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钻孔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软骨缺损的修复过程,比较不同数目钻孔术对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用中国白兔24只,在股骨关节面造成6mm×8mm全层软骨缺损,分别施行10孔和5孔钻孔术,术后4、8周取材,做组织学及电镜观察,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0孔、5孔和对照组的优势修复组织分别为类透明软骨、幼稚软骨加纤维软骨和纤维组织。修复组织厚度10孔和5无显差异。修复组织覆盖缺损的面积,10孔〉5孔〉对照组。初步结论:软骨下骨钻  相似文献   

2.
选用成年健康家兔24只,手术造成右侧髌股关节股骨关节面直径4.5mm全层关节软骨缺损。用自体骨膜游离移植的方法,使缺损软骨得到再生修复。分别在术后2、4、8、12周时对再生软骨进行氨基己糖含量及氚标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比活性测定,并与正常关节软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再生软骨的有关生化指标最终与正常透明关节软骨完全一致,说明再生软骨组织为成熟透明关节软骨,为临床治疗关节软骨疾患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和评价孔径不同的骨钻孔术对关节软骨缺损的远期修复效果。方法用中国白兔20只,在股骨髁关节面制造6mm×8mm全层软骨缺损,分别施行孔直径为1mm和1.5mm的钻孔术,于术后8个月取材做组织学观察,并进行评估。结果(1)1mm孔、1.5mm孔和对照组中,优势修复组织分别为透明软骨、纤维软骨、纤维组织。(2)修复组织厚度:1mm孔、1.5mm孔无显著性差异,接近毗邻软骨厚度。(3)修复组织覆盖缺损的面积:1mm孔>1.5mm孔>对照组。结论软骨下骨钻孔对关节软骨缺损的远期修复效果,1mm孔优于1.5mm孔。  相似文献   

4.
软骨下骨钻孔术对兔软骨缺损修复的远期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软骨缺损的修复过程 ,比较不同数目钻孔术对软骨缺损修复的远期效果。方法 用中国白兔 4 0只 ,在股骨髁关节面造成 6mm× 8mm全层软骨缺损 ,分别施行 10孔及 5孔钻孔术 ,孔径1mm ,于术后 12周及 13个月取材 ,做组织学及电镜观察 ,并进行评估。结果  (1) 12周时 10孔、5孔和对照组的修复组织中类透明软骨分别占 70 %、5 0 %、0 % ;13个月时 10孔、5孔和对照组的修复组织中类透明软骨分别占 90 %、10 0 %、0 %。 (2 )修复组织厚度 :12周时 10孔及 5孔组均明显高出毗邻软骨 ,且 10孔明显高于 5孔 ;13个月时 10孔与 5孔无显著性差异 ,且已接近毗邻软骨厚度。 (3)修复组织覆盖缺损的面积 :12周时 10孔 >5孔 >对照组 ;13个月时 10孔与 5孔无显著性差异 ,但二者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软骨下骨钻孔对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远期效果良好 ,能长期适应关节的生理运动和功能负重 ,10孔与 5孔的远期修复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软骨缺损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晓飞  赵劲民 《广西医学》2003,25(4):544-548
“软骨一旦破坏 ,即无法得到修复”,早在 1 743年 Hunter即提出了此观点。两个半世纪以来 ,人们一直在探索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最佳方法和途径。现在一般认为 ,软骨组织的修复再生能力极弱 ,直径超过 4mm的软骨缺损不能自行修复。关节内清理和灌洗术、关节削磨成形术、软骨下骨钻孔术、微骨折、截骨术等传统治疗方法 ,因修复组织以纤维软骨为主 ,缺少正常透明软骨的力学性能及耐用性 ,故难以得到满意效果。自体软骨移植 ,存在供体有限的缺点 ,异体软骨移植须考虑免疫排斥方面等问题。骨膜和软骨膜移植术能在缺损区产生新生软骨 ,但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骨 -骨膜复合组织与软骨下钻孔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过程。方法 :采用胫骨 -骨膜复合组织植入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区与缺损区软骨下钻空 ,观察软骨缺损的修复过程 ,并进行大体观察与组织学观察。结果 :两种修复治疗方法均完全填充关节软骨缺损区 ,修复组织与周围正常关节软骨连接良好 ,并形成类透明关节软骨。结论 :游离骨 -骨膜复合组织和软骨下钻孔治疗关节软骨缺损 ,骨膜组织和红骨髓均能够再生为类透明软骨 ,并可充填关节软骨的缺损区 ,形成修复组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软骨员的修复方法,方法;取家兔15只,双侧髌股关节股前关节面造4mm×7mm全层软骨缺损伤物模型,将经二步冷冻法保存的胎兔骨膜转移于缺损处,并用自体骨膜移植作对照,术后肢体不作外固定,16周后取材,经组织学观察。结果:经冷冻保存的胎兔颅骨膜移植后能形成透明样软骨,与自体骨膜移植修复软骨缺损差异无显性(P〉0.05),为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光固化树脂表层技术对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作用与效果。方法:40只6周龄雄性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双股骨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将全部受试大白兔左侧股骨髁软骨缺损纳入实验组,右侧股骨髁软骨缺损纳入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大白兔术后不同阶段大体观察情况、组织学特征、透视电镜下超微结构特征等。结果:实验组术后各阶段修复组织覆盖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修复组织为透明软骨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阶段修复组织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透视电镜下软骨细胞恢复情况较对照组好。结论:光固化树脂表层技术应用于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中具有比传统钻孔术更好的修复效果,其材料又安全美观,是一种新型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宣传。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和评价自体游离骨膜移植和软骨下骨钻孔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远期效果。方法用中国白兔40只,在股骨关节面制造6mm×8mm全层软骨缺损,分别进行自体游离骨膜移植和软骨下骨钻孔。术后13个月取材做组织学及电镜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1)骨膜移植和钻孔组软骨缺损完全被修复组织填充,修复组织稍高出毗邻软骨,关节表面光滑、平坦,已与毗邻软骨交融;对照组软骨缺损内无正常软骨形态,表面不平,仍为缺损状。(2)骨膜移植和钻孔优势修复组织均为透明软骨,对照组为纤维组织。(3)修复组织厚度:骨膜移植和钻孔组均稍高出毗邻软骨,但与毗邻软骨之间的厚度均无显著性差异。(4)修复组织覆盖缺损的面积:钻孔组与移植骨膜组无显著性差异,但二者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自体游离骨膜移植和软骨下骨钻孔对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远期效果良好,能长期适应关节的生理运动和功能负重,二者的远期效果无明显差异,简单的钻孔术能够替代复杂的骨膜移植。  相似文献   

10.
杨光成  司徒朴  刘春利 《广东医学》1999,20(12):919-920
目的 探讨游离软骨块大小对软骨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新西兰大白兔24 只随机分为A,B两组,将切取的软骨制成不同大小的软骨浆,A组软骨大小约为0-5 mm ×0-5 mm ,B组为1-5 mm ×1.5 mm ,将软骨浆均匀地涂布在多孔聚乳酸泡沫上,制成软骨- 聚乳酸复合物,埋植于兔背皮下,分别于术后第1,3 ,6 个月取出标本作大体观察和病理检查。结果 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软骨形成,经统计分析较小软骨组比较大软骨组新生软骨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 游离软骨块在聚乳酸泡沫上均具有一定的生长潜能,其中较小软骨块更有利于软骨生长。  相似文献   

11.
加温是一种对放疗中射线抵抗性细胞增敏的有效方法。加温是否对机体有损伤目前很少有人探讨。本文利用微波辐射、恒温水浴为热源对小白鼠加温,观察细胞染色体的改变,判定热疗过程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B超图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常规B超检查,并将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两组B超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7例肌瘤(94.0%)有假包膜或界限清楚,。28例腺肌病(93.3%)界限欠清;41例肌瘤(82.0%)探及栅栏样图像和后方回声衰减仅各有2例(6.67%)、18例(60.0%)呈高回声,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结论:B超对子宫肌瘤和腺肌病的  相似文献   

13.
实验表明,伤立效对肾上腺素所致的小白鼠骨骼肌微循环障碍具有扩张微血管口径、加快微血管的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1988-1993年30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因素,包括剂量因素,边缘因素,病情估计不足及设野不合理等,其中病情估计不足造成的复发,占33.3%(10/30),克服病情估计不足,改进放疗设野布局,有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的可能,CT检查应列为鼻咽癌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女性外阴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及时机。方法:对1994-1999年收治的14例女性外阴部血管瘤和7例海绵状血管瘤,分别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和手术切除治疗。结果:毛细血管瘤全部治愈,海绵状血管瘤复发率为28.6%(2/7),1例出现部分皮拉坏死并发症。结论:女性外阴部毛细血管瘤不宜在观察中等其自然消退,应积极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单纯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效果不佳,宜采用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癌误诊的常见原因是对其发病特点认识不足,术前临床资料不■实,术中处理不够慎重。为减少临床误诊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提高对此病诊断的警惕性,认真行颈部触诊,综合分析各项检查结果,依靠穿刺细胞学检查和术中冰冻切片以及石蜡块组织学检查而最后确诊。  相似文献   

17.
手部屈肌腱Ⅱ区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Ⅱ区屈肌腱断裂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8例(219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显微无创技术对断裂屈指肌腱手术修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传统肌腱吻合技术。术后随访6~12个月,采用TAM系统评定法对两组随访资料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疗效优者60指,良45指,可5指,优良率达95.45%;对照组:疗效优者38指,良52指,可14指,差5指,优良率为82.57%。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4.7,P<0.01)。结论应用显微无创技术高质量缝合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地预防屈肌腱术后粘连,促进患指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胎儿脏器重量与胎儿发育的关系。方法 对213例受精龄为13 ̄38周正常胎儿的心、脾重量及体重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19.
某些疾病是有季节性的。某些有昼夜变动的周期性或一些角度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分析不能用传统的几旬构成比或月旬相对比的方法,应该用圆形分布法进行分析。圆形分布法目前在国内应用尚不多,其应用的原理是通过三角函数的代换,对季节性或周期性资料分布及高峰期所在时间提供较确切的吋点,对疾病的预防和死囚分析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调查了荷泽医专一年级大学生244人(男159,女85)的身高、体重、胸围、最大胸围和腹围,并计算了有关指数,依其指数大小做了体型分类和体质分型。调查结果表明:1.身高、胸围、体重、最大胸围和腹围男均大于女,性差明显。2.体型分类,男廋长型占50.49%,中间型占48.1%,矮胖型仅占0.63%;女瘦长型占41.18%,中间型占58.5%,无矮胖型。3.体质分型,男性强占11.32%,好占18.24%,中等占53.46%,弱占16.89%,女性强占2.35%,好占31.77%,中等占45.88%,弱占2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