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壁内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5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5例十二指肠壁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体会。结果本组病例均有明确的腹部外伤史,主诉右上腹疼痛、胆汁性呕吐,查体右上腹压痛,B超、CT证实为十二指肠壁内血肿。1例手术治疗、4例保守治疗,临床疗效满意,均痊愈出院。结论十二指肠壁内血肿临床少见,具有独特的诊治特点,术前诊断及判断血肿的范围是指导治疗的重要依据。该损伤大多可用非手术方法治愈。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脓肿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为8例肝脓肿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脓肿,手术创伤小、安全可靠、术后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4)
目的:探讨CT诊断在肝脓肿中的应用,提高肝脓肿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本地医院就诊的患者60例,对他们进行CT扫描,观察CT扫描结果。后期经病理以及手术证实均为肝脓肿。结果:60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多处发生脓肿,脓肿个数为52个,肝左叶22例,右叶30例,CT特征有27例呈圆形,18例呈蜂窝状,7例呈现不规则形状;单发脓肿35例,肝左叶24例,右叶21例。CT特征有19例呈圆形,16例呈蜂窝状。结论:对肝脓肿患者进行CT诊断能够准确判断脓肿形态、大小、位置,为临床治疗肝脓肿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2)
目的 总结胰腺结核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以提高对胰腺结核的认识。方法 纳入1984年1月至2014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胰腺结核的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例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等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研究期间确诊为胰腺结核的患者共10例,占同期确诊结核患者的0.12%(10/8689)。其中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53.1岁(31~70岁),65岁以下患者占80%。腹痛(60%)、纳差(60%)及体重下降(60%)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热(40%)、黄疸(10%)等症状较少见,未见盗汗。CT及PET/CT均未确诊胰腺结核。1例患者因结核菌素蛋白衍生物试验强阳性、发现肠结核,1例有颈部冷脓肿,临床综合考虑后诊断结核,抗痨治疗有效后验证临床诊断;1例行胫前结节活检证实为结核;1例经B超引导下胰腺结节穿刺证实为结核;6例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支持结核诊断。结论 胰腺结核为罕见疾病,常因胰腺的局限性囊/实性占位而被误认为胰腺肿瘤,进而行手术治疗。病史及临床症状对诊断很重要,影像学有一定帮助,病理结果有确诊价值。对于年龄较轻、有感染征象、肿瘤标志物为阴性的胰腺占位、伴或不伴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要考虑胰腺结核可能,对不易鉴别的患者应积极行内镜引导下或B超引导下活检术,必要时行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9):1-5
目的:研究影像引导瞬时弹性成像系统(Fibro Touch,FT)的脂肪衰减参数(FAP)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以2018年5-12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和门诊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统计分析CT计算得到的肝脾比值、B超诊断结果和FT检查肝脏所得FAP值。同时,为保证Kappa一致性和ROC曲线值的一致性,分别对照FAP值、B超结果及采用肝脾比值诊断肝脂肪变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B超诊断肝脂肪变阴性37例(30.83%),阳性83例(69.17%);参照B超结果,得到FT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9%、79.7%。CT诊断肝脂肪变阴性91例(75.83%)、阳性29例(24.17%),轻度(1级)24例(20.00%)、中度(2级)4例(3.33%)、重度(3级)1例(0.83%);参照CT结果,FT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6.4%、94.4%,B超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8.8%、91.4%。FT诊断肝脂肪变结果与B超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系数=0.522,P<0.000 1),但与CT的一致性较低(Kappa系数=0.272,P<0.000 1)。结论:FT在早期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的临床应用中,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对患者无创、且检测成本低,因此FT是一种在临床早期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领域极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中碘油的用量。方法将6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28例和B组36例。A组患者采用肝固有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采用局部麻醉,在大C臂机下将5F肝管推送至肝固有动脉。先将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40 mg、注射用顺铂50 mg、氟尿嘧啶1 000 mg在透视下经5F肝管缓慢注入;再将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20 mg与40%超液化碘油10~20 mL充分混匀,配制成混合液20 mL,在透视下经5F肝管缓慢注入;最后将10 mL的明胶海绵微粒在透视下经5F肝管缓慢注入,术毕。B组采用超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在大C臂机下将3F微导管超选择至肿瘤滋养动脉后,在透视下经3F微导管注入药物,同A组;碘油用量在A组用量的基础上再增加10 mL。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无肝功能损害及生存、复发等情况。结果 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80.5%vs 46.5%,P〈0.05)。A组肿瘤较原病灶缩小1/3所占比例明显低于B组(28.6%vs 55.6%,P〈0.05),A组肿瘤较原病灶缩小1/2所占比例明显低于B组(46.4%vs 69.4%,P〈0.05)。A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71.4%vs 41.7%,P〈0.05)。A组肿瘤周边复发率明显高于B组(53.6%vs 19.4%,P〈0.05)。A组术后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B组(0.0%vs 8.3%,P〈0.05)。结论超选择性插管并完全栓塞肝癌的血供及碘油用量的增加可以明显的提高疗效,而肝功能不会受到明显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6)
目的:探讨寿胎丸加减联合强的松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妇科门诊有复发性流产史而再次妊娠患者60例为对象,分为中西医结合组、西药组,比较2组治疗后B超诊断保胎结果。结果:西药组30例中,治愈22例总有效率73.3%,中西医结合组30例中,治愈:28例,总有效率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结论寿胎丸加减联合强的松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9)
目的:探讨B超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7例乳腺肿块患者临床资料、手术病理确诊结果及B超检查结果。结果:87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乳腺肿块患者,B超检出82例,检出率为94.25%,其中良性肿块诊断准确率为95.12%,恶性肿块诊断准确率为93.38%,误诊率为5.75%。结论:B超用于乳腺肿块诊断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均较高,可作为乳腺肿块普查、筛查和定期复查的主要方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5):139-141
目的:探讨经腹部B超检查和经阴道B超检查在诊断孕妇异位妊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来本院就诊且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腹部B超检查组和经阴道B超检查组,每组63例,利用HD7彩色超声诊断仪分别进行腹部B超检查和阴道B超检查,根据B超诊断标准,以确定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腹部B超检查组的诊断符合率为74.61%,经阴道B超检查组为9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超声图像的各种指标检出率方面,经阴道B超检查组均明显优于经腹部B超检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部B超检查相比,经阴道B超检查的优势更为明显:诊断符合率高、快速、简便,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B 超诊断结果、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及结局等,提高早期诊断率,指导合理治疗,以降低其危害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12月收治的112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早剥61.61%病因不明,其他病因依次为胎膜早破27例(24.11%),脐带因素16例(14.2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例(3.57%),羊水过多3例(2.68%),胎盘因素3例(2.68%),外伤2例(1.79%);阴道流血多者27例(24.11%),腹痛明显46例(41.07%),血性羊水38例(33.93%),宫体紧张22例(19.64%),胎心监护(NST)异常12例(10.71%),胎心消失4例(3.57%);28例产前确诊,B 超诊断阳性率25%;剖宫产59例,阴道分娩51例,期待治疗2例;其中发生子宫胎盘卒中10例,产后出血7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2例,均保留子宫;无一例孕产妇死亡;发生胎死宫内4例,新生儿窒息10例,早产43例(38.39%),流产9例(8.04%);轻重型胎盘早剥在临床表现、超声诊断率和母婴并发症上有明显差异(P<0.005或P<0.05);分娩方式与胎盘早剥的轻重分型无关(P>0.05),而与产程进展明显相关(P<0.005)。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婴危害大,及早识别高危因素、严密观察临床表现、动态B超检查、做出早期诊断以及积极的治疗对降低胎盘早剥的危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的临床与电生理特点。方法对125例糖尿病病人临床资料及电生理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5例病人中35例(28%)有四肢麻木、疼痛等症状,100例(80%)有神经电生理异常,其中周围神经病变37例(29.6%)、皮肤交感反应(SSR)异常91例(72.8%)。病程越长神经病变发生率越高。结论糖尿病病人神经病变发生率高且与病程有关。神经电生理检测是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SSR检查是其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4)
目的 探讨糖原累积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Ⅰa型的肝脏受累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82例基因确诊为GSD Ⅰa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肝脏影像学结果,并总结其肝脏受累特点。结果 82例GSDⅠa型患儿中,男55例,女27例;出现症状平均年龄为(1.2±0.9)岁,其中42例(54.9%)以发现肝脏肿大为首要原因就诊。13.4%(11/82)患儿出现肝脏腺瘤,腺瘤出现年龄平均(15.7±3.0)岁(1223岁);63.6%(7/11)为多发腺瘤,36.4%(4/11)为单发腺瘤。单发肝脏腺瘤均位于肝脏右叶,多发腺瘤均表现为左叶及右叶均有分布。1例患儿行肝动脉栓塞治疗,1例合并腺瘤癌变。结论 GSD Ⅰa型是小儿较常见的导致肝脏肿大的遗传代谢病之一,至青春期左右易发生肝脏腺瘤,部分癌变。定期随诊腹部超声意义重大。对年长儿不明原因的多发肝脏腺瘤要注意鉴别GSD Ⅰa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恩度联合TACE治疗.TACE治疗方案:吡柔比星60 mg+奥沙利铂100 mg+超液化碘油10-20 mL经三通阀门充分乳化混合,部分患者加用明胶海绵栓塞;TACE术后第2天给予恩度15 mg·d-1静脉滴注,d2-15.每例患者至少完成1次治疗,每周复查血常规、生化,4~6周后复查AFP及腹部CT或MRI,根据复查结果评估疗效并确定是否再次治疗,2次治疗TACE间隔4~6周.结果 64例患者共接受176次治疗,总有效率为73.4%,其中 CR(完全缓解) 5例(7.8%)、PR(部分缓解) 42例(65.6%)、SD(稳定)10例(15.6%)、PD(疾病进展) 7例(10.9%).TTP(疾病进展时间)为9.0个月,OS(总生存期)为11.6个月.不良反应较轻微,主要为1-2级,其中发热54例(84.4%)、恶心21例(32.8%)、呕吐23例(35.9%)、腹痛41例(64.1%)、便秘21例(32.8%)、白细胞减少20例(31.3%)、转氨酶升高44例(68.8%),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恩度联合TACE是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韩晓红 《矿产勘查》2011,(10):53-54,58,F0003
目的探讨MRI对肝脾挫裂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60例肝脾挫裂伤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MRI检查显示:肝脏包膜下血肿31例,肝脏实质挫伤19例,肝脏挫裂伤并肝脏内血肿3例,脾脏挫裂伤7例(均为脾脏实质内挫伤),诊断符合率为100.00%;超声检查;共32例,均为肝挫裂伤,其中经MRI检查和临床明确诊断为肝挫裂伤的有30例,符合率为93.75%(30/32);CT检查:共8例,其中5例患者明确诊断为肝挫裂伤、3例患者可疑肝损伤,经MRI检查和临床确诊1例肝挫裂伤,符合率为75.00%(6/8)。结论MRI是诊断肝脾挫裂伤最好的方法,特别是轻微的肝脏实质内挫裂伤,明显优于超声和CT。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开放性耻骨联合分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5-2009年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耻骨联合分离患者共10例,耻骨联合分离距离平均3.5 cm,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14~28个月),并根据Majeed骨盆骨折评价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优6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0%。2例患者发生钉道反应,经过钉道周围通畅引流、加强钉道护理、口服抗生素后好转。无血管、神经并发症发生。结论外固定支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开放性耻骨联合分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反射(DPOAE)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检查对于研究糖尿病性听力损害的可行性,并分析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测定5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 DPOAE 和 ABR 结果,并应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听力的危险因素。结果DPOAE 检查异常34例(占65.4%),ABR 异常27例(占51.9%);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病程、FBG、TC、TG 是糖尿病听力损害的危险性因素。结论 DPOAE 和ABR 检查可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听力损害,门诊积极的听力学检查有助于糖尿病听力损害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组织病理检查对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8例血清HBsAg阴性、肝功能不明原因反复异常患者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肝组织HBV DNA的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中HBsAg、HB-cAg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的情况。结果肝组织病理检查示:98例患者中,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73例,隐匿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0例,早期肝细胞癌5例;98例患者肝组织HBV DNA原位杂交法检测阳性率为74.49%(73/98),明显高于血清HBV DNA检测的阳性率7.14%(7/98)(P〈0.01)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HBsAg、HBcAg的阳性率50.02%(50/98)、30.73%(36/98)(P〈0.05)。结论肝组织病理检查对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反复波动在(1~2)×ULN和ALT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情况,为临床指导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研究标准的4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包括22例ALT反复波动在(1~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和20例ALT持续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同时做肝穿刺病理检查。结果 40.9%ALT波动在(1~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理结果≥G2/S2,10.0%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理结果≥G2/S2;ALT(1~2)×ULN患者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高于ALT正常患者(P〈0.05),对其中2例ALT(1~2)×ULN肝穿刺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随访10个月,均产生病毒学应答和血清学应答。结论慢性HBV感染者肝穿刺病理可作为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的可靠依据,特别是ALT反复波动在ALT(1~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应积极推荐其进行肝病理穿刺以指导临床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江西地区二级甲等医院眼科资源及服务能力的调查情况进行分析,为基层有效地开展防盲、治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44所江西省二级甲等医院眼科资源及服务能力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眼科的硬件设备、医护人员情况、眼科医疗服务能力等。结果 44所医院开放床位12 508张,其中眼科(包括五官科)开放床位656张,占医院总床位数的5.2%,平均14.9张。眼科裂隙灯87台,检眼镜118台,压陷眼压计77台,眼AB超34台,手术显微镜66台,检影镜32台。眼科卫技人员360人,其中眼科医师194人(专职眼科医师108人、兼职眼科医师86人),护理人员153人,眼科技师13人;高级职称52人,中级职称167人,初级职称141人。93.1%(41/44)所眼科能开展白内障手术,90.9%(40/44)所眼科能开展泪囊手术,90.9%(40/44)所眼科能开展抗青光眼手术,63.6%(28/44)所眼科能开展斜视手术,59.1%(26/44)所能开展验光配镜服务,25.0%(11/44)所眼科能开展小儿弱视诊治工作,6.8%(3/44)所眼科开展视网膜复位术、未开展准分子激光手术,79.5%(35/44)所眼科机构、59人[占眼科医师的30.4%(59/194)]能开展批量小切口白内障手术,8所[占18.1%(8/44)]眼科机构、9人(占眼科医师的4.6%)能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结论江西省二级甲等医院眼科具备了开展常见眼前段疾病诊治能力,大部分眼科机构能开展批量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视光学医疗服务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眼底疾病的医疗服务能力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疗效。方法将56例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28例)联合应用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对照组(28例)单纯应用垂体后叶素,比较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7.1%,对照组为4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