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0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民族分为汉族组(604例)和维吾尔族组(403例)。从冠状动脉血管优势型、病变部位、病变血管支数、病变分型、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加以分析。结果维吾尔族组Gensini积分高于汉族组(P<0.01);两组男性Gensini积分均高于同组女性(P<0.05,P<0.01)。维吾尔族组C型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汉族组,而A型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汉族组(P<0.01)。汉族组男、女性患者C型病变发生率分别低于维吾尔族相同性别患者(P<0.05,P<0.01)。维吾尔族组单支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汉族组,而3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汉族组(P<0.01)。汉族组男、女性患者3支病变发生率分别低于维吾尔族相同性别患者(P<0.05)。两组男性患者3支病变发生率均高于同组女性(P<0.05.P<0.01)。结论相同民族老年冠心病患者,男性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较女性重。维吾尔族老年冠心痛患者3支病变率高,C型病变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均较汉族相同性别重。  相似文献   

2.
维吾尔族与汉族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和汉族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女性患者676例,按不同民族分为两组,其中维吾尔族组343例,汉族组333例。冠脉病变程度由病变支数、部位、病变分型及Gensini总积分表示。结果 (1)两组A型病变率最高,维吾尔族低于汉族组(44.6%比64.8%),维吾尔族组B型、C型病变率(29.2%和26.2%)高于汉族组(15.0%和2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维吾尔族组三支病变(36.4%)高于汉族组(28.2%),而单支病变(36.2%)低于汉族组(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两组患者Gensini总积分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相同年龄段,维吾尔族组Gensini总积分均高于汉族组。结论冠脉病变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单支病变逐渐减少,三支病变逐渐增加。维吾尔族女性冠心病患者三支病变率高,C型病变多,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较汉族女性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新疆伊犁地区维族、锡伯族及汉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比较经冠状动脉造影术明确诊断的110例维吾尔族、100例锡伯族及105例汉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及Gensini积分。结果: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Gensini积分(13.52±1.85)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2.64±0.53)均明显高于锡伯族及汉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锡伯族、汉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Gensini积分〔(7.92±1.35)vs.(8.21±1.65),P>0.05〕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2.24±0.52)支vs.(2.32±0.63)支,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吾尔族与锡伯族、汉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存在差异,且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均明显高于锡伯族及汉族冠心病患者,而锡伯族与汉族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与饮食习惯及早期治疗的机会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在冠心病病人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确诊的冠心病病人200例作为CHD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病人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7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40例;单支冠状动脉狭窄90例,双支冠状动脉狭窄72例,三支冠状动脉狭窄38例。另选取健康者100名为对照组。对比CHD组与对照组non-HDL-C、D-D、Fg、EPCs水平,并根据冠心病类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CHD组non-HDL-C、D-D、F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EPCs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AMI组non-HDL-C、D-D、Fg水平高于SAP组(P 0.05),UAP组与AMI组EPCs水平低于SAP组(P 0.05);AMI组non-HDL-C、D-D、Fg水平均高于UAP组(P 0.05),AMI组EPCs水平低于UAP组(P 0.05);双支冠状动脉病变组、三支冠状动脉病变组non-HDL-C、D-D、Fg水平均高于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P 0.05),双支冠状动脉病变组、三支冠状动脉病变组EPCs水平均低于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P 0.05);三支冠状动脉病变组non-HDL-C、D-D、Fg水平均高于双支冠状动脉病变组(P 0.05),三支冠状动脉病变组EPCs水平低于双支冠状动脉病变组(P 0.05)。结论冠心病病人的non-HDL-C、D-D、Fg水平均升高,EPCs水平降低,并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心病病情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男女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差异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可疑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2008例的病历资料。按性别为2组,男性组1332例,女性组676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用病变部位、支数、分型及病变Gensini总积分表示。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并就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吸烟等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①男性组单支(26.2%)比例低于女性组(41.7%),而双支病变(33.0%)和三支病变(40.8%)比例均高于女性组(分别为25.9%和32.4%,P〈0.05)。②男性组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87.5%和67.0%)明显高于女性组(79.6%和54.7%,P〈0.05)。③两组A型病变率最高。女性组A型病变发生率高于男性组,而B型和C型病变分别低于男性组。④女性组高血压和糖尿病高于男性组,吸烟、饮酒和血脂异常低于男性组(P〈0.05)。⑤男性患者Gensini总积分高于女性患者(P=0.000)。结论男性患者以三支病变为主,女性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男性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比女性患者重;女性患者高血压和糖尿病为主要危险因素,男性患者血脂异常、吸烟和饮酒为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高血压伴冠心病(CHD)患者的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0例维吾尔族与汉族高血压患者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确诊为CHD的病历资料,对其冠脉病变特点加以对比研究;冠脉病变程度用病变部位、支数、分型及病变Gensini总积分表示。结果:维吾尔族组左回旋支病变发生率高于汉族组(59.5%∶46.0%,P<0.05),单支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汉族组(28.9%∶37.9%,P<0.05),而3支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汉族组(44.3%∶25.6%,P<0.05);维吾尔族组A型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汉族组(40.9%∶62.1%,P<0.05),而C型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汉族组(32.6%∶15.2%,P<0.05);维吾尔族组Gensini总积分高于汉族组[(43.1±33.0)∶(28.6±25.9),P<0.05]。结论:维吾尔族高血压伴CHD患者以3支病变率高,C型病变居多,冠脉病变程度较汉族患者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及汉族女性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心血管相关科室住院的女性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共收集221例,按民族分为两组(维吾尔族91例、汉族130例)。入选后记录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中医证型判定由医院心内科主治及以上医师进行。结果 1维吾尔族女性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秽浊痰阻证、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其他证型;汉族女性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秽浊痰阻、气阴两虚、其他证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维吾尔族与汉族女性冠心病患者秽浊痰阻、气虚血瘀以多支病变为主,气阴两虚以双支病变为主,气滞血瘀以单支病变为主,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与汉族女性冠心病患者气滞血瘀证以A型病变为主,秽浊痰阻证、气虚血瘀证及气阴两虚证以B型和C型病变为主,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维吾尔族和汉族女性冠心病的主要中医证型是秽浊痰阻、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女性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90例患者(年龄≤55岁)的病例资料,从冠状动脉血管优势型、病变部位、病变支数、病变分型、病变狭窄程度加以分析研究。结果维吾尔族糖尿病发生率高于汉族,而高血压发生率低于汉族(P<0.05)。维吾尔族左回旋支病变率及三支病变率明显高于汉族(53.8%比34.0%和30.3%比14.0%,P<0.01);而单支病变率明显低于汉族(45.5%比67.0%,P<0.01)。两组患者A型病变率最高,维吾尔族A型病变发生率低于汉族(55.9%比72.0%,P<0.001),而B型病变率高于汉族(27.6%比16.0%,P<0.05)。Gensini总积分维吾尔族明显高于汉族(33.8±28.6比21.5±19.5,P<0.01)。结论维汉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存在差异,维吾尔族患者主要危险因素是糖尿病,而汉族患者是高血压。维吾尔族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比汉族患者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男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性激素睾酮水平、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3月~10月于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因胸闷、胸痛住院的男性患者共284例,年龄50~80岁。根据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97例)和稳定性心绞痛组(105例),非冠心病组(8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三支病变、两支病变、单支病变。检测所有患者血脂、性激素睾酮和hs-CRP水平。并分析各检测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比较,稳定性心绞痛组睾酮和三酰甘油(TG)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s-CRP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比较,非冠心病组睾酮和TG升高,hs-CRP降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1)。非冠心病组较稳定性心绞痛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睾酮水平升高,hs-CR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冠心病睾酮与血脂、hs-CRP水平无明显相关(P均0.05)。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以及三支病变睾酮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男性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睾酮水平下降、hs-CRP升高,未发现睾酮与血脂、hs-CRP相关,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睾酮水平亦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和澳大利亚人冠状动脉病变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国人和澳大利亚人冠状动脉病变的差异。方法中国南京和澳大利亚悉尼3个中心同步注册人选临床可疑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病例6251例(黄种人3021例,白种人3230例),其中黄种人确诊冠心病患者2098例(占69.4%),白种人确诊冠心病患者2439例(占75.5%)。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由病变部位、支数及病变Gensini总积分表示。结果(1)两组冠状动脉病变主要累及血管均依次为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和左主干。(2)黄种人和白种人男性三支病变分别为29.8%和34.0%,女性为15.8%和26.2%,男性左主干病变分别为9.6%和14.2%,女性为4.9%和11.6%,两组男性三支病变及左主干病变均高于女性,单支病变低于女性(P〈0.01),双支病变不同性别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白种人三支病变及左主干病变为31.9%和13.5%,高于黄种人(分别为26.0%和8.3%,均P〈0.01),单支病变低于黄种人(38.0%比44.7%,P〈0.01),双支病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1%比29.3%,P〉0.05)。Gensini总积分随年龄增长而增加。40岁以上相同年龄段,白种人Gensini总积分均明显高于黄种人。结论冠状动脉病变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性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较相同年龄段女性重。澳大利亚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均较中国人同性别重。提示同样程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澳大利亚人比中国人早10余年。  相似文献   

11.
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差异。方法:连续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住院患者268人,并将其分为维吾尔族CHD组(80例)和汉族CHD组(188例)。设计统一的调查表,分析对比两组CHD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以超重为基础的危险因素聚集情况(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水平高密度脂蛋白4个危险因素)。结果:维吾尔族CHD组超重患者明显多于汉族组(P〈0.01),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患者明显多于汉族组(P〈0.05);维吾尔族CHD组3个危险因素聚集患者明显多于汉族组(P〈0.05);维吾尔族患者冠脉3支病变和狭窄程度为74%~99%者明显多于汉族组(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CHD患者超重、低HDL-C者较汉族显著增多,且有多种危险因素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程度较汉族广而严重,需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靶病变冠状动脉钙化检测及干预结果比较,探讨介入治疗中不同民族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钙化(CAC)检出率是否存在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成功接受PCI的汉族和维吾尔族老年(年龄≥60岁)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PCI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545例汉族和维吾尔族老年冠心病患者CAC总检出率为37.6%。其中维吾尔族患者CAC的检出率为49.3%,明显高于汉族患者29.8%(P〈0.05),维吾尔族男性患者CAC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汉族男性患者(55.3%比35.0%,P〈0.05),而女性患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5%比19.2%,P〉0.05)。维吾尔族患者术中冠状动脉夹层发生率明显高于汉族患者(37.8%比19.3%,P〈0.05)。亚组分析,维吾尔族患者中91.8%冠状动脉夹层发生于靶血管病变CAC患者,略高于汉族患者(8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中慢血流发生率维吾尔族患者较汉族患者高(28.7%比9.3%,P〈0.05);而支架内急性血栓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率存在差异,致使维吾尔族患者PCI术中冠状动脉夹层和慢血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汉族患者。因此对维吾尔族患者应选择恰当的技术和方法减少术中冠状动脉夹层和慢血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流介导的肱动脉扩张(FMD)的程度,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支数与FMD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科行冠脉造影检查的高血压患者160例。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冠心病组,98例),并依据冠脉造影(冠脉狭窄≥50%)再分为:①单支病变组(35例);②双支病变组(47例);③多支病变组(16例);2、高血压组(对照组,62例)。通过超声检测肱动脉基础状态,去压30秒、60秒的内径变化(FMD)。以Logistic回归分析:冠脉病变支数与FMD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的FMD(7.41±0.73)显著小于高血压组的(10.51±0.68,P0.05)。冠心病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的FMD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病变支数越多,FMD越小,去压60秒的FMD为[单支病变组(7.01±0.29)、双支病变组(6.82±0.35)、多支病变组(6.09±0.2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FMD关系密切的依次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去压后60秒(OR=3.158,P=0.000)、双支病变去压后30秒(OR=1.163,P=0.003)、单支病变去压后30秒(OR=1.076,P=0.004)。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增加,动脉内皮功能损害就越重,呈负相关。检测血流介导的肱动脉扩张有助判断冠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民族差异的原因和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地对术后发生支架内亚急性血栓(subacutestentthrombosis,SST)形成的21例不同民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凝血机制、血管病变特点、手术操作过程和治疗措施等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s,PCI)患者中SST发生率明显高于汉族患者(1.4%比0.47%;5.4%比0.47%,P均<0.05)。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SST患者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低切及血浆比黏度较汉族明显增高(P均<0.05);多因素分析民族,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SST的独立危险因素,比数比(OR)分别为1.043和1.018。结论PCI术后SST发生率可能存在民族差异,其原因可能与种族间凝血机制差异导致的高凝状态有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适当应用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药物,可能助于预防SST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