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求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这是经过实践证明的一条真理.怎样培养教师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做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如何有效的搞好教育工作,促使学生健康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心理健康教育"。下面就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尊重领导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热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要教育学生,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理解学生,教师的爱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得到教师的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幸福的奖赏,点滴之爱可以唤起学生们积极向上的热情和团结奋斗的精神。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班主任应具备育人的“五种精神”,才能全面提高班级素质。  相似文献   

4.
卢莉丽 《科学咨询》2009,(11):71-71
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未来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在学科教学中该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引起教师注意: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教育,因人文关怀教育理念的出现而倍受关注。虽说进入教育领域已有一些时日了,但它仍不流行。只有关注人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对人的心理健康予以关注,才是真正的教育关注。现代社会,健康的内涵已发生了变化,身体与心理均健康的人才能称之为一个健康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就明确地给我们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小学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也是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改变思想观念,营造创新氛围
  一颗种子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会生根发芽,同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有在一定的氛围中才能被激发。营造出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萌发的氛围主要靠教师。陈至立部长指出:“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老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首先要改变一些观念,用正确的先进的观念武装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始终处于前位。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是班级教学团队的核心,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学生智力的开发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从某种意义上说,班主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更加重大,因此,更应该具备相应的素质才能担当“教书育人”的重任。本文从中职院校班主任的自身修养、知识能力、心胸气度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班主任必须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型的人才。中职教师要积极调整教学心态,首先,要学会微笑的面对生活;其次,要学会适当放松,适当休息;最后,要学会自我控制。当我们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时,我们会真正爱上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农村学校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单亲等特殊家庭、学生从小就自卑,有部分存在心里不健康,本文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就是从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从心底里沟通情感,多赞扬学生,激励学生,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多树立责任感,以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多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情感参与氛围;多合作、形成和谐、民主、宽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徐虎 《科学咨询》2009,(22):18-18
笔者自参加工作以来,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工作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当一名教师不简单,当一名班主任更是不容易。因为班主任工作面对的是朝气蓬勃、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孩子,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作为班主任,需要有无限的爱心、耐心、细心,才能创造出让学生茁壮成长的良好环境。在实践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1.
中职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新时期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根据中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加强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做好中职学生心理辅导,如何引导中职学生心理走向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管万容 《科学咨询》2007,(10):16-16,31
构建和谐、奋进向上的学生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职责,因为班主任是全面负责学生班级管理的直接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他承担着班集体的组织管理、教育管理的主要责任,并负责全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的工作。班主任怎样才能把一个刚编凑起来的学生群体建设成一个和谐向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班集体,面对开放的社会,复杂的学生个体。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是学生与学校的“保姆”。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班主任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农村小学的班主任,要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小学生。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年龄特点决定了班主任要付出更多精力,随时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去关爱学生,勤于管理,培育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要获得这种情感氛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不但影响自身的教学活动,而且随之直接感染着每位学生。教师良好的  相似文献   

15.
正班主任肩负着教书育人和学生管理的双重任务,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会产生直接影响。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班主任工作的难度与中小学和大学相比要复杂一些,这就要求班主任不仅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且要具备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每个班主任都要面对这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如何做好中职班主任工作?是目前中职学校共同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经过长期班主任工作摸索,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风向标,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将来的人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做好榜样的同时,班主任还应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聆听学生的心声,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师生之情,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作为老师不应只是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学生的健康又分为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只有身体健康而没有心理健康那不是真正的健康,人的心理特别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如果不健康,存在障碍,不仅影响着正常学习、成长,而且还会导致违法犯罪,甚至酿成悲剧.只有心理上健康,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心理健康乃人生幸福之源.所以培养初中学生健康的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尊重领导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热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要教育学生,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理解学生,教师的爱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得到教师的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幸福的奖赏,点滴之爱可以唤起学生们积极向上的热情和团结奋斗的精神。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班主任应具备育人的“五种精神”,才能全面提高班级素质。  相似文献   

19.
李国琴 《科学咨询》2009,(22):14-14
班主任的批评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恰当好处的批评,能够有效地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缺点,但如果掌握不好分寸,就会使学生失去自尊,自暴自弃。所以说,苦口良药学问深,作为班主任教师就要抓住时机,采取适当的批评方法,才能药到病除,收到良好的效果。班主任批评学生有多种方式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情感性的批评、隐喻性的批评、建议性的批评、褒扬性的批评、暗示性的批评、巧“罚”性的批评等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20.
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在这里对如何调适教师的不良心理发表我个人的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