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高雪梅  周鹏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558-1559
目的:探讨利用计算机X线摄影(CR)技术拍摄放射治疗病人模拟定位片的价值。方法:常规摆位,定位片用70~80kV、55~65MA。结果:拍摄图像清晰,能清楚地分辨主要解剖结构,清晰地记录了患者各照射野的大小,形状,中心及照射野与人体解剖之间的关系,较为直观地反应了患者定位和投照的部位和区域。结论:利用CR技术拍摄放疗病人模拟定位片,成像满意,操作简便,作为放射治疗质量控制的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X线头颅定位投照法拍摄儿童鼻咽侧位片。方法:对3—13岁儿童41例行侧位X线头颅定位摄片,8例同时摄常规鼻咽侧位片。结果:侧位X线头颅定位片的摆位简单、准确,可重复性强。对鼻咽部各类结构显示良好。结论:X线头颅定位片显示鼻咽侧位解剖结构清楚,适用于鼻咽部的各类影像学诊断测量,尤其便于对属于软组织结构的儿童腺样体的测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X线定位方法:收集1998年-2006年间收治的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203例,266颗牙,采用摄全颌曲面体层和头颅定位侧位片,对其进行术前定位分忻。结果:203例,266颗多生牙术前X线定位均在术中证实,定位准确率100%。结论:摄全预曲面体层和头颅定位侧位片可清晰、直观的对埋伏多生牙的三维空间进行定位,对选择手术进路,快捷拔出埋伏多生牙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眼球X线不显影异物的定位,对异物取出术成功与否及手术后的效果皆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用CT进行定位的方法。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取自1988年~1996年,手术证实的56例眼球异物患者,于术前均做了X线眼眶平片和CT扫描,其中有18例异物在X线平片不显影,1例CT未显示。使用西门子D  相似文献   

5.
三维CT模拟定位计划系统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三维CT模拟定位计划系统的临床应用研究,评价其在放疗中的作用。方法:将螺旋CT,三维激光定位系统和Focus 9200三维计划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形成放疗科专用的集影像诊断,图像传送,肿瘤定位和三维计划为一体的三维CT模拟定位计划系统。分别对143例肿瘤病人进行CT模拟定位和治疗计划。结果:CT模拟定位和X线模拟定位一样可人定位到体表标记的全过程。利用CT进行定位,可为靶区的确定,复杂多野照射,适形调强放疗以及立体定向放疗提供更多的图象信息和更高的定位精度,使治疗中心和实际靶中心的重复误差<2mm。结论:CT模拟定位可用于大多数肿瘤病人的定位,是实现高精度放疗的必备设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全身照射的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模拟定位方法.材料和方法:根据治疗体位用真空袋将患者固定,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依据CR图像勾画肺屏蔽范围,验证肺挡块的准确性,模拟全身照射肺屏蔽治疗.结果:全身照射的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模拟定位方法,可准确地确定肺屏蔽范围,减少治疗误差.结论:在CR下模拟定位全身照射,方法简便,操作快捷,利于全身照射的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使用数字化X线系统(Digital radiological sysrem简称DRS)对消化道造影检查的影像分析、评价DR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DRS对1964例患行消化道气钡双对比低张造影检查,全部图像均采取DF电视监视下即时曝光采集存盘。根据诊断需要筛选图像,部分图像使用图像后处理技术处理,由激光打印机打印出激光胶片。将图像质量分为4级:据此标准,由两位主任医师、两位主治医师、两位住院医师各自评价全部图像。结果 数字化成像系统所得消化道低张气钡双重造影图像质量十分理想,Ⅰ—Ⅱ级片1815例,占92.41%。Ⅲ级片114例,占5.81%。Ⅳ级片35例,占1.78%。结论 数字化影像其成像速度快,可有效地减少消化道蠕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能更好的显示细微结构,极大的丰富了形态医学诊断的信息和层次,显提高了X线影像的质量,较传统的电视遥控X线机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X线立体定位细针活检(SNLB)的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对46例患者行SNLB检查的步骤、方法。结果:46例患者中,恶性病变24例。良性病变22例。数字立体定位细针活检钢丝放置精确率达83.3%,外科手术后标本摄片示病灶和钢丝已切除。半年后复查片中显示术前片病灶消失。46例定位患者术后未发生感染。结论:乳腺X线立体定位细针活检中正确和精细的操作是不可触及乳腺病灶准确定位、定性诊断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9.
软组织内金属异物存留是很常见的临床问题。在取除异物时常常由于定位不准而使手术时间延长,甚至导致手术失败。过去最常用的定位法是通过异物部位的正侧位X线平片,进行分析定位,甚至在X线透视下进行手术,此种两维定位误差率很高,病人及医务人员受X线伤害较多。为解决这一问题,1979年以来,我们研究了利用金属网格X线平片法进行软组织内金属异物的三维定位,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方法定位前先照异物部位X线正侧位片。根据X线片显示金属异物的位置,选择金属异物与皮肤之间没有重要结构侧做为金属网格定位侧。该部即是手术的切口…  相似文献   

10.
乳腺X线立体定位细针活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乳腺X线立体定位细针活检(ste-reotactic mammography needle localized biopsy,SNLB)是对临床触诊阴性而钼靶X线乳腺片上显示的微小病变,尤其是有钙化的微小病灶,通过计算机立体定位,放置倒钩细金属丝,引导临床医师完整切除病灶的方法。现对30例行SNLB的操作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CT成像与传统X线摄影有很大的区别,不能沿用评价传统X线照片的方法来评价CT图像质量。但可以通过了解CT图像与传统照片的不同之处,来理解对图像质量的分析。CT图像与传统X线照片相比较,主要区别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探讨肋骨疾病多种.影像学检查价值。方法:101例患者。进行X线平片;CR图像;SCT胸部扫描并薄层重建,薄层横断及倾斜扫描,薄层图像二维多平面重建(MPR)和三维表面遮盖成像(SSD),最大密度投影(MIP);MSCT扫描并薄层重建、MPR和三维容积(VR)及MIP成像。结果:CT扫描对肋骨疾病的诊断优于X线平片及CR图像,后者利于定位:CT可清晰显示轻微病变,但定位不准;MPR可作为横断图像的补充:三维重建可立体显示病变,利于整体观察及定位。结论:SCT、MSCT扫描及其薄层图像的二维、三维重建对肋骨病变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模拟定位在食管癌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5例食管癌病例行CT模拟定位,全部病例以肿瘤中心为照射野的等中心点,照射野长度为肿瘤上、下缘放大3.5 cm,野宽为肿瘤边缘外放1.0 cm,总剂量为DT 60 Gy~70 Gy,2 Gy/次,5次/周。结果:CT模拟定位可以和X线模拟定位一样完成从定位到做体表标记的全过程。45例病例近期疗效显示完全缓解率达60.00%(27/45),部分缓解率为40.00%(18/45)。结论:CT模拟定位可以准确提供食管癌病变情况,利用CT模拟定位,可提供更多的原始信息和提高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钙化性病灶在数字X线摄影复查及三维钩丝定位过程中,有效减少辐射损伤的方式。 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检查患有乳腺钙化病灶的24例女性患者,所有患者第一次进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均使用自动曝光模式(AEC),随后在3周内进行三维钩丝定位穿刺。行钩丝定位时,X线钙化灶定位片摄影采用手动曝光模式(MEC),在分别固定管电压或管电流值不变的情况下,按一定比率调低相应的管电流或管电压,进行曝光,分别记录两种曝光条件下的平均腺体剂量(AGD)及入射剂量(ESD),比较两组图像钙化灶的显示情况,三维钩丝定位随后的操作均在管电流下调30%的条件下进行。 结果:在管电流与管电压分别调低不同比率的情况下,AGD与ESD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在管电流下降30%以内,管电压下降15%以内时,两组图像钙化灶显示无明显差异;低剂量摄影条件下进行的三维钩丝穿刺,穿刺针头部均距离目标钙化点<2 cm,后续手术效果满意。 结论:在一定范围内调低管电流或管电压进行乳腺X线摄片,可有效降低辐射损伤,对于钙化灶的显示则无明显影响,BI-RADS分类无差异;低剂量X线摄片完全可以满足三维钩丝定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钼靶X线引导下定位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aspirationcytology,FNAC)或针芯组织学活检术(coreneedlebiopsy,CNB)及其对乳腺微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34例35个乳腺微小病变均先行常规钼靶X线摄片,再在钼靶X线引导下定位FNAC或CNB。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35个乳腺微小病变的初期钼靶X线诊断率和中期钼靶X线诊断率。随机抽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30个未行钼靶X线引导下定位FNAC或CNB的乳腺微小病变作为对照。结果钼靶X线引导下35个病变FNAC或CNB均定位成功。2组初步钼靶X线的正确诊断率分别为60%和53.3%(P>0.5),无明显差异。研究组中期钼靶X线的正确诊断率与对照组初步钼靶X线的正确诊断率分别为82.9%和53.3%(P<0.05),有明显差异。结论钼靶X线引导下定位FNAC或CNB操作过程简便、经济、安全,定位准确率高。中期钼靶X线正确诊断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在胸部的应用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目的 :探讨直接数字化胸部X线摄影 (DR)技术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10 0例胸部常规X线检查同时行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胸部DR能清楚显示病变 ,显示小病灶 ,其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常规X线摄片。结论 :DR胸部数字化摄影弥补了常规X线片的不足 ,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广泛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数字X线影像设备发展趋势,了解当今数字X线影像设备发展状况,掌握迅速发展的数字X线影像设备及新技术的应用。方法:以目前最先进具代表性的数字Xx线影像设备CT、DSA、CR、DR各自的性能、特点、技术参数进行汇总比较。结果:归纳总结出数字X线影像设备总体发展趋势及各自特点。结论:数字X线影像设备将向高速成像、提高图像质量、简化操作流程、降低辐射剂量等方面发展。各种图像后处理软件的开发、计算机智能化辅助诊断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将成为发展主流。数字X线影像设备将成为今后二、三年内普及发展的重点,逐步取代传统的X线影像设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将X线作为透视定位穿刺基准线的可行性,探讨该基准线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在手术C臂X线机透视下,通过塑料、带皮猪肉块模型实验,利用X线直线传播的特性,找到X线定位基准线后,在该线方向上,进行穿刺实验,将穿刺到位成功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用X线定位基准线进行穿刺成功率96.7%和90%,不用X线定位基准线进行穿刺成功率16.7%和6.7%。u检验u=6.25和6.45,u>2.58,P<0.01,表明用与不用X线定位基准线进行穿刺,其成功率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又经30例临床验证,表明了使用X线定位基准线进行定位穿刺,是简单、有效的方法。结论:利用X线作为定位基准线,只需一根穿刺针,加上"三点成一线"的瞄准方法,就可实现透视下准确的定位穿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在胸部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DR胸片和常规胸片各100例,分别统计一、二、三级片,同时对胸部结构进行评价对比分析。结果:胸部DR能清楚显示病变,尤其是微小病变,其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常规X线摄片。结论:DR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弥补了常规X线摄影的不足,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环枕关节近距离投照在放射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5例临床确诊患者的张口近距离环枕关节投照的胶片图像质量和放射诊断的准确率,并与50例常规X线投照胶片的图像质量,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张口近距离环枕关节投照胶片图像合格率1000%,X线诊断准确率1000%,常规X线投照胶片的合格率517%,X线诊断准确率135%,两种方法的图像质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和诊断准确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张口近距离X线投照能明显提高环枕关节摄片的图像质量,大大提高环枕关节病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