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2.
原发于胃肠道的恶性淋巴瘤以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最多(5 0 % ) ,作者收集 1983年至 2 0 0 0年新乡中心医院住院的 2 0例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情况做一分析 ,并就诊断治疗进行讨论。临床表现 ,特殊检查 ,病理及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0例中 ,男性 11例 ,女性 9例 ;年龄在 2 0至 72岁之间 ,3 0岁至 40岁年龄组病人最多 ,平均年龄 44岁。临床症状 :2 0例中 ,腹痛 16例 ,腹部肿块 6例 ,发热 2例 ,恶心呕吐 11例 ,体重减轻 11例 ,便血 9例 ,梗阻 4例 ,腹水 1例。1.2 辅助检查 :①胃钡餐造影术 :11例行钡餐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3.
朱淑姣  卢振霞 《吉林医学》2003,24(3):223-224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变部位、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病变部位以胃窦胃体多见,病理以非何杰金病占93.5%,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结论: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如能早期诊断,术后加用放化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赵颖  甘涛 《四川医学》1999,20(2):119-120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简称胃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据国外资料统计约占胃恶性肿瘤的1%~4%。临床上缺乏特征性表现,加之对本病认识不足术前诊断率仅为10%~30%。现将我院3年收治的20例胃恶性淋巴瘤进行以下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9...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红宾  张一军 《重庆医学》2000,29(4):317-318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与胃癌和胃溃疡相比缺乏特异性 ,因此误诊率高。我院自 1986~ 1999年收治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12例 ,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1]  本组 12例患者均由组织学证实 ,符合下述标准 :(1)全身无浅表淋巴结肿大 ;(2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 ;(3)无纵隔淋巴结肿大 ;(4)外科手术时除局部淋巴结肿大外无其它部位病变 ;(5 )肝脾无病灶。1 2 一般资料  12例患者中男性 7例 (5 8 3% ) ,女性 5例(41 7% ) ,年龄 2 7~ 6 2岁 ,中位年龄 36岁。临床症状 :上腹疼痛 10例 (83 3% ) ,其中 5…  相似文献   

6.
<正>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是非癌性胃恶性肿瘤中较常见的类型,其临床和内镜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为胃癌。由于在治疗方法上与胃癌不尽相同,其预后较胃癌好。现将我院近10年来确诊的12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12~81岁,平均45岁;病史最长3年,最短12天,平均8.4个月。 主要症状 上腹痛10例,消化道出血6例,上腹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Primarygastricmalignantlymphoma,PGL)临床少见 ,仅占全部胃恶性肿瘤的1%~ 2 % [1] ,但在胃恶性间叶组织肿瘤中却居首位。PGL术前诊断率低、易误诊为胃癌。现将 1987年 6月~ 1997年 6月收治的PGL18例资料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 ,男 13例 ,女 5例 ,年龄2 1~ 69岁。病程为 1个月~ 6年 ( 80 %小于 9个月 )。病灶位于胃底 2例 ,胃体 12例 ,幽门部 4例。肿瘤均位于粘膜下 ,直径 1~ 18cm。全组病例均符合Daw son[2 ] 诊断标准 :①肿瘤原…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Primarygastricmalignantlymphoma ,PGML)临床少见 ,仅占胃恶性肿瘤的 1%~ 3% [1] ,术前诊断困难 ,而治疗方法和预后又与其他胃恶性肿瘤不同。本文分析我院 1982~ 1998年收治的 2 0例经病理确诊的PGML临床资料 ,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8例 ,女 12例。年龄 2 5~69岁 ,平均年龄 4 3 6岁。临床表现依次为 :上腹痛15例 ( 75% ) ,纳差 14例 ( 70 % ) ,恶心或呕吐 6例( 30 % ) ,呕血或黑便 6例 ( 30 % )。均符合Bawson诊断标准。临床分期采用AnnA…  相似文献   

9.
内镜诊断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盛传伦  胡淑品 《吉林医学》2000,21(3):137-138
目的 :为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胃镜下特征 ,以提高对恶性淋巴瘤的认识 ,提高该病的胃镜诊断率。方法 :选取我院 10年间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 2 1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分析其胃镜下表现、临床特点及一般临床资料。结果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胃镜下缺乏特异性 ,表现为多行性、弥漫性及范围广的特征。内镜下难于同其他胃恶性肿瘤鉴别。结论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是临床上少见的胃恶性肿瘤 ,术前误诊率高 ,为提高诊断率 ,对胃镜下隆起性病变尤其是肿块表面伴溃疡时应高度怀疑恶性淋巴瘤 ,取病理时应尽量多取、深取 ,必要时重复活检。同时 ,镜检医生及病理医生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报告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1例,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无明显特异性,内镜下易与胃癌、胃溃疡相混淆,术前仅2例确诊,术后均经病理切片证实。治疗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提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误诊率极高,内镜检查及准确地活检,有助于术前确诊。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发生率低,术前较难明确诊断。本文报告12例,半数病人术前得到明确诊断,经过手术和化疗综合治疗,已有6例生存超过五年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22例PGML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X线钡透误诊率89.5%,胃镜及病理活检误诊率82.5%,肿瘤切除率95.5%,根治性切除68.2%,姑息性切除27.3%,1例剖腹探查,无手术死亡,术后化疗14例。术后随访:根治性切除组5年生存率60.0%。结论PGML术前诊断困难,手术治疗应积极,全胃切除指征可适当放宽,根治性切除肿瘤和术后化疗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特点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杰民 《中国全科医学》2006,9(24):2060-206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43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术前误诊率高,极易误诊为胃癌,其临床症状与体征不平行,全身状况相对较好,但胃内病变相对广泛且呈多中心、多形态改变,虽胃周淋巴结肿大较多但手术切除率较高,化疗疗效优于胃癌。结论提高对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认识。多种检查方法综合运用是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率的关键,因其预后比胃癌相对较好,故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手术及病理确诊为PGML的患者的影像资料及误诊情况.结果 消化道造影和/或CT检查,2例确诊为PGML,21例误诊为其他病变,误诊率91.3%(21/23).结论 多种影像检查相结合及影像与临床结合是减少PGML误诊率,提高诊断符合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并探讨CT、MRI在原发性脑淋巴瘤诊断中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已经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CT、MRI影像学资料特点,包括病灶数目、位置、大小等。其中28例病灶单发,10例病灶多发。全脑都有发生,33例幕上,5例幕下。病灶平均大小为(2.7×2.4×2.2)cm。38例均为B细胞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结果 CT图像:断层多为圆形或者近圆形,大小一般为半径1 cm左右,边界清晰,容易分辨,对患者颅内进行平扫显示大多是高密度或等密度,其中高密度27例,进一步增强扫描结果显示,38例全部强化,34例均匀而明显强化,4例环形明显强化,;MRI图像:病灶具有清晰的边界,均匀的信号,T1W1表现为等或低信号,T2W1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时多表现为均匀,只有4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4例硬膜尾征。结论 CT、MRI在原发性脑淋巴瘤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较难确诊,依然需要依靠手术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头颈部ML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方法 41例患者采用综合治疗,27例采用单纯化疗或放疗.结果 68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4.12%、19.12%和13.23%,存活患者中以临床I、Ⅱ期者占绝大多数,死亡患者中以Ⅲ、Ⅳ期为多.结论头颈部ML发病率有增长趋势,对颈部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应反复活检以明确诊断,综合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分期对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MRI表现和影像特征,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颅内淋巴瘤MRI影像学表现。结果单发病灶9例,1例为多发病灶,肿瘤常位于脑深部或邻近脑膜,额叶2例,胼胝体2例,脑膜邻近2例,枕叶1例,中线区1例,幕下1例,多发1例。MRI平扫Tl 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肿瘤占位效应轻,多数轻中度水肿,一例为重度水肿。7例见典型的脐凹征、棘征、分叶征、握拳征、半月征、开环征等。结论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在其定位和定性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MRI与螺旋CT对于原发性胃癌病灶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胃癌治疗确定靶部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58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分别使用螺旋CT检查(CT组)和MRI检查(MRI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胃癌病灶检出情况。结果 CT组使用螺旋CT检查出49例患者的123个胃内病灶以及30例患者的98个胃外病灶;MRI组检查出56例患者的189个胃内病灶和41例患者的146个胃外病灶,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螺旋CT检查方式相比,应用MRI对原发性胃癌患者病灶检查具有更大的优势,患者胃内病灶和胃外病灶的检出率更高,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及疗效回顾。方法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22例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随访中,10例患者1年内死亡,7例在5年内死亡,2例因失去联系失访。3例存活5年以上,5年存活率为13.6%。结论对疑为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患者,尽早进行病理学检查确诊,以化疗联合局部放疗为主要治疗方案,近期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横结肠癌少见,易误诊。晚期常合并周围脏器受侵而无法手术切除,预后差。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自1995年6月至2004年6月共39例横结肠癌的临床资料,对影响其诊治和预后的因素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16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者28岁,最大者80岁,平均年龄53.5岁。39例横结肠癌均经病理证实,其中低分化腺癌17例,黏液腺癌12例,乳头状腺癌8例,印戒细胞癌2例。1.2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依次是腹痛18例、贫血10例、肠梗阻9例和腹部包块6例。腹痛伴便血、便稀、贫血发热腹部包块等典型症状者14例。重度贫血4例。急性肠梗阻7例。肿瘤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