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3.5%的Na Cl溶液分别对碱蓬、三七景天和星星草等3种植物进行浇灌,研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其植株和土壤中离子含量、生物量、土壤p H值、全盐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环境下,3种植物均表现出很强的耐盐性,碱篷植株体内可聚集大量的Cl-和Na+,但是,在碱蓬生长的土壤中含有很高的交换性钠含量,因其不断进入土壤胶体,从而加重了土壤碱性化程度;三七景天在生长过程中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的全盐量及交换性钠离子含量,对降低土壤盐碱性具有较好的作用;星星草通过迅速增加其体内可溶性糖含量来降低其渗透势,缓解体内盐分浓度,以抗盐胁迫环境,且能积累较高的干物质,保持相对稳定的含水率。因此,这3种植物都是较好的耐盐植物,可用以进行耐盐植物资源的开发和选育。  相似文献   

2.
河套平原碱蓬种群空间布局特征与土壤微域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河套平原盐碱荒地碱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观测、采样和室内分析,探讨河套平原碱蓬野生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其土壤微域特征,以及土壤水盐等环境条件对碱蓬群落格局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套平原碱蓬野生种群主要呈聚集分布格局。碱蓬群落的盖度与根区土壤水分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根区土壤盐分含量显著负相关,与根区土壤中K~+、Na~+的含量显著负相关,说明河套平原碱蓬群落的分布主要受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盐分含量的双重影响,各离子中以钾、钠离子影响最为显著。碱蓬群落对降低土壤含盐量有一定作用,对根区土壤中SO_4~(2-)、Na~+降低最多,K~+降低最少,也会降低根区土壤pH值。土壤环境与碱蓬群落相互影响,盐碱程度影响碱蓬群落的盖度,碱蓬作为耐盐碱植物对盐碱地土壤含盐量有良好的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新天津生态城28#地块景观设计为例,探讨北方盐碱地区住宅工程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力求为其他相关项目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研究表明,在低度盐碱地区或局部中度盐碱地区(土壤含盐量为0~0.5%),如果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定位于中低档楼盘时,可以采用不置换种植土,选择当地苗圃生长的较耐盐碱植物,配合局部换土处理满足植物栽植要求,是一种既能节省投资又能达到良好效果的方法。如果景观设计定位于高档楼盘时,可以采用置换种植土结合排盐措施来改善植栽环境,扩大植物种类选择范围,提升植物景观设计效果。在高度盐碱地区(土壤含盐量高于0.5%),任何档位楼盘均需采用排盐措施,结合置换种植土,满足种植条件。实践证明,盐碱地区居住区绿化虽然要求高、难度大,但只要掌握排盐碱规律,根据场地内土壤盐碱化程度和楼盘定位,选择合理的土壤改良措施和耐盐碱的植物种类,达到效果好的植物景观设计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对黄河三角洲盐渍土中耐盐植物生长及脱盐效果进行了研究。在植物种植之前,对种植区土壤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漫灌淋盐,降低土壤含盐量。选定了5种耐盐景观植物,柽柳、盐地碱蓬、千屈菜、芙蓉葵和绒毛白蜡在试验区进行了种植,对生长指标进行了监测和脱盐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各植物在盐渍土中生长正常,且景观效果好。各植物脱盐效果约4.57%~6.32%,盐地碱蓬脱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盐渍化土壤改良利用新方法——植物耐盐基因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盐碱化是目前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包括人口膨胀在内的各方面因素使人类不断开发和利用大面积的土地,逐渐生成新的次生盐渍化,加速了土壤盐碱化的进程。通过农业生物技术培育耐盐植物品种或开发利用有经济价值的盐生植物资源以改良土壤已成为研究热点。文中综述了植物耐(抗)盐碱逆境胁迫的相关基因和外源基因遗传转化的方法,并对现今生物耐(抗)盐碱逆境胁迫的基因转化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盐胁迫是一种常见的逆境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土地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植物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形成稳定的微生态系统,其中微生物可以促进植物获取养分,植物分泌物可以为微生物提供养分。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根系-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为更好地了解并应用微生物,深入探究盐胁迫下植物根系形态特征和根系微生物的变化,有助于提高植物耐盐性,改善盐碱地土壤环境。文中就盐胁迫下植物根的各项形态和生理指标变化,植物不同种类及不同根系生态位对微生物的影响,以及耐盐菌种的筛选鉴定和开发进行总结分析,综述植物抗盐机制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并探讨盐碱环境下共生微生物在盐碱土壤改良及利用中的重要作用,以为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南新公园为例,从南新公园种植的24种荒漠植物中选取6种植物进行了景观应用分析,在研究土壤的盐碱性和pH值基础上,选取6种分别属于3科6属6种耐盐碱植物,并对其中4种耐盐碱植物进行生长情况调查和2种植物作为景观价值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植物自身的生理特性,可以达到改良土壤盐碱性作用,既保护了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又解决了因干旱、盐碱等原因造成的绿化困难问题,实现种植绿化植物与土壤环境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盐胁迫对5种绿化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盐碱地区,土壤盐渍化限制了植物生长,植物种类较少,且资源贫乏,给城市绿化增加了难度。为丰富盐碱地绿化植物种类,探讨盐胁迫下植物的耐盐反应,我们选择5种绿化植物进行盐胁迫试验,对其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观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以Hoagland完全营养液为基本培养液(ck),添加不同含量的NaCl、NaHCO3和SNP,共模拟设计出12种盐、碱度不同的胁迫处理,结果表明:在盐、碱单一胁迫或盐碱混合胁迫下,黄连MDA和Pro含量升高,Pr含量降低;SOD活性在盐胁迫下升高,在碱胁迫和盐碱混合胁迫下下降,POD和CAT活性在3种处理下均升高;伤害程度为盐胁迫〈碱胁迫〈混合盐碱胁迫,说明黄连耐盐性大于耐碱性,并且盐胁迫和碱胁迫有协同效应;SNP能明显缓解各生理指标的变化幅度,说明SNP能提高黄连的抗盐碱性;3个SNP浓度中,以0.1mmol/L SNP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盐碱地的危害与改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盐碱地的主要危害是土壤含盐量高和离子毒害,使植物根系难以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引起"生理干旱"和营养缺乏症。盐碱地的土壤酸碱度(pH值)一般在8.0以上,土壤中即使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可吸收程度也很低。提出了盐碱地的改良措施:1适时合理地灌溉,洗盐或以水压盐;2土壤施用有机肥、或种植绿肥作物;3化学改良、施用土壤改良剂,主要是提高土壤的团粒结构性能、提高保水力;4中耕,切断土壤表面的毛细管,土壤表面的土层有覆盖作用,减少地面蒸发的水分量,防止盐碱上升。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薛松  李志荣  倪翠萍 《防护林科技》2004,(Z1):92-93,105
在原有种植试验的基础上 ,选择适宜树种和模式对洪泽湖大堤防护林进行规划更新。在充分考虑防护功能的同时 ,注重堤防美化、生态保护和投资效益 ,适应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牡丹江野生百合科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现代林业的核心,我国林业应走可持续经营带动多目标、多功能经营的超常规发展道路。文章提出了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若干策略,以加快中国林业与国际林业同步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7.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9.
沙棘嫩枝扦插的病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自知  王星 《沙棘》2003,16(4):23-24
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是在特定的高温高湿条件进行的,插条很易受到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侵染致病。经多年育苗推广的实践,介绍了插条常见病害的发病时期、症状和防治措施,并提出了运用合适的水分管理技术和有针对性的应用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思路,可供生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沙生植物是沙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沙地基质流动性对沙生植物的生长与分布有重要影响。而沙生植物也形成了对其特殊的生态适应对策。文章从4个方面回顾了我国沙生植物的生长对沙地基质流动性响应的主要研究进展,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分歧,并分析了沙生植物的生长与沙地紧实度及相关的主要生态因子之间的互馈关系,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的研究方向及内容,旨在为干旱半干旱沙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中防风固沙植物种选择、合理配置、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