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79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凤花 《当代医学》2011,17(13):79-80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 2001年1月~2010年12月于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79例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79例同期单纯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为对照组,对照组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缝合子宫下段切口后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 两组比较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及腹部切口的最佳缝合方法。方法1999年1月1日至2003年7月31日间共实施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653例为观察组,术中子宫切口及腹部切口采用改良缝合方法。1994年1月1日至1998年10月31日间共实施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468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方法。结果①观察组剖宫产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且术后病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观察组无晚期产后出血病例,对照组12例(2.56%)。③腹部切口观察组均为甲级愈合,且局部组织柔软,无硬结;对照组甲级愈合461例(98.50%),乙级愈合7例(1.50%),局部组织有硬结者26例(5.56%);产后半年至1年B超见子宫切口瘢痕观察组6例(1.29%),对照组33例(10.58%);2年至5年再次剖宫产观察组腹腔内粘连明显降低,子宫瘢痕较小,膀胱位置基本正常;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术后1年至4年随访,观察组无小便时下腹部牵拉痛,对照组147例(31.41%)伴有小便时下腹部牵拉痛。结论改良缝合子宫切口及腹部切口效果满意,有利于恢复子宫与膀胱间的生理解剖关系,有利于腹部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术中腹腔内和腹腔外缝合子宫方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湘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452-4454
目的:通过比较剖宫产术中腹腔内和腹腔外缝合子宫切口的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的影响,探讨腹腔外缝合子宫切口作为一种常规术式的可行性。方法:本院自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子宫下段剖宫产286例,其中腹腔内缝合子宫切口156例,为腹腔内组;腹腔外缝合子宫切口130例,为腹腔外组。比较两组术中情况(血压、胃肠道反应、出血量、手术总时间)、术后1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24h阴道流血,术后3dHb下降程度、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42d子宫恢复(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子宫大小、活动度、子宫切口愈合情况),产褥病率及远期腹腔粘连。结果:腹腔外组术中出血、术后24h阴道流血、术后3dHb下降程度、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与腹腔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总时间、术中不适反应、术后排气时间、术后1周和42d子宫恢复情况、产褥病率及远期腹腔粘连,与腹腔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外缝合子宫切口可以减少术中、术后子宫出血,并不影响术中情况,不影响子宫恢复,不增加术后病率及远期腹腔粘连,可以做为剖宫产手术中的一种常规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子宫切口连续单层缝合与传统双层缝合的优缺点.方法 将620例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的孕妇 ,根据子宫下段切口缝合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连续单层缝合法)及B组(传统双层缝合法)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假腔发生情况,以及部分患者再次妊娠剖宫产术时的子宫下段厚度、盆腹腔粘连和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而A组手术时间(50.24 ± 8.16)min显著低于B组(54.36 ± 9.12)min( P <0.05);术后2年内随访 ,A组子宫切口憩室发生率(3.16%)低于B组(4.57%).两组患者再次行剖宫产术中比较子宫下段厚度、腹腔粘连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单层缝合法缝合子宫切口在一些方面优于传统双层缝合法 ,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剖宫产率不断升高,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也不断增多,本文通过对子宫切口不同缝合,再次剖宫产时切口愈合情况分析,探讨能使子宫切口良好愈合的缝合方法.方法:2005年10月~2010年10月行第1、2次剖宫产的120例产妇的术中及术后恢复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切口的缝合有单层缝合60例(A组).双层缝合60例(B组),两组手术时间:A组28±13分钟,B组32±23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A组295±4.98分钟,B组201±5.14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术中发现切口处愈合良好:A组34例(56.67%),B组49例(81.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切口双层缝合止血效果好、对合对位好、术后愈合好,可减少术后及再次妊娠分娩时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止血带捆绑法在剖宫产子宫下段切口撕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120例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切口撕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止血带捆绑子宫下段后缝合子宫切口及撕裂部位,对照组则采取传统方法直接缝合子宫切口及撕裂部位.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数值、输血率及子宫切除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数值分别为(51.58±10.64)min、(336.35±133.45)mL、(110.3±32.91)mL、(10.34±6.54)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83±19.72)min、(549.16±241.98)mL、(168.81±34.77)mL、(15.63±8.36)g/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输血率为1.67%(1/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子宫切除率分别为0(0/60)、1.67%(1/6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止血带捆绑子宫下段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切口撕裂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且操作简单,无需特殊器械,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两种剖宫产缝合方式后子宫切口瘢痕憩室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9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单层缝合剖宫产切口,观察组双层连续缝合切口,术后1年查看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子宫切口瘢痕憩室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憩室肌层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憩室容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缝合剖宫产手术切口时,采取双层连续缝合的方式对切口愈合更加有利,且可降低瘢痕憩室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分别采用单双层缝合在妊娠阴道分娩中的安全性差别。方法:将在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行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成功阴道分娩的84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观察组产妇剖宫产后给予子宫下段剖宫产单层缝合,对照组产妇剖宫产后给予子宫下段剖宫产双层缝合,同时选择同期不明子宫切口缝合方式的42例再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作为对照2组,分别对比三组产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缝合术的再妊娠阴道分娩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单层缝合产妇再妊娠阴道分娩子宫破裂发生率为2.4%,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双层缝合产妇再妊娠阴道分娩子宫破裂发生率为4.8%,不明子宫切口缝合方式产妇再妊娠阴道分娩子宫破裂发生率为4.8%,三组子宫破裂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下段剖宫产单双层缝合方式在妊娠阴道分娩引起的子宫破裂发生率相近,所以该两种子宫切口缝合方式对在妊娠阴道分娩安全性的影响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三种剖宫产术式的比较以了解更适用于临床的剖宫产术式。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 1998年 1月~1999年 12月 35 9例剖宫产产妇 ,按术式分成三组 :新式剖宫产、腹膜外剖宫产、子宫下段剖宫产。对其手术时间 ,娩头困难、术后排气、切口感染、术后病率进行比较。结果 :新式剖宫产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及术后感染、术后病率均显著低于腹膜外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式应用前景优于腹膜外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  相似文献   

10.
新式剖宫产术切口缝合法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在新式剖宫产术的基础上 ,切口缝合借鉴五官科“美容”缝合法 ,采用皮内缝合 ,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6月我院住院分娩产妇中剖宫产 3 1 2例 ,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年龄、孕周、孕产次及手术指征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 2 0 2例 ,采用可吸收肠线皮内缝合 ,其中再次剖宫产及切口处有手术史 2 5例。对照组1 1 0例 ,为传统丝线缝合 ,其中再次剖宫产及切口处有手术史 1 1例。两组手术方式均为连续硬膜外麻下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1 .2 缝合方法对照组采用 7号丝线间断全层缝合…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 1 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8月行新式剖宫产术 5 96例 ,其中二次新式剖宫产术 32例 (占5 .37% ) ,本文通过第 2次手术所见 ,对新式剖宫产术腹腔粘连、子宫切口愈合以及再次手术指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进行分析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38岁 ,两次剖宫产间隔时间 :小于 2年 1 1例 (占34.3% ) ,2~ 3年 1 9例 (占 5 9.5 % ) ,大于 3年 2例(占 6.2 % )。1 .2 两次剖宫产术式比较 第一次剖宫产均以香港周基杰医师改进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称为 :以镊子找出高位置子宫下段切口的剖宫…  相似文献   

12.
刘郑洁 《河北医学》2002,8(5):448-449
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采用了撕拉法进腹 ,不缝合腹膜 ,不下推膀胱 ,具有手术时间短 ,损伤小 ,术中出血少 ,术后疼痛轻 ,缩短拆线时间等优点。我院自2 0 0 0年开展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取得良好效果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行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共 15 2例。其中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1] 共 80例 ,对照组行传统式子宫下段剖宫产共 72例。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平均年龄2 5 .3岁 ,传统式子宫下段剖宫产平均年龄 2 5 .6岁。两组剖宫产指征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子宫切口单层缝合与双层缝合的差异度,寻找最优的子宫切口缝合方法;方法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子宫切口单层连续锁边缝合;结果单层缝合手术时间,较双层缝合短27.8min,出血量较双层缝合少69.78ml,术后排气时间较双层缝合提前15.14h,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具有显性差异(P<0.01)。结论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单层缝合较双层缝合为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4):67-70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子宫切口缝合方式与子宫下段肌层愈合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9月间我院收治的240例首次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的产妇,根据首次手术子宫切口肌层的缝合方式分为观察组(单层连续缝合)和对照组(单层连续缝合+平行褥式包埋)各120例,通过超声方式测量患者再次妊娠临产前的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再次剖宫产术中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盆腹腔粘连情况,对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再次分娩选择阴道试产者的试产成功率。结果单层缝合组测得瘢痕处肌层厚度低于双层缝合组[(1.33±0.68)mm vs(1.89±0.71)mm],但对比瘢痕愈合情况、盆腔粘连率及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张林  张曦  朱祥胜 《安徽医学》2014,(3):364-365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不同缝合方法,探讨其对子宫复旧及子宫切口愈合的影响,为临床如何避免子宫复旧不良及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子宫切口缝合的方法,将随机抽取的100例行剖宫产的孕妇均分成两组,A组采用全层连续锁边缝合法,B组采用双层连续缝合法,比较分析不同缝合方法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等指标。结果B组孕妇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切口愈合及缝线吸收上要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体温、血常规异常及子宫复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口全层连续锁边缝合法具有操作简单,手术缝合时间短,组织缝合层次少,缝合后对合平整、瘢痕组织少,血运良好并可恢复原解剖结构,利于子宫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 1997年 4月起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切口单层缝合 146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我院 1997年 4月至 2 0 0 0年 3月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切口单层缝合 146例 (Ⅰ组 ) ,随机抽取同期子宫切口双层缝合 2 37例 (Ⅱ组 )作对照分析。两组产妇的年龄、孕产次、孕周、手术指征等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资料有可比性。1 2 方法 Ⅰ组在胎儿、胎盘娩出、清理宫腔后 ,用“O”号可吸收外科缝线从子宫切口一端外 0 5cm处行子宫切口肌层全层连续缝合 ,至对侧端外 0 5cm处扣锁缝合 1针。检查子宫切口 ,有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2种剖宫产下段不同术式的优缺点.方法 对试产失败后剖宫产术患者240例随机分为2组,子宫下段锐性切开剖宫产术(试验组)120例与同期子宫下段钝性撕开剖宫产术组(对照组)120例比较,2种术式均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及皮内缝合.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缩短剖宫产手术时间,促进伤口愈口,避免晚期缩短子宫出血情况。方法 剖宫产子宫下段横切口用1号可吸收线从切口一端外缘约0.5cm进针,全层缝合,针距及进针切边缘均为1cm,边整理边事。可采用缩短连续缝合法。结果 457例剖宫产子宫下段横切口单层缝合,平均手术时间40min,术后病变为手术48h后,体温二次或二次以上≥38℃,单层缝合后子宫下段切口在二次剖宫产术中见子宫下段愈合好,疤痕少,基本恢复原解剖位置。结论 缩短剖宫手术时间,手术操作简便,切口对合整齐,缝线少,异物少,对组织损伤少,疤痕少,有利于血液循环,愈合好。  相似文献   

19.
子宫下段剖宫产为应用最广的剖宫产术式 ,1996年新式剖宫产术 (Misgav ladach)开始在我国开展 [1 ] ,我院于 1998年 7月至 2 0 0 0年 6月 ,对 5 0例分娩产妇进行新式剖宫产术 ,并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对照 ,统计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拆线时间 ,比较两种术式的差异。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有手术指征的分娩产妇 ,并除外引起产后出血增多或手术时间延长者 ,如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妊高征、胎盘早剥等 ,观察组 5 0例 ,对照组 40例。1.2 方法1.2 .1 新式剖宫产术 [1 ]   1选择手术切口 :手术切口 (Joel-Cohen切口 )位于双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剖宫产子宫切口缝合方法与再次剖宫产切口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就诊的400例再次剖宫产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15例在初次剖宫产术中采用单层缝合方法作为单层缝合组,185例在初次剖宫产术中采用双层缝合方法作为双层缝合组。对再次剖宫产时产妇手术时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比两组产妇原切口部位子宫肌层厚度情况发现,单层缝合组产妇子宫下端肌层厚度整体低于双层缝合组。两组患者再次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单层缝合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双层缝合组,且术中出血量较少;但腹腔粘连水平单层缝合组产妇要明显高于双层缝合组。术后双层缝合组切口愈合不良水平低于单层缝合组(P<0.05);缝线吸收率以及切口感染率两组比较结果不具有差异性(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双层缝合组低于单层缝合组(P<0.05)。结论:剖宫产子宫切口双层缝合方法有利于提高瘢痕子宫孕妇二次剖宫产分娩率,减少瘢痕子宫孕妇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早产儿的发生率。对医院整体阴道分娩率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