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围手术期气管切开的适应证。方法 :对 6 8例重度OSAHS患者采取一系列围手术期治疗。实施术前再诊断、治疗纠正内科并发症 ,持续正压通气 (CPAP)治疗 ,提高手术耐受性。术中认真估量咽腔情况 ,确定切除范围 ,特别是注意将腭咽弓缝合于扁桃体窝 ,扩大咽腔。全麻患者待充分清醒 ,基本恢复正常肌张力后再拔除气管插管。术中、术后适量应用激素。结果 :术前应用经鼻CPAP治疗的 5 1例患者 ,白天困倦消除 ,精力充沛 ,头痛好转 ,17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所下降或降至正常 ,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由 (6 3.5 4± 9.45 ) %提高为 (83.32± 8.85 ) %(t =11.5 2 ,P <0 .0 1) ,仅有 1例患者因颈短粗、插管困难而行气管切开术。术前未行经鼻CPAP治疗的 17例患者中 ,2例因过度肥胖行术中气管切开术 ;2例术后感呼吸不畅 ,继续应用CPAP呼吸机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呼吸道梗阻 ,避免了致死性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可基本避免重度OSAHS患者围手术期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围手术期的临床处理.方法对54例中、重度OSAHS患者实施了腭咽成形术,围手术期的处理包括(1)多道睡眠监测和心肺功能评估;(2)术前44例、术后29例行正压通气治疗;(3)静脉诱导吸入全身麻醉46例,局部浸润麻醉8例;(4)42例行保留悬雍垂的改良腭咽成形术.结果术前未接受CPAP治疗的局麻患者术中出现短暂呼吸困难2例,术后高血压危象、心动过速各1例,术后原发性出血2例.CPAP治疗组在麻醉清醒期及术后无急性上气道阻塞发生.全身麻醉5例插管困难,有高血压病史的19例术中血液动力学波动大.经典腭咽成形术后1周内腭咽关闭不全4例,行保留悬雍垂的改良腭咽成形术后咽部有异物感9例,但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充分认识UPPP 手术存在的潜在风险,认真进行围手术期的正确治疗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和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ontinue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在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 OSAS)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意义.方法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为中、重度 OSAS 60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apalatopharyngoplasty ,UPPP).Ⅰ组25例,术前未经任何治疗.Ⅱ组35例,术前予以智能型持续正压通气机(Auto-CPAP)治疗3~5d,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前未接受CPAP治疗的25例,术中一过性呼吸困难3例,术后高血压危象5例,原发性出血1例.经CPAP治疗的35例,术前多种临床症状基本缓解,精神佳,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中、重度OSAS患者手术有极大的潜在危险,术前应用CPAP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性,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回顾分析42例中重度OSAHS患者围手术期处理临床资料,包括术前全身病情评估与处理,术前术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麻醉风险评估与处理,麻醉术后恢复期处理,术后重症监护中心(intensive care unit,ICU)处理。结果围手术期无呼吸道梗阻发生,术后6个月疗效总有效率92.86%。结论中重度OSAHS患者围手术期危险性高,认真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可以降低手术风险,防止重大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43例OSAHS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接受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分别采用鼻阻力仪、auto-CPAP呼吸机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定鼻通气阻力、CPAP压力及nCPAP治疗耐受性。结果  与术前相比较,术后1个月患者的鼻气道阻力、CPAP压力显著降低(P<0.01),而VAS评分显著升高(P<0.01);CPAP压力与鼻气道阻力呈正相关(P =0.01),而VAS评分与CPAP压力呈负相关(P<0.01)。结论 鼻中隔矫正术能有效降低OSAHS患者的鼻阻力,降低nCPAP治疗时的CPAP压力,提高nCPAP治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阻CPAP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在接受鼻中隔矫正术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 CPAP)治疗耐受性变化。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54例OSAHS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鼻阻力仪、auto-CPAP呼吸机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在鼻中隔矫正术前及术后1个月对鼻通气阻力、CPAP压力及n CPAP治疗耐受性进行测定。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的AHI及最低Sa O2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鼻气道阻力及适宜CPAP最佳压力较术前显著降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PAP压力与鼻气道阻力呈正相关(r=0.39,P0.01);CPAP压力与VAS评分呈负相关(r=-0.46,P0.01)。结论 OSAHS患者接受鼻中隔矫正术能有效降低鼻气道阻力,降低n CPAP治疗压力,提高n CPAP治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三重平面阻塞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患者同期行多平面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68 例鼻腔、口咽、舌咽三重平面狭窄的OSAHS患者,采用保留悬雍垂的腭咽成形术(H-UPPP)、鼻腔结构重建及改良下颌骨舌骨悬吊术,对重度OSAHS患者术前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PAP)。结果 68例患者手术完成顺利,无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多导睡眠监测(PSG)显示,术后6个月有效率100%,术后1年有效率95.55%。手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及最低Sa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CT检查发现舌后区前后径减小,左右径增大,P<0.05,气道形态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同期多平面手术对三重平面阻塞的OSAHS患者治疗有效,术后气道形状逐渐趋向正常人的气道形状,术前CPAP治疗可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呼吸暂停及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血氧饱和度频繁下降及白天嗜睡等病症.目前无创正压通气作为成人OSAHS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以持续正压通气(CPAP)最为常用,但依从性差仍是目前不容忽视的问题.相关分析研究显示CPAP治疗OSAHS患者依从性为30%~60%,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增加合并心脑血管等全身疾病的风险.进一步探究CPAP依从性差的影响因素及积极采歇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CPAP的治疗效果及改善OSAHS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60例改良腭咽成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6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麻醉、手术并发症及防治对策。方法 60例OSAHS患者均行改良腭咽成形术,其中6例同期行舌骨悬吊术。结果麻醉诱导致急性呼吸衰竭1例经抢救成功,原发性出血8例,继发性出血3例,术后短暂呼吸不畅1例,切口裂开10例,短期腭咽关闭不全5例,6例行舌骨悬吊术的患者有2例发生口底水肿,均经相应对症处理症状消失。结论规范的围手术期处理,术前气管切开或CPAP治疗,清醒状态下麻醉插管,重症患者术后延迟拔管等,可有效降低麻醉和手术意外的发生机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手术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探讨并发症防治原则.方法 1998年9月至2007年3月经多道睡眠监测确诊的OSAHS手术患者653例,根据上气道解剖性狭窄的部位及阻塞范围,分别进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586例次,同时或单纯行鼻腔鼻窦手术104例次,行舌骨悬吊术53例次.在局麻加强化下手术294例,全麻下手术359例.围手术期217例患者行术前3~7 d、术后2~3 d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PAP).结果 57例(8.7%)OSAHS患者出现各类围手术期并发症93例次,呼吸道并发症19例次,其中全麻诱导期死亡1例;术中大出血9例次,术后出血27例次;心血管并发症31例次,脑出血偏瘫1例;手术后反应性嗜睡3例次,反应性高血糖3例次.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OSAHS患者围手术期CPAP治疗有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而术前高血压、体重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全麻方式是与手术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术后均进行1年以上随访,UPPP术后23.9%的患者出现明显的咽喉部异物感,术后6~12个月缓解;咽腔瘢痕粘连7例,腭咽通气道闭锁1例,萎缩性鼻炎、咽炎3例,长期饮食反流3例.结论合并高血压的重症肥胖OSAHS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风险增加,有效的血压控制、积极的CPAP治疗、学科间的相互合作和密切的手术后监护,对减少OSAHS患者手术并发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