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系统动态测量精度理论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态测量已成为现代测量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但对动态测量系统的描述和评价仍沿用传统的静态测量理论,本文提出全系统动态测量精度理论新概念,并论述了传递链函数和全系统动态测量误差等基本问题,为深入研究这种新颖理论建立了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动态精度理论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本文分析了传统动态精度理论局限性,给出了全系统精度理论的传递链函数及其误差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思想,即动态测量误差溯源与精度损失诊断问题。该思想对提高动态测量系统的精度易恢复性、优化动态测量系统的组成与匹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进行动态测量系统的误差分解与溯源的研究,对一套自行研制的动态测量系统进行误差分析,建立系统各个环节的误差模型,并根据全系统动态精度理论,建立该系统总的误差传递"白化"模型,为进行系统误差分解与溯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动态测量精度理论研究进展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动态测量精度理论的主要研究热点问题——全系统动态测量精度理论、动态测量误差分离与修正技术、动态测量误差分解与溯源理论、动态测量精度损失诊断技术与溯源理论等进行了分析介绍,并指出它们在精度理论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动态测量精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敏兰  费业泰 《中国机械工程》2008,19(22):2666-2670
对测量系统进行动态特性和精度理论研究必须建立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传统建模方法的缺陷,研究分析了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与方法,该建模理论与方法充分考虑了系统内部各组成环节的信息,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实际测量系统内部各结构单元的传递特性随时间变化对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该建模理论与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意义,不管是动态测量系统还是静态测量系统,用该建模理论与方法都能够建立其全误差模型。最后利用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测微系统(百分表)的全误差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6.
对测量系统进行动态特性和精度理论研究必须建立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传统建模方法的缺陷,研究分析了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与方法,该建模理论与方法充分考虑了系统内部各组成环节的信息,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实际测量系统内部各结构单元的传递特性随时间变化对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该建模理论与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意义,不管是动态测量系统还是静态测量系统,用该建模理论与方法都能够建立其全误差模型。最后利用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测微系统(百分表)的全误差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基于均值平移的动态测量重复性的评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动态测量重复性的常规评定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其局限;提出了评定动态测量重复性的新方法———均值平移法。理论分析对比与实际测量数据的计算都表明,均值平移法客观地从整体上反映了动态测量重复性。同时,对动态测量重复性与动态测量中指标量的测量重复性进行了辨析。所述方法在精密仪器验收、各种检测规程的制订和动态测量误差的处理中都有实用价值,也适用于动态测量的再现性评定。  相似文献   

8.
基于全系统动态精度理论及其建模方法,建立实际测量系统的"白化"或"准白化"模型,以及输出总误差的"白化"模型,利用混合谱分析的方法对动态测试系统进行误差分解与溯源.动态误差分解与溯源是误差理论及精度理论的逆向问题,在动态测量及动态测试系统的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旋转叶片振动测量新的技术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压气机的旋转叶片必须能够承受非常高的静应力动应力。静态应力可通过测量或理论计算确定,静态应力的理论计算与测量结果相当吻合;但动态应力主要靠试验测量来确定,其理论计算尚未能满足应用的需求。叶片的振动测量因而成为涡轮机械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介绍了旋转叶片传统的测量技术,以及近几年来欧美国家正在研究的非接触式旋转叶片振动测量技术-叶定时测量技术,并针对某应用对象进行了测量方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系统动态精度理论及其建模方法,建立实际测量系统的"白化"或"准白化"模型,以及输出总误差的"白化"模型,利用混合谱分析的方法对动态测试系统进行误差分解与溯源.动态误差分解与溯源是误差理论及精度理论的逆向问题,在动态测量及动态测试系统的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型虚拟轴三维坐标测量机构3-RRC的运动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简要介绍了坐标测量机的发展动态及新型虚拟轴三维坐标测量机构3—RRC的测量原理,并用运动影响系数法对其进行了运动分析,为测量机的运动性能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借助于ADAMS软件进行动态仿真,检验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提供了机构的运动学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12.
基于相位转矩测量原理和“二分细分”比相法,研制了微机化相位转矩测量系统,该系统可有效克服传动系统的转速波动对测量的影响,具有精度高,动态特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将神经网络运用到动态流量的软测量中,探索解决液压伺服系统中对瞬时动态流量的测试问题是该领域的二个难点和热点问题,该文在概要介绍了神经网络动态流量软测量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神经网络结构的确定方法之后,重点讨论了神经网络的训练策略,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训练策略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回转窑轴线的测量对于合理调整工艺操作规程及托轮摆放位置,避免托轮轴瓦发烧,改善筒体的受力状况,保护筒体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论述了大型回转窑运行轴线动态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包括轮带和托轮直径的在线测量、轮带与筒体间隙的测量、筒体运行轴线水平直线度和垂直直线度的动态测量。设计研制了一种新型大型回转窑运行轴线动态测量系统,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等特点。实际测量应用表明:所述的方法及仪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动态线材直径测量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的非接触式动态测量金属线材直径方法。理论分析表明,当采用后向测量时,利用金属表面对光的反射定律以及傅立叶变换原理,可以得到正比于被测线材支径的光强,避免了前向测量时边缘检测的烦琐处理,并且可以消除线材振动的影响。本方法还可以摆脱前向测量法必须把被测物体放在测量装置之间的限制。初步的实验表明,该方法有可能为金属线材的在线动态测量提供一种迅速、简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光学应变测量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科学测量技术中的应变测量技术已为公众所瞩目,而光学测量技术应用到应变测量中则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心。为此,结合作者在应变测量计算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及对金属塑性加工领域的了解,分析了目前光学测量技术在应变测量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动态,提出了光学测量在力学测量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精度理论若干问题研究进展与未来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概括分析现代精度理论中的精度评定、误差分离与修正技术,全面误差源分析理论与建模、全系统动态精度理论等问题,并批出它们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数字信号处理分析理论与测量误差理论相结合,实现动态测量随机误差修正的方法,以及应用在触针式轮廓仪测量表面粗糙度中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机械振动对电子秤动态测量精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振动影响着电子秤动态测量过程中质量的测量精度,以电子秤和被测物体为研究对象,应用机械振动原理,分析了机械振动对电子秤在动态测量中所产生的误差,利用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对该误差进行了计算分析,归纳出控制动态测量误差的一般公式,得出了秤体质量与被测物体质量之比是控制机械振动对电子秤测量误差影响的主要参数,从而为电子秤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工业自动化过程中动态测量理论和误差分析。具体分析了两种典型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