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34):23-2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小乳腺癌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对1200例乳腺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发现实性肿块,经超声测量直径≤2.0 cm的患者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CYFRA21-1、CA15-3及TSGF检查,并追踪手术病理结果,统计两种检查方法联合检验对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单独乳腺高频超声检查对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87.2%,特异性83.8%,准确率84.5%;单独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84.1%,特异性81.4%,准确率82.0%,而高频超声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是91.8%、91.5%和90.7%,均高于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小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定位粗针穿刺活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5例乳腺疾病患者均采用三维定位粗针穿刺活检术,并进行病理检查,同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205例乳腺疾病患者中,穿刺活检术病理结果显示,乳腺癌172例,乳腺纤维腺瘤13例,乳腺增生症11例,乳腺炎症4例,乳腺肉瘤2例,正常乳腺组织未见癌细胞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乳腺癌175例,乳腺纤维腺瘤13例,乳腺增生症12例,乳腺炎症3例,乳腺肉瘤1例,正常乳腺组织未见癌细胞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在本组乳腺疾病患者中穿刺活检术病理与手术后病理的符合率分别为乳腺癌98.3%,乳腺纤维腺瘤100.0%,乳腺增生症91.7%,乳腺炎症75.0%,乳腺肉瘤50.0%,正常乳腺组织未见癌细胞0.0%,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00.0%。结论乳腺X线三维定位粗针穿刺活检准确率高,是术前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4)
目的:探讨二维高频超声及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乳腺占位性疾病的表现和特点,评价其在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9例乳腺占位的临床表现及超声检查结果。结果:乳腺癌超声表现为边缘轮廓不清毛糙,内部回声不均匀,后壁时有衰减,纵横比>1。乳腺增生超声表现为两侧乳房增大,乳房内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后壁回声增强。纤维腺瘤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晰规整,有完整包膜,内部为均匀的低回声,多伴侧方声影。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表现为导管扩大呈囊状,囊内有肿物呈乳头状。乳腺囊肿超声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回声区,后壁回声增强。结论:高频彩超在检查乳腺良恶性疾病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7):33-34
目的:研究MRI血管成像在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侧乳腺癌或单侧乳腺纤维腺瘤32例患者的MRI动态增强血管成像表现作为研究对象,每组各16例。每例患者均于术前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通过分析其动态增强扫描10个时相的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图像,记录患侧乳腺内血管的数目、长度、直径等参数,采用Sardanelli等提出的方法进行评分。结果: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乳腺内血管平均数目分别为(2.5±1.3)支和(4.8±0.9)支,血供评分分别为(1.6±0.6)分和(2.8±0.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纤维瘤与乳腺癌病灶周边3 cm内肿瘤血管平均数目分别为(1.3±1.2)支和(4.3±0.9)支,血供评分分别为(1.3±0.9)分和(2.8±0.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乳腺内血管数目较纤维腺瘤多,血供亦较纤维腺瘤更加丰富,尤其是乳腺癌病灶周边3 cm范围内肿瘤血管数目及血供评分显著高于纤维腺瘤,血供增加评分在3分左右更有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22):121-123
目的:探讨"两癌筛查"中应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乳腺弥漫性病变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2012年3月-2016年2月"两癌"筛查工作的整理,收集了超声发现的35~64岁836例女性乳腺弥漫性病变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2例行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有45例确诊为乳腺癌,137例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恶性肿瘤血流信号检出率较高,而良性肿瘤的血流信号检出率较低。结论: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应重点观察血流信号,并结合临床,以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
目的  分析甲状腺及乳腺多原发癌的临床和超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3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诊治且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及乳腺多原发癌24例,比较这些患者的甲状腺癌及乳腺癌临床和超声特征。结果  24例患者中9例(37.5%)以甲状腺癌首发,其中2例(22.2%)在1年内出现乳腺癌;15例(62.5%)以乳腺癌首发,其中6例(40.0%)在1年内出现甲状腺癌。甲状腺癌和乳腺癌超声表现均多为实性(86.4%和84.2%)、形态不规则(63.6%和94.7%)、纵横比大于1(50.0%和57.9%)、边界不清(63.6%和78.9%)、低回声或极低回声(90.9%和100%)、点状钙化(50.0%和47.4%)、局部丰富血流(50.0%和68.4%)。结论  甲状腺及乳腺多原发癌的临床和超声特征与单发甲状腺癌及乳腺癌人群相近,超声可有效地筛查甲状腺及乳腺多原发癌,尤其在首发乳腺癌后1年内。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2):22-25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声像图表现及彩色血流特点。结果:43例病患中结节呈低回声,边界欠清晰,22例有沙砾样钙化,16例合并腋窝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31例结节周边或内部均探及彩色多普勒(CDFI)血流信号,符合率为81%(39/43),误诊率19%(4/43)。结论:乳腺癌超声表现具有特异性,二维图像与CDFI结合有利于提高乳腺癌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 X线三维立体导丝定位(SNLB)术对乳腺微小钙化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9例乳腺 X线摄片上显示有钙化灶的患者在乳腺X线引导下行乳腺导丝定位切除术,所切组织先行X线摄片确认后再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结果59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定位并切取病灶。术中冰冻与术后病理结果均一致,其中乳腺导管原位癌7例(11.9%),浸润性导管癌6例(10.2%),浸润性乳头状癌2例(3.4%),纤维腺瘤7例(11.9%),乳腺腺病29例(49.2%),腺病伴钙化5例(8.5%),腺病伴导管扩张2例(3.4%),脂肪瘤1例(1.7%)。结论 SNLB术定位准确,可提高外科医生手术切除可疑病灶的成功率,并可对疑似恶性病灶及临床触诊阴性的病灶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2)
目的探讨萤火虫成像技术在超声诊断乳腺肿瘤微钙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乳腺肿瘤患者常规进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然后应用萤火虫成像技术对上述患者肿块内微钙化进行观察,记录乳腺肿瘤微钙化的形态、分布和排列情况。结果萤火虫成像技术检出恶性乳腺肿瘤微钙化63例,常规高频超声检出恶性乳腺肿瘤微钙化53例,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萤火虫成像技术更有利于分辨微钙化的形态分布。结论萤火虫成像技术显示乳腺肿瘤微钙化能力强,有助于超声早期发现乳腺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摄片检查在乳腺导管原位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3年8月至2009年7月间,术前进行了乳腺钼靶摄片和彩超检查,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原位癌83例,对其临床症状及X线片表现进行分析,并对比分析乳腺钼靶摄片及彩超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83例乳腺导管原位癌的X线表现分别为:单纯钙化点42例,占50.60%(42/83);钙化点伴肿块14例,占17.04%(14/83);钙化点伴结构紊乱12例,占14.46%(12/83);单纯结构紊乱病例7例,占8.43%(7/83);结构紊乱伴肿块病例5例,占6.02%(5/83);单纯肿块患者3例,占3.61%(3/83)。所有病例中,乳腺钼靶摄片中可见钙化灶病例有68例,占81.93%(68/83)。乳腺钼靶摄片诊断率占73.56%(64/83),彩超诊断率占65.06%(54/83),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钼靶摄片因其能发现单纯表现为微小钙化灶的导管原位癌,是诊断乳腺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34):84-87
目的:探讨超声对年轻患者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4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1224岁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21例及纤维腺瘤患者121例,使用GE LOGIQ E9进行肿块扫查并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对其超声图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对于肿块长径>10 mm者,肿块内部囊性回声及224岁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21例及纤维腺瘤患者121例,使用GE LOGIQ E9进行肿块扫查并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对其超声图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对于肿块长径>10 mm者,肿块内部囊性回声及23级血流信号对叶状肿瘤的诊断有意义。肿块长径<10 mm者,肿块内部23级血流信号对叶状肿瘤的诊断有意义。肿块长径<10 mm者,肿块内部23级血流信号对叶状肿瘤的诊断有意义。结论:超声可以作为年轻患者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2.
夏长虹  戚晓东  郝强  王莉 《矿产勘查》2011,(8):66-69,7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US)与磁共振(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1例乳腺肿块病人均行US及MRI检查[平扫(TR 9 145ms,TE 75ms,TI 150ms,层厚2.8mm,FOV 320mm×320mm,矩阵256mm×512mm)、动态增强扫描(TR 12mm,TE 4.6mm,层厚1.8mm,翻转角25°,FOV 320mm×320mm,矩阵512mm×512mm)],图像处理后结合血流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 71例病人行US联合MRI检查的乳腺癌正确率明显高于行US和MRI检查(93.0%vs 78.9%、88.7%,P〈0.05)。71例病人行MRI检查的特异度明显高于行US检查(88.0%vs 64.0%,P〈0.05)、误诊率明显低于行US检查(12.0%vs 36.0%,P〈0.05),71例病人行US联合MRI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明显高于US、MRI检查(95.7%、88.0%、93.0%vs 87.0%、64.0%、78.9%、89.1%、88.0%、88.7%,均P〈0.05)、误诊率、漏诊率均明显低于行US检查(12.0%、4.3%vs36.0%、13.0%,均P〈0.05)。结论 US联合MRI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准确率,并可早发现、早诊断乳腺癌,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片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3 557名乳腺癌筛查者均行乳腺X线摄片检查。结果采用BI-RADS分类法,3 557名乳腺癌筛查者中,脂肪型651例,占18.30%;少腺体型1 193例,占33.54%;多腺体型1 422例,占39.98%;致密型291例,占8.18%。0级373例,占10.49%;1级2 968例,占83.44%;2级118例,占3.32%;3级74例,占2.08%;4级18例,占0.51%;5级6例,占0.17%。乳腺X线摄片可疑乳腺癌24例,术后病理诊断10例为乳腺癌,其中2例为早期乳腺癌,占20%(2/10)。结论通过乳腺X线摄片在正常人群中乳腺癌的筛查,有助于发现早期乳腺癌,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1)
目的  通过分析乳腺病灶超声征象及部分临床特征建立乳腺癌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7年7月至2009年1月于本院进行乳腺病灶切除活检术的连续性病例116例,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得到超声及部分临床征象(包括患者年龄、乳腺癌家族史、病灶硬度、活动度、形状、边界、方向、后方回声及钙化)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提出乳腺癌风险预测模型,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效果。结果  116例乳腺病灶中,52例最终诊断为乳腺癌,其中年龄大于50岁(OR=6.61,95%可信区间1.0740.72)、临床触诊质硬肿物(OR=6.56,95%可信区间1.3240.72)、临床触诊质硬肿物(OR=6.56,95%可信区间1.3232.58)、超声声像图形态不规则(OR=19.93,95%可信区间2.4932.58)、超声声像图形态不规则(OR=19.93,95%可信区间2.49159.45)、边界模糊(OR=21.32,95%可信区间1.98159.45)、边界模糊(OR=21.32,95%可信区间1.98230.14)、边缘成角或毛刺状(OR=31.33,95%可信区间2.61230.14)、边缘成角或毛刺状(OR=31.33,95%可信区间2.61376.02)为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据此建立乳腺癌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整体预测的准确性达96.7%。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乳腺癌风险预测模型并提出的患乳腺癌风险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X 线钼靶、术中冰冻检查、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乳腺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 DCIS 患者的临床资料,X 线钼靶、彩色多普勒超声、术中冰冻检查结果及 CK5/6、CK8/18、34βE12、Ki67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 DCIS 患者中症状为乳腺肿块或乳腺局限性增厚23例、单独或伴发乳头溢液5例、不随月经周期而改变的乳腺疼痛1例、没有任何症状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阳性符合率为66.7%,X 线钼靶检测阳性符合率为76.7%,2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P >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 X 线钼靶检测阳性符合率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单独检测阳性符合率(90.0%比66.7%,χ2=4.812,P <0.05)。术中冰冻 DCIS检出率为66.7%。CK5/6在 DCIS 及乳脉导管不典型增生(ADH)区域几乎为阴性,仅1例增生导管上皮 CK5/6及 CK8/18呈阳性;4例34βE12在 ADH 和 DCIS 增生细胞中均有表达;15例 CK8/18在常规组织学病理中明确的DCIS 区域及 ADH 区域中呈阳性表达;Ki67在 DCIS 区域中的表达较 ADH 区域略有增高趋势。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X 线钼靶、术中冰冻检查、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 DCIS 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诊断各有优点及局限性,临床医生应综合考虑有利于 DCIS 的诊断,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唾液及血清中c-erbB-2蛋白(P185)、CA153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乳腺癌患者(n=35,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n=32,良性组)及健康女性(n=35,对照组)的静脉血及唾液。运用ELISA方法检测唾液及血清中P185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唾液及血清中CA153水平,并计算各项指标的灵敏性、特异性、诊断准确性等。结果乳腺癌组唾液及血清P185、CA153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唾液标本2项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均略低于血清标本,特异性均高于血清标本。唾液及血清标本2项联合检测与单项标志物比较,诊断的敏感性有明显的提高,而且保持了较高的特异性和诊断准确性。结论唾液及血清联合检测c-erbB-2蛋白、CA153均能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检测唾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有望在乳腺癌的诊治中得到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2)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微创旋切系统对未婚女性乳腺病灶的诊断与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未婚女性166处0.5~3cm乳腺病灶进行B超引导下微创旋切术,评价其对未婚女性乳腺病灶的诊治效果。结果:120例未婚女性166处乳腺病灶中,均行微创旋切术,病检结果 150处为纤维腺瘤、10处为腺瘤样增生、6处为乳腺腺病。2例纤维腺瘤原位复发,再次旋切痊愈。9例术后轻度皮下瘀血自行吸收,无其它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乳腺肿瘤微创旋切治疗技术效果确切,诊断准确率高,对未婚女性患者治疗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23):28-29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和高频彩超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95例高度疑诊乳腺癌患者,全部患者采用德国西门子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应用Philips5000型彩超声诊断仪行高频彩超检查。比较两者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以术后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4.21%(96/114),高频彩超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4.21%(96/114),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和高频彩超两者联合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95.61%(109/114),与单独应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诊断符合率较单独应用高频彩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和高频彩超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相当,但两者联合应用具有显著提高乳腺癌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1)
目的  总结年轻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 年1 月至2008 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并被病理证实为乳腺恶性肿瘤的40例年轻患者(≤35岁)的临床病理资料与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40例患者平均年龄(29.88±5.12)岁。14例患者(35%)有肿物短期内快速生长病史。3例患者为妊娠哺乳期乳腺癌。35例患者(共40个恶性病灶)接受超声检查,超声漏诊5个病灶,误诊4个病灶,31个病灶在术前超声诊断为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77.5%。超声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形态不规则(97.1%)、边界不清(82.9%)、内部回声不均匀(97.1%)、微小钙化常见(74.3%)、血流丰富(Ⅱ级80.0%)。15例(37.5%)患者采用保乳术,4例(10.0%)采用乳房单纯切除术,21例(52.5%)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最常见,占67.5%(27/40)。22例(55%)患者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对40例患者平均随访(64.08±5.87)个月,8例(20%)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平均复发时间为术后(17.17±12.02)个月。结论  年轻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复发率高,淋巴结转移率高,超声声像图表现多样。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33):132-134
目的:探讨乳腺密度联合Gail模型对女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病理检查确诊乳腺癌,联合组使用乳腺密度检测联合Gail模型进行评估,乳腺密度则单纯通过乳腺密度检查,Gail模型组单纯使用Gail模型评估,比较各组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结果:Gail模型分型结果显示,高风险者拟诊恶性比率多于良性者(P<0.05);乳腺密度结果显示,拟诊恶性者其乳腺密度高于拟诊良性者(P<0.05);联合组病理相符度为97.5%,高于乳腺密度组和Gail模型组(P<0.05)。结论:乳腺密度联合Gail模型预测乳腺癌,能显著提高其诊断乳腺癌符合率,利于对高风险人群进行早期干预,达到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