0.75±0.12)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GI(1.13±0.14)、SBI(1.37...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早产低体重儿(preterm low birth weight, PLBW)母亲唾液中主要牙周致病菌,即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检出水平及母亲牙周临床状况,探讨母亲牙周炎致病菌与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4所医院产后1~1.5年的母亲110人,PLBW组母亲72人,21~39岁,正常出生体重组(normal birth weight,NBW)母亲38人,23~38岁。收集唾液样本,记录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及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 CAL)。用PCR方法检测唾液中的Pg、Tf、Td;根据Pg、Tf、Td检出与否分为Pg、Tf、Td阳性和阴性组。结果:(1)PLBW组和NBW组牙周临床指标及Pg、Tf、Td检出率:PLBW组和NBW组CAL分别为0.18(0.00, 4.97) mm、0.08(0.00,1.81) 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检出率分别为94.4%和78.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f检出率分别为84.7%和94.7%,Td检出率分别为86.1%和89.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Pg、Tf和Td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牙周临床指标、新生儿体重及孕周:Pg阳性组与阴性组间CAL[2.25(0.54,4.00) mm、1.44(0.63,3.80) mm]、PD[(2.47±0.43) mm、(1.94±0.39) mm]、PLI(1.80±0.44、1.36±0.34)、新生儿体重[(2 482.95±813.17) g、(3 425.00±1 024.36) 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f阳性组与阴性组间CAL[0.14(0.00,4.9) mm、0.03(0.00,0.44) mm]、PD[(2.44±0.46) mm、(2.17±0.3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阳性组和阴性组间PD[(2.44±0.46) mm、(2.14±0.43) mm]和BI(2.31±0.86、1.83±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Tf和Td在两组母亲唾液中检出水平较高,Pg可能与低体重儿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模拟高原缺氧环境,构建兔牙周炎动物模型,研究其龈下菌斑中的主要牙周致病菌与平原组的差异。方法选取清洁级家兔40只完全随机设计分成4组:平原实验组、平原对照组、高原实验组、高原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采用正畸结扎丝结扎双下颌前牙,并给予高糖饮食;高原组置模拟海拔5 000 m的低压氧舱,每天缺氧23 h,持续饲养8周。8周后提取龈下菌斑基因组DNA,用PCR扩增细菌16S rDNA片段方法检测标本中6种牙周炎致病菌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Dor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斯坦纳菌(Bacterides forsythus,Bf)、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和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的检出率。结果与平原实验组相比,高原实验组的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和牙周袋深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牙周可疑致病菌Pg、Bf、Aa、Pi、Fn和Td在高原实验组和平原实验组都可检出,其中高原实验组Fn的检出率80%高于平原实验组20%(P<0.05);平原实验组Pi的检出率70%高于高原实验组15%(P<0.05)。结论高原低氧环境是牙周炎加重的主要原因,Fn与高原牙周炎病变程度加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AgP)患者龈下菌斑中的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EB病毒1型(Epstein-Barr virus.1,EBV一1),探讨疱疹病毒与牙周致病菌及牙周临床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PCR技术,检测89名AgP患者和31名健康对照者龈下菌斑中的2种疱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HCMV)、EB病毒1型(EBV-1),同时应用16S rRNA为基础的PCR技术检测8种牙周可疑致病菌,包括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 Aa)、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福赛类杆菌(Bacteroides forsythus, Bf;现已更名为Tannerella forsythensis, Tf)、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 Pi)、直形弯曲菌(Campylobacter rectus, Cr)、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Fn)、牙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 Td)、变黑普氏菌(Prevotella nigrescens, Pn).结果:89名AgP患者的HCMV检出率为43.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gP组的EBV-1阳性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6~8种牙周致病菌的AgP患者其HCMV和EBV-1检出率均明显高于仅检出3~5种细菌的AgP患者的病毒检出率(P<0.05).结论:HCMV、EBV-1在AgP患者龈下的检出率较健康对照高;且在检出牙周致病菌种类数较多的样本中,疱疹病毒的检出率高,提示牙周感染HCMV和EBV-1与侵袭性牙周炎相关,疱疹病毒与牙周致病菌在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病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牙周炎患者的唾液、龈下菌斑中三种厌氧微生物的检测结果,探讨唾液样本用于检测微生物的可能性。方法:选取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40例,慢性牙周炎(CP)患者36例,非牙周炎者30例,在非刺激性情况下取患者唾液及龈下菌斑,对两种样本中的福赛坦氏菌(Tf)、牙龈卟啉单胞菌(Pg)、齿垢密螺旋体(Td)进行检测。结果:AgP患者、CP患者检出Tf、Pg、Td率高于非牙周炎者(P<0.05),有显著性差异。Td在CP患者龈下菌斑样本的检出率高于唾液样本(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福赛坦式菌、牙龈卟啉单细胞、齿垢密螺旋体三种微生物在AgP和CP患者的龈下菌斑以及唾液中广泛存在,并且他们的检出状况与受试者牙周指标存在相关性,因此唾液样本同样可用于三种微生物的检测,并且可在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取样时显示出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氧化锆全瓷全冠修复对龈沟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行全冠修复的11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且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氧化锆全瓷进行全冠修复,而对照组采用钴铬合金进行全冠修复,分别记录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颜色、出血指数(BI)和菌斑指数(PLI)的水平值,采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AST、ALP水平进行检测,而TNF-α、IL-6的检测则使用ELISA法,另外还使用PCR技术对龈下菌斑标本中伴有的放线嗜血杆菌(Aa)、牙龈卟啉单胞菌(Pg)、福赛斯坦纳菌(Tf)、具核酸杆菌(Fn)、齿垢密螺旋体(Td)、中间普氏菌(Pi)进行检测.结果:与修复前相比,两组修复后的PD、BI及PLI均有增加,且观察组患者的增加值低于对照组;修复前,两组患者GCF中的AST、ALP、TNF-α 及IL-6水平比较无差异,各组修复后的AST、ALP、TNF-α 及IL-6水平值较修复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AST、ALP、TNF-α 及IL-6水平值低于对照组;修复后,观察组患者龈下菌斑标本致病菌Aa、Pg、Tf、Fn及Td的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氧化锆全瓷全冠修复对患者的牙周影响小,且能有效降低龈沟液中AST、ALP、TNF-α 和IL-6的水平,同时也能有效的降低龈下致病菌的检出率,临床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定期牙周洁治对固定正畸病人龈下菌斑中具核梭杆菌(Fn)的影响。方法选取固定正畸病人48例,随机分为A、B、C共3组,每组16例,牙周洁治周期分别为1、3、6个月,分别于矫治前及矫治1、3、6、9个月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龈下菌斑中Fn的百分含量。结果A组和B组矫治1、3、6、9个月时龈下菌斑中Fn的百分含量与矫治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在矫治6个月时龈下菌斑中Fn的百分含量较矫治前显著升高(t=2.81,P<O.05)。矫治6个月时,C组龈下菌斑中Fn的百分含量明显高于A组(F=6.62,q=5.14,P<O.05),而其他各组间各时间点龈下菌斑中Fn的百分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定期牙周洁治对控制固定正畸病人龈下菌斑中Fn的含量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模拟高原缺氧环境,构建兔牙周炎动物模型,研究其龈下菌斑中的主要牙周致病菌与平原组的差异.方法 选取清洁级家兔40只完全随机设计分成4组:平原实验组、平原对照组、高原实验组、高原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采用正畸结扎丝结扎双下颌前牙,并给予高糖饮食;高原组置模拟海拔5000m的低压氧舱,每天缺氧23 h,持续饲养8周.8周后提取龈下菌斑基因组DNA,用PCR扩增细菌16S rDNA片段方法检测标本中6种牙周炎致病菌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Dor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斯坦纳菌(Bacterides forsythus,Bf)、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和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 ma denticola,Td)的检出率.结果 与平原实验组相比,高原实验组的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和牙周袋深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牙周可疑致病菌Pg、Bf Aa、Pi、Fn和Td在高原实验组和平原实验组都可检出,其中高原实验组Fn的检出率80%高于平原实验组20%(P<0.05);平原实验组Pi的检出率70%高于高原实验组15% (P <0.05).结论 高原低氧环境是牙周炎加重的主要原因,Fn与高原牙周炎病变程度加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牙周炎伴有冠心病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的分布,分析慢性牙周炎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无冠心病史慢性牙周炎患者43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18例;冠心病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40例,设为实验组,其中男23例、女17例。记录牙周指数: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BOP)、附着丧失(AL),研究两组之间牙周指数的关系;采集龈下菌斑,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5种常见牙周致病细菌:伴放线放线杆菌(Aa)、牙龈卟啉单胞菌(Pg)、中间普氏菌(Pi)、福赛拟杆菌(Bf)和齿垢密螺旋体(Td),分析两组细菌统计学差异。结果   两组之间牙周指数BOP、PD、AL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实时定量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g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a、Pi、Bf及Td的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伴有冠心病的牙周炎患者,其牙周指数均较无冠心病史牙周炎患者严重;龈下菌斑中Pg含量高的牙周炎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与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科和内分泌科收治的66例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Hb A1c水平不同分为三组:慢性牙周炎+Hb A1c6. 0%~6. 9%为试验1组(22例),慢性牙周炎+Hb A1c7. 0%~8. 9%为试验2组(22例),慢性牙周炎+Hb A1c≥9. 0%为试验3组(22例)。选择同期仅有牙周炎而血糖正常的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牙龈卟啉单胞菌(Pg)、伴放线放线杆菌(Aa)、具核梭杆菌(Fn)、福塞坦菌(Tf)、中间型普里沃菌(Pi)、齿垢密螺旋体(Td)的检测率和相对含量,以及不同Hb A1c水平与牙周炎致病微生物的相关性。结果试验3组Pg、Aa、Tf、Pi、Td检出率分别为66. 7%(14/21)、71. 4%(15/21)、77. 8%(14/21)、71. 4%(15/21)、71. 4%(15/21),高于对照组[63. 6%(14/22)、59. 1%(13/22)、50. 0%(11/22)、45. 4%(10/22)、45. 4%(10/22)]和试验1组[59. 1%(13/22)、63. 6%(14/22)、59. 1%(13/22)、54. 5%(12/22)、54. 5%(12/22)](P <0. 05)。试验1、2、3组Pg、Aa、Fn、Tf、Pi、Td相对含量大于对照组(P <0. 05),试验2、3组Pg、Aa、Fn、Tf、Pi、Td相对含量大于试验1组(P <0. 05),试验3组Pg、Aa、Fn、Tf、Pi、Td相对含量大于试验2组(P <0. 05)。不同Hb A1c控制水平与微生物总菌群相对含量正相关(r=0. 914,P=0. 023)。结论不同Hb A1c控制水平对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龈下微生物总菌群相对含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牙周治疗对龈下菌斑中古细菌定植的影响。方法对49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治疗进程进行跟踪,分别于龈上菌斑刮除后(基线)、牙周基础治疗后4周和牙周翻瓣术后12周,采集龈下菌斑标本抽提DNA,利用古细菌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PCR,对各菌斑标本古细菌16S rRNA表达进行定性检测,确定阳性标本并计算古细菌检出率。采用Real-Tim e PCR技术对阳性标本中总细菌和古细菌16S rRNA基因进行定量检测,计算古细菌相对丰度。结果牙周翻瓣术后12周时龈下菌斑标本中的古细菌检出率和古细菌相对丰度分别为17.6%和0.58%,显著低于基线时的69.4%和2.32%及牙周基础治疗后4周时的57.1%和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龈下菌斑中古细菌的定植情况伴随牙周治疗的进程而迅速降低,提示菌斑厌氧环境的改变是影响古细菌定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伴牙周病患者牙周干预后临床指标的变化和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 Pg)的检出量变化,初步探讨龈下微生物的检出量与牙周干预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伴有牙周病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记录牙周指数。实验组进行牙周干预并取龈下菌斑检测,对照组仅取龈下菌斑进行检测。6个月后复查。观察临床指标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量的变化。结果基线时两组的临床指标和Pg检出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6个月时,实验组临床指标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Pg检出量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牙周干预治疗后,实验组出血指数(SBI)和附着丧失(AL)值均减小,SBI和AL值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对照组基线和6个月的临床指标值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Pg的PCR定量检测结果在基线和6个月时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牙周干预治疗对改善牙周指数有良好效果,但是难以彻底清除牙周致病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早产低体重儿(preterm low birth weight,PLBW)母亲唾液中主要牙周致病菌,即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检出水平及母亲牙周临床状况,探讨母亲牙周炎致病菌与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4所医院产后1~1.5年的母亲110人,PLBW组母亲72人,21~39岁,正常出生体重组(normal birth weight,NBW)母亲38人,23~38岁。收集唾液样本,记录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及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用PCR方法检测唾液中的Pg、Tf、Td;根据Pg、Tf、Td检出与否分为Pg、Tf、Td阳性和阴性组。结果:(1)PLBW组和NBW组牙周临床指标及Pg、Tf、Td检出率:PLBW组和NBW组CAL分别为0.18(0.00,4.97)mm、0.08(0.00,1.81)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检出率分别为94.4%和78.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f检出率分别为84.7%和94.7%,Td检出率分别为86.1%和89.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Pg、Tf和Td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牙周临床指标、新生儿体重及孕周:Pg阳性组与阴性组间CAL[2.25(0.54,4.00)mm、1.44(0.63,3.80)mm]、PD[(2.47±0.43)mm、(1.94±0.39)mm]、PLI(1.80±0.44、1.36±0.34)、新生儿体重[(2 482.95±813.17)g、(3 425.00±1 024.36)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f阳性组与阴性组间CAL[0.14(0.00,4.9)mm、0.03(0.00,0.44)mm]、PD[(2.44±0.46)mm、(2.17±0.3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阳性组和阴性组间PD[(2.44±0.46)mm、(2.14±0.43)mm]和BI(2.31±0.86、1.83±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Tf和Td在两组母亲唾液中检出水平较高,Pg可能与低体重儿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是否存在牙周致病菌。方法:共选取在手术过程中剥离的、已有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的动脉内膜标本10例,采用PCR扩增16S rDNA (16S ribosomal DNA)片段的方法,检测7种牙周可疑致病菌,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福赛坦菌(Tannerella forsythia, Tf)、伴放线聚生杆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 Aa)、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 Pi)、变黑普氏菌(Prevotella nigrescen, Pn)、牙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 Td)及直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rectus,Cr)。结果:10例标本中有3例检测出了牙周可疑致病菌,3例样本均检出了Pg,这3例中有1例同时检出了Tf,另1例同时检出了Pn;其余7例标本未检出相关牙周致病菌。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样本中检出了部分牙周可疑致病菌,为牙周炎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可能存在联系提供了初步证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在基础治疗辅助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前后,实时定量检测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占总细菌构成比。 方法  收集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50例,根据随机、自身对照的原则设计分组:未用药侧和药物侧(药物侧牙周基础治疗后牙周袋内放置盐酸米诺环素)。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3个月时各项临床指标,并提取牙周袋内菌斑,应用TaqMan Real-time PCR方法对龈下菌斑进行定量检测,对数据做统计学分析。 结果  Pg构成比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均为68%,两组治疗后1个月未用药侧30%、药物侧28%;3个月时Pg构成比未用药侧24%,药物侧22%,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用药侧与未用药侧Pg构成比治疗后3个月均低于治疗后1个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用药侧治疗后1、3个月与未用药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g构成比与临床指标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和牙周附着水平成正相关性(P<0.05)。  结论  牙周病患者经基础治疗后能够减少龈下菌斑中Pg的构成比,而且可以在3个月内保持疗效,其中牙周基础治疗起关键性作用,盐酸米诺环素辅助用药对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