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博士教育的问题与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博士教育虽处于国际顶尖水平,但随着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政治需求的变化,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博士教育出现完成学位时间长、博士生辍学率高而导致博士教育高损耗现象,其原因是博士教育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协调、资金不足、课程质量低劣和就业指导缺乏。对此,大学和博士教育研究机构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南京大学在博士生教育综合改革中构建弹性分流淘汰机制的做法,选择博士资格考核环节作为突破口,在实施过程中既充分给予博士生机会又严格执行制度,形成正向激励。弹性分流淘汰机制实现了通过压力传导激励博士生充分发挥潜能,促进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双提升的目的,稳妥实现了主动、被动两种分流淘汰方式,增进了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效果。在对前期探索实践的思考中获得全面建设分流淘汰机制的经验,促进了博士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美国博士生教育流失包括主动流失和被动流失,涵盖了博士生个体的主动抉择和培养单位的质量把控。博士生流失在就读阶段、流失结果和学科分布等方面存在差异。美国的改革方向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流失率,举措包括加强培养的结构化、提高制度的透明度、资助培养的关键节点以及将高校和系作为改革落脚点。中国博士生教育的流失率低,但是高学业完成率并不必然代表高质量。因此,中国博士生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是如何通过流失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4.
美国博士生教育高损耗分析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国博士生教育高损耗现象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指出美国博士生教育高损耗主要表现为博士生修业时间长、流失率高两个方面.认为专业类别、资助方式、导师指导、博士生的思维方式是影响博士生学业进展的主要因素,介绍了美国政府、社会、学校各方面针对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博士生导师队伍机制化建设阐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加强博士生导师队伍机制化建设,逐步完善其遴选机制、保障和激励机制、竞争和考核机制、监督和淘汰机制,是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6.
博士生资格考核制度是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必要环节。总体而言,博士生资格考核并无固定统一的模式,不同院系往往会根据其学科特点及培养定位,择取适宜的考核时间、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尽管资格考核结果通常会成为分流淘汰的依据,但也有一些院系并不把考核结果作为是否终止博士培养的要件。博士生教育的规模发展以及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是推动博士生资格考核制度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动因。博士生资格考核的根本目的在于反馈、督促、指引,而非淘汰,如引导博士生深入理解学科规范和文化、推进博士生的专业社会化等。如何立足我国博士生培养实际,借鉴国外经验,构建完善长时段、多维度的考察机制,是培养单位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基于美国基于调研评估‘研究-博士’项目(ARDP)调查中关于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博士生培养质量相关的调查数据,对美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现状以及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是,美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源优秀,具有多样性和国际化程度高的特点;博士生完成学业年限较长且具有学科差异性;博士筛选及选拔机制严格,淘汰率高;博士生导师科研能力突出,学术能力和科研项目是选拔;博士生培养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博士生资助面广,资助力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最高学历教育,其培养质量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水平。然而,目前我国的博士生教育存在延期毕业现象日趋突显、培养质量出现下滑趋势等问题。以过程管理的全部过程管理和全部因素管理为理论基础,优化分流退出机制可为博士生培养质量提供有效保障。博士生培养的分流退出需注意时间节点的把控、不同博士生类型与学科专业的差异、考核标准的采用以及善后保障工作等。  相似文献   

9.
对近年来西方学者博士生教育研究的主题进行了研究,将其归纳为博士生教育的规模与结构、学术指导与师生关系、流失率、完成率与修业年限、博士生教育的质量评估、博士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专业博士教育六个方面,指出这些研究可分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三种取向,大部分研究仍然是纯经验性的,纯理论维度和历史维度的研究比较缺乏.  相似文献   

10.
博士生分流淘汰机制是关系到整个研究生培养制度与模式变革的重大问题,是控制博士生培养过程质量、促进博士生培养结构化的重要手段.随着三部委《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的颁布,建立与完善博士生分流淘汰机制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对斯坦福大学博士生分流淘汰机制的研究发现,其分流淘汰机制融合嵌入在博士生培养全过程,具有模块化和系统化的特征,涉及组织机制、预警机制、运行机制及保障机制等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支撑.据此并结合我国当前博士生分流淘汰机制的运行现状,分别从分流理念、制度设计、缓冲预警以及善后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博士生教育实践证明:淘汰机制的引入必然可以促进博士生教育质量的提高。鉴于国内博士生教育仍维系着近乎"零淘汰"的教育培养模式,提出了基于教育生态平衡的应然法则,依托风险管理与评估的应然判断,质量观视阈下的应然价值和教育理念回归的应然指向等四个方面的应然考量,意在全面论证引入博士生教育淘汰机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美国博士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美国的博士教育规模庞大,修业年限在3~9年之间。博士教育模式主要由课程学习、资格考试以及学位论文工作等三部分构成。论文是博士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博士论文要求进行创造性研究,对相应的学科有独特的贡献。博士教育评估由研究型博士学位教育研究委员会组织,由全国研究委员会管理。博士教育资助的渠道包括各州政府、联邦政府、学生学费、大学的捐赠基金、慈善基金会和产业界。美国博士教育的国际化程度很高,国际生是博士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美国博士教育是成功的且富有创造力,但也面临艰巨的挑战,主要表现为研究资助越来越影响到博士教育,专业化教育导致博士素质的偏狭与局限,博士教育脱离了变化不定的工作市场的要求,完成学业时间的延长致使博士生求学的积极性降低,以及精英人才短缺等。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评价博士生教育质量对于引导和推动博士生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政府主导的输入质量评价、事业性机构参与的输出质量评价、学生主体视角的过程质量评价及多元主体介入的发展质量评价。基于对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发展沿革的梳理,提出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发展启示:一是提倡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回应不同主体对于博士生教育质量的诉求;二是关注毕业博士群体,从毕业博士视角反思博士生教育状况;三是构建科学可行的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准确地衡量博士生教育质量;四是适当公开相关评价标准和数据信息,切实发挥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的效用。  相似文献   

14.
资格考试是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博士生资格考试的目的、考试形式与内容、考试成绩评判等环节探索了美国博士生教育中资格考试的特点。根据我国博士生教育的现状,针对博士生培养环节中的淘汰机制、课程体系建设、资格考试机构的设立以及博士生导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博士生招生工作现状的考察分析,提出了博士生招生工作中若干重点关切问题。从实施以学科为导向的招生配置,构建奖学金体系吸引考生报考,对生源质量指标和流程控制进行比照分析设计及引入淘汰机制的倒置诉求4个方面着手进行综合论述,以确保吸引更多优质的博士生生源,提高博士生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explore the current landscape of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in general, and specificall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PETE) from the national level down to the local level. Furthermore, we will explore the impact that the elimination of undergraduate PETE programs can have on PETE doctoral programs, including the teaching, research, and engagement of their faculty. We present ideas for preparing doctoral students for their future higher education roles that may or may not include the preparation of future physical educators.  相似文献   

17.
Graduates of social work doctoral programs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and, as faculty, training of BSW and MSW students. Missing from the literature are theoretical frameworks that advance the study of “what works and for whom” in social work doctoral education. Building upo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nhancing doctoral students’ experiences, as well as doctoral education programs. Specific strategies grounded by this framework are put forward to guide PhD students and educators in advancing doctoral social work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8.
Doctoral programs have high dropout rates of 43% representing the highest among all post-baccalaureate programs. Cross sectional studies of doctoral students?? retention have showed the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aid in predicting degree completion. These studies however, do not estimate the labor market??s effect on doctoral student retention and neglect the longitudinal nature of doctoral study and the multiple requirements that make doctoral education a three-stage process. This research study examines the effect of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financial aid and labor market conditions, on the likelihood that doctoral students will complete the three stages of doctoral education: transition,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financial aid as a whole is important, the type of financial aid received is even more significant and has differential impacts on doctoral students?? retention at each stage.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research assistantships have the highest likelihood of degree completion compared to students with other forms of financial support. Labor market conditions are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doctoral student retention with higher expected earnings motivating doctoral students in the later part of their programs to complete their degrees.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Quality preparation of doctoral students is a key to the surviv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Past research has revealed a shortage of students graduating with a doctoral degree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 general reluctance of teachers to leave their jobs to pursue an advanced degree. As the number of universities preparing new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assistant professors decreases, those in the profession are concerned for the future of teacher education. Unlike other professions that prepare more doctoral students than the market can accommodate, this is not the case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doctoral programs. This article will provide summary information on supply and demand, which will be used to identify trend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the status of doctoral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whether university programs will be able to prepare a sufficient number of professors to replace the aging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professoriate.  相似文献   

20.
哈佛大学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改革对世界各国教育博士培养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在回应专业博士教育社会质疑、弥补哲学博士教育长期缺失双重需要推动下,哈佛大学对教育博士学位培养进行了大刀阔斧改革:撤销原教育博士学位(Ed.D.)、新设教育领导博士学位(Ed.L.D.)、创设教育哲学博士学位(Ph.D.),形成了两种博士学位并存共生新格局。从培养模式比较看,专业博士回归“实践”属性,教育哲学博士凸显“学术性”特点,且两者均高度重视跨学科教育和培养质量提升。我国培养教育博士起步较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可借鉴哈佛大学经验教训,积极推动教育博士培养模式改革,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