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钽粉中碳杂质的来源以及不同碳含量对钽粉电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不同碳含量对钽粉电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控制钽粉中碳杂质含量的建议,以求达到降低钽粉中碳杂质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谭卫宁  柴立元 《稀有金属》1996,20(2):105-109
分析了真空碳脱除钽中氧的热力学条件,研究了保温温度、保温时间对真空碳脱氧效果的影响,用碳处理废钽的工业扩大试验获得了含O0.17%、C0.03%的合格冶金级钽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真空热处理炉炉况管理对钽粉碳含量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不同热处理温度、真空阀加装限位、油扩散泵冷凝壁冷却水连接方式,油扩散泵关闭维持泵后不同管道真空、扩散泵障板冷却方式、油扩散泵壁不同回水温度对钽粉碳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较高的烧结温度能够有效地降低钽粉中的碳含量,可提高真空炉空载烘炉温度;真空炉真空阀未加装限位器较加装限位器生产钽粉碳含量明显偏高,真空炉的真空阀需加装限位器有效实现阀门的连锁开启关闭;油扩散泵冷凝壁冷却水连接方式采用下进上出的方式生产钽粉的碳含量明显偏高,油扩散泵冷凝壁冷却水应采用上进下出的方式;扩散泵前级管道在关闭维持泵6h后的管道压力越大碳含量越高,应保证扩散泵的管道在一定压力范围内;油扩散泵障板处采用氟利昂制冷的碳含量较采用水冷的碳含量明显偏低;扩散泵泵壁出口温度偏高,可在扩散泵泵壁出口端增加增加泵,有效碳解决了出口温度偏高、真空炉生产钽粉的碳含量偏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主要分析了钽粉中杂质碳的来源以及它在钽粉中的各种形态和生成方式,通过实践提出了有效控制钽粉中碳含量的合理建议,以达到降低钽粉中碳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不同氧含量对钽粉电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钽粉在不同贮存条件下氧含量的变化及对电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钽粉放置贮存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影响钽片电容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各种条件试验和检测。指出钽粉的原始粒度、碳、氧含量的配比以及烧结温度、烧结时间等均对钽片的漏电系数有明显的影响。要根据原始钽粉中碳、氧及其他杂质的含量进行必须的氧含量计算,再配入适当的氧化钽,其次进行粉末粒度的配比,最后选择最佳烧结工艺,配用适当的润滑油进行轧制,可获得极为满意的优质钽片。  相似文献   

7.
从钽粉混合时间方面分析了其对钽粉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钽粉在不同混合时间下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及电性能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混合时间的延长,钽粉化学成分基本不变,钽粉的松装密度、比表面积及-0.044 mm细粉含量呈上升趋势,费氏粒径呈降低趋势,其漏电流、损耗及收缩率也随之增加,而比容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8.
氟钽酸钾中控制碳量原因及剔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碳对冶炼金属钽粉的影响,进而阐述氟钽酸钾中碳含量必须受到的控制的原因,以及湿法钽铌冶炼剔除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了用烧结钽棒为原料,通过氢化制粉的方法,使用普通卧式球磨机和介质搅拌球磨机两种不同的物理破碎方式制备粉末冶金用超细钽粉。通过两种方式均可以制备粒度-30 μm的超细钽粉,并对脱气温度对超细钽粉粒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高氧钽粉配碳生产低氧钽条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氧钽粉生产低氧钽条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氧钽粉配碳预烧结、还原的方法可以生产出低氧优质钽条,与镁处理法相比,该法工艺简单、节能降耗,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碳还原法生产高压、高比容(63V 2800μFV/g)钽粉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对工艺技术条件及所产钽粉的性能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电容器级钽粉的生坯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容器级钽粉压成活于制作于固体电解电容器阳极的坯块。压缩测定其生坯强度。研究了钽粉中非金属杂质的含量,钽粉的比表面积,存放时间,松装密度,钽粉粒度分布,颗粒开头及颗粒强度对生坯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用沸腾氯化处理锡渣及钨钽铌矿,富集铌钽、综合回收钨锡等有价金属。在试验中,对沸腾床中气体流速的确定,影响有价元素氯化率的因素—温度、配碳量、粒度、氯化时间、添加剂等进行了探讨,为从锡渣及钨钽铌矿中富集铌钽,综合回收有价金属提供了一个较合理的工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研究了适合于生产粗晶粒WC-Co硬质合金用的WC粉制备条件,如碳化温度、时间、配碳量、装舟量等对WC粉碳含量和粒度以及硬质合金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超低碳825合金冶炼浇注过程中,不同保护渣加入方式对其增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哪种保护渣加入方式,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增碳和少量的增氮,对其余元素的影响则较小;采用保护渣全部铺盖在结晶器底部的工艺,其浇注过程增碳最为严重,因渣温低、导热性差,易于形成冷皮,影响渣层厚度。通过降低保护渣铺盖量,采用部分在浇注中后期加入的工艺,其浇注过程增碳量得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系钟海云副教授继1984年研究成功“碳还原—高温烧结法”新工艺制取高质量电容器级(63V以下)钽粉,在九江有色金属冶炼厂与从化钽铌冶炼厂转产,通过部、省级定型鉴定后,1987年12月23日又研究出“碳还原法制取高压高比容(63V2800μFV/g)钽粉制造新工艺”,通过部级鉴定。该工艺生产的钽粉,其电性能为:比  相似文献   

17.
对钽丝用冶金级钽粉原料组成之一的氢化粉的烧结方式进行研究.以真空垂熔烧结和热处理炉辐射式烧结两种方式生产得到氢化粉,按同种比例分别调配得到两种冶金级钽粉原料,分析对比了两种原料的化杂、物性,以及生产的钽丝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式烧结的氢化粉调配的冶金级钽粉原料,化杂及物性没有明显差异,生产的钽丝化杂及物性水平接近,...  相似文献   

18.
电容器钽粉是以钽为基,将碳、氮、硫中的至少两种元素按总含量为100~10000ppm加入钽粉中,其中硫含量为50ppm。最好还含有2~400ppm的磷,碳、氮、硫的总量为150~300ppm,其中硫至少为75ppm。碳、氮、硫以等摩尔加入或硫含量稍高于或等于碳、氮的总量。 用本法制成的钽粉可提高电容器的比电容,减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FTD、FTP、FTW三种规格钽粉,通过对其-0.038μm细粉比例进行调整,研究-0.038μm细粉比例对钽粉的松装密度、流动性、坯块强度及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细粉比例的增加,钽粉的松装密度增大,流动性变差导致压块强度减小。随着细粉量继续增加,漏电流逐渐增大,容量先增大后下降,但损耗和体积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制备出大比表面积的高性能钽粉,根据钠还原氟钽酸钾制备钽粉的过程分析,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还原温度、稀释剂比例、还原速度、搅拌转速)对钽粉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还原温度降低,还原的钽粉比表面积增大;还原温度提高会增加还原过程中反应容器的腐蚀,造成金属杂质增加。稀释剂比例增加,有利于生成大比表面积钽粉,但会降低钽粉收率,且杂质含量增加。注钠速度、搅拌转速不是主要影响钽粉比表面积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