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维彬  张文娟  肖静  周蕾 《中国药师》2006,9(4):347-348
目的: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方法。方法:比较单用司坦唑醇与司坦唑醇联合环孢素(CsA)治疗CAA的疗效。结果:司坦唑醇联合CsA组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单用司坦唑醇组(54.55%)。结论:司坦唑醇联合CsA组治疗CAA的有效率优于单用司坦唑醇组,该方案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环孢菌素A(CsA)、司坦唑醇和益血生联合使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AA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仅给予司坦唑醇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环孢菌素A、司坦唑醇与益血生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27.78%,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菌素A、司坦唑醇和益血生联合使用治疗AA的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分析环孢素A(CsA)联合司坦唑醇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7例NSAA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7例患者单用司坦唑醇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在司坦唑醇治疗同时口服CsA,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40.0%,对照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35.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A联合司坦唑醇治疗NSAA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可逆,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司坦唑醇联合环孢素A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8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司坦唑醇联合环孢素A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用司坦唑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起效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司坦唑醇联合环孢素A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起效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片加中药补肾益气为主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肾益气(炙黄芪45 g,熟地20 g,山药15 g,山萸肉10 g,丹皮9 g,茯苓10 g,泽泻10 g,当归9 g,党参20 g,白术10 g,女贞子20 g,旱莲草20 g,炙甘草6 g)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并以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血象参数、治疗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率为考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血象参数、治疗起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类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片加中药补肾益气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起效快、疗效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临床用药相关不良反应小,比单纯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片总有效率明显上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慢性再障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司坦唑醇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司坦唑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环孢素胶囊联合司坦唑醇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3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司坦唑醇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环孢素胶囊联合司坦唑醇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胶囊联合司坦唑醇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研究环孢A(Cs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CAA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应用CsA和康力龙联合治疗,对照组应用康力龙单独治疗,每组52例。观察研究两组用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1.15%,对照组为48.08%,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A联合康力龙对CAA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康力龙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环孢素A、司坦唑醇联合咖啡酸片治疗初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疗效及发挥疗效的机制.方法 将92例CA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予以环孢素A、司坦唑醇联合咖啡酸片治疗方案;对照组予以环孢素A、司坦唑醇治疗方案.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无效2例,稍缓解25例,部分缓解20例,完全缓解2例;对照组治疗后,无效8例,稍缓解18例,部分缓解16例,完全缓解1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9,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和血清血小板生成素水平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和血清血小板生成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骨髓粒细胞系所占比例和巨核细胞数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骨髓粒细胞系所占比例和巨核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咖啡酸片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很好的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翔 《河北医药》2010,32(1):37-38
目的观察环孢素A(Cs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CA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予CsA和康力龙治疗;对照组34例,予康力龙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常规变化、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47%,对照组为58.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各项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sA联合康力龙对CAA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康力龙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将失眠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各40例。治疗组予以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对照组仅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失眠有较好的疗效,且能减轻酒石酸唑吡坦片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帕罗西汀联合坦度螺酮对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的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帕罗西汀,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帕罗西汀联合坦度螺酮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起效的时间,HAMD量表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平均起效时间为(5.35±1.02)d,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出现1例情绪低落,1例食欲不佳,对照组则出现2例情绪低落和1例恶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AMD各因子得分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总分的对比,观察组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坦度螺酮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起效快,且无显著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13.
补肾益髓汤为主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6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益髓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推广临床应用中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方法125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9例服用补肾益髓汤、司坦唑醇,对照组56例采用再生障碍性贫血生血片、司坦唑醇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3.9%),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髓益肾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他克莫司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小燕  李力 《淮海医药》2010,28(5):450-450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糠酸莫米松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0例采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治疗组20例采用0.1%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起效时间(6.38±1.2)d;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起效时间(8.56±1.32)d。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起效快、疗效优、不良反应轻,可逐步解除患者对激素的依赖,缓解激素引起的反弹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中唑来膦酸联合氯化锶(89Sr)的应用效果。方法 86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单一89Sr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骨痛缓解起效时间,骨痛疗效,骨转移灶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骨痛缓解起效时间为(5.23±1.0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10±1.3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痛缓解率为88.37%,高于对照组的6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转移灶治疗有效率为51.16%,高于对照组的3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唑来膦酸联合89Sr治疗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蛋白同化激素司坦唑醇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5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司坦唑醇和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体质量、血液学、生化指标及karnofsky评分变化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体质量改善有效率81.0%(64/79)、karnofsky评分增加有效率68.4%(54/79)、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及血浆总蛋白含量均明显增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明显减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司坦唑醇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三七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三七粉治疗,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疗程3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50%和77.50%,再出血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止血起效时间为(6.01±3.87)h,对照组为(17.22±5.08)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三七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减少了出血量,缩短了止血时间,止血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厄多司坦与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如戒烟、抗感染、镇咳等。观察组患者接受基础治疗联合厄多司坦,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联合氨溴索,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祛痰总有效率为79.5%,对照组为82.1%,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c=0.05,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94.9%,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c=0.22,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c=0.14,P>0.05)。结论厄多司坦与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相当,且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联合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重症肺炎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静脉滴注利奈唑胺治疗,600 mg,bid;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0.4 g,qd,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并进行疗效评定。在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严密监测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5±1.2)d,肺部炎症明显吸收时间为(9.3±2.1)d,对照组分别为(3.9±1.0)d、(11.2±2.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色颜色改变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肝肾功能毒性反应,观察组有4例(11.43%)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5.71%)发生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联合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可提高抗菌效果,促进患者肺部炎症吸收,改善患者各项症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老年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67例)和治疗组(67例)。对照组患者饭后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1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眩晕症状评分、药物起效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9%、95.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眩晕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3%,明显高于治疗组的4.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老年良性位置性眩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改善眩晕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